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对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技术对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吴贇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33
摘要:近几年,以物联网等新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水产养殖业中。新技术的应用,为上海地区的水产养殖带来了新的体验方式。手机远程养殖、智能养殖在为养殖行业带来高热度话题与关注的同时,究竟能为农户带来多少益处?本文仅以一粟,不敢观沧海,且述实效。
关键词:水产物联网;节本增效
中图分类号:F326.4S95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原产于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盐度范围广、易于集约饲养等优点,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三大养殖虾之一。
一、基地现状
上海奉贤区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7万多亩,涉及养殖户3000多户,其中虾类养殖面积近5万亩,几乎占到整个上海市虾类养殖面积的50%左右,仅虾类的年产值就达到5亿多元,基本形成了以虾类养殖为特色的产业结构布局,奠定了一业特强的产业地位,为奉贤渔民的增产和农业增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奉贤区的水产养殖同时也面临着外界水质环境不如人意、种质退化、病害交叉感染、恶劣气候的影响、人工成本大幅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使得养殖风险居高不下。更何况受郊区城镇化和土地整治等政策的影响,奉贤区的水产养殖面积出现了持续减少的局面,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水产养殖面积上提高水产品数量和质量、确保地产水产品的有效供给成为了奉贤区水产养殖发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水产养殖生产领域,大多数水产养殖场都存在缺乏养殖信息采集、分析和管理能力,缺乏对水产养殖中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和诊断推理能力,更由于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年龄、文化水平、养殖技能等的限制及人工费用的大幅提升,一方面造成养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造成对养殖生产过程信息反馈及处理缺少及时性。因此急需利用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实时掌握养殖生产全过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等方法以节约生产成本,全面有效提高和提升养殖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使奉贤区的渔业生产走上从粗放型、分散化向精准型、集约化发展,从资源消耗型、数量型向资源节约型、质量型发展之路。 二、互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的应用内容

“互联网+”技术对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