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完整版

发布时间:2019-02-22 02:12:31

三年级上册目录

毫米、分米的认识 1

千米的认识 2

吨的认识 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7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8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11

加、减法的验算 14

四边形 16

平行四边形 17

周长 19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 20

有余数的除法 21

秒的认识 23

时间的计算 25

口算乘法 27

笔算乘法 29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32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34

分数的简单计算 36

可能性 38

数学广角——搭配中的学问 40

毫米、分米的认识

1. 教材简析:《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2. 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 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 重难点:本节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并进行简单换算。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 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 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1、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 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 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 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2、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
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 知识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 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 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 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 “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 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3、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 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 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 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千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中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

2千米500=()米

6千米30=()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3)教学例2

尝试练习

4000=()千米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再练习

10000=()千米

尝试练习:

4350=()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

5830=()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答: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答:基本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别是:

1千米=1000米,1=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12()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

1=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

2

14000=()千米

24350=()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吨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本课题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1000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

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1.新课导人

(1).填空。

1千克=( ) 3千克=( )

6000=( )千克 5000=( )千克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图片逐一贴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 )千克,5000千克= )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1000千克,所以 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1)填出适合的单位。 ·

一筐苹果重25(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化肥重50( ) 一只大象重6( )

一辆货车载重4( ) 一支粉笔重5( )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 2

8 6千克

2000千克 8000千克

6000 5

(3)计算:1280千克-1 6+50千克

72-23 9350千克-93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全课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本节课非常注意体现这一理念。教学时不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口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产生共鸣。 这样,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体验算法多样化,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一、说教材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本课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下: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比较,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

3.使学生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估算的价值,感受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法与学法

注重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学习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决不能包办代替,同时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与交流在练习中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此,我创设了羊村摘苹果的情境,并以此情境为主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算法、经历过程

这个环节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积极引导、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破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让“做数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第二步:自主探究、理解算法。在此环节中,我利用了学生列出的三道算式22+3333+3922+39以学生列出的算式为主线,由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过渡到进位加法的多种口算方法中,此环节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教学时,我巧妙地突出了口算加法中“凑整相加”的简便算法,稍加点拔,学生精彩的口算方法就不断涌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口算加法的不同思路自然而然地生成,学生深刻感受到简便算法的约和快捷,从而体会到根据口算题目中的不同加数的各自特征合理地进行分解与组合才是最好的最合理的口算策略。不但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从而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三) 自主练习,体验成功

围绕摘苹果的情境,我设计了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练习,将“枯燥”的口算练习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出现,淡化了“练”的痕迹,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具体分三个环节进行:

1.基础练习(估一估)这一练习将计算和估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提醒学生在解题时可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的选择算法。

2.能力提升(比一比)此环节智慧果上的不完整的算式引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练习中。 这一练习的设计还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数学思想。

3.生活中数学

在基础练习后,带着学生一起体验到生活中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这样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一、说教材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激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 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本课是由例2和练习五组成的。例2 通过解决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引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先出现估算,以师生对话的形式提示估算的方法和要求。再通过竖式计算 376+284,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通过小精灵的话揭示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和计算法则哪一位上的书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由于例 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笔算三位数家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感。

3、情感态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方法:

新课程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完成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利用对旧知的迁移获取新知,三位数减法与两位数减法相比,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发展和提高的方面,这种关系使迁移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知识迁移之中经过独立思考、小组探讨、讨论交流优化、理解和掌握算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 学习体验,形成自己的学习体会,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掌握不退位三位数减法的算法和验算的方法,教师则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 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与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 的。

二、说教学过程: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认识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我将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四个环节进行:1、复习准备,导出新知2、主动探索、体会领悟3、反馈练习,巩固提高4、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屏幕出示:          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1)让学生先观察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算式是:376+284(当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只列出式子,不进行计算。)

2、对比分析:师:376+284与复习题76+84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前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2                                              猜想方法: 师:你觉得它的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怎             样?

生:还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估计结果:师:在竖式计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结果,你们觉得猜想结果想采用什么方法?

             生:应该用估算!(同位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5、汇报过程:生:376约等于400286约等于300400300约等于700

师:让我们看看书上想法和我们相同吗?(屏幕上出现课本18页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并说明书上的估算更加接近准确数,在以后的估算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由于学生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已经学过估算,这里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的骨髓方法,然后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出估算的方法。在比较后让学生明白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一般把加数看作和他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或整百整十再算出范围,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估算的方法。

3、笔算验证: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然后看一看它的准确结果和我们的估算接近吗?

学生独立计算后,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4、汇报展示:小组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

5、归纳小结:(1)在加法的计算中,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6、突破难点:试练:976+286计算后并说说和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7、质疑升华:生:例题和练习题都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例题的结果是三位数,而练习的结果是四位数。

             师:为什么会不同?

             生:例题百位上是3+2+16,不满十,就在百位上写6,而练习题的百上是9+2+112,在千位上写1,在百位上写2

8、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巩固发展

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自主探索算法,学会估算并认识到估算的作用,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领会哪以为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三、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1、专项练习

练习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地提升,让学生学有所用。

1 65            4 09                237                549

+ 3 78          + 3 94               +565              + 867

 2、基本练习

练习五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综合练习

练习五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通过个性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在刚才的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来帮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评价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76+284=660(种)                                         976+284=1260

376                                                          976

        + 284                                             284

           680                                               1260

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本课时的教学以野生动物的话题切入,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统计表提出问题,并通过解决爬行 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的问题,自主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在基本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后再通过大量丰富的练习熟练计算提 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同时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和 算法,在探究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一些方法和作用,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明白哪一位满十,就应该向它的前一位进1”并掌握竖式的规范书写。

儿童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童心是有待挖掘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需要也 很值得我们反复体察,细细品味。不断地读,就会不断地发现童心里深不见底的一面,也会有更多的惊喜和感悟。本课中,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加法估算方法、通过合 作交流理解并学会加法估算方法,认识“≈”,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那种无拘无束,轻轻松松地学习之后,使我有了更多的思考:那就是怎样使师生的生活 和经验自然地进入教学过程,完成知识建构的任务,让知识起来?如何走进童心,给他们更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使他们能数学地思考,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呢?这也许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永久的话题。

以上这些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三 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 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 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说教法:

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说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5-8=  36-9=  42-7=  65-6=  74-8=  92-6=

2、笔算

1)师:同学们的口算速度真快啊!你们能又对又快的笔算下面这道题吗?

2)出示:  82-45=

3)指名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

4)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做笔算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当作10来减)

这些回顾性的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同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里面渗透了知识迁移的要素和环节,是我预设落实双基的举措。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小精灵聪聪带你们到美丽的云南旅游去,好吗?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飞机要起飞啦。(课件播放飞机飞到昆明机场动画)

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书上图片):从昆明机场到石林要坐汽车,两辆车一共有96个座位,已经座了39人。

    ①从汽车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全班小朋友够坐吗?

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计算过程)

      96—39=57(个)

          

           9 6

         —3 9 

           5 7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笔算时应当注意什么?(回顾减法的计算方法。)

3、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用这样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兴趣参与。这一问题的解决在生活中又有一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师:同学们解决了坐车的问题,现在我们跟着聪聪先游览美丽的石林(欣赏石林风光图片)。

(2)引导观察思考:我们在昆明游玩了石林,聪聪还要带我们到大理和丽江去,(出示主题图)从旅游图上你们看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上提供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

从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

从昆明到丽江有多少千米?

从昆明到丽江比从大理到丽江多多少千米?……

  (3)指导学生看线段图(课件逐一出示线段图):

  师:旅游图弯弯的,不大好看,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现在老师把它用线段来表示这三个城市之间的里程,问:

这条线段表示从哪到哪的距离?(从昆明到丽江的距离)

从昆明到丽江有多远?你是怎样知道的?在线段图上如何表示?

猜一猜:大理应画在哪?为什么?(引导学生估算: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从昆明到大理是348千米,大约还剩200千米,所以要画在一半偏右的地方)

现在要解决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在图上该如何表示?

 (4)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问:要求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17-348=

让先估估看大约是几千米?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同的估算方法与结果。

哪个同学估得准呢,下面请同学们用笔算算一下,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先自己算算,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演。

517-348=169(千米)

..

5 1 7

— 3 4 8 

1 69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提出问题(出示竖式):聪聪也算了517-348=179(千米)谁对?为什么?

                                            ..

5 1 7

                                         — 3 4 8 

                                            1 7 9

 学生指导错误原因:十位上的“1”退了“1”给个位,还剩“0”“0-4”不够减,从百位上的“5”退“1”,十位上是“10-4=6”

  重点反复说说十位怎样算。

(5)师生小结: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退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要注意:认真书写,仔细计算)

 (6)引导学生与估算比较,哪个估算最接近准确答案?为什么?

 (7) 比较准备题与例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说相同点:都是退位减法

  不同点:例题是连续退位

  对于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问题,学生有困难,让学生尝试解决,计算的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暴露问题,产生疑惑,从而从错中 对,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分两个层面来进行,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只退一位的计算方法,在此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物操作—— 象操作——算术运算,独立发现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研究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1、看书质疑。

2、今天,小精灵聪聪带我们游了美丽的云南,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发现补充课题:连续退位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反馈练习:先估一估,再笔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32-157=      386-198= 

2、今天我当小医生。

8 2 4      3 1 6      5 6 7

-  6 4 7    - 1 7 8    - 4 8

—————  ————— —————

  1 8 7      2 4 8      1 2 7

3、小游戏:花儿朵朵(略)

要求:先把绿叶上的两个数相减,再与花朵上的得数配在一起。

4、拓展思维:填数

1)(35   6

-     7  2 8

————————

      62 8

  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既巩固了算法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增进自信心。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今后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教材第25页第23题。

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517-348=169(千米)

   .             5  1  7

-  3  4  8 

                 1  6  9

         答:到丽江还有169千米。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注重算理的讲解。学生尝试计算完后, 将学生的各种算法板演在黑板上,并让板演的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当学生说到自己错误的计算过程时,让其余学生帮他一起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大 家都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对于正确的算理,则让学生多说说,特别要关注差生,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教师进行归纳升华并板书出十位的思考过程。因为, 一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两次连续向前一位退,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三种估算方法,在笔算完后,让学生把笔算结果 和自己的估算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佳估算方法。

加、减法的验算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通过买东西的情境图,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减法的验算,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3)通过加减法的验算,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教学重点

加减法的验算。

4、教学难点

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从已有的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 56101 56+45 10156 10145

1 教学例1

1 幻灯出示教科书第27页主题图的第一幅。

2 提问: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3 学生提出问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说清楚列算式的根据。

列式:135+48183(元)

    1 3 5

4 8

────────

1 8 3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这一道题到底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证它对不对?那我们就要进行验算。这一道题应该怎样验算呢?请同学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

4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可以把加数1354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183

48+135=183

可以把得数183减去其中一个加数。

183135=4818348=135

5 注意:在笔算的右上边写上“验算”,并在验算右边用上冒号。在进行运算时,不要直接把被验算得结果抄上,而要认真的加一遍,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

6 练习。

1 教学例2

1)出示教科书第27页主题图的第2幅。

教师:妈妈付了200元钱,那阿姨应该找给妈妈多少元钱呢?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0018317(元)

2 0 0

1 8 3

───────────

1 7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怎么知道阿姨找得对不对呢?(要进行验算)

讨论一下,你有几种验算的方法?

1 验算的方法:

把付出的200元钱减去找回的17元,看一看结果是不是183元。

20017183(元)

把应付的钱183元,加上找回来的17元钱,看一看结果是不是妈妈付出的200元钱。183+17200(元)

2 练习。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四边形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四边形》的第一课时。

  首先,我对这一课时的教材和学生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所以,要落实好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快乐、充实的课堂中得到一定层次的提高。因此,本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是借助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的特点;例二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材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了解。我觉得教材这样的编排符合中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起点,我作了课前调查,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四边形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且不同学生的认识存在差异,学生只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还只能在直观上理解,还不能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经过初步分析,我认为本课时的重难点是:

  三、重点和难点。

  掌握四边形的特征,通过对四边形的分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我是这样设想的: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尽量运用直观的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所以教法的选择以直观演示法、实验操作法、情景教学法为主。

  (二)说学法

  托夫勒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始终贯彻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1、动手操作的方法。如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四边形,剪一剪四边形。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在合作中分类出不同的四边形。3、观察比较法。如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他们的异同点。

  五、说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这节课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一套、学具盒一套。

  一切好课行如流水。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重在激趣;主动探索,研究问题力求自主创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意在启智培能。为此,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过程,我做如下设计:

  六、说教学程序: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图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学具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平行四边形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相关知识,并且在第一课时认识了四边形的特性的基础上教学的。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教学,小学阶段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我把本课时定位为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课时的内容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通过推拉门和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第二层次,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围一围、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根据教材特点,我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2.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 。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3.进一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合作、探索的能力

4.通过多种活动 , 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为了让每个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个性。我力求在本课中体现以下两点:

1、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数学的抽象乃属于操作性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为,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其特征。创设观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获得新旧知识的链接;自己动手围一围、画一画、剪一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图形,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尽情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是本课教学的主旨。富有活动性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为什么推拉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的呢?”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自主探索,进而认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怎样让平行四边形变稳定呢?”让学生想办法试一试,通过一个接一个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地。

三、说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所以我先出示《我们的校园》主题图:你能从这里找出哪些四边形?复习四边形的特征。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推拉门上的四边形:你们认识这样的四边形吗?引入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

2、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后,第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围绕“为什么推拉门可以伸缩”展开讨论,进而借助用硬纸条订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和实践,在充分探索和交流的基础上,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并且在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起来自然、亲切、真实有趣。第二环节,我提出问题: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这样就能很直观很清楚的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图形?引导学生回忆身边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紧接着,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验证特征,加深理解。最后提出一个开放性的动手活动: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通过动手、动脑、互相交流,不但可以进一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而且能帮助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画一画

课本39页第2题: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与原图同样的平行四边形,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

2)巩固练习: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

课本40页第4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提高练习:改一改

课本39页第3题:要求在判别是否是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把它们分别改成平行四边形。

4)趣味练习:拼一拼

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喜欢的图形。这既可以帮助把握已学图形的特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总结评价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周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长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做以说明。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分析判断这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测量方法,在体验中理解周长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做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

二、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操作,判断,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正确测量物体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地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不同测量工具能正确测量物体的周长。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相应的图形及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流程: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富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本课教学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伊始,我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给物体镶金丝的问题创设情境,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这一设计引起了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唤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并进入积极的观察、思考活动中。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分三步进行教学)

1.仔细观察,认识周长

在这一教学层次中不是把周长的概念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提供感性材料,最后再水到渠成的揭示周长的概念,理解认识了封闭图形。接着教师出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封闭图形。从而使学生加深认识,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这种教学符合学生认知实际。(课件 概念)

2.亲身体验,寻找周长

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物品的周长,找到后用手摸一摸,然后和同桌说一说找到的周长在哪,学生通过摸身边物体面的周长,直观感知周长的意义。从而拓展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建立了丰富的表象。

3.动手操作,测量周长

首先,围绕给这些图形镶金丝的问题师生交流。然后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小组合作动手测量所做各种图形的周长,明白不同图形可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以及不同的测量方法。通过算一算图形的周长,使学生感受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简单的计算方法。最后学生汇报测量、计算的情况:估计有三种情况:①用绳子量套在图形上,再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②把图形在直尺上滚动③量出各条边,再把各条边相加。从以上三种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用绳子量不方便,存在误差;滚动小实物可以,大实物、画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图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先量出组成该图形各条边的长度,把各条边相加得出该图形的周长。但是量几条边呢?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图形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边都量出来,相同长度的边只需要量一次就够了。

这样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测量工具去测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周长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也为下节课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三)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创设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全员参与,一起做游戏。老师出示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判断题,学生认为正确就亮手心,认为错误就亮手背。(课件判断题)

通过训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练习和巩固,也使学生感悟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

(四)总结全课,升华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同时教师提出希望。

(五)布置作业,实践新知

回家后选一些你喜欢的物品,找到他的面去测量它的周长,量好后填在这样的表格里。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善于探寻新知和动手实践的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简要说明,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册第三单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将分教学思考、教学设计两部分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首先我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思考。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它们的特征,并且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会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在设计时,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为原则。针对现今的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的特点,并从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为同一板块的知识系统出发,合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一节课时教学。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重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只是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以实践性为准则,让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之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第三,以信息反馈师生互动为原则,利用反馈教学法,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教学思考我本节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自从“龟兔赛跑”兔子失败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气,总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一天,在遥远的森林里,动物又举行了一次龟兔赛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小猴正在宣布比赛路线。说:“请运动员小兔沿第一块草坪跑一圈,运动员乌龟沿第二块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说: “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小猴也搞不清楚。同学们,你们有办法知道吗?

给学生讲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既创设了乐学的情境,又提出了探究的问题,在问题的召唤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的动机。

接下来解疑新授。

第一步,研究求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方法。让学生想办法比较龟兔赛跑路线的长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自由讨论,共同交流,同学们得出了多种方法:有的用绳子先“围”,再量出绳子的长度;有的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像车轮一样先“滚”一圈,再量出长度;有的先把两个图形的边“拆”开,接起来,再量长度;还有的想出先量出它们边的长度,然后再“算”出它们的周长,再比较。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去寻找、去发现。体会到解决问题要从方法策略入手,而这种数学素养正是学生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二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指出,刚才大家想出这么多种方法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揭示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兴趣。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一般有3种方法:

方法1、把四条边长连加:长+++宽;

方法2、运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2个长+2个宽;

方法3、方法三就是在方法二的基础上,更灵活更简便的得出,两个长加两个宽也就是长+宽的和×2

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一般也有三种方法:

方法1、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方法2、(边长+边长)×2

根据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可以得出方法3、用边长×4

这个环节的教学,我采用了看图形——找策略——析思维——看演示——想算法的教学步骤。这样在数与形的一一对应,图于式的相互诠释中,学生清晰的领会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既开阔了思路又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了个性。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交锋,思维共享,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多做多说多看多交流,老师放手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使学生操作,思维,语言相结合,深刻的体会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学生的动脑、动口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锻炼。

第三步: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

第四步:得出比赛路程一样,判断谁赢谁输。前后照应,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此基础上,我设计反馈互动,巩固交流这个环节。课堂教学的好坏,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发展的有无,一一都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本课中,依据教学重、难点,分层设计了几个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既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又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其中,其乐融融。

有余数的除法

说课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二课时。

我的教学思考

1、我对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教学。教材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我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新知。其次,就是对教材深挖重组。我认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包括两个层面的教学。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根据这一过程写出有余数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这里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第二层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定商。与第一层次不同,这里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这一层的内容在教材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作了适当调整,增加了一道计算题 26÷4=□……□”的训练,让学生把操作与计算统一起来,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而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我的教学设计

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交流提高”、“巩固深化、拓展应用”、“总结回顾、评价反思”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环节。

上课伊始,我提问同学们,双休日就到了,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准备干些什么?让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接着教师通过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将学生的兴趣及学习欲望调到最高点。接着,老师说:小明怎样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小朋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今天的这节课。等学了新知识后,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的学习欲望空前高涨,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进入到第二环节“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根据这一理念,并遵照低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1、引发问题,感知新知

首先,我创设了“分糖块”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并把分的情况填在事先发好的表格里。让学生体验分的过程,通过小组汇报,使学生明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平均分物品时不是每次都正好分完,这时教师点拨,并用课件演示分的过程。“把14块糖,平均分给24567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块这一问题。我着重追求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经历实践到认识这一过程。让学生通过分糖,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总之,这一环节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操作、思考,教师巡视、点拨。让学生讨论、交流,明白是因为不够分,所以这些糖不能正好分完,这个剩下的“数”就叫余数。如此建立余数概念,不仅准确,而且学生印象深刻。

接着,放手让学生试着用横式写一写分的结果,试着尝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再针对横式、竖式中的“商”和“余数”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强化认识,并且注意一下“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这样,除了巩固对笔算除法的理解和掌握之外,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让学生动脑想、亲自摆和说,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余数”的表象,在操作实践中理解“余数”的含义,整个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

2、观察比较,强化表象:观察例1、例2,这两题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通过观察、比较,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关键,沟通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3、演算结合,掌握方法

我出示“23÷5=□……□”这一道计算题,让学生尝试计算,遇到疑问时,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寻求方法。思考、讨论后回答:有23盆花每5盆一组,能分几组?还剩几盆?,怎样想的呢?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就使23里面有几个5,想5和几相乘的积要比23小,不然的话不够分。如果相乘时的积太小了,说明没分完,还可以分,一直到不够分为止。所以5和几相乘的积不仅要小于23,还应最接近23。这样,把摆和算统一起来,实现操作过程数学化,达到了操作和计算的有机统一,学生的思维也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抽象化过程。还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计算能力是在不断的明白算理,掌握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的练习逐步形成的。因此,我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分层次地设计了如下练习。

1、基本练习。安排了“计算题”用于检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综合练习。

3、发展练习。这一题是开放题,既巩固知识又活跃思维,再一次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不仅巩固了余数的含义,又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埋下伏笔,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让课堂的学习热情继续延伸下去,不因课的结束而结束。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谈体会、谈收获,教师总评。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紧扣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秒的认识

一、说教材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并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从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二、说教学理念、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所以我把“加强生活体验”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60秒。

  2、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

  (四)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五)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准备了以下的教具:活动的钟面模型。

  三、说教法、学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采用了创创设情景、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感知秒,体验秒,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我以“在活动中学习”和“在实践中探究”为主要方式,整节课分为五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指名四位学生上讲台进行系红领巾的比赛。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系好红领巾,谁就获胜。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与其他的同学一起按秒针行走的速度数数。游戏结束之后,我简单进行评价。然后小结:刚才我们数数时就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从而巧妙地引出课题:秒的认识。(板书)

  这样的导入,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系红领巾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把它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神秘,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了学习目标。

  (二)引导探究,认识秒

  在学生初步感知秒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时间单位秒?接着,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自带的活动钟面上认真观察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学生通过观察与交流,发现钟面上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是秒针。学生认识秒针之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秒的知识?”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答案肯定会是千奇百怪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用钟面模型演示:秒针走一小格表示一秒。(板书)

在学生认识秒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分组在活动钟面上拨动、观察、讨论。秒针从数字12绕一圈,再走回到数字12,经过了多长时间呢?通过动手操作和交 流,学生很快发现:秒针走一圈,就是走了60小格,而分针刚好走了一小格。根据他们讨论的结果我引导学生说出结论:1=60秒。(板书)
  这样做,把的时间留给学生,把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上,自然探索有关秒的知识,这样一来,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也水到渠成。
  (三)感知秒,体验秒
  为了加深学生对秒的认识,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用动作表示1秒。
   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时钟嘀嗒的响声,并明确时钟嘀哒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也许有学生会说:一秒太短了,根本不能做什么动作。这时,我引 导学生创造一些关于一秒的动作,如:拍手、眨眼、数数等。这样把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时间,变成具体的动作。学生不但感知了1秒的长短,还初步体会一秒 价值。
  活动二:深呼吸一次大约几秒?
  这个活动我要求同桌互测,并且把测试结果交流。
  这样做,学生在体验中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合作探究意识。
  活动三:一分钟能干什么?
   先让学生自由发言,估计一下自己在一分钟内能干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写生字、组词、做计算题、画画、跳绳、拍球这几项任务中任选一项来做,看看1分钟内 能完成多少任务,然后汇报。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教会他们积累一分一秒,珍惜一分一秒,并让他们说说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在感知中提高,进一步加深对秒的认识。
  (四)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练习一:在规定的时间内数数;
  练习二: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练习中我选用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加深对秒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五)全课总结
   巩固练习之后,课已尾声,我让同学们自己计时,整理桌面上的文具,看需要多长时间。对整理地又快又整齐的,我及时给予表扬。对整理较慢的学生,及时给予 鼓励。这样做,既回顾了所学的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还能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
  总而言之,这节课我力求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表示1
  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1=60

时间的计算

. 说教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页例1、例2

教材分析: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60(分),等于120分。再通过例2及“做一做”第2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题编排的是一学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动的画面提供了两条信息,即商店的营业时间和该学生到达商店的时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时间。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游戏法:儿童的生活是快乐无邪的,学习也应该是美好、愉悦的。这节课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用游戏、活动、童话吸引学生,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例如:本节课开始的猜谜语游戏,口答竞赛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知无疑起着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节课中,学生处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例如,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最后回顾一节课40分钟的经历认识时间,珍惜的重要性。

2、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学习例1的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在已知1小时=60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这样子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高效的。

2)动手操作的方法。课上可让学生在在黑板的钟面上拨一拨,学生轮流操作,验证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及算法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

四、说教学设计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20分,6时,950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2= )分

1)教师:1=?(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 60+60=120

b) 2时就是260分,即60×2=120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 )分 2=()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已有的知识概念:1=60分,再通过合作探究得出2=120分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30分离家,7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例2,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简单的时间的计算。鼓励学生想出各种计算时间的好办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做游戏,让学生从练习当中找到知识的影子,并懂得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时间是无处不在的,结合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板书设计】

1 2=120)分例2、小明730分离家,745分到校。经过了(15)分钟

a) 60+60=120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60×2=120 b) 4530=15,是15分钟。

口算乘法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68~69的内容。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观察、探索、分析的能力,在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4 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互通之处,并能熟练运用进行计算。

二、说教学策略

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要由学生自主建构,数学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而老师扮演的角色是组织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动学习把新知纳入旧知。

2、说教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活动之中。在教学中着力已有的知识着手,既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在算一算、练一练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在尝试、探索、练习过程中能总结出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我利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内在的求知需要,教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需要,激活他们的内在潜能,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展他们的个性,启迪他们主动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说学法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先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认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三、说教学流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通过抢答、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了必要的铺垫。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口算时的算理,这些复习题就是为学习重点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学时教师先出示游乐园的场景图,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后,自己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由问题列出10乘几这一新授内容,而不是由老师给出问题和例题,而是完全是由学生主动提供的。在教学完10乘几后,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然后用学生自编的题目展开教学,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学习独立思考乘法的方法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并进性讨论与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学生在试算20乘几时有的直接算,有的用加法列式计算,有的口算,有的笔算,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也随之变化。教师则及时结合实例,展开讨论:怎样使计算正确率更高而且计算又方便呢?让学生感悟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从而在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重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作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

(三)、练习应用, 巩固提高

在练习设计中我设计了基本达标练习,推进练习,巩固应用以及拓展思维等层次性的变化,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同时溶入趣味性,如抢答,游戏,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做得愉快,练得开心!

()、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0×2=40(元)

2个十×2=4个十就是40

30×3=90(元)

3个十×3=9个十就是90

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提高各种能力。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

笔算乘法

  一、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年级组提出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研究而设计的。设计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各种方法融入了教学当中。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变换,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另外,我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素质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联系,另一方面注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

  二、说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练习为依托,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巩固练习,把本年级的研究结果——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孕育其中,本节课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针对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了一些有趣味、有时代科气息的练习,但实际并没有改变知识内容和结构。下面我对本节课知识点做了简单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先是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开始的,然后是接近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接着是由浅入深的学习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铺垫,又是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打好基础。在这节课中学生在巩固练习的同时,我把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培养计算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加强口算、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等方法融入整个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计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使学生初步理解提高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体会成功的快乐。

  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从素质教育着眼点来看,要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使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去学。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谈话激趣、回忆交流、讨论归纳、强化练习等教学方法,循循诱导,让学生在比赛、游戏、练习、合作中自主学习,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想一想。学生可能会根据教材说学习新知。是啊,从课本的内容看这节我们要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法,但是老师想让大家看看最近几次的作业,拿几本错多的作业给学生看看但是老师想问问:这几天我们学的知识,你们都熟练了吗?作业得怎么样?(可以拿几本错多的作业给学生看看)引导学生说一些学生还不太懂,应该再练习。……那就巩固复习一下,使我们计算能力再有所提高,计算的准确度也能提高一些,可以吗?师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必要上这节课,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最大的发挥)

  (二)回忆交流,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1、回忆交流

  师: 好,那回忆一下,我们这几天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师:对,这段时间我们就是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那每天学习都一样吗?……

  请学生想一想都学了哪几种情况的乘法,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学生在全班上说一说。

  2、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师:你会计算这几种乘法题吗?你能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吗?小组内互相说说,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师据学生汇报板书计算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虽然有些还说不完整,但已有一些进步了。

  师生一起来说算法,并理解算理。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算一算。

  (这里这样安排同桌、及小组合作是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使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初步合作的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然后师生一起说使算法进一步明确,算理更加清淅。)

  (三)、强化练习

  1、口算铺垫(开火车)

  6×4 = 3×8 = 7×5 = 9×46=

  2×87= 3×64= 8×87= 4×23=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比赛谁快就可以到黑板上来做。然后请做题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 5 8 2 6 3 2 7 8 7

  × 4 × 5 × 7 × 6

  3、师:同学们知道啄木鸟会做什么呢?……对,它是益鸟,专门给老树治病的。现在你们也来当一回医生,谁能帮助下面的题治一治病呢?

  1 2 5 2 4 7 6

  × 7 × 4 × 8

  7 4 2 8 3 8 8

  集体评价。

  师:同学们当医生好当吗?当医生应该怎样才能帮病人查出病来?

  师:那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地方?学生说师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要细心,不能马虎,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里设计从口算到笔算再纠错的有梯度练习,并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为了学生积极地巩固和扎实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能稳步提高,同时也渗透一些科学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科的联系。)

  四、拓展延伸

  1、师:刚才又是比赛,又是当医生,一定有点累了,那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许多苹果(苹果上有数),这边还有篮子(上面有乘法算式),如果你们摘对了,这个苹果和篮子都归你。你们想来摘吗?……

  那我们怎么摘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然后请学生上来摘,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摘?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课堂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乐中轻轻松松学知识,培养能力这正是我们这节课的追求。)

  2、同学们,你们知道杨利伟叔叔吗?他是做什么的?……知道今年我国又有两位叔叔坐着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在太空生活水平生活了55夜,他们是谁呢?

  ……

  师; 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个有关航天知识并来解决问题好吗?

  小黑板出示: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钟,绕地球9周,需 要多少分钟?

  先让学生说说从上面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能先估算一下,再独立解答。

  (这里设计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问题,一方面是多位数乘一位数应用拓展,因为计算教学如果只重视计算技能的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只有把计算教学至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是有用的,是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会更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国家的一些大事,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练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你觉得比以前算得快了吗?算得准了吗?你认为怎样才能算又对又快呢?你还哪些收获?(这样设计学生自己来谈收获,是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 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初步建构分数概念和理解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2 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例题的教学。

学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⑴把4个苹果、2个梨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分得多少?请学生回答。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⑵把一个西瓜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数字来表示半个,教师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 认识二分之一

⑴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老师用一个圆代表西瓜。展示对折的方法:对齐,保证是平均分。剪开拿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进行展示。

(这里要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半和一个的不同)

“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师板书:二分之一,生读一读,

②这一份是西瓜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请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学生动手折自己的纸片,并给其中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的疑问引发新的思考,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纸说一说。

使学生明白不同单位1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同的。

⑶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在用纸创造二分之一后提问: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二分之一?

请生说一说。如: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等。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新知识广泛存着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感知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加深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出示三分之一图,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

不能,你觉得可以怎样表示?生说一说。

交流三分之一的形成,分别说一说。教师板书。

(让学生交流三分之一的形成,还是在巩固分数产生的意义。触发学生灵活思维。)

:认识四分之一

⑴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说,师板书。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分数的大家庭有好多成员,今天我们认识的是几分之一。 板书课题。

⑵动手操作:请大家折一折四分之一。

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四分之一。

⑶展示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各自不同的折法,并互相说一说各自四分之一的意义。

⑷扩展延伸: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圆的五分之一呢?那六分之一,八分之一呢?请生分别来说一说。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这个环节先动手折出四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想象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产生,是想让学生把对分数的理解从直观感知过度到形象思维上来,能以此类推,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判断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是几分之一?图略。

2 看课本主题图,你能从中找到几分之一

3 说一说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4 折一根绳子,反复折,从而产生不同的分数。

这四道练习题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照顾了全体,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知识梳理,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分数,你觉得你有什么收获?

这样做,是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五):趣味探究,拓展留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二个人,每人得到二分之一,可是懒羊羊不干了,他说,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多吃点,我要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同学们:你们觉得懒羊羊真的能吃到更多的西瓜吗?请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去验证一下吧!

呼应本节课的导入,留下一个很有趣味性又极富挑战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学生会有极大的兴趣去进行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就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同时,也是对下节课比较分数的大小进行的有效的预习。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客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比较分数的大小是一个难点,我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直观的参考和有利的帮助。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课题是:几分之几。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从整数到分数,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而本课时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是在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课时通过认识几分之几、十分之几以及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并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今后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因此,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在理解几分之一的基础上理解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十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几、十分之几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几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需要突破以下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理解分数的含义。

2、教学难点: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引导发现、合作学习、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二、教法运用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但学生对它的认识却各不相同。新课程标准视学习为“做”的过程、 “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教法上体现“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的思想。本节课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教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实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学法指导

在学法上则突出“自主学习,实践感知”的特点,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类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长1米的纸条一条,正方形纸一张,完全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两张,学生准备正方形纸一张,长方形纸一张(统一大小)。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几分之一?

强调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强调“平均分”, 为知识的迁移类推作准备)

2、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

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潜意识地体会认识到分数源于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知识的类推)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为今后分数单位的理解打下基础)

2、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1/10

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为今后学习小数打下基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的“做一做”第1题。

3、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3/5

A、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B、让学生同桌一组,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合作动手步骤:第一步比一比两个同学的两张纸是不是完全一样大,第二步用同样的方法方式都平均分成5份,第三步一个同学把其中2份涂上颜色另一个同学把其中3份涂上颜色。

C、演示2/5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5/6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科书第97页第456题。

2、集体评订,反馈情况。

(四)师生共同小结全课

1、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不同之处就是取的份数不同。

2、分数就是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的数。其中,“平均分成的份数”是分母,“其中的几份”是分子。

3、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大。

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认识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99-101页、例1和例2)包括:同分数分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

2、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理解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说教法: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 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有趣、有效、有益。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巧妙地就地取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籍此展开教学。课堂里有认知的冲突、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思维状态自然活跃。没有强迫,不算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却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积极。充分体现教师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学。

4、说学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5、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师:上几节课的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你能说一个分数吗?

让学生举例,并让学生说一说他举例的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2、师:陈老师刚才在来你们学校的路上看到一辆汽车的标志(师出示宝马车的标志),

改成你能在这个标志里找到分数吗? (生1:蓝色部分是这个标志的2/4。生2:空白部分也是这个标志的2/4。)

3、师:陈老师在吃巧克力时又吃出了分数,你猜猜老师吃出了什么分数?(出示巧克力)

(生1:陈老师吃了其中的一份就是吃了这块巧克力的1/6。生2:吃了3份就是这块巧克力的3/6,吃4份的话就是它的4/6。生3:全吃完就是这块巧克力的6/6……。)

二、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1、看到黑板上的2/63/6你还想到了什么?(2/63/6小,分母相同……)

2、师: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几个同学吃的巧克力提个数学问题呢?

3、现在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你怎么来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说法呢?(证明自己的方法)

4、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自己说法是正确的,让大家都来接受你的说法,好吗?(比如可以画,可以折、可以写、甚至可以组织语言来说)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汇报并说说想法

1:我们小组认为应该是5/6比如巧克力先吃掉2份,就是它的2/6,又吃掉了3份,就是3/6,合起来是5份,所以是5/6

2:我是折纸的。

(出示折好的纸: 2/62块,3/63块,一共是5块,所以是2/6+3/6=5/6

师:2块是几个1/6

生:2个,3块是31/6

师:合起来是多少?

生:51/65/6

师:有没有画图的呢?

生:我画的是长方形的图。(实物投影展示)

6、另外的你们会算吗?比如1/6+3/65/6

说说你的想法(11/6加上31/6就是41/6,也就是4/6

引导学生小结到算理上:21/631/651/6,就是5/6

7、说的真好!你可以从黑板上自己找两个分数相加看,也可以自己写两个分数加一加。

口头汇报,抓住加起来超过6/6的,比如1/6+6/6=7/6,让学生讲讲为什么不是1/7,讲讲道理。

三、同分母分数减法探究

1、那谁来计算4/6-3/6,谁来说明一下方法。

同样的道理,41/6-21/6就是21/6就是2/6

2、你能从黑板上挑些分数写一些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3、汇报展示一下

你是怎么计算的,(分母相同,分子相减就可以了)

4、一个块巧克力,老师吃了1/4,还剩多少?

师:一块巧克力我们用什么数字表示?(用1表示)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

师:试着计算

生:1-1/4=4/4-1/4=3/4

1看成4/441/4减去1/4等于31/4,是3/4

小结:计算用1减几分之几时,我们把1看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计算

四、解决问题

1、计算

1/4+2/4 2/8+5/8 6/8+3/8 3/5-1/5= 7/9-5/9= 1-7/9= 2/3-2/3=

五、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问题吗?生表示没有问题)你们没问题,我提个问题:1/2+1/41/2-1/4,你们能解决吗?

6、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1/6 2/6 3/6 4/6 5/6 6/6

2/6+3/6= 4/6-2/6=

1-1/4

可能性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的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可能性”,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本节课的教学正是以这样的理念来设计的,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我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很容易被新异的事物所吸引,从而产生学习动机,然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利用评价手段,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2、通过小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表达事件发生的情况;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教学,并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操作、小组合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综上所述,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了五大环节: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二、活动体验,合作探究;

  三、体验激趣,深化所学;

  四、联系生活,拓展视野;

  五、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下面我就将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意图阐述如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方面,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包含数学模型,因此,在上课伊始,我丢掉了教材中联欢会主题图的引入,而是选用了“石头、剪子、布”这一项师生互动的游戏来导入新课,这项游戏学生再熟悉不过了,在他们猜测了老师和自己谁会赢之后,师生共同进行游戏,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游戏结束后,从同学们的记录结果和开始猜测的结果的对比中得出结论,自然的引出一些事件的发生是有可能性的,指出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游戏的形式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进入到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活动体验,合作探究:

  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一组摸棋子的游戏,共将此环节分成三个板块来进行,一是让学生感知“一定”与“不可能”在课前教师为每组的同学各准备一袋大小个数相等的棋子。要求各组的同学分别进行摸棋子的游戏。要求摸到黄色棋子最多一组同学获胜。实际上,分发到各组的棋子袋中,有四组同学袋内的棋子全是白色,而有一组同学袋内的棋子全是黄色,在同学们高兴的游戏,到失败的叹气,再到对比赛规则的猜疑中,教师适时点拔,让学生打开口袋看一看,在同学们对“如此比赛不平”的抗议声中,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总结出在全是黄棋子的袋里任意摸出一个棋子的结果一定是黄棋子,那其他小组没有获胜的原因是在全是白棋子的袋里不可能摸到黄棋子。在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操作,用眼观察,评析结果的过程中,感知了“一定”和“不可能”,随着教师的适时提问:“这样的游戏公平吗?怎样才能使比赛公平呢?”将教学推入本环节的第二和第三板块,体验“可能”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之后,也就是说出“在一个袋既要有黄棋子,又要有白棋子。这样才公平”之后,教师适时引导,“这时我们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出一个棋子的结果会怎样?”点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了对可能性的大小进行验证感知,此时教师将一袋白棋子和一袋黄棋子中的一颗棋子进行对换,强调如果游戏规则不变,还是摸到黄棋子多的为胜的话,你愿意到哪组的袋里来摸棋子呢?为什么?并让学生再次进行摸棋子的游戏,并做好记录,实际感知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新知,上下相连,使所学过渡自然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体验激趣,深化所学

  此环节的设计来源于联欢会情境图的启发,依据学生的分组情况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各种水果和托盘,来进行“水果拼盘”的竞赛,共设立了五项内容A. 一定是桔子B.一定不是桔子C.可能是桔子D.很可能是桔子E.桔子的可能性很小,让学生在托盘中摆出相应的答案。实物的再现再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动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体的意识,对所学的知识达到了贯通,进入教学的第四环节。

  四、联系生活,拓展视野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用“一定、可能、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进而完成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动手操作、实践感知”让学生用手中的圆形纸制做摇奖转盘,并用顾客或商场经理的不同的身份来设计,再次感知所学。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合作,尝试探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课堂学习的快乐,体验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完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和指正。

数学广角——搭配中的学问

时间:2010-07-04 22:50来源:未知 作者: 点击:14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中的学问》。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二年级初步学习组合数的基础上,继续在观察、猜测、实验中找出事物的组合数。

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组合不仅是数学最初步的知识也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本课将通过探讨上装和下装的不同搭配,找出不同穿法的组合数,并通过联系实际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接触过粗浅的有关排列与组合的知识,能通过观察与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找出最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因此,学生在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方式中学习更加容易掌握本节课内容。

根据本册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如下:

1、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猜测、实践等活动中,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数学活动中养成合作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的价值,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在观察、猜测、实践等活动中,学生能够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学难点: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解决重、难点,我本着《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的要求,力求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中,激发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有条理思考,从而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以境激趣,导入新课

1、趣味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此时出示小女孩的照片)并创设情境:周末到了,她要去猴山,正在准备呢!

2 为小女孩搭配衣服。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有哪些上装和下装,并提出问题:如果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是一种搭配方法的话,她会选择哪一件上装和哪一件下装?此时,学生可以随意说出自己的想法,任意搭配,进而引出课题:

搭配中的学问。

设计意图:学生有愿意帮助他人的愿望,本环节意在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1、帮助小女孩子找出所有搭配。

在此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测、质疑。有的学生会说6种,当学生有不同答案时,教师适时引导:那就快来验证到底有几种搭配方法吧!

2、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找出搭配。在同桌合作中,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并相互说一说是怎么摆的,从而找出有几种搭配方法。

3、展示汇报。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搭配方法,学生利黑板上的教具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演示课件。此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有的同学会先确定上装,再搭配下装,也有的同学会先确定下装再搭配上装,也有的学生会随意说出搭配。

4、学生评价。引导学生评价搭配方法,并说一说按顺序操作的好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5、学生展示。除了有摆一摆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连线的方法,就让学生在题卡上连线后展示。这个环节是将规范连线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在连线过程中感受搭配方法的有序性和数学的严谨性。展示后,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明确无论是确定上装还是确定下装,只要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够不遗漏、不重复的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

还有的学生会直接列乘法算式的方法,2件上装分别搭配3件下装,是232×3=6(种),3件下装分别搭配2件上装是32,列出乘法算式是3×2=6(种),从摆一摆、连一连,到抽象出搭配中所含的乘法原理,优化搭配的方法,从而更快、更准地计算出有几种搭配方法。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习者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学生对 “搭配的问题”是有生活经验的,但他们并不会注意到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更不会想到有序搭配的问题,关于小女孩搭配衣服的问题,就会把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出来,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教学中要适时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把已有经验转化为数学思想,进一步提高了数学意识。

三、实践新知,巩固应用。

本环节共设置了三个活动:

1、为小女孩搭配早餐。

大屏幕显示:牛奶、豆浆、蛋糕、油条、饼干,明确“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搭配。

2:寻找去猴山的一共有几条路线

大屏幕显示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有几条路,从百鸟园到猴山有几条路,并请学生思考从儿童乐园入口经过百鸟园到达猴山一共有几条路,同桌两人研究后进行汇报。  

3、照相。出示图片,并提出要求:他们两个都想和精精、灵灵各合一张影,一共要照多少张呢?学生小组交流汇报结果。教师继续追问,如果班级的56名同学们每个人都单独和精精、灵灵各合一张,一共要照多少张呢?有的学生可以直接列出算式,2×56=112张,再请列出算式的同学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有序思考,依次进行排序,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理解也会更加透彻。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思维才会被充分激活,学习活动才是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四、拓展提高,感受价值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搭配,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生活中有关搭配组合的情境,如:饮食搭配、交通工具的选择等,学生明确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独立解决。

设计意图:对于低中段的学生而言,学习不再仅仅是因为兴趣,还因为数学知识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物,只有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知识能为生活服务,才能让学生形成更加强烈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在观察、猜测、实践的活动中,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按一定顺序,进行全面的思考,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2、这节课各位老师都已经听过了,应该说这次的说课是在我讲课后,在各位老师给予了我许多好的建议后进行修改的。在第一次上课时,呈现给学生搭配方法的幻灯片中,并没体现出搭配中的乘法原理,层次不够清晰,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在用连线的方法找搭配,线没有从一点出发,没有注意考虑数学的严谨性。在听过邹主任、李老师、刘老师和陈校长的建议后,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原来设计时是一张幻灯片呈现六种搭配,显示的图非常乱。修改后是在确定上装后再分别搭配下装和确定下装后再分别搭配上装,一张幻灯片呈现多种搭配,乘法原理体现的特别清晰。教学设计修改后,我又在其它班级上了一次,对于第一次的而言,第二次的教学效果是知识过渡更加自然,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容易,学生能自然而然地从摆一摆、连一连自然过渡到脱口用理解乘法原理列出乘法算式,计算出几种搭配方法,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3、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自己还是一名年轻教师,对于我而言,能够参加各项教学活动,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砺练;既能在学习中提升,又能活动中成长,我一定会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也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因为有这些关心我们一线教师的进修学校的各位老师,能在百忙之中给予我们一线教师指导与帮助,让我提升理念、更新思想、不断取得进步,在我心里真是万般的感动与幸福,我一定会继续加油,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努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完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