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4、孙权劝学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两个成语出自本文,你们知道吗?他们是什么意思呢?吴下阿蒙:原指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后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看待人或者事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期中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从《孙权劝学》中了解。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家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2、人物档案
(1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出身士,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2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的劝,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3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208年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222年在夷陵战役中大败刘备。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3、生难字词
(qīnɡ(qǐ(shú涉猎(shè(suì4.文言知识梳理(1词义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2一词多义
①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组成“以为”,表示认为②当但当涉猎(应当,应该当涂掌事(当道,当权③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3古今异义
①蒙以军中多务(古义:推托;今义:告别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转折连词④见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⑤即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指导朗读
1、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2、二读(读懂文意,翻译全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参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并研讨下列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吕肃刮目相待并结为朋友的故事。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侧面)来表现的。3“学”是文章中的一条线索,请据此来概括课文的情节。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说话者的语气。根据语气分析孙权、鲁肃、吕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请以“我觉得孙权这一句话:---------应该用一种--------的语气来读,从中看书他是一个------样的人。”这样的句式分析三个人物的形象。1“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其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句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小结】这几句话,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可见一斑。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6、齐读全文,思考:孙权、吕蒙对话与吕蒙、鲁肃对话在情感上有区别吗?请说明。
孙权对吕蒙说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吕蒙和鲁肃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