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

发布时间:2020-06-12 16:29:18

甘薯

一、物种特性

异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指在自然条件下,用异株的花粉受精以产生后代的类植物。自然杂交率一般在50%以上。

短日照作物:短日照植物(short day plant)指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

甘薯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本是多年生常绿在草本植物,在温带地区栽培,因受无霜期限制,成为一年生植物。甘薯喜温,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只要温度适宜,肥力充足就可以长年生长。

甘薯不耐低温,15℃停止生长,秧苗在16℃以上才能发根,18-20℃为发根适宜温度,26-30℃茎叶生长旺盛,块根膨大最适宜温度22-23℃,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同化作用和养分向块根转移。

甘薯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耕层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并有一定浇水条件的地块为好。土壤通气好,地温上升快,能促进钾的吸收,钾对块根形成层活动有促进作用,能加速光合产物的运转,提高碳素代谢水平,并能提供充足的氧气。

二、甘薯品种类型

甘薯品种类型:食用型品种、加工型品种、特用型品种、菜用型品种、兼用型品种

1.食用型品种:一般指甘薯薯块蒸熟、煮熟或烤熟后,食用性较好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5%以上,粗纤维含量少,肉色黄或橘红,微生物E含量每百克鲜薯含10mg以上。遗138、冀薯4号、龙薯9号、徐薯23、密薯、北京553、徐薯43-14

2.加工型品种:指用于淀粉加工的品种和食品加工品种。淀粉加工型品种一般以徐薯18位对照,一般应达到薯块光滑整齐、薯肉洁白;淀粉含量春薯在25%以上,夏薯20%以上;洛薯96-6、川薯34冀薯98、徐薯22、商薯19、烟薯20、西成薯007、冀薯71、苏薯12阜()徐薯6、阜()徐薯20号、商薯6号、桂粉2号、烟薯24、烟薯23、广薯42、徐薯29、川薯217、商薯7号、漯薯10号、漯薯11洛薯10号、鄂薯9号、徐薯30、川薯218、苏薯17、洛薯11、万薯5号、万薯6号、南薯011、济徐23、冀薯65、苏薯18、皖苏178、龙薯24、商薯9号、绵南薯10、黔薯2号、川薯219、商薯12、济薯25、苏薯23、苏薯24、苏薯26、龙薯28、赣薯3号、广薯08-6、万薯8号、黔薯6等。食品加工型品种指用以加工各种甘薯食品,如薯条、薯片、薯泥等产品的品种,除要求上述食用型的特点外,胡萝卜素含量应达到每百克鲜薯在5毫克以上、淀粉含量15%(或干物质率25%)以上,并有耐加工性;北京553冀薯4号、西农431、遗138等。

3.特用型品种:胡萝卜素(营养型)品种,要求胡萝卜素含量每百克鲜薯在10mg以上,薯肉黄色、橙色,含有多种维生素等;冀薯4、苏8、岩薯5号、龙薯1号等。花青素(保健)型品种,高花青素品种每百克鲜薯花青素含量30mg以上,中花青素品种每百克鲜薯花青素含量20mg以上,一般花青素品种每百克鲜薯花青素含量10mg以上;高花青素品种,紫罗兰、山川紫、济薯18、宁紫薯1号等;一般花青素品种,徐紫薯1号。

4.菜用型甘薯:以甘薯茎尖12cm内的茎叶作蔬菜为目的适用型品种,要求茎叶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高。叶片叶柄产量高,无苦涩异味,粗纤维少,色泽好,茎尖部分嫩,无绒毛,味道鲜美等。台农71,福薯7-6、广薯1号、广薯2、福薯10号、福菜薯18、浙菜薯726、广菜薯1号、薯绿1号、川菜薯211、宁菜薯1号、鄂薯10号、福菜薯20、鄂菜薯2号、广菜薯5

5.兼用型品种:一般指甘薯品种同时具有以上4种特性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的品种。多数情况下指食用型品种和淀粉特性突出的品种,冀薯98号、豫薯6号、皖薯3号等。

、甘薯栽培方式

直栽—1块;斜栽—2块;平栽—5块。(不同栽植方式,产生薯块数量多少对比)

浅栽:薯苗栽的浅,入土各节处在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里,适合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因此,甘薯浅栽,大薯结的多、产量高。最适宜的深浅度为薯苗入土3~5cm比较适当,黏土或土壤含水量多的可稍浅,砂土或土壤含水少的可稍深,应当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1000kg鲜薯需肥量 N 3.5kg:P 1.8kg:K 5.5kg2:1:3,书面:圣地甘薯专家大田推荐用量1:1:3.5-4偏施提苗肥(5-6 1000斤水)、巧施调节肥(15-15-15 10-20/亩)、单施催薯肥K2SO4增产20%喷施叶面肥(春薯90/次,夏薯60/次,0.2%-0.4%磷酸氢二钾,100-200斤水/亩)

栽后60-90天,中期,茎叶衰败,块根迅速膨大;春薯栽后90-160天、夏薯栽后90-120天,块根迅速膨大,茎叶停止生长。

覆膜:增温保温;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调节土壤墒情;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物候期提前;促进根、茎、叶的发育;增加了叶面积系数和薯块日增重;结薯数量增加、大薯块比率增高、提高淀粉含量。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田间试验中,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植物群体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

壮苗的标准:生产中一般要求个体外观上表现叶片肥厚、色深,生长顶端(俗称脑门)粗大、节间短、茎粗壮、无病症,茎基部发出的根系粗大而白嫩,苗长20-25cm,早期春薯百株重0.5kg以上,后期应到0.6kg以上,整株苗不脆嫩叶不老化。

温度:16℃薯芽开始萌动,16~35℃范围内,随温度增高萌芽愈快。

水分:萌芽期及生长期床土及空间要保持70-80%的相对湿度,床面见湿见干。

高剪法菜苗:在选准薯苗基部的上方2~2.5cm部位处剪取,称“高剪苗”。高剪苗法一方面使苗下部留有2个左右的“节”,使节(叶的着生点)处腋芽萌发,长出新苗,从而增加苗的产量。另一方面保证种薯的健康安全,促使可持续出苗。薯苗达到23-25cm时约6-7叶,应及时剪苗,采苗不及时会发生数秒拥挤、荫蔽,即降低薯苗的质量,也影响了小苗的生长。随着剪苗次数的增加,逐渐抬高剪苗位置,是防止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甘薯的根系:可下扎1米以上,但80%根系分布在30cm左右的耕层内,土层0-15cm处水分不足,薯块难以生长,25cm一下通透性差,会影响薯块膨大。土表0-15cm的空气比率(即空气占据空隙度)以30%为宜,过高水分不足,过低氧气缺乏,不利于甘薯生长。

肥沃度:甘薯对钾素需要较多,对磷素需要较少,但都需满足供应,土壤中氮素必须适当,如果氮素过量,会造成徒长,土壤中水解氮含量超过70mg/kg,甘薯地上部分容易徒长。

酸碱度:甘薯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为pH4.5-8均能生长,pH6.5-7.5最为适宜,土壤中含盐量超过0.2%,便对甘薯生长不利。

栽插深度:甘薯通常栽的深浅的标准以4-5cm为宜。

地上留叶:采用留3叶(使顶部3张展开叶露出地面,其余埋入土内),比叶全露或只留顶叶缓苗早,而且是全田植株整齐一致均衡生长的保证。

“饿苗”:是把采下的薯苗不立即栽插,而是在潮湿阴凉的地方暂时存放2-3天,使其失去一部分水分,叶片稍蔫后再去栽插,这样栽后有利于幼苗加快吸收水分的速度,发根快、易成活。

蔓藤管理:不可翻蔓。促的措施:适时浇水、追肥、中耕松土,促进茎蔓生长。控的措施:提蔓(将薯蔓轻轻提起,然后放回原地,断掉不定根,降低田间土壤湿度,改善通风条件,抑制茎叶徒长,伏旱地区或生长后期不能采用此法),摘心(薯秧栽后15天,摘去顶心,促进地上部三节发芽分支,待三芽长到三展叶时,二次摘心,促进9个分枝生长)。

甘薯脱毒技术

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技术为有效控制甘薯病毒病提供了新途径,是防治甘薯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增产幅度达20%-40%。甘薯脱毒苗能有效地恢复品种优良种性、增强抗性、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延长种薯的繁殖期限。

病毒不同于真菌和细菌病害,无法用杀菌剂和抗生素予以防治。因此要从根本上克服病毒病的为害,关键是要获得病毒苗。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胞间连丝传播,速度很慢,难以追上活跃生长的茎尖分生组织;另一种是随着营养物质流在维管束系统传播,速度较快,但因茎尖分生组织中维管束系统尚未形成,病毒颗粒不易通过。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增殖,使病毒距离生长点总保持一定距离;再者,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剧烈的新陈代谢活动,使病毒无法复制,且分生组织生长激素浓度较高,也阻碍病毒的繁殖。

选择健康薯块—在30-40℃下催芽—苗长10cm以上时—取茎顶端3-5cm—超净工作台,40倍双目解剖镜,手术刀片,剥取1-2个叶原基(0.2-0.5mm)的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到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得脱毒试管苗。

四级种薯苗生产繁育体系: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生产种。

育种家种子:由育种家直接生产和掌握的原始种子,具有该品种的典型性和遗传稳定性,纯度100%,不带病毒和其他病虫害,产量及其他主要性状符合推广时的原有水平。

原原种:用育种家种子或典型品种的脱毒试管苗在防虫网室、温室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苗)。

原种: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苗)。

生产种:用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苗)。

T/R:表示茎叶重量和块根重量的比值。T/R比值越大,表明甘薯同化产物分配到茎叶越多;反之,T/R比值越小,则表明同化产物分配给块根越多。甘薯生长前期和中期T/R比值大,生长后期T/R比值小。

甘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