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18 16:53:56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

——关于民主的思考

《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作者夏尔阿列克西托克维尔,主要讲述了作者本人对美国民主制度考察结果,是公认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学经典著作之一。由于时间和精力的缘故,我只拜读了这本巨著中的一些章节,加上知识储备的限制,作者行文的深意往往不能加以充分解读,因此我对此书的理解必然有错漏之处,也就不妄自对作者的观点加以点评。在此,仅简单地谈谈我阅读此书时对民主这一核心观点,以及文中一些片段的思考。如有愚昧无知、断章取义之处,还望海涵。

177674《独立宣言》宣布美国为“自由独立之邦”开始,美国资产阶级建立起了包括普选制、代议制、三权分立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制度。到如今民主的火焰已经在全世界多个国家点燃了火炬。托克维尔预言:“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正在悄然进……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不可抗拒的,并且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最持久的社会变革。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国家在期盼、建设和实践着民主政治。在人类历史上,为民主而进行斗争的意识从来没有传播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广。然而在这一百多个国家中也不乏国民平均生活水平低于生活保障的国家、不乏陷于战乱和党派斗争中的国家。民主不是富强的保障,每个民主化的国家都必须发现它们自己的民主化道路。

托克维尔认为:“平等的持续向前发展,是人类对自己过去历史的总结,又启示了人类历史的未来。这也是上帝至高无上的神谕,我们每个民族必须遵从这一旨意,决不能企图阻止民主的发展。”然而在民主实践的过程中,民主政府往往发现自己陷于内在的悖论和矛盾的冲突中。这样的矛盾不仅来自民主制度的不完善,有时候也来自民主本身。根据我的理解和思考,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民主的悖论和矛盾:

一、多数人的暴政

民主是平等的,因为它赋予每个人同等的投票权,民主又是不平等的,因为它保障的永远是多数人的利益,可以连选连任的美国总统,只是多数手中百依百顺的工具。。现代社会是多元的,人们可能在一些事情上是多数,而在另一些事情上是少数。然而对于某些少数族群来说,在绝大多数问题上都成为少数派,使得他们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不得不屈从于多数人主权的社会,这就造成了多数人的暴政,就如美国白人曾经对黑人的歧视和压迫。托克维尔也说“我最挑剔于美国所建立的民主政府的,并不像大多数欧洲人所指责的那样在于它软弱无力,而是恰恰相反,在于它拥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我最担心于美国的,并不在于它推行极端的民主,而在于它反对暴政的措施太少。当少数群体的数目远少于多数时,社会可以忽略他们的声音而不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当少数的数目与多数逐渐接近时,为了保护自己权益的针锋相对就会使社会陷入分裂之中。

二、“乌合之众

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民主制度必需建立在所有民众都拥有一定的文化的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在一个民智未开的社会里推行民主制度,反而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可以说,即便在民众都拥有较高教育水平的情况下,认为民众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仍然是理想化和不切实际的。对于这一点,托克维尔同样认为那些认为普选权能够保证人们做出最佳选择的人,完全是在幻想。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即便是再聪明理智的人,在群体中也会丧失自己的判断,而做出一些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的行动。在个别别有用心的“领导者”的蛊惑下,盲从的民众很容易做出不符合国家乃至自身利益的选择。而这种“集体失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三、民主的短视

经济学领域著名的二八定律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就如20%喝啤酒的人将喝掉70%的啤酒,这部分人应该是啤酒制造商注意的对象。啤酒制造商应该尽可能争取这20%的人来买,最好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啤酒消费。啤酒制造商出于实际理由,可能会忽视其余80%喝啤酒的人,因为他们的消费量只占30%

同样的,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他们一出生就与众不同。也就是说多数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这世界上只有20%是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国家该往什么方向走,社会应该如何发展,而其余百分之八十的普通人是茫然和情绪化的绝大多数情况下,百分之八十的选民是受百分之二十的“领导者”或者说“精英”支配的。

而与之恰恰相反的是,日益兴起的“长尾理论”认为应该关注的不是前百分之二十的“重要人物”而是后百分之八十“大多数人”。在经济学领域,进入网络时代,产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这或许可以解释托克维尔举例:有一天,在费城有人对我说,美国的几乎所有犯罪全是由酗酒造成的;下层人民可以放怀畅饮,因为酒很便宜。我问他,你们为什么不对烧酒抽税呢?他回答说,我们的立法者倒是常想这样做,但是难于做到,害怕人民反对,而且投票赞成这项法律的议员,肯定不会再次当选。当选的领导人,将总是不愿意去追求不受欢迎的政策,不管这些政策是多么明智,还是多么必要。尽管人人都知道应该提高烧酒的价格来控制酗酒,这样的制度仍然不能获得通过。

互联网开创了言论自由的新模式,却很可能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即“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民主的模式下,尤其是在言论传播和扩散的成本极低的当下,很有可能出现整个社会不得不服从一些既不明智又不必要甚至极端的选择的情况。民主政府缺乏基于理智和经验的长远的考虑,人们运用感情多过运用理智。眼前的困难虽然可怕,然而逃避这一困难会造成更大的苦难。

四、民主与效率

托克维尔说: 当民主的反对者们声称,一个人单独去做他所承担的工作会好于由多人管理的政府去做它所承担的工作时,我认为他们说得并不错。假如双方的才力相等,则一个人主持的政府会比多人主持的政府更有一贯性,更坚定不移,更思想统一,更工作细致,更能准确甄选官员。 在集权政府中,只需通过领导人的拍板,事情就能得到最快的落实,其效率不可谓不高。而在民主政府中,权利收到多项制约,除了三权分立制度本身的制约,还有敌对政党、社会舆论的干涉,在尽可能约束权利的同时,其必将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

当今中国也处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道路上,对于中国的政治生态,即便《论美国的民主》出版于一百多年前,当时的中国还处在清政府的统治下,托克维尔的论断也不可谓不经典:“在我看来,中国是以最集权的行政为被统治的人民提供社会安逸的最好代表。一些旅行家告诉我说:中国人有安宁而无幸福,有百业而无进步,有稳劲而无闯劲,有严格的制度而无公共的品德。在中国人那里,社会虽然也在天天前进得相当好,但决不是甚好。我认为,中国一旦对欧洲人开放,欧洲人就会从它那里找到世界上现存的最好的行政集权的典范。”

彻底消除了一切矛盾的制度是不存在的,民主制度尽管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相对于充满诸多隐患的专制制度,民主制度或许才是真正是天命所归,然而其最完美的形势却还没有出现。美国的民主政治,也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了参考的蓝本,绝不是民主唯一和最好的形式。在对民主的探索中,每个国家都应该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