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震撼诗词

发布时间:2020-06-03 11:05:17

历史上最震撼诗词

纵观历史上最震撼的诗词,其写作背景大都是在作者内心引起激烈震荡的事件或引起内心某种强烈地感慨.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格.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出自五代时期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费氏,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她因香艳姣艳如花蕊而得名.丈夫梦袒是五代时后蜀国的重臣 .她貌美且有诗才,曾作“宫词”百首.她诗名大,胆色亦大.公元965年宋军灭蜀,她丈夫叛国投降,被封为秦国公,但她始终忠于蜀国,对于故国深深怀念.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整体诗意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后世诗评家也每每乐道.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

     黄皮肤黑眼睛,我们生是中华儿女就不忘我们自己的身份,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的血液,爱国之情早已刻入我们的生命里.

《南乡子》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在什么地方可以望见中原?站在北固楼上可以看见满眼的风光(但仍然望不见中原).从古到今,发生了多少国家兴亡的大事?岁月悠悠,只有这流不尽的长江水依旧向东流.遥想当年,孙权很年轻就指挥千军万马,他占据东南一方,无人可以阻挡.天下的英雄谁能称得上他的对手?也只有曹操和刘备啊。难怪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含蓄地讽刺了南宋朝廷无力收复中原的无能与昏庸.全词气势宏大,感情深沉,对南宋统治阶级的讽刺很委婉,今昔对比,使人无比惆怅.

 《石灰吟 》作者:明朝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明英宗被俘的时候,于谦力挽狂澜,扶持新君稳定了局势,同时还指挥了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入侵,但也不可避免地,其卷入了皇室的纠纷中.“夺门之变”后,于谦被诬陷,为了明朝社稷稳固,其不做抵抗,含冤而去.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瓦剌入侵时,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策马只因图雪耻, 横戈原不为封侯."

《口占》明代:袁崇焕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1584年-1630年) ,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第.他的科考之路其实并不平坦,参加了五次会试,第五次才举进士.关于袁崇焕功罪的争论,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依然存在着争论不休的“挺袁”和“倒袁”两派.倒袁派以草根为主,多是依据各种史料证据中袁崇焕寡谋、损兵、丢粮、不救、议和、献媚、暮气、资敌、斩帅、纵敌、败阵、苟且等劣迹对其提出质疑.也许袁崇焕的性格有缺点:遇事沉不住气,容易冲动,动辄爱发誓,浮夸,爱吹牛.但是却具有很多书生共有的爱国情结以及担当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在临刑前的一刻还念念不忘国家的安危,袁崇焕的爱国情操和人格魅力闪现,面对激愤不已的人群,他从容口占的这首诗,数百年来感召无数爱国人士前赴后继保卫我们的国家.

《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大多数人认为是岳飞所写.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气势雄伟宏大,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贴切,思想性艺术性都相当高.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李清照骨子里是向往英雄的.有些事,是知道必败,也不得不做的——这才是真正的豪赌,赌上自己的一切,只为捍卫灵魂.

她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

《夏日绝句》作者: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都说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然而她的诗,往往写得豪壮,有磊落丈夫气.项羽不通帝王权诈之术,行事鲁莽凶暴.但她思项羽,思的不是功业成败,而是项羽身上的骨气,那不肯包羞忍耻委曲求全的决绝,你可以说他蠢,但不能不承认,在生死关头,他是个英雄.

     李清照(公元1084-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宋代济南章丘(今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今天的教育部长级别),文章深受当时文坛宗匠苏轼的赏识,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母亲为宰相王珪之女.

历史上古今第一才女和宋代第一女词人——李清照,似乎永远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与相思.当妻子在收到丈夫寄来思念的书信时,就会想起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在思念家人亲人而憔悴的时候,就会想到她的《醉花阴》;有时也会想起那首刚毅旷达豪健飘举的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 (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汉族、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痛心疾首,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示儿》作者:陆游 (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最后一句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陆游(1125—1210),(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1125)-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爱莲说》选,作者:周敦颐 (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把玩它.【注: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

《赞花》版一,作者···葛.洪..

自比荷花品尚佳,梅菊傲骨尽情夸.

菟花虽美难回顾,只赞人间君子花.

【青松】平水韵,作者···介个范儿(现代)

劲骨舞寒风,英姿傲雪中.

身坚颜不改,昂首向苍穹.

      松树它质朴、庄重给人以祥和持重.它四季常青生机盎然,挺拔、坚毅,心无旁骛,不屑同流合污,巍然屹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

写青松最著名的有陈毅.

《青松》作者:陈毅 (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作者通过对抗暴寒的"松"的歌颂,赞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诗的前两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把松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从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也感受到了松的抗争,一压一挺两个掷地有声的动词,把青松那种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得惊心动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作者相信,在经历了风雪的涤荡和洗礼之后,青松将更显其高洁的本性."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陈毅人格力量的体现.

     纵观历史上最震撼的诗词,其写作背景大都是在作者内心引起激烈震荡的事件或引起内心某种强烈地感慨.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格.有时候我在想花蕊夫人及李清照是在什么样的愤慨心情下写下流传千古的诗词.岳飞及辛弃疾又是在什么悲愤的情形下写出那么激烈的内心感慨.于谦与文天祥又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视死如归,这等侠肝义胆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陆游的爱国热忱又是怎样地魂牵梦绕.作者陈毅、葛.洪、范等等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境里写下这么坚强激励人心的话语.又是在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里仍然有着乐观昂扬的奋斗精神.

历史上最震撼诗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