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名词注解

发布时间:2011-04-28 16:47:18

钱币学:研究已退出流通领域的货币实物的专门学科。

古钱:指已退出流通领域,失去了货币职能的古代货币和近代方孔铸币(包括:贝币、布币、刀币、圆孔圆钱、方孔圆钱等)。
3 K# d; q! g$ e- q$ ^" g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各种铲形货币的总称,起源于古代的一种农具 ,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起源于古代的一种捕鱼工具。

贝币: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种货币形式,在古代以物换物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方便,人们把贝壳这种被人们普通接受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于是就产生了贝币。

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

金版: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黄金货币,又称金印子,多出土于河南、安徽、江苏一带。
/ l& Z* V- K6 y1 K! O' J% X镇库钱:指官炉钱局在开铸流通钱币之前,为镇恶避邪,特意铸造的一种大型钱,存世最早的为南唐大唐镇库钱。
4 X( n, I$ F" u开炉钱:指历代钱监(局)在正式铸造前,先精工铸造一批带有纪念性质的钱币,用来祭奠神灵,迎祥纳吉,或进呈上司之用。
" a4 N: O; _/ G宫钱:指专供皇宫节日庆典、装饰、坠帐、挂灯、上梁、赏赐的特制钱品。

小平:折值一文使用的小钱,也称平钱,一般直径24毫米左右,重3.5左右。  

折二:折值二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28毫米,重7。折三、折五、折十等类推。
- X- N. g. `; y" Y- [$ Z# @0 C文:钱币的基本单位,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串:一百钱(文)称串。
1 }; B9 k; g$ Z( E7 @贯:一千钱(文)称贯。 !

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者。
2 U- n+ v# {# j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者。
- S* Z# x% T3 X% x! T- c5 C面:指钱币之正面。
0 m& A% R" W; G+ h4 C. Z9 [背:指钱币之反面
肉:指钱币的厚薄度,有厚肉、薄肉之分。
& ^  n" J. v  g. ^7 Q钱文:钱币文字、符号、图案的总称,正面的称面文,背面的称背文或幕文。

穿:指钱身穿孔,也称好。广穿指钱孔较大者;狭穿指钱孔较小者。

内郭:指穿孔四周的突起部分,又称好郭。内郭较宽者称广郭;内郭较窄者称狭郭,内部重叠者称重郭。

四决:指穿孔四角向外突出者。
! k  e: c" C$ N) B% A6 ]四出:指穿孔四角向外突出延伸到外轮者。
, g8 ~* q; r; U% i) p$ t外轮:指钱身外围的突起部分。又称外缘、外郭。外轮较宽者称宽轮,宽缘;外轮较窄者称狭轮、狭缘;外轮重叠的称重轮。

日文:指钱背凸起的圆圈。

月文:指钱面或背凸起的圆弧。向上称仰月,向下称僵月。

星文:指钱面或背凸起的圆点。

孕星:指钱背的仰月上星。
" O* C4 L2 _; r, H. T5 a8 m9 N6 H光背:指钱背光素无文。

钱范:铸钱的模型,有泥范、铜范、铁范等。

钱样:用象牙、玉石、木质等材料手工刻制而成的钱币样品,专供皇帝或上司部门裁决。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有一枚咸丰重宝宝河局当五十枣木雕刻的钱样。

雕母:又称祖钱。用铜、锡等材料手工雕刻而成的钱币模型。钱文纤劲,钱体厚大,精美超常,存世极少。穿孔多为小圆孔,俗称金口未开。现存最早的铜质雕母有报国寺钱币馆中的宣和通宝行草书雕母钱和南京博物馆珍藏的明代嘉靖通宝雕母钱。 :

母钱:由雕母直接翻铸加工而成,作为翻铸时的范模。钱文细挺,精美厚大,存世很少。
! ?; T; o8 y" H* r8 q8 H. k0 H铁母:用来翻铸铁钱的母钱,本身为铜质。较铁钱精美、厚大。
5 i4 Q% q4 M5 o! y铁范铜:用铸造铁钱的范型翻铸的铜钱。一般属试铸性质,铸量不多。  

样钱:试铸及初铸的样版钱,作为铸钱标准或供上司检验。

部颁样钱:由中央户、工两部监制颁发给地方钱局,作为铸钱标准的样钱。

进呈样钱:地方钱局进呈上级有关部门审查检验的样钱。

银圆:俗称洋钱花边钱大洋。大型银币的通称。十五世纪末开铸于欧洲。明万历年间(1753-1620)流入中国。清道光年间(1821-1850)台湾仿制银圆,称银饼1888年至1889年广东开铸龙洋,各省纷纷效仿。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圆为本位币,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合六钱四分八厘。次年5月开铸。旋因辛亥革命未正式发行。民国元年(1912)铸造中山半身侧面像的开国纪念币。1914年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圆。1933年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颁布《银本位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圆总重26.6971,含纯银23.493448,并铸造帆船图案的船洋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圆流通。抗日战争后,国民党统治区由于恶性通货膨胀,银圆又在市场出现。解放以后,由中国人民银行收兑,禁止流通。

袁大头:旧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所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币的俗称。191412月在天津造币厂开铸,江南武昌、杭州三厂继之。流通很广,有时以袁大头作为旧中国银币的代称。
, O- L* V2 q5 _% o1 P签字版:指金币、银币、铜币等机制币版别中雕铸有英文签名的一种。多为意大利雕刻师鲁·乔治的亲笔签名,一般在币面的边缘写有L.GIORGI”之英文,或L.G”的英文缩写。因文字细小,拓片上难发现,但在实物上却是很明显的。仅有少量试铸,作为馈赠留念用。市面所见,几尽伪品。

对钱:又称对书钱。用汉文不同书体书写而成对儿的钱。对钱从钱文、大小、厚薄、边郭、纹饰、材质方面均相同,惟书体不同,以北宋对钱最多。
% D- Q+ [; r8 s1 A+ W! m& C" j子钱:指大量铸行的流通钱,一般精美程度不高.存世极多。

合背:指误用两件面范铸成的钱。双面均是钱面。

合面:指误用两件背范铸成的钱。双面均是钱背。
: @' {) b0 M  n3 D- [传形:钱文呈反向排列,左右易位,见于秦至六朝时期。
! _2 G$ |2 u( O" t' J直读:钱文按上下右左的顺序排列。 :

旋读:钱文按上右下左的顺序排列。
1 K2 r$ V' |- n# j反文:钱文反书。
! k, Q5 @' U% |0 \7 u" q9 p八分书:
6 z4 O* k! \4 t* C6 k助国手:
/ F0 P1 s# Y9 `( S  O" F/ Z9 J) I削轮:边炉铸:背逆:钱币正反面图文不相对,有移位现象。
- C5 S% {8 n8 O. k( y& N7 ]重文:在铸钱过程中,由于铸模重复压制并移位而形成双重文字或图案,这种现象叫叠文或重文。

旋背:钱背以旋车加工者谓之旋背。车削之纹络由边向内,与边郭成若干同心圆状。

生坑:指新出土的古钱,表面氧化严重,锈色复杂。

熟坑:指未经人土的传世古钱。
3 Y7 J; V0 v+ q1 J7 A) D# j传世古:指流传于世,未经人土的古钱表面颜色,一般呈黑褐色,有光泽,又称黑漆古。 :水银古:出土的古钱表面呈现出银白色的氧化层,又称水银锈。

正用钱:指作为正式流通的钱币。

冥钱:古代特为死者而制的钱,有泥质、陶质、铅质、铜质及金、银质等。
9 D- ]# J3 s) m1 A花钱:对那些具有图案花纹或其他文字的非正用品钱及钱形物的统称。
6 p! B, _9 ]0 ^压胜钱:指为辟邪求福、消灾解厄、镇压诅咒而铸制的钱形佩牌,是中国神仙思想产物,最早起源于汉魏时期,又称厌胜钱。
+ Z* E1 T" R* C% h& D无文花钱:指没有文字,仅有图案花纹的花钱。
) G) r) ]( a# x* W; j吉语花钱:指铸有吉利祝语的花钱。用于礼赠、祝福、纪念之类。

镂空花钱:钱体透空的花钱,币身似用刻刀契镂而成(实为铸造而成)。

生肖花钱:指铸有十二属相、八卦等图案文字的花钱。
& x1 K/ g2 M$ y% R$ z7 M仙佛钱:指铸有佛像、佛语的花钱。

棋钱:指古代铸成钱形的棋子。
# N; K2 I* T1 r. N, I2 E+ }马钱:北宋时期兴盛起来的一种游戏名打马格,钱上铸有马形马名,或铸有骑马将军及将军之名等。
8 ]6 v' l5 j2 J) K2 K4 t异形花钱:指各种奇形异状的花钱,多为佩挂之用。
( C5 v9 U- J2 g3 l8 z- {1 a陶币: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流通使用的一种镁土所制辅币,中心圆孔,表面红褐色,有一分五分两种币值。其他时期陶质币多为冥钱。
: Q4 p. l! p0 m, w. r站人:英国侵华期间在印度铸造的一种银元,称英国贸易银,面值壹元,背有女人像站立,右手执戟,左手提盾。我国俗称站人站洋等。  

鹰洋:公元1823年,墨西哥共和国成立后始铸。鸦片战争后,逐渐流人我国,数量巨大。一面有飞鹰啄蛇图案,另一面似冠,放射光芒。我国俗称鹰洋墨洋等。
$ ~9 p0 r0 V- L% u7 X罗汉钱:指点康熈通宝中的字写为的一种钱币,少量铸有大清龙凤纹。特祝康熙皇帝帝运齐天,寿命长久之开炉钱。

材质:指铸造钱币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一般由铜、金、银、铁、镍、铝、铅等。

交子:北宋时期的一种钞票。宋真宗时发行于四川,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其后北宋的纸币还有钱引、小钞,南宋的纸币有关子、公据、会子等。
" g4 I0 w- v& D' `: [9 h6 s* L龙图:清代铸币中最常见的图形。有坐龙、立龙、飞龙、官局龙、大清龙等。
& W2 U& s4 `7 @! |% h* l3 |花星:清代机制币上的星纹图案。有梅花星、米字星、十字星、六瓣星、五角星、六角星、圆点星等。
( v2 V  H  w  h2 o珠圈:由众多的圆点组成的圈形图案。通常铸于币的中央与边缘之间。
/ Z: m( o& G+ x; c- Z  a* O边道:铸币周边的侧面部分,有光边、齿边、鹰洋边等。边道的精细均匀程度,是区分铸币真伪的重要方面。

沙版:采用翻砂工艺铸造出来的铜元。银币也有这种非机制品。

库平:清代国家金、银库的标准重量。康熙时撰《律吕新义》,以古十二殊为当时二钱五分,十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后编订度量衡表,以金属的立方寸重量为衡制标准。库平一两合37.301。后来,中央与地方,或不同时期的库平均有差异。 )

厂平: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吉林官局铸造标准银币的一种计算单位。币值共分一钱、二钱、五钱、七钱、一两五等。仅属试铸,并未获准流通。清末吉林市俗称船厂,故其所铸银币的标重称厂平。厂平一两合35.86

湘平:清末湖南湘潭县所用称量银两的一种标衡,银每两重35.84。清代咸丰以来,士兵多湖南人,所以军队中多用湘平称银,后在湖南全省推广,涉及长江流域各大商埠及新疆等地。湘平一两合36.65
& _' E' c8 `4 U5 U% O4 a1 |法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政府下令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发行纸币,并规定这些纸币为法定货币,简称法币
' h" K& ^" r( l- Q* ?坐龙:中国机制币中常见的龙形图案之一,龙头正向,身呈S”状蟠曲,其势如坐而得名。

立龙:中国机制币中常见的龙形图案之一,取其作站立之状而得名。分为水龙和早龙(无水波纹)。

飞龙:中国机制币中常见的龙形图案之一,取其作飞翔之势而得名。

长须龙:通常用于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版别区分。因龙须长而直得名。 "

短须龙:通常用于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版别区分。因龙须短而直得名。
/ Y  \+ u) Z, Q曲须龙:通常用于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版别区分。因龙须左右分开且弯曲得名。

大尾龙:通常用于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版别区分。因龙尾特大而得名,龙须多达12道,且伸入云端。
) ~3 G. ~) L( B/ _( A0 s" `( i- }反龙:通常用于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版别区分。因龙尾右转,其龙身作反S”状而得名。
! T, P* F- }# z) a0 U0 g+ P品相:指钱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精美程度,一般分为新品(未使用)、极美品、美品、近美品、上品、近上品、中上品、中品、中下品、下品十个等级。钱币品相的优劣直接影响钱币的价值大小。

年号钱。也称元号钱。即指钱面铸明年号的钱。如唐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北宋太平通宝淳化元宝
7 ]( }3 l4 A4 t8 ^7 E5 A国号钱:即指钱面铸明国号的钱。如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唐国通宝大唐通宝,北宋皇宋通宝,南宋的大宋元宝

记重钱:即指钱文铸明重量的钱。如秦的半两,汉的五铢
5 {# Y  k. _7 f" f4 z3 T" ~记值钱:即指钱文铸明价值的钱。如新莽的大泉五小泉直一

也有国号钱又记年号的,如两晋十六国时期夏的大夏真兴。也有年号钱又记值或记重的,如后魏的太和五铢永安五铢,明的天启通宝·一两,清的咸丰重宝”“。也有年号钱又记国号又记值的,如清福建宝福()局铸大清咸丰通宝
7 Q& o( X  R$ u) z* K' ~8 o记年钱:即指钱背铸明铸造年代的钱。如南宋的淳祐元宝背文记年,自元至十二。
/ v; X6 }  O/ H, F4 d: e! Q记号钱:(1)铸有铸造地望或钱监(钱局)名称的钱。如唐会昌年间的开元通宝背铸(洛阳)(兖州)(越州)等,明大中通宝洪武通宝背铸广等。也有既记钱监名称又记年的。如南宋嘉泰通宝汉二铁钱。这里的,即湖北汉阳监简称,即指嘉泰二年。(2)以决文、星点、月牙、祥云等简单图案作为记号,如秦半两穿上星,汉五铢内郭四出,唐开元通宝背铸星月等等。   合背钱:即指两面都铸有同样文字的双面钱
/ X% z8 m; z9 [0 r1 m/ _3 E* m$ p合面钱:即指两面都是背部的钱。
6 d  o! f# [( r4 M剪边钱:即指剪去外轮的小钱。如剪边五铢

磨边钱:即指磨去边缘的钱。

綖环钱和对文钱:即一个制钱剪凿成两个钱。外圈曰綖环,内半曰对文,指文字只剩下一半的意思。如对文五铢,对文货泉
. l3 {' J/ s0 x9 j对子钱:日本钱币学家称之为符合钱。起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盛于南北宋,尤以北宋为最。对子钱一般以篆书字体的一枚为主,配以其他书体的另一枚钱(如真书、隶书、行书、草书),两枚钱除文字书体不同之外,钱文内容,钱制大小,钱身厚薄,轮郭阔狭,串孔大小,文字位置,字体大小,笔划粗细、深浅,乃至铜质、锈色,制作风格,完全一样,因此,可以双双成对。)

御书钱:即指皇帝亲笔题写钱文的钱,如宋徽宗书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奸钱:也作悭钱。即指民间盗铸、私铸的劣钱。
6 F7 t/ X2 l/ r  P& w+ H- S* k镇库钱:即指钱局开炉之初,为纪念或避邪而特铸的镇库大钱。如大唐镇库
2 _% B& d; |! D- Q+ f, s母钱:唐以后,废除母范铸钱的办法,改用钱母翻砂,于是出现了母钱。母钱分雕母,铸母两种。雕母有木雕、牙雕、锡雕、铜雕四种。铸母则一般为锡铸、铜铸两种。

祖钱:与母钱相对而言,用来翻铸母钱的钱叫祖钱,也叫雕祖
4 d8 k5 Y* I$ S: r样钱:分进呈样钱和部颁样钱两种。进呈样钱是送给最高统治者皇帝审阅,以备选用的一种样品钱,有牙样,腊样、木样、铜样四种。部颁样钱则是由中央户部或工部铸造的一种特别精制的铜钱,颁发给外地各钱监(钱局)。可以把它用做样钱,也可以当做母钱。
$ O$ e, N. f6 y2 m  样钱、祖钱母钱的共同特点是制作特别工整精美,文字挺拔清晰,型制较一般通用的钱略大。这些钱实际上只起样品或钱范的作用,并不是正式通用货币。与样钱、祖钱、母钱相对而言,人们又把一般通用的制钱称作子钱
( A8 h, Y& R0 u' a: o平钱:也叫小平线,折一钱,即指当一行用的钱,直径一般在2.3厘米左右(这个数字,包括下面的数字,都只供参考,因时代不同,钱的大小厚薄各有差异,特别是折五以上的大钱,更无定论)

折二钱:即指当二行用的钱,直径一般在2.8厘米左右。

折三钱:即指当三行用的钱,直径一般在3.1厘米左右。折五钱:折十钱。即指当五、十行用的钱。

  大钱一般折五、折十以上的钱统称为大钱,有当二十的,当五十的,当百的,当五百的,当千的。也有当三十的,当四十的。还当更大值的钱,如当二千,当五千的。甚至当万的。如王莽的错金刀一刀平五千,五代十国刘守光的应天元宝直万。铸大钱是国力衰弱,通货膨胀的标志。 ^
小钱:即指特别轻小的钱。甚至小到直径只有0.8厘米左右。有鹅眼钱榆荚钱菜子钱綖环钱等名称。铸小钱也是国力衰弱,滥发货币的标志。
; f3 _, b# Q" J/ `" j大型、大样和小型、小样:在同时铸造,同是当一的钱中,有大小版别的区别,大者称作小平大型小平大样;小者称作小平小型小平小样。折二、折三等钱也有大小版别钱差异,称谓依次类推。

厌胜钱:也作押胜钱,压胜钱。泛指重大纪念,赏赐,以及逢年过节,喜庆作乐时所铸的非正式通用货币。大致包括:赐钱、吉语钱,庙宇钱(供佛钱),撒帐钱,洗儿钱,春钱,打马格钱等等。厌胜钱有金质、银质、铜质的,也有牙雕的,它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铸有图案。

面:即指钱的正面,铸有国号、年号或其他主要文字的一面,如开元通宝大观通宝半两五铢等等。
  b5 o6 k% A2 L9 J" t背:即指钱的背面,也称作。背面没有文字或图案的叫光幕也叫素背光背。背面文字在穿孔上的,叫穿上×,在穿孔下的,叫穿下×,在穿孔左的,叫穿左×,在穿孔右的,叫穿右×。背面图纹(记号)在穿孔的上、下、左、右者。称呼亦以此类推。如:穿上云穿下星穿左月等等。
% ?5 z! J, L: R# I  c5 b: b; ^3 h: m肉:即指钱身的地张(1)。地张较厚实的,称作厚肉。地张较轻薄的,称作薄肉。地张上,称作肉上

外郭:也称作周郭外轮轮郭边缘。外郭双重的叫重轮,也叫重棱。外郭较宽的叫阔缘,较窄的叫狭缘
! q7 k. C( k$ v; }好:即指钱的穿()孔,也称作肉串钱眼。穿孔大的叫广串,穿孔小的叫狭串
3 F' _% R# n+ s; p内郭:也称作好郭。内郭有双棱的叫重好。内郭重印,不呈方形的,叫花串。其中呈六角形的,又叫龟甲串

决文:即指内郭角部向外突出,或向外延伸的斜纹。内部的四个角都向外反出,呈“”状,叫四决,也叫决郭,反郭。四决的斜纹一直通到外郭的叫四出

对读:也叫直读。即指钱面文字按上、下、左、右次序排列者,如大观通宝
! Z8 s" ?* b3 I- Z4 Y, p4 c: b旋读:即指钱面文字按上、右、下、左次序排列者,如祥符元宝
1 u2 ~5 F6 w5 c; n* r- _1 a( X7 X重文:也叫复文。或是范模移动所造成的,有四个字变成八个字的,两个字变成四个字的,如半两半两五铢五铢等等。
7 ?/ ]8 T+ Z" E4 c- H$ D1 h  t传形:也叫反文左读。如半两铸成两半五铢铸成铢五大泉五铸成大泉十五直百铸成百直等等。对于传形,有一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即有的钱是正式左读,与普遍的传形不同,不能把它们混同起来。如五铢钱,普遍传形的字反书,写作“”,而正式左读的字虽亦铸穿右,但正书,仍写作“”。三、有关的几个问题
! d( p( a  f% C. O) {6 d  1.钱文书体。随着时代变迁,钱文书体也应时变异:
( H+ I8 R6 S9 s& D# f. \大篆:秦以前,刀、布、圜钱和蚁鼻钱的钱文都属大篆体系。
% R' E* z8 |. s' b  a" T% L小篆:秦汉至隋,钱文总的说属于小篆体系,如半两五铢。其间也包括一些小篆的异体,如新莽货泉、布泉的钱文为悬针篆(或称铁线篆),北周布泉的钱文则为玉筋篆。汉以后,还出现了个别隶书体的钱文,如成汉李寿铸的直读汉兴
: [0 S( ^7 n; l9 {5 L) O  d- e5 P$ Y隶书:唐以后,钱文盛行隶书体,到五代十国则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同一种钱,不同书体的对子钱,如南唐字开元通宝,钱文有篆隶二体。至北宋,钱文的书体进一步创大为篆、隶、真、行、草各书具全。
0 Z6 i/ s3 {- d5 X真书:南宋光宗绍熙以后,直至元、明、清历代,钱文均以真书为主,但间或也有篆、隶书体,并且出现了蒙、满等少数民族的文字。太平天国时期的钱文还使用了简体字。
$ f, e1 l8 g: c. g6 [  2.钱币取材。作为正式通用货币的方孔圆钱,除铜质外,还有铁质铅质的。此外,也还有锡的、金的、银的、象牙的、蜡的、木的等等,但后几种不是正式通用的货币。
3 J- B4 }0 P2 q9 }6 t  3.古钱色泽。,

  传世古。乌黑发亮,系指传世未曾下过土的古钱色泽。
* R4 F1 n/ b! z1 o- L5 R7 v  原色浆。即指传世色泽未遭破坏者。

  生坑。即指带有锈色、新出土的钱。

  老生坑。即指出土时间较长久,但仍带有锈色的钱。
  @" v0 a+ _& j0 F& Z  m5 |  钱锈中,带铁色锈的叫铁色古;带绿色锈的叫松儿绿,也叫瓜皮绿;带兰色锈的叫锭青兰;带红色锈的叫朱砂斑,也叫鸡血斑;带水银光的叫水银古,也叫水银锖,其中又有白水银锖黑水银锖绿水银锖等等称谓。

年号钱   
        面文铸帝王年号的钱。东晋十六国成汉李寿汉兴年间所铸汉兴钱为我国最早之年号钱。其后如唐乾封泉宝、宋宣和通宝、明永乐通宝直至清末宣统通宝等,均系年号钱
  
国号钱   
        面文铸有国号的钱。自战国时期东周布、齐法化刀直至五代十国的大齐通宝唐国通宝,以及此后南宋的大宋元宝、蒙文大元通宝、南明的大明通宝等,均为国号钱

国号年号钱 集国号、年号于一体的钱。
        如东晋十六国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所铸大夏真兴钱,其后辽天祚帝天庆年间铸大辽天庆,及至清咸丰年间宝福局所铸大清咸丰通宝,均为国号年号并铸钱。

记重钱   
        面文标明钱体自身重要的钱。如战国后期的重一两十二珠,秦半两两甾,汉及六朝五铢三铢等,均属记重钱。然此类钱铸行未久即多为省铜而减重,更有始铸即不足称量者,私铸钱尤甚,故钱文所记重往往与实称重要不符。

记值钱   
        钱文标明自身当值的钱。如新莽小泉直 ( ) 大布黄 ( ) ,三国刘蜀的 ( ) 直百五铢等,均为记值钱。

记年钱   
        钱背铭文标明铸行年代的钱。如南宋淳熙元宝背文自十六,表明各钱系从淳熙元年至十六年间所铸。南宋各钱以背文记年者多见。

记地钱   
        背文铭记铸地简称之钱。自唐会昌开元背铸 22 地始,至宋宣和通宝钱、明洪武通宝北平等,莫不为记地钱。

记监钱   
        钱背铭记铸钱监察司署简称的钱。如南宋乾道元宝铁钱背字即记舒州同安监,淳熙元宝背字为记蕲州蕲春监,绍熙通宝字系记湖北汉阳监等。亦有记监兼记年的,如庆元通宝春三,即为蕲春监、庆元三年铸。

合背钱   
        面背铸有同样钱文的钱。如崇宁通宝钱背亦铸崇宁通宝四字,看来仿佛两枚崇宁钱的背贴合在一起,故称合背钱有时背文会出现倒书、横书现象,均系浇铸时合范有误所致。另有两面钱文年号不同者,如面泰昌通宝、背天启通宝,称异号合背钱

合面钱   
         钱的两面都是背文,仿佛两枚钱的正面贴合在一起,故称合面钱,亦系制作有误所致。如乾隆通宝中有面、背均铸满文宝泉者即为合面钱。近代出土的大批早期新莽货泉中,即有两面光板之无文合面钱。

合号钱   
        面文无通宝二字而出现两个交叉的年号,如泰昌天启四字,此等集两个年号于一钱者,谓之合号钱

剪边钱   
        亦称剪轮钱。为盗铜而剪去边廓的小钱。传世以东汉五铢为多见,故称剪边五铢

磨廓钱   
        亦称磨边钱。指边廓经磨锉取铜的窄边或无廓钱。以西汉五铢为多见,故称磨边五铢

延环钱   
        以专用圆凿錾去钱心后留下的圆环,叫 ( 音延 ) 环钱以东汉五铢为多。新莽货泉及六朝五铢中亦有 环钱。环錾下后主要用于回炉重新铸钱而不作市场流通用,故存世颇少。汉至六朝官私炉均营此道。

对文钱   
        被錾去延环后留下的钱心叫对文钱。因其仅剩一半之钱文可与对环对接,故称对文。传世可见对文五铢对文货泉。对文钱多混杂于恶劣小钱中在市场流通,今不难见。

对钱   
    又称对子钱,日本泉谱谓符合泉。对钱中一枚多为篆书钱文,可与另一枚异体文 ( 真、草、行、隶均可 ) 配为对子;除面文书体不同,余大小厚薄、内穿外廓以至铜质浆色、制作风格均基本一致,故谓对钱。最早自南唐开元通宝始,为一篆一隶;至北宋形成对钱制作高潮,如天圣、明道、元丰、熙宁、政和、宣和等,计有小平、折二等数十百种配匹之对钱。日本《符合泉志》更列出千种以上,蔚为大观。

平钱   
       俗称小平钱小平。即为一枚当一文使用的基础小钱。一般径 2.4 2.6 厘米,重 2.8 3.6 。系历代古钱中铸量最大、传世最多的品种。常见的如开元、熙宁、大定、康熙等通宝钱均为平钱。

折二钱   
        一枚当二文即两个平钱使用的钱。形体稍大于平钱。一般径 2.7 2.9 厘米,重5 8。折二钱总量不少于小平,以北宋所出为最多,常见有元丰、政和等折二钱。

折三钱   
        一枚当三文、折合三个平钱使用的钱。一般径 2.9 3.2 厘米,重 8 12 。品种及数量均少,如北宋庆元、 南宋嘉泰及明大中钱中,均有折三钱。

折五钱   
        指一枚值五文、折合五个平钱使用的钱。一般径 3.2 3.6 厘米,轻重不一。如南宋嘉定、元代至五以及明代洪武钱中, 均有折五钱。亦有称当五钱者。

大钱   
        泛指当十以上、包括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在内形体较大的高额钱。此类钱之大小轻重无一定规律,且时有大小错出、轻重倒置现象,多系经济困顿、通货膨胀的产物。自唐代当十开元到清朝当千咸丰,历代大钱层出不穷,名类繁多。至于新莽的大布黄 ( ) 一刀平五千,三国孙吴的大泉当千以及五代刘守光的应天元宝即当万钱,更是徒有虚名、变相榨取民间财富的虚值大钱。

  榆荚钱   又称荚钱,指钱体轻薄如榆树之荚 ( 榆钱 ) 的小钱。如西汉初年所铸薄小半两,民间即呼为榆荚钱

  鹅眼钱  或称鸡目钱。钱体轻小如鹅眼、鸡目之类的劣钱。如从东汉末年至六朝间所出劣质特小五铢钱,一般被统称为鹅眼钱或鸡目钱。

  男钱  旧时传说妇女佩之可以生男的钱。如十六国后赵石勒所铸丰货,因钱文壮实丰满,又含富裕吉祥之意,遂被称为男钱

  女钱  南朝梁武帝所铸五铢,因其轻薄弱小而被称为女钱又谓系对男钱而言,妇女佩之可以生女。然均传说,不足信。

  稚钱   三国蜀汉五铢 ( 一说梁五铢 ) 中有种钱体轻薄、文字纤弱、穿孔特大之五铢,被称之为稚钱。与女钱一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妇女及儿童的鄙薄与轻视。

  官炉钱  由国家或地方政权机构设炉监铸的钱。如自西汉上林三官五铢至清末户部宝泉局所出宣统通宝均属官炉钱。历代少数民族、封国或割据政权监钱机关督察铸行的钱币,一般也被视作官炉钱。

  私铸钱  民间私炉盗铸的钱币。因意在牟利,私铸钱一般比官炉钱轻小粗恶;从铜质到文字都明显劣于同时官炉所出之钱。然各代私铸钱虽禁难止,存世数量均不为少。

  后铸钱  后世启用前代年号补铸或重铸的钱。如大中通宝部分记地钱,即于洪武年间按洪武钱制补铸的,泰昌通宝系泰昌帝死后由其子天启帝补铸。此类钱币即为后铸钱。

  镇库钱  铸钱工场正式开炉浇铸前,为进贡、纪念或避邪而先行特制的大钱。如大唐镇库咸丰元宝特大镇库钱等。镇库钱一般制作精美,存世绝少。

  套子钱  通过不同组合排列可以配套成龙的钱。配套形式甚多。如新莽之六泉十布以币值等级配套;全昌开元以背文铸地配套;唐国通宝可以不同字体配套;淳熙通宝可按记年、记监配套;顺治通宝可据五种版式各自成套等。不同的收藏家亦可按自己藏品的品种、数量及风格自行配套。其中以王莽的六泉十布为最有名、最珍贵的套子钱

  厌胜钱  又称厌胜钱厌胜意即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由此而铸成钱币形态的避邪品、吉利品或纪念品统称为厌胜钱。一般仅供佩带玩赏用,而不作货币流通。我国自汉代起官、私炉均行鼓铸,品类甚多,且有发展,其中吉语、八卦、供养、撒帐、打马格及春钱等数种传世甚丰。除铜钱外尚有以金银制作者,不一而足。

  吉语钱  厌胜钱属。一般分以通用钱号添铸吉语以及吉语为文、加铸图像两类。如五铢钱面添铸君宜侯王长宜子孙等吉语;嘉庆通宝背铸万年天子天下太平等。另一类则面文为长命富贵龟鹤齐寿,钱背则见各种吉祥及辟邪图像等。

  八卦钱   厌胜钱属。钱面为八卦图形及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字;背文多为地支十二字 ( 子丑寅卯等 ) 及对应生肖图 ( 鼠牛虎兔等 ) 。穿孔圆形。民间多以此钱可避邪保安,所铸甚多, 大小版式各异,精粗互见。

  撒帐钱  厌胜钱属。旧时女子婚嫁仪典上,女宾以金钱彩果抛撒其新房帐下;此种特铸抛撒之钱谓之撒帐钱。此俗始于唐代公主出嫁,后为民间沿袭。钱文多系金玉满堂忠孝传家五男二女等,大小各异,面背或有各类吉祥图案装饰其间。

  供养钱  厌胜钱属。亦称供佛钱庙宇钱。旧时官方或寺院所铸用以供奉佛殿神像之钱币。以元代所出最多。钱面除沿用年号、国号文字者,更有香花供养大安福寺宝珠菩萨进香直社等;背文则有护圣香殿等等。此类钱制作粗疏,形体偏小,传世不多。

  马钱  亦称打马格钱。或面或背铸有骏马图像;钱文为武将或良马名,如魏将吴起唐将散骑追风之马千里之马飞黄渠黄赤兔龙驹等数十百种。马钱为宋代前后作打马游戏用,格局类似棋牌,惜今已失传。

  春钱  面背铸有男女交媾秘戏图像,间有文字如风花雪月等。旧时由长者授于新婚子媳,或作传授房事促其多子多孙用,类乎古代春宫图识或风月定鉴等。

  冥钱   又称羡瘗 ( 音义 ) 明器。专为死者殉葬铸制之钱,有铜、银、锡、铅、陶、泥数种。自秦汉特小半两五铢起,历代均有所出。除消灾太平等类钱文,近代出土辽代之清宁二年大康六年均为记年之冥钱珍品。

  连钱   指一炉所铸因未曾錾开而连在一起的两枚古钱。如战国晚期的四布当 ”、新莽的 等均有连钱

  钱树   指一炉所出因未曾錾切而与槽铜连成一体的一串钱,看去仿佛枝叶对称的小树,状如 ”,故称钱树。存世有祺祥通宝钱树等,极为珍罕。

  大样   同一年号和等级的钱因铸造地点和炉次不同,出炉后较正常钱径大 0.1 0.2 厘米者,称大样钱。如系平钱即叫小平大样,折二钱则为折二大样

  小样   与大样相反。同一年号及等级的钱因铸地、炉次不同,所出钱较正常钱径小 0.1 0.2 厘米,则为小样钱。如小平小样折二小样。大、小样几乎各类钱都有,不胜枚举。

  雕母  手工雕刻的母钱,亦称祖钱。六朝后造钱不再使用大型整体铜、石钱范浇铸,而改用母钱翻砂造型浇制。最初用铜、锡、牙、木等材料精心雕刻的母本,即为雕母。传世可见历代铜质雕母多种。形体稍大,铜质精良,雕工细腻,边廓峻深,文字纤劲。是为古钱中至珍之品。

  铸母   一般通称母钱。系由雕母直接翻砂浇铸以供成批造钱用的母钱。铸母虽稍逊于雕母,然其质地、品相依旧异常精美。

  铁母  铁钱的母线。一般均据雕母以优铜翻铸而成,以两宋铁母为多。钱体较铸制出的铁钱稍大,形制及文字亦比铁钱精整美观,甚珍罕。

  子钱   以母钱翻砂大批浇铸出来的铜钱或铁钱。一般正用品及传世品均系子钱 样钱可分两类:由造钱主管机关呈送帝王以供审阅、抉择的样钱叫进呈样钱,多由铜、蜡、牙、木等雕制而成。由中央颁发至各地造铸炉场当作样品或母钱的样钱叫部颁样钱。样钱亦具母钱精良优美的特性。

  试范钱   铁钱 (含铜钱) 正式开铸前先以铜汁试浇的钱样,亦称试样钱

  初铸钱   最初以钱范或母钱范铸出来的子钱,或谓头炉钱。此类钱较后铸者显得精整,文字峻深,边廓坚挺,品相佳美。

  锈色古钱表面着锈后呈现出的色泽。因古钱遭际不同而各有千秋。铜钱遇酸性环境呈现出的绿锈有松绿瓜皮绿靛蓝色;遇喊性环境则显现红色,可见朱砂锈鸡血斑等;在中性环境中因表层氧化可显出水银色,俗称水银古。古钱年久生成的锈色自然、透彻,锈层坚硬板结,与作伪者所造的浮泛脆弱、生硬刺目的假锈不同。

  生坑   出土未久呈现新鲜锈色的古钱谓之生坑。或虽出土有年然锈色未遭损坏,一如现坑时模样者,一般也称生坑

  熟坑  出土多年表层虽受磨损、氧化,但依旧留存部分锈迹的古钱,称为熟坑。旧谱又释为老生坑,文义欠精当,以统用熟坑为宜。

  传世古  古钱出炉后从未着土,因长期氧化致使钱面牢结一层黑膜,犹涂过黑漆一般乌黑发亮,是谓传世古,又称黑漆古。此类钱若经长期把玩抚摩,而使钱文及内外廓露出红润铜色,钱肉依然黑亮,则为传世古中之上品。

  足陌   通。钱币交易中每吊钱十足支付一千文,每百文一枚不短缺,谓之足佰 短陌意与足陌相对。以不足一百之数充作百文行使,俗称短陌。旧时一般短陌定数以八十文为陌。

  省陌   即省佰。以不足短佰定数 ( 八十字 ) 之钱充作百文行使更称省佰。省佰初以七十七文为百,后更为减至七十文以至六十文为的;实质是金钱交往中政府对百姓或富者对穷者的一种盘剥现象。

  制钱  明清两代按本朝法定的钱币体制由官炉铸行的铜钱,概称制钱。以此区别于前朝历代旧钱及本朝的私铸钱,并对旧钱、私铸钱进行取缔和制约。如永乐通宝康熙通宝等官铸钱均属制钱。

  普尔钱  普尔为维吾尔语,意即为。清乾隆年间新疆始铸方孔圆钱,因用其地所产红铜铸造,故钱色发红,遂又称新疆红钱。其时先后铸制红钱即普尔钱的有伊梨、阿克苏、叶尔、喀什葛尔及库东等局。

  阿堵物  即钱。阿堵为六朝时口语这个意。时人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其妻故将铜钱堆绕床前,夷甫晨起,呼婢举却阿堵物 ( 搬走这个东西 ) ,仍不言。后人遂有以阿堵物戏称钱者

古钱币名词注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