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 专题古诗鉴赏:第五课时导学案

发布时间:2019-05-13 16:39:35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专题古诗鉴赏:第五课时导学案

11“缘情写景”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缘情写景,就是诗人由于用某种感情来看待某一景物而使其所写的这一景物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与这种情况相同或相近的有“因情写景”“因情造景”等等。它的特点形式上是情先景后,景由情生,但实质上也是景中有情,且情景一致,情景交融。“缘(因)情写景”,也是“借景抒情”的一种表现方式。如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落红飞过秋千去”, 近人王国维认为这是一种“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也就是说,花儿含悲不语,反映了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乱红飞过秋千,烘托了女子终鲜同情之侣、怅然若失的神态。情思绵邈,意境深远,令人神往。再如:“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这里“暮烟”“秋草”也有了人的感情。

诗人缘情(此“情”有时可能较明显,有时可能在景中,较含蓄)写景时,有时要“移情于景”,如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诗的前两句已经表明思归不得而生的凄怆之情——远离家乡和亲人已久,盼家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空床独寝,孤寂悲愁凄怆无限。后两句诗人缘情写景,借景抒情且移情于景,即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诗人缘情写景时有时要着意绘景,而情寓景中。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颔联写舟中所见——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颈联写景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

缘情写景时,景可以是实有之景,如上例,也可以是想象、虚构之景,是因情而“造”的景。如屈原《湘夫人》中的“麋何食于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等等。

【练一练24】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

1)清人吴乔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试据此对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作评析。

2)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景衬情”包括哪些情况?

13、喜(乐)景衬(写)喜情和以哀(悲)景衬(写)哀情的情况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前边提到的触景生情,寓情于景,还有以景结情,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景写情,情景一致,情景交融。要是从衬托的角度看,它们就属于正衬;要是从情和景的关系看,就是以喜(乐)景衬(写)喜情,或是以哀(悲)景衬(写)哀情。我们再看一个例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邻居黄四娘家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赞颂和自己此时的欢愉心情。我们可以说成是借景抒情,即诗人借写黄四娘家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赞颂和自己此时的欢愉心情。我们也可以说成是以喜景衬喜情,即诗人借写黄四娘家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赞颂,烘托出诗人此时的欢愉心情。

【练一练2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江西卷)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乐景衬哀情(以乐写哀)、哀景衬乐情(以哀写乐)的情况又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哀景衬乐情(以哀景写乐),属于反衬。这种情况就不是情景一致,情景交融了。这是与前边所说的借景抒情的几种情况不同的地方,但它们还是借景抒情。它们是借写乐景抒哀情(以乐景写哀),借写哀景抒乐情(以哀景写乐)。《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请看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借写乐景以抒哀情,就是以乐写哀。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练一练2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古人评刘长卿的诗,说他因遭贬谪,其诗多凄怨语。此诗写朋友皇甫侍御来访之,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表现出心中之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答情景关系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解答“情”“景”关系的问题时,答案一般要有三个要点,即什么情,什么景,情和景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诗歌中有直接抒情的地方时,我们要首先抓住;然后分析景物的特点,分析情景之间的关系。分析情景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看“情”和“景”是否一致,是否相融。如果是一致,是相融合,那就是借景抒情中的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等等,那就是正衬;如果是不相融,那就是以景衬情中的反衬,可能是以乐写哀,或是以哀写乐等等。再有,就是解答情景关系的问题时,不要一概用借景抒情的说法,可以说得具体一点,诸如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作结,缘情写景,以景衬情等等,但一定要说得准确才好;也不要都说是情景交融,以乐写哀,以哀写乐时情景就不交融了,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有,答题时不一定非说术语,特别是不常见的,或是你理解不到位的术语,譬如说我不说“移情于景”,我们说“通过对……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氛围,表达了……情感”,也是可以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鉴赏诗歌或平时做题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比较,不断总结积累,以形成经验。譬如说诗歌首句写景,首句写景是不是一定就是触景生情呢?不一定!比如06年辽宁卷考了苏轼的《东坡》,有一道题是第一句(“雨洗东坡月色清”)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案是“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总之,情景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表述情景之间关系的词语也比较多,我们要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理清头绪,抓住实质后,复杂问题往往就简单化了。

【练一练2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09福建卷)

江行 []严羽

瞑色葭外,苍茫旅眺情。残云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人到水中游,舟随树梢行。离家今行宿,厌听棹歌声.

[]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⑵请从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赏析】诗题为江行,突出了借舟行所见抒情达意的主旨。在暮色苍茫之时,蒹葭”“残雪”“新月”“树杪等,为目之所见;断雁鸣叫、渔夫棹歌之声,为耳之所闻。这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了迷蒙凄迷的意境,有力地抒发旅途思乡之情。诗的最后两句,点明离家思乡之旨,借厌听棹歌这一反常心理,来突出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构思可谓新颖别致。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 专题古诗鉴赏:第五课时导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