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

发布时间:2017-10-30 20:43:57

教学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和传递,学生则是课程的接受者。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质疑比较判断,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为本,重认知轻感情,重教书轻育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学生观(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中的看法和观点。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此背景下,新课改的学生观包涵一下三点: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权责主体

教师观

  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缺点和过错的学生。

  其次,尊重学生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这种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

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