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文论角度看中国古典词论(叶嘉莹)

发布时间:2010-06-02 11:58:59

2002524日 从西方文论角度看中国古典词论 (叶嘉莹)

主讲人简介:叶嘉莹,自幼生长于书香门第,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受家庭影响,她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特别的偏好,曾在海内外名校讲述诗词,1989年获得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成为华人在文学研究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叶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宏扬,20世纪70年代,她从海外回国以后,就在南开大学任教,在国内期间,她不断在各地讲学,提倡加强古典诗词教育,积极推进中国古典诗词在内地的传承与发展。

主要著作:《迦陵论词丛稿》、《灵溪词说》、《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迦陵文集》、《中国诗词的现代观》、《清词名家论集》。

从西方文论角度看中国古典词论诗和词有很大的分别,在中国古代传统中,诗是言志的,是诗人自己的显意识的活动,词这种文学体式,在早期说起来,其实对诗的传统应该是一种背离。词在最早的时候,是隋唐以来流行的燕乐的乐曲,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歌宴酒席之间,词的产生是对词的背离,词产生之初的文学地位并不是很高,到了宋代,词开始盛行于文人雅士中,它的地位也慢慢有了改变。

然而对于早期的词,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张惠言在他的《词选》中,对《花间集》中的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人对此多有非议,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就有不同见解,他反对张惠言牵强附会的解释,同时提出了词的三种境界的解释以及对南唐中主李璟《浣溪沙》的看法。

然而,对这两种不同的词论,解词者本身都是但言其然而不言其所以然,颇另人迷惑。叶嘉莹教授用西方的诠释学和语言学理论来解释这两种词学,迷惑之处迎刃而解。张惠言的解释可以用语言学中的文化符码的理论来解释。我们使用的语言负载了许多信息,包括感性的和理性的信息,语言中包含有很多文化信息,是这些信息引起说词人的丰富联想。而王国维对南唐中主李璟词的解释可以用符号学“显微结构” Microstructure)来解释。

词这种文学体式,它不像诗可以很明白地指出它的原意,而是包含了多种可能性的非常精致微妙的作用。古来的词学家们,可以从词里边看到非常丰富含义,大别起来,分两类,一类是张惠言的,可以根据文化语码诠释;另一类王国维的,可用显微结构的多种可能性做出诠释。

从西方文论角度看中国古典词论(叶嘉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