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发布时间:2017-10-02 11:03:15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王燕鸣

听评课在许多学校成了件很鸡肋的事。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是教研组有听评课的安排,教师是很少去听评课的;作为一个教研组,如果学校没有开展听评课活动的要求,教研组基本上是不会自觉开展听评课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听评课早已演变成了“造材料”,大家仅仅是“为听评课而听评课”,把听评课当作任务来做。在这种认知状态下,听评课不再是为了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愿望,而是为了完成管理层安排的任务,至于其有何价值与意义,那真是天知、地知、我不知了。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想从“听评课的心态”这一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一、每个人都渴望被倾听

摘录一位老师听评课后的感想开启话题。

“我和听课教师一起来到了学校的办公室中,当我首先讲述完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后,按照公开课的安排接下来就应该是评课的程序了。可是,在我静静地等待老师们的发言,以便获得同志们的宝贵意见时。出现了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教研组长一声令下“没有什么意见,我们大家都觉得非常成功。”其他老师也是随声附和。我马上意识到老师们有顾虑,不好意思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表达出来,不想出现尴尬的局面。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心里仿佛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难道我们学校组织的公开课真的是为了让同志们做听课记录,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每学期每个教师必须完成30篇的任务吗?与其这么敷衍了事的对待听评课,不如不要举行这样的活动。如果下次还要举行为了做记录的听评课活动,我是不会再参加这种浪费生命的活动了。”

和我所在的乡村中学相比,这位老师所在的学校要“高大上”许多,原以为只有我所在的这种连专任教师都配备不齐、许多科目只有一个科任教师、大面积跨学科任教的乡村小学校,才会出现听评课流于形式的现象。没曾想,在我心目中很“高大上”的学校同样会出现这种状况。于是乎很有种阿Q式的自豪感:天底下的教师们不过大抵如此!

精神胜利法下的自我满足感终究是空虚的,难以持久。想到我的身边也曾有年青同事流露出此种感概,心中不由得“细思极恐”:5年来,我能记起的听评课屈指可数!即便是这屈指可数的几节听评课,还是因为有领导坐镇,各位不得不说、不得不评!如果说听评课真的没有必要的话,那为什么还有“与其这么敷衍了事的对待听评课,不如不要举行这样的活动。如果下次还要举行为了做记录的听评课活动,我是不会再参加这种浪费生命的活动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喊?!既然有如此令人动容的呼喊,那就说明:听评课对于授课者而言,是渴望所有参与者认真对待这项活动的。从心理学上讲,就是所有人在潜意识里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及肯定!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做好听评课活动的原始驱动力吧。既然存在这种原始驱动力,我们的听评课活动为什么还是会这般孱弱无力、了无生机?!

二、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倾听

听评课活动中,授课者往往是最“认真”的一方,因为课堂是他(她)展示自我的舞台。由于人在潜意识中大都是渴望展示自我,并渴望自我被人肯定、受人理解、得人认同的,所以授课者通常是对该项活动抱有极大的热忱并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对听课者而言,其热情往往会大打则扣,最能激发他(她)热情的环节,大概是在评课时发表意见的时候。由此,我想到一句话:“渴望倾诉而拒绝倾听,这就是人类孤独的根源。”从心理学角度看,我们的听评课活动在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倾述与倾听”的过程,如何理性的平衡两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搞好听评课活动至关重要。

现实中,人都是“渴望倾诉而拒绝倾听”的。因此,当授课者精心准备、悉心策划、全心投入的备、讲了一节课后,他(她)最需要的奖励就是得到听课者的鼓励、肯定以及善意的建议。倘若这一诉求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冷落”,他(她)自然会对听评课活动丧失期许与期待,转而厌弃并抵触,也由此对授课丧失当初的热情。时间久了,自然会麻木,以后但凡是遇到这种活动,也不会有最初的热忱,只当是个任务,简单应付一下了事。

事实上我们每个当老师的都很清楚:授课者和听课者的身份是不断的在相互转换着,我们的听评课活动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身份转换中,因为每一个个体所经历的预期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而一日日的变得孱弱无力、了无生机,不过是彼此在浪费着彼此的时间和感情而已。而解开这一症结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学会倾听,换而言之就是改变听评课的心态。

《论语述而》中讲:“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虚心好学,自觉修养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当我们以听课者的身份参加听评课活动时,若能持有孔子 “虚心好学、自觉修养”的这种心态,把自己放在“学习者”的下位,去倾听、思考、对待授课者的付出与努力,大概是有利于推动听评课活动的良性发展的吧。

三、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人都有自私且虚伪的一面。当一个人在得到某种展现自我的表现机会时,越是强调自己拒绝、反感这种机会,其内心深处越是企盼这种机会。许多人之所以会对“自我表现”的机会予以拒绝或表示出不屑,有时候是怕失败,有时候是渴望借别人的言语或行为来衬托自我的优秀。听评课活动对每一个参与者而言,其实都存在一个“表达自我优秀”的机会,不过受中国传统文化中 “谦和与内敛”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人其实总是渴望借“集体或组织”的名义来“合规”的表达“自我的优秀”。说得简单点就是期望在强有力的组织或“千呼万唤”的期待中,才会比较真实的展现自我。

打个比方,在一个学校,如果由校长牵头,组织个全校性质的“优质课”大赛活动,领导高度重视、流程组织严密、纪律要求严格,其听评课的效果自然会好许多,无论是授课者抑或是听评课者,所展现出来的素养自然是远远高于教研组日常听评课活动。这其中,除了“权力”的约束性外,大概也在于每个参与者都有了一个更大的、更有效的能“表达自我优秀”的机会或舞台吧。这可以称之为“集体或组织”名义下的“权力”所赋予个人的“表达自我优秀”的机会。在这种情境中,参与者所表现出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源于自我的“倾述”得到了更好的“倾听”、更有效的“认同和理解”。

再比如,听课后即便没有“官方”的组织,倘若是授课者态度谦卑,不厌其烦的、虚心的反复找听课者求教,渴望得到全面中肯的评价。授课者自然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授课者“渴望倾听”的态度,满足了评课者“渴望倾述”的心理诉求。一言以概之:听评课活动进行的有无成效,关键还在与参与者能否能打破自己内心过于自我的藩篱,能否跳出“渴望倾诉而拒绝倾听”的心态误区。

当一个人没有强大稳定的内心,没有独立的精神和意志的时候,很容易被外在环境影响。我们的听评课活动搞不好,抑或是面对教育教学中的一切不如意,总是会埋怨教育大环境不好、埋怨学校组织架构的不合理、埋怨领导和同事的不如意、埋怨自己的优秀不被发现与认同,这一切埋怨,归根结底缘于我们没有一颗强大而稳定的内心、没有一种独立的精神和意志!

对于听评课及一切教育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始终认为其核心症结的解决,在于教师个人内心的自省与强大!我也始终相信:在人生与事业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言及于此,以张悦然《鲤文艺青年》中的一段话做结:“由于我们的盲目,构成了社会的集体无意识。我们没有自己,不知反省,庸碌、麻木而又忙碌地活着,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活有什么意义,仅仅是在乐此不疲地追求着一些没有真正意义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像山顶滚下来的石头,咕噜咕噜一直往下滚,控制不住自己。所以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高层自我有多么重要。”

谨以此段文字与诸君共勉,期待每一个真诚热爱教育事业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教育生涯中的“高层自我”,始终能以一颗强大而稳定的内心和独立的精神意志,突破一切外在因素的束缚,真正趟出一条烙印着自己教育思想的教学之路。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