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发布时间:2019-05-24 10:56:52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2019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19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 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 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 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2.在农耕文明时期,影响聚落发展的主导条件是(  )

A 充足的饮用水源——居住在河边

B 肥沃的土壤——居住在冲积平原

C 温和的气候——居住在沿海地区

D 丰富的自然资源——靠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下图为我国某个古镇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该古镇位于我国的(  )

A 长江三角洲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华北平原

4.古镇中多数小桥为拱型设计,据此推断该镇当时 (  )

A 便于排泄洪水

B 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C 建桥材料丰富

D 濒临海洋

5.根据我国南方地区A城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几次活动的阶段成果,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是该小组为研究A城所在地区聚落分布制作的草绘图,请你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

6.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庆和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重庆市3 100多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4∶1,成都市1 100多万人口中有农村人口600多万,两市城乡差距都较大。

1)造成成渝地区城乡差异大,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长远看,城乡之间的不协调将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3)就成渝地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12019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____

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8.读下列两表格,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1)表格主要反映了世界和我国的什么过程?其标志表现在哪些方面?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19501980年和19802019年各有什么变化?

3198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明显比发达国家快,主要原因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与世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什么特点?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

9.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对该城市早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0.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甲城历史悠久,乙是传统港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甲城早期发展的有利条件。

11.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图24为该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读图回答问题。

2019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扩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________(ABACAD)方向最快。

3)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

13.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ABCD四个聚落中________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试分析其成因。

14.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D

【解析】“2019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可知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降低,我国城镇化水平没有超过发达国家,2019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说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2.B

【解析】农耕文明时期,农业的发展严重依赖肥沃的土壤,而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农耕,吸引人口集聚,从而促进聚落的发展。

3.A

【解析】由图可知,该古镇为水乡景观,聚落沿河流分布,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A正确;云贵高原地形崎岖,聚落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中;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条件差,故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聚落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多呈团聚型、棋盘式。

4.B

【解析】小桥为拱形,是为了船只可以顺利从桥下通过,B正确。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5.主要沿公路和河流分布,平原(谷地)分布多于丘陵。

【解析】观察图中聚落与地形、河流、公路的关系。该地聚落主要沿公路和河流分布,平原(谷地)分布多于丘陵。

6.1)地形崎岖、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

2)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农村贫困化日益严重,将导致人口素质降低,造成社会动荡;城市和乡村对耕地、水等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城市向农村的污染转移,导致农村环境恶化,危害城乡居民的健康;农村人口受户籍、福利等因素限制无法向城市转移,使城市工矿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拥有稳定的劳动力来源。

3)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统筹城镇体系建设,大力打造城镇群;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大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统筹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化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解析】1)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分析解答。(2)城乡不协调会造成农村贫困现象严重,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劳动力不足,城市劳动力不足,城乡间争地、争水、争项目等现象时有发生。(3)针对城乡间不协调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回答。

7.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

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4)质量(内涵发展)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5  

【解析】1)根据图例分析:由于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苏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苏南城镇化水平达到71%,苏中城镇化水平为57%,而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为53%。城镇化水平由南向北逐步降低。(2)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可以从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和速度快慢等方面分析,根据图示:苏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的特点主要有: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3)回答本题可以联系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距离上海近,所以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是受上海的辐射作用大。规划淮安增长极可以带动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4)根据题目叙述,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质量的提高。提高城市质量的途径主要有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5)苏南地区属于沿江城市带,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应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苏中地区距离长江三角洲核心区的距离近,所以应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苏北地区位于两大城市发展轴,应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8.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1950198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6.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2.2%,大体上相当;但19802019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0.1%,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只提高了4.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

3)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导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所以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4)起步晚,城市化发展速度快;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城市数目和人口增长快,大中小城市都有发展。

【解析】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2)通过读表即可得出。(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4)发展中国家内部城市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9.供水;运输;河流阻隔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河流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水源和水上交通,因此对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河流也阻隔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10.地形平坦,气候暖湿,利于农耕(或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河流交汇处,供水和运输功能强大。

【解析】城市早期的区位条件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11.东北 西南 东南 河流和铁路

【解析】由该城市198820192019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可知,建成区的扩展方向是东北、西南和东南,再结合建成区示意图中信息——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铁路网比较密集的是该城市的西南、东北和东南,故影响该城市扩展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和铁路。

12.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数量减少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2AC 

3)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解析】1)由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可总结归纳其发展的特点。(2)城镇发展最快的是地域联系最方便的地方,沿AC铁路、河运方便,故发展最快。(3)不合理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有多个方面;而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有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13.C 水运便利,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形平坦开阔、水源丰富。

【解析】城市形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ABCD四聚落相比,C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方便,地形平坦,煤炭资源丰富,最有可能形成城市。

14.水运便利 取水方便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城市早期沿河分布,选址的有利条件是水运便利和取水方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