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doc

发布时间:2017-10-11 11:42:49

桃江一中2015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理科政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A.桃江县举办首届山地自行车爬坡赛

B.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出台

C.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

D.日本右翼势力认定一旦中日爆发海战中国“必败无疑”

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他们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Up to you(随您的便吧)”。这主要说明了

A.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D.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3.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  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5.“千里姻缘一线牵”,潍坊国际风筝会吸引了百万游客观赏,带动了潍坊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我国的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

C.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D.我国必须坚持以文化发展为中心

6.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①世界观   ②人生观   ③价值观   ④发展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A.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全部吸收   B.传统文化是包袱,应全部抛弃

C.“取其精华,去之糟粕” D.对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删除

9.传统文化的特点有

①相对稳定性  ②继承性  ③鲜明的民族性 ④自然属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A.继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文化的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D.要继承就不应有发展,要发展就不能有继承

11.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

A.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美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

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 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网络语言是一种夹杂了数字代码.外语字母以及谐音假借文字的交际工具。当众多网友在报纸.杂志.作文.书信中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它就会进入全民语言,成为汉语言文字的组成部分。回答1213题。

12.网络语言.网络游戏.网络情感等网络文化正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13.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流工具,这体现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14.韩愈的《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体现了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5.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民族的语言文字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庆祝民族节日

16.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B.否认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来文化

C.既要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又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

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17.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A.手机短信 B.电视广播 C.互联网 D.口语

18.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思想 D.体统文艺

19.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20.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华丽乐音。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风格,这主要体现了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1.比尔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段话说明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22.以下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有

①母亲节 ②春节 ③万圣节 ④端午节 ⑤感恩节

⑥七夕 ⑦清明节 ⑧重阳节 ⑨复活节 ⑩元宵节

A.①②③⑥⑦⑧⑨⑩ B.②④⑥⑦⑧⑩

C.①⑤⑥⑦⑧⑩ D.②③④⑤⑥⑦

23.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而且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有的衰落了,有的被同化了。这充分说明

A.文化的繁衍毫无规律可循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C.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

D.中华文化始终得到各个时期政府的大力扶持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后,中华民族陷入救亡图存的关头,中华文化也陷入了何去何从的历史十字路口。据此回答2829题。

24.中华文化历经沧桑,但在近代以前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归功于

A.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B.中国历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C.中华文化善变的特征 D.中华文化善于同化和影响异族文化

25.潮汕文化存在于广东潮汕地区,由讲潮汕话的民系所构成。它与共存于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是与周边其他地域文化有异的一个体系:既有本地原住民文化的深厚根基,又有中原移民文化的深刻影响,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广东潮汕地区,而且在港澳和海外华人社会,都是一个“显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说明

A.潮汕文化自成体系.独立发展

B.偏远地区的文化往往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C.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D.中华文化的兴盛是少数民族文化学习汉族文化的过程

26.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富于开放,其文学.绘画.陶瓷.园林等显示了当地人民高超的创作水准;而地处内陆的滇黔文化则热情奔放.富于内敛,它的山歌.神话.刺绣.蜡染等表达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差异表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共同性

B.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C.自然地理环境是导致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D.不同的民族心理情感创作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作品

27.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其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体现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

A.时效性 B.实用性 C.地域性 D.观赏性

28.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最贴切的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29.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推动文化的繁荣

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D.发展先进文化

30.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容涵是

A.活到老.学到老   B.推动教育信息化

C.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D.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文化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请问文化对人的塑造表现在哪些方面?(12分)

3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问

1)文化创新有何重要作用(8分)

2)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12分)

33.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而且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请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何见证?(8分)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do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