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

发布时间:2011-11-08 16:50:45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主要指论述类文章阅读。2010年广东《考试说明》对该部分的规定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论述类文章主要包括论说文、新闻评论、随笔杂感等。高考实践证明,论说文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首选,出现频率较高。预测2010年广东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是:

(1)在考查形式上,客观选择题与主观表述题两者皆有,从单一题目来说,综合性考查的趋势明显,即一道题目同时考查几个考点。

(2)在选材方面,现代文阅读的题材突出体现四个高频特征社会舆论“高频”聚焦的民生热点及社会话题,媒体尤其是网络“高频”曝光的社会现象与群体事件,网民‘‘高频”钟情的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公众“高频”关注的事关国家民族发展走向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大事。

(3)在考点方面,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几个考点。

【押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曹操墓考古发布何以引来众声喧哗

胡印斌

2009年年末曹操墓的考古发现,颇有些让人惊诧”“惊魂的意味。距今1 800年的曹操,再度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旋涡,将政府、学界乃至公众一并裹挟了去。专程进京宣布发现曹操墓的河南专家,在面对别的专家的质疑时言之凿凿:曹操墓也是经过专家多次论证的!

严肃的考古成果发布后,不期然引来的大讨论,掀起的大波澜,着实让河南方面有些手忙脚乱。河南省有关部门连忙组织文物专家集中答疑释惑,试图将口水仗平息在2009年,然而事件的走向已不可控制。公众的疑问,大概不会因为专家措辞简练的几条意见而消失。

按照以往习惯,河南省文物部门发布曹操高陵考古成果,并不存在资格问题。而且,此番发布还是国家文物局出面邀请河南省文物局专家进京发布的。然而,网络社会似乎并不习惯这样的权威宣布,越是刻意强调权威,越能吸引质疑的板砖:凭什么如此肯定这个汉墓就是曹操墓而不是别的哪个墓呢?而河南省文物专家在回应网民的质疑时完全缺乏耐心,动辄以完全可以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这种认定是科学、严谨的,这样不容置疑的表述、这样省略过程直陈结果的回应方式,表现出来的与其说是一种学术底气,不如说是在与公众赌气。

公众当然缺乏考古专家的专业知识、田野经验和推断能力。但凡重大的考古行动,往往也正是向公众普及文物考古知识的绝好契机。当年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虽然在文物上收获寥寥,但公众通过媒体既全程参与了发掘过程,也分享了考古的乐趣,焉知没有收获?类似的例子还有陕西法门寺地官考古、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等。而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考古发现的公布却显得十分突兀,惊喜太过巨大,反而成了-瞎疑。

再有,文物考古以有限测无限、循明晰探幽暗,还是应该保存几分审慎的。话不好说得太满,陕西华南虎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先例,政府急切地发布激动人心的消息之后很快就陷入左支右绌的尴尬之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表示,在依据墓葬的地点和时代特征,把曹操作为一个人选作为这个墓的主人推测,这是说得通的。又是推测,又是一个人选,在这样的确认之下,曹操墓越来越像一个传说。

至于安阳新发掘的大墓是不是曹操墓,既然大墓的后续研究还要持续很长时间,不妨先存疑。学术研究既要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可能总有一些人、一些力量不希望沉寂千年的曹操墓继续存疑下去,这些年来,地方上经常出现类似曹操墓的乱象。据说,河南正准备将曹操墓申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无妨,像这样规模的汉魏大墓,即便墓主不是曹操,其文物考古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当地百姓谈论最多的却是征地补偿问题——大墓所在地是安阳西高穴村的农民耕地,墓地发掘后,方圆25公里都将划入保护区。至于曹操墓是不是真的、曹操墓事件会不会成为河南版华南虎事件,在一片兴高采烈之中,也许并没有人真的在意。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曹操墓考古发布引发口水仗的原因不仅是其本身让人惊诧。晾魂,而且是河南文物专家对待外界强烈质疑的强硬态度。

B.河南组织文物专家集中答疑释惑无可厚非,但其对网民质疑缺乏耐心,省略过程直陈结果的回应方式无疑是在与公众赌气。

C.河南文物专家认为,公众缺乏文物考古专业知识,其质疑水平不高,犹如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一样,公众虽全程参与发掘过程,但却无所收获。

D.曹操高陵考古发现的公布,如同陕西法门寺地宫考古、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发掘一样,显得十分突兀,惊喜太过巨大,反而造成了公众的惊疑。

E.由于某些人或某些力量不希望沉寂千年的曹操墓继续“存疑”下去,故类似“曹操墓”的乱象不绝,而网民急切证明曹操高陵考古发现的公布科学真实也助长了“喧哗”。

2.下列有关曹操墓考古发布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有关曹操墓的考古发现引发各界质疑,而河南更是派出考古专家专程进京宣布发现曹操墓,且言之凿凿,不容置疑。

B.应国家文物局邀请,河南考古专家进京发布曹操高陵考古成果,程序合法,但因网络社会拒绝权威宣布而引发更大争论。

c.网民质疑的是:凭什么如此肯定这个汉墓就是曹操墓而不是别的哪个墓呢?河南文物专家在回应网民的质疑时则严重缺乏耐心。

D.公众虽缺乏考古专家的专业知识、田野经验和推断能力,但曹操墓这一重大考古成果的发布,应是有关部门向公众普及文物考古知识的最佳机遇。

3.作者为什么在文中说曹操墓越来越像一个传说?

4.阅读全文,简要概述作者对曹操墓考古发布而引发的众声喧哗的观点态度。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广东卷)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项,四组加点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

A土/ 弱/ /

B子/ 印/炮 /

C督/ 药/牙 /列 /

D拨/ 痰/呕 /

2.下语段中画线的词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公开、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条件。没有一个适宜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而期待企业依法经营,循规蹈矩,乃至做出大公无私之举,只能是一相情愿。即使有,也是过眼云烟

A.循规蹈矩 B.大公无私 C.一相情愿 D.过眼云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

A.北京市采取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来遏制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这也是近期北京市主管部门首次就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向媒体作出表态。

B.转基因食品,对于普通百姓感觉比较陌生。然而细心的消费者已能在超市中发现转基因的身影,市场上许多大豆油都已使用了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

c.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要求,中国政府决定派遣由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40人赴海地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D.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四川西部、云南东部、广西和广东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贵州中部地势较高的局部地区有冻雨。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

①“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时,就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⑧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⑥⑤①④③② B⑥⑤①②④③ c①②④③⑥⑤ D②①③④⑥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傅永字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又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趣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高聪、刘藻等救之。永日:“深沟固垒,然后图。”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埤。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埤烧营卷甲遁。英日:“公伤矣!还营。”永日:“昔汉祖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兖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稍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选自《北史·傅永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让:辞让 B.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置:放置

C.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谋划 D.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扪:摸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A. 洪仲深让之不为报 仙碑烧营卷甲 B.又以永王肃平南长史 求以

C. 深沟固垒,然后图 三军莫不壮 D.有友人之书而不能答 高聪、刘藻等救之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3)

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②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③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④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⑤永每言日: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⑥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A②③⑤ 8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入侵齐军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因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拾残兵,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9.断句和翻译。(10)

(1)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语句断句。(4)

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兖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稍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②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自首见拘此郡!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1)本诗题为夜坐,诗歌的前两句是怎样描绘景的?(4)

(2)有人说,诗歌的后两句寄寓了某种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4)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

(1)青,取之于蓝, ;冰,水为之, . (苟子《劝学》)

(2)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 (杜牧《阿房宫赋》)

(3)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4)大漠孤烟直, 。萧关逢侯骑, (王维《使至塞上》)

三、本大题4小题,共l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题。

人与书之间(节选)

周国平

弄了一阵子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其实,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我眼中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

近些年来,我在哲学上的努力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态,使哲学关心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方式而已。当然,我不否认,阅读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的还有我的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历。

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

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时在我就学的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理轻文的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一直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同学和老师差不多都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的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了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

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象得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我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阅读。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人的著作,读得入迷。老师课堂提问点到我,我站起来问他有什么事,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来惭愧,读了几年哲学系,哲学书没读几本,读得多的却是小说和诗。我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变,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的体悟。这一点认识,对于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

我上北大时正值青春期,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其影响毕生不可磨灭。幸运的是,我在这三方面“遭遇”俱佳,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优美的燕园风光陪伴着我,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心,使我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则应当感谢文学。

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 (原文有删改)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A.作者认为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方式而已,这就是说尼采研究引导作者学会了读书,学会了将书与社会联系起来,更好地服务于人生的发展。

B.文章说阅读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的还有我的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这表明书与人生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c.文章说我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这表明了作者选专业的失误,因为作者更喜欢文学专业。

D.文中说这一点认识,对于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中的这一点是指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的体悟

E.文中说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则应当感谢文学,这是因为文学阅读提高了作者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更好地理解哲学概念。

13.下列对文中第5自然段中的这一点认识理解最为正确的一项是(3)

A.认真学习知识是很必要的,但学会感悟生活的真谛更为重要。

B.作者不再认真学习知识,而是倾向于热爱生活,更好地享受生活。

C.作者对哲学没有任何兴趣,而对文学则充满了好奇与兴趣。

D.作者一方面还会学习与接受知识,但不再将学习知识作为唯一的追求。

14.本文着重阐述了什么观点?作者研究尼采的兴趣来源于哪里? (4)

15.结合全文,请分析下面这段话的内涵。(4)

弄了一阵子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l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不得全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618题。

【法】阿·康帕尼尔

“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

“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我打断他道。

“请让我说下去。当我把偷到的钱包打开装进自己的衣兜时,我身上的钱并没有增加一个子儿。”

“那钱包是空的?

“恰恰相反,里面装满了钞票。”

我走近那老头,又给他斟了一杯葡萄酒。他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当时,我乘火车从斯米纳到苏萨尔去。那是个匪盗经常出没的地区。我坐的是三等车。车厢里除我而外,就只有一个衣衫褴褛、正在酣睡的汉子。他的左脸颊上有一块明显的伤疤。从相貌到衣着,这家伙看起来都像一个罪犯。我想换一个车厢,可是车厢之间没有连通的门,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单独同这个危险的家伙共处三个小时。火车行驶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荒野,车上的旅客寥寥无几。在这种环境里,要想杀死一个人,然后把尸体从车窗扔出去,简直是小事一桩。

“外面的天渐渐黑了下来。我两眼死死盯住车里的警报器。可是,看来,我打了一会儿盹儿。我刚睁开眼睛便发出一声惊叫。因为陌生的旅伴正弯腰站在我面前。他锐利的双眼盯着我,乱蓬蓬的胡须已经触到了我的面颊。我吓得一下予蹦起来,想去拉警报器。可是那人抓住我的手臂,哀求似的看着我,说:您不用害怕。我正要请求您允许我坐在您身边用您的毯子搭一搭我的身子。我感到很冷。’

“‘真的吗?’我松了口气,歉疚地挪动了下身子,让他坐到我身边。

“‘是的,’那人说,‘我多么喜欢做一个小偷啊!我的性格、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都注定我特别适合这一职业。可是……我采能去偷。’

“‘是什么阻止你去偷呢?’我好奇地问。

“‘长着这样一副相貌,我怎么能够去偷呢?无论我走到哪里,大家都提防着我,要是碰巧附近有人的东西正好被偷了,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就是我。’

“我瞅着他那张窃贼一样的面孔,脑海里闪出了一个鬼主意:我要是试一试把这个总不走运的窃贼的钱包偷过来,那将是一个多么精彩的恶作剧啊!眼疾手快,不动声色,上帝保佑!几分钟后,窃贼那鼓鼓的钱包就被放进了我右边的衣袋。火车停下后,我的旅伴竞免了我再劳神去换车厢。他站起来对我说:‘我到家了。谢谢您,祝您旅行愉快!

“我等他下了车,急忙从衣兜里掏出偷来的钱包。一见那钱包,我顿时目瞪口呆:手里拿的正是我自己的钱包。那家伙趁我听他诉苦的当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我的钱包偷走了。幸好趁他不注意时,我又把它偷了回来。

“这是我一辈子唯一的偷窃行为。钱包偷到手了,可我的钱并没有因此而增加一分。你看见了吧,我并没有骗你。”

老头的故事刚讲完,我就急忙站起来,大方地付过酒钱,转身走了。我这样做,完全是有原因的:在他向我讲述自己的偷窃经历时,我用我那训练有素的灵巧手指,将他的钱包拈过来装进了自己的衣兜。我急切地想知道那钱包里究竟有多少钱。我相信,老头所说的那种巧遇,这次绝不会重演。我肯定不会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自己的钱包来,因为我身上从来不带钱包。拐过一个街角,我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天哪!里面什么也没有!这老家伙太鬼了!他第二次偷回了自己的钱包。

第二次?谁知道他自己偷了自己多少回呢! (选自《小说精选》,有删改)

16.文章开头写老头和的对话,有何用意?(4)

17·“钱包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

18·有人说题目中的窃贼指的是,也有人说指的是老头。你的看法呢?请就

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5)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1题。

历史不可复制 精神却能传承

记者(以下简称记):持续8年对西南联大的关注,你眼中的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

张曼菱(以下简称张):西南联大是一部历史,是到现在为止还发现得不够、张扬得不够、大家认识得也不够的一部历史;它是大学史,是一部学校史、教育史、人文史。应该让它浮出水面,进入大众的视野,让它所蕴藏的财富,成为社会的财富和大众的精神食粮。

记:

张:我希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和热情研究西南联大。社会发展到今天,进入到开放的世态,我们可以用广阔而不是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如果有人说,这些饱经忧患的前辈们回顾历史仅是在进行“青春的抒情”,那么只能说这些人过于偏爱历史的暗角。我不愿意以一种窥视隐私的投机方式,来进入

这一部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至关重要的辉煌历史。西南联大总体是一种光明、一种骄傲、一笔珍贵的财富。

记:你在《访谈录》(代序)中提到,在当代挖掘和发扬“重建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事关重要。你所理解的“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是什么?

张:体制,大学的管理,教授参与管理学校(也就是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历史的价值观,甚至包括什么是校长,什么是教授。当年联大的教授好不容易来到昆明,一到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进行讲授,而不是草草完成几节课就去游玩。这就是大学的“育人精神”。

同时,学风比知识重要。让学生保持自由活泼的个性,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这才是一个充满个性、人文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的输出地。

文化不是一本书,它是一条河,一直变化的、有生命力的河。那个时代的人们穿着长衫讲着现代文明,创造了新的文化时代。这种文化从“五四”以来开始延续,虽被战争所迫而颠沛流离,万幸的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师们,让5 000年来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要实现全面复兴,必须重拾这种文化精神。

记:关注西南联大多年,你个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人生识字孤独始,人读书识字就是为了提升自己,这是一种成长。求同总是发现异,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在不断验证这种孤独,你可以掩饰,但是不能拒绝。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你如何解决这种距离感?就是回报。回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这也是我们最后的出路,回报,让你感受到的,也是最深情的东西。

我是一个既草根又有高台运作的幸运者,我从云南走出去,如果总是说云南太落后了,那何处是归宿呢?当你追求个人价值到了一个极高点,一定要回报,这也是熊秉明先生给我的启示,他说过:远行与回归,否则就是没有灵魂。关注西南联大.收存西南联大的史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回归,做这件事,让我感觉与故土非常的近、非常的亲。

第二大收获就是个人得到了很大提升。我现在已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做这件事,影响着我的人生,对生命和价值观的思考、取舍。我珍惜与这些泰斗级大师们的情缘,不能让他们失望。与这些才华横溢、经历过西南联大洗礼的老人相处越多,我对自己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做这件事的过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要传承下去。我在中科院给学生们讲课,一个博士生说他只想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的经历,我当着很多人批评他狭隘,没有人文基础,就成不了大师。过后他专门来找我签名,孺子可教!中国的年轻人是充满希望的,他们渴望全面、渴望“通才”,但没有人教他们。今后我会更多地给年轻人开一些讲座,把更多的回报给予他们,把大师们的衣钵、苦心传承下去,也会出一些面对青年、更加人文化的书。 (原文有删改)

19·你认为张曼菱持续8年对西南联大的关注有哪些收获?(4)

20.根据张曼菱的回答,请推测横线处记者的第二个提问是什么,并分析本文记者安排的提问之间是什么关系?(5)

21.张曼菱认为人生识字孤独始,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阐述你的看法。(6)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结合文段语境,以老虎和兔子构成一组,仿照画线语句写一段话。(6)

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如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了小聪明;而光有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了愚蠢。这两者一定要结合。

再如老虎和兔子:

23.观察下面一幅时事漫画,并结合后面的新闻背景,联系现实生活对它作简要的评论。(6)

新闻背景:岗位——洗菜工;条件——女性,年龄在30周岁以下,身高158cm以上,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中文、新闻专业。刊载上述内容的某公安分局公安非在编雇用人员招聘简章在网站上公布后,有人称之为“史上最牛的招聘启事”。 (据《中国青年报》)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几位动物学专家在一起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数小时后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刚宣布完这一结果,就有一群大黄蜂飞过。动物学家们见此情景,面面相觑。于是,他们就抓了一只大黄蜂,去请教一位物理学家。那位物理学家看着大黄蜂那肥胖粗笨的身体和短小的翅膀,研究了半天,困惑地摇着头,说:“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这些专家研究了一整天,还没有得出答案。吃饭的时候,又提到这个问题。

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位工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宇。

【注意】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押题】答案:1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其质疑水平不高”于文无据,原文中只是说河南专家“在与公众赌气”,同时,“犹如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一样,公众虽全程参与发掘过程,但却无所收获”与原文相抵触,曲解文意;D项,张冠李戴,显得十分突兀,惊喜太过巨大,反而造成了公众的惊疑的是曹操高陵考古发现的公布,而非“陕西法门寺地宫考古、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发掘”:E项,属于故意曲解文意,依据原文可知,急切证明曹操高陵考古发现的公布科学真实”的不是网民,而是“一些人、一些力量”。 答案:AB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8项,故意曲解文意,偷换概念,将“或然”误认为“必然”,依据原文可知,“网络社会似乎并不习惯这样的权威宣布”,而选项中则偷换为“网络社会拒绝权威宣布”。答案:B

3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还原语境,此句前后为由齐教授的言论生发出来的语句,由“推测”“一个人选”等词语进行推定,结合此前文物专家言之凿凿两相对比,答案即可得出。

答案: 这是作者对曹操墓真实性提出的强烈质疑。原因:一是曹操高陵考古发现的公布与公众全程参与法门寺地宫考古、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发掘迥然不同,显得十分突兀,自然会引发人们的惊疑乃至质疑;二是文物专家对曹操墓的态度也由“言之凿凿…‘科学、严谨”变为“推测…‘一个人选”等模棱两可的说辞。由此,曹操墓真实性越发值得怀疑,“越来越像一个传说”。

4 答案:河南文物专家回应公众时态度不当,与公众赌气,难以令人信服;曹操高陵考古发现的公布太突兀,在给人巨大惊喜的同时,也令人生疑;文物考古应审慎从事,不可武断;曹操高陵与地方政府经济利益相挂钩,令人想到陕西华南虎作假事件。

【最后一卷】答案:1A 2D(D项,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用它来形容数量极少不妥当,应改为“风毛麟角”。)

3C(A项,成分残缺,应在采取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后添加“等措施”;8项,不合逻辑,应将对于调至旬首;D项,表意不明,广西和广东部分地区有歧义。)

4A(六个句子中,第句最为重要,是排序的突破口。其中的反过来说暗示我们:在一块,说的是文学对建筑的影响。其他几句则说的是建筑对文学的影响,句是总起的句子,适合放在段首。句中的所以都是那么感人恰与中的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形成照应,中的这种形象上承中的这些建筑形象上承,可推知应是⑥⑤①④)

5A(A项,让:责备。)

6B(B项,两个都是动词A项,皆为连词,第一个表承接关系,第二个表修饰关系。c项,皆为代词,第一个指代解救涡阳之围这件事,第二个傅永D项,第一个是动词,译为,第二个是介词,译为)

7c(②⑤都不能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

8A(A项,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理解有误,应为“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

9(1)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兖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稍/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2)①傅永考虑吴、楚军喜欢以劫营为能事,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水处。 ②东汉的马援、西汉的赵充国,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唯独我这老将被拘束在这里l

10(1)首句中的秋月庭户无人暗扣字,秋月高照、庭户无人写出夜深人静之时的孤寂冷清;次句点出“夜霜欲落”,夜气清冷。两句共同描绘出一幅萧瑟冷寂的秋夜图。

(2)作者从秋风中那稀稀落落的桐叶声里,感受到梧桐不甘凋谢、顽强抗争的精神,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1(1)而青于蓝 而寒于水(2)金块珠砾 亦不甚惜(3)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4)长河落 都护在燕然

12CE(c项,这表明了作者选专业的失误不正确,作者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是因为觉得哲学无趣;E项,因为文学阅读提高了作者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更好地理解哲学概念”表述太肤浅,结合文意可以明白,作者感谢文学的原因,是文学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心,使我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

13A(A项与D项都是正确的,但A项的表述更加完整明确。B项,作者不再认真学习知识理解完全错误。C项,对哲学没有任何兴趣表述明显有误,而且也不是对这一点认识的理解。)

14(1)本文着重阐述了人与书之间的关系,即书对人有影响,人亦不能丧失对书的影响。(2)作者想要使哲学研究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态,尼采研究则为其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方式;尼采的书在某些方面引起了作者的共鸣,在其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

15(1)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2)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有的则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其心灵历程中留下痕迹;(3)读书之后一定得参加实践,只有将书与人生结合起来,才能对人生有益。

16(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小说产生引人人胜的效果;(2)为下文偷老头的钱包以及老头第二次偷回了自己的钱包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17钱包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钱包被偷与偷回展开情节;(2)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在钱包被偷与偷回的过程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也逐步呈现出来了。

18.答案示例一:。因为既有偷窃的动机(和老头交谈,请老头喝酒,而这些都是为了麻痹老头),也有偷窃的行动(“用我那训练有素的灵巧手指,将他的钱包拈过来装进了自己的衣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窃贼)。而老头只是偷回了自己的钱包,并没有偷他人的物品。

答案示例二:老头。老头不仅是窃贼,而且是一个善于伪装自己的惯偷。他讲述的那次偷窃经历,目的并不是为了偷回自己的钱包,而是偷对方的钱包,偷回自己的钱包只是巧合而已。所谓一辈子只偷了一回,不过是谎话,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在讲自己的故事时再次偷窃,虽然这次偷回的仍然是自己的钱包。

19(1)明白了与故土的亲近即回归的重要。(2)个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3)增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民族自信心。(4)感受到回报才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也是我们最后的出路。

20.提问:你认为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去研究西南联大呢?特点:本文记者的提问采取追问(层进)的方式,首先提出西南联大是什么,接着问应该怎样研究,再问研究什么,最后问得到什么收获,层层递进。

21.答案示例:我同意张曼菱人生识字孤独始的观点。因为人识字读书首先要耐

得住寂寞,才能把书读好读通;其次,书读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与现实世界有距离。如一些伟大人物的思想远远地超越了同时代人,就免不了孤独。所以,读书做学问孤独是难免的。

22.答案示例: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胆大心细。如果勇猛离开了谨慎,那就变成了鲁莽;而只有谨慎没了勇猛,那就变成了胆怯。

23.答案示例:某公安分局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洗菜工是不需要很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某公安分局却要求应聘者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其实是对人才的一种严重浪费。真想招人做事,还得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只要应聘者能把洗菜这件事做好就行,不必要限制那么多条件。

24.【思路点拨】本题选择了一则关于大黄蜂飞行的材料,要求考生从中获得联想或感悟,进而据此立意作文。仔细推敲这则材料,不难发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提炼出不同的写作角度:(1)从动物学专家的角度看,他们虽然也经过调查研究,但并不全面深入,就仓促草率地得出结论,结果闹出笑话。这就启示我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的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不能草率从事。(2)从物理学家的角度看,他过分迷信书本知识,严重陷入思维定势,因此对大黄蜂会飞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这就告诉我们:要善于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打破思维定势。(3)从工人的角度看,由于他生活在生活底层,深深地感受到生存的压力、竞争的残酷,所以他认识到大黄蜂不飞就是死路一条。这就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有时候,动力源于压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推动事业进步。(4)从大黄蜂的角度看,尽管它的形体不适合飞行,但为了生存或梦想,它大胆发掘自己的潜能,战胜与生俱来的缺陷,终于能够自由地飞翔。由此可以感悟出:要勇于战胜自己,积极适应环境,执著追求梦想,等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除上述几种立意外,还可以发掘出其他写作角度。

曹操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