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检修通道

发布时间:2017-01-22 09:30:53

. 第十六 检修通道

16.1 设计依据

1)《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高架区间紧急疏散通道设置方案研究》(20062月)

2)《紧急疏散通道设置方案研究讨论会》(2006214

3)《轻轨三号线一期工程设计系列专题会汇总会议纪要》(200692028日)

16.2 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

16.2.1 设计原则

1)检修通道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检修通道原则上设置在左右两条线路之间,满足限界要求,尽量减少对轨道梁的影响。

3)安全、可靠,自振平率不小于3Hz。须考虑自重、风荷载、活载、电缆等其他设施的自重等荷载。结构美观大方、轻巧、简洁,维护方便。

4)模块化设计,尽可能减少构件规格,考虑制作、预拼、运输、现场安装的方便性,并预留吊装孔。

5)通道功能以检修为主,紧急情况下兼作乘客疏散。

6)考虑到疏散通道仅在极为偶然的情况下作乘客疏散之用,故由人群荷载引起的结构挠度由规范1/600跨度的要求适当放宽到1/400

7)检修通道设置两排电缆桥架,分别用于敷设强、弱电电缆。桥架须具备隔磁及固定电缆的设计。

8)检修通道作为接地系统的一部分,结构件须预留接地端子。

9)检修通道连接至车站站台下夹层。

16.2.2 采用的技术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94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69-95

16.3 结构设计及计算

16.3.1 典型断面结构设计

1主体结构设计

若电缆桥架与检修通道分别设计,则人员疏散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采用电缆桥架与检修通道设计为一体的方案。

因限界及桥墩构造的要求,同时为避免温度变化、地震、行车造成不利影响,检修通道设计为单跨简支梁形式。

检修通道主体材质为Q345B。通道铺面材料为镀锌钢格板,以便于乘客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通行。

检修通道的支承点位于工字钢端头处的混凝土盖梁上,盖梁最大中心间距约为24m。检修通道的最大计算跨度为22.1m,典型的检修通道宽度为2.5m,其结构部分由3根梁高为550的焊接工字钢组成,工字钢之间按适当间距设置缀板。电缆桥架利用工字钢的腹部空间,设置间距为800的角钢作为电缆托架。上部通道面板采用Q235B镀锌钢格板。钢格板与工字钢之间用铰链及锁扣连接,检修电缆设施时钢格板可掀开。

若检修通道宽度不超过3m,则结构部分仍由3根梁高为550的工字钢组成。

当上、下行线线间距为4.2m5.2m,即检修通道宽度为3m4m时,其结构部分须改由4根工字钢组成。

线路平面半径大于900处,22m长度弧线的矢高最大为56mm,检修通道工字钢仍可以直线形式布置。线路平面半径小于900处,工字钢半径跟线路半径统一。

结构与电缆重量按350 kg/m2,人群荷载按350 kg/m2计算,主结构挠度控制在110mm以内,其中由人群荷载引起的挠度为55mm,挠跨比为1/400

(2) 附属结构设计

为保证检修通道的连续,须在盖梁上部设置钢平台作为过渡,平台下方留出电缆穿越的空间。平台面板同样采用钢格板,并在其底部设置高度为200的钢梁,与检修通道的H钢梁对齐。

a) 盖梁上须预埋约300×300的钢板。

16.3.2 特殊区段结构设计

1主体结构设计

当左右线间距大于5.2m时,考虑到经济性及更加有利于紧急情况下乘客的疏散,应将检修通道分成两股,分别靠近上、下行线轨道梁,并在其远轨道梁侧设置安全栏杆,进一步保证疏散乘客在利用单侧通道时的安全。

对于独柱支撑的轨道梁区间,在盖梁顶部设置牛腿,用于安装检修通道钢结构。除特殊原因之外,检修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750mm,栏杆高度不低于1100mm

(2) 附属结构设计

检修通道水平接至道岔桥,盖梁与道岔桥的高差用钢踏步解决。道岔桥与车站站台下夹层设置钢结构通道,以便于检修、疏散人员进出。

16.3 与相关专业的接口

区间结构专业:

区间结构专业向检修通道提供区间结构的设计资料,检修通道专业向区间结构专业提供检修通道安装所需埋件位置及埋件资料,区间结构专业负责在其图纸中反映。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检修通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