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家长会讲稿

发布时间:2017-10-26 21:46:13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今天的“家长学校”的《与 长》主题交流会目的是为了让各位家长及早了解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并明确这样一个理念: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什么样的父母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家长,我的孩子也正在上学,这方面比大家的体会更早些,也可能深刻一些,今天我们就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希望能给在座的各位家长有所启发。

成功有方法,失败有原因,如何让孩子愉快学习,怎样使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家长,你们有适宜的方法吗?你们为孩子的学习营造了哪些环境?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一、一个关键的前提:家长必须具有良好的素养和人格的魅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物价飞涨,房价飙升,农村人为了改变现状,想法子挣钱,许多青壮年都出外务工,这样造成了许多孩子过早地离开了父母的呵护,成为留守学生。还有一些外来学生,随着父母打工地点的变换,不断转学成为流动学生。留守学生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抚养的最多,长辈在养育的过程中,往往面对的是年龄大、力不从心、溺爱等问题,他们还要在家里打理农活,他们一般认为只要孩子没有饿着冻着就算完成儿女托负的“任务”了,他们总是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坏,由教师们去管教。他们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他们见到教师总是说,“老师,不好就打,有事情打电话给我。” 这些留守的、流动的学生与日俱增,他们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严格的管教,监护人的不力,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品质急剧下降,甚至于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哪些误区呢?

1、家长教育孩子问题上的误区(演示文稿出示)

●“孩子教得好不好是校方的责任”

“许多家长认为,我花几万块钱把孩子送到你们这么好的学校,把孩子教育好,自然就是学校的事情,教不好,自然就是学校不行、老师不行!”.

许多家长工作忙,实在不能作为不管孩子的借口。把孩子教育好,社会、学校、家长三者缺一不可。

●把分数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许多家长把孩子的分数看成最重要的教育目标,考高分家长高兴、荣耀,考不好就生气,甚至打骂。更多的家长为孩子周末报很多补习班、或者请家教,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占满才放心。

“金钱不能代表时间,满足孩子不是真正的关心,什么都代替不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倾听……而不是上来就问成绩、提要求。”

●不懂爱护孩子的方法

家长大都是爱护孩子的,但有些人的确不懂爱护的方法。

许多家长天真地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在小学很乖、学习很好,到了初中、高中一样会很好,缺乏对孩子生理、心理变化的研究,对孩子的信任慢慢变成了放任。

还有一种错误的爱护,就是“关注变监控”,许多家长孩子做什么都不信任,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问,孩子做什么家长都知道,给孩子以强烈的被监控的感觉,无形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一切都包办代替

有些老人考虑孩子什么也不会,什么都给孩子包办、代替,造成孩子自立能力极差;有些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容易管出自私的孩子。

孩子到了六年级有的是初中,就会对妈妈的唠叨、细腻产生了厌烦感。呼吁,父亲们也应该多管管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以后。

●缺少与孩子沟通

有的家长在孩子出了问题后要么责怪校方,要么责怪孩子的朋友,或是夫妻间相互责怪。

“其实,这部分家长都没有做到真正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他们自己,更是要注重‘言传身教’,家长确实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

●老爱拿孩子和别人比

典型的表现是:开家长会后,某家长回家跟孩子说,你看人家××,多乖、学习多好,人家的妈妈开家长会多风光,你什么时候也能让妈妈听见夸夸你的话?

家长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总想拿自己的孩子和很优秀的孩子比,总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应有的回报,肯定会很失落,也会让孩子承受很大的压力。

“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问题家长”,专家呼吁——办名副其实的家长学校。海南二中教师李玉柱的一封信,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海南实验中学副校长王如琨等读者呼吁,各校应考虑创办名副其实的家长学校,把家长教育有计划地纳入教育版图。

2、家长必须适应孩子的发展需要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现在的小学生真不简单案例分析-----教材P6(演示文稿出示)

二、一个全新的观念:家长需与孩子共成长

(一)一个真实的故事

38岁母亲与儿子一起考上大学(简要讲讲)

普通的下岗女工张星杰10年前离了婚,带着儿子王喆租房住,尽管10年搬11次家;尽管靠打零工、捡剩菜为生,但母子相互鼓励先后考上大学。626日,当得知今年参加高考的儿子王喆考了531分,母亲张星杰喜极而泣:“我家王喆有希望上大学了!”

走进母子俩的小屋,沙发是捡来的,床是房东的,张星杰娘俩儿是几个月前搬来的。这里的房租要200元,比原来的房子贵了三倍多,可为了儿子能有个好条件备考,张星杰还是狠狠心租了下来

2000年张星杰下岗了,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她一直瞒着孩子。“五一”为了维持生计,她接了一个7天能赚180元的活———给儿子就读的119中学擦玻璃。每天她从早上5点一直干到天黑,一个星期下来累得直不起腰。

“五一”过后王喆去上学,劳动委员收卫生费时没收他的那份儿。这让王喆纳闷儿,课间休息时,他听到同学悄悄议论“窗户是王喆妈妈擦的,他妈妈是钟点工”,接下来的数学课王喆心神恍惚。放学铃声一响,他拎起书包第一个冲出教室。回家的路上,王喆心里百感交集,耳边不断回响着同学的议论,他不明白,妈妈不是在办公室工作吗?为什么要干钟点工?

推开家门,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王喆鼻子一酸:“妈,你被单位开除了?”张星杰一怔:“妈妈是下岗了。”“啥叫下岗,你为啥擦玻璃赚钱?”张星杰微微一颤:“厂子不需要妈妈干活了,妈妈打扫卫生赚钱快。”张星杰话音刚落,王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我宁愿捡破烂养活你,也不让你去给人家搞卫生。”张星杰没再说话,默默下定决心:“总有一天,我要让儿子为我自豪。”

20012月,张星杰拎着两大捆高中旧课本回家,说要考大学,这让王喆非常惊讶。面对儿子的困惑,张星杰说“妈要是能考上大学,毕业后每个月没准能赚个一两千元,就能供你读书了。”那之后,张星杰每天凌晨3点起床复习,单词一遍记不住她背50遍。母亲认真学习的样子,给当时英语只考了23分的王喆很大的触动:“我两遍就能记住,为什么还学不好?”从此,每天凌晨3点,王喆也起来和母亲一起背单词,娘俩比着学。4个月后,张星杰以高出录取分数线100多分的成绩,考入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王喆的学习成绩也从全学年70名一跃进入前7名,母子俩兴奋得抱在了一起。

(二)、家长要与孩子共成长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走进孩子,倾听心声

1 教师播放调查材料

2 教师读学生写给家长的信

2﹑家长互动交流

1)共同参与,发现问题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我们对于孩子们平时的要求与教育方式。

2)相互合作,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家长展开充分的讨论,找出以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总结解决问题的方式。

3)调查采访

3﹑教师点评,总结经验

(1)给孩子以赞赏,且及时有针对性

对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家长要及时赞赏,这时候最能激发孩子潜能,让孩子从父母的赞赏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

(2)做好孩子的榜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面前做表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说的是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例讲解 公益广告)

(3)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家长如果有时间要多陪陪孩子,父母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多让孩子谈一谈学校里开心的事,谈一谈孩子感兴趣的事,让孩子觉得在学校里学习是很开心的事。

教师总结:

家长朋友们,我们今天成为父母,就不要忘记父母的责任,燕子去了,还会再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可孩子们的中小学生活只有一次,在这宝贵的生命进程中,作为家长的我们,同时也是孩子们的第一位老师,一生的老师,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信任、理解和尊重,让他们轻松﹑快乐﹑健康地成长,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最后,祝愿各位父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您的孩子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进步!

2014年5月8日家长会讲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