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情感赏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23 07:41:49

《荷塘月色》的情感赏析

《荷塘月色》表达了作者朱自清怎样的思想情感?当下,最流行的提法仍旧是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不满现实的苦闷”等。文中“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句话到底流露了作者怎样的真情,至今仍极少有人究问。笔者认为,这句话才是文眼,这“脉脉流水”才蕴寄了作者真情。何出此言呢?

一、走进“作者生活”

19279月(较《荷塘月色》的写作仅晚两个月),朱先生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到底是怎样地过着这狂风似的日子呢?”这里所说的“南方这一年的变动”,主要指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等事件。从字里行间,已流露出作者当时压抑、烦闷的心境及对时局的突变的惊恐和困惑。19282月,朱先生又写了《那里走》(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一文。他在文中讲道,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而自己却要追求自由,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因此,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深深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在这“惶惶然”中,无可选择中的选择,“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即“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躲到学术研究中”,与“政治”保持距离,“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当中一些话讲得已明白无误,作者当时的心志就是不想加入任何党派,不想按照任何党派的要求的方式生活,只想过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爱做的事业,追求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人生。然而,现实却不宁静,不太平,充满了党派和主义,恐怖和血腥,让人心烦意乱,整日惶惶不安,根本无法从这样的现实中超脱出来,越是无法超脱也就越幻想超脱,越要排遣内心的苦闷、烦郁、孤独、彷徨和无奈。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试图通过写作散文来排遣这样的心情,以使心灵获得暂时的宁静、中和、独立、自由和解脱,于是也就有了这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情感赏析[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