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


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开展以来,经过十年的摸索和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制度上的不合理以及严苛的社会现状等原因,还款违约和拖欠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国家助学贷款陷入了尴尬境地。尝试从贷款学生、制度建设、高等院校、商业银行等角度加以改进,不失为改善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现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诚信;对策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科学士学位学生发放的。用于帮助这些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并由国家财政给予贴息的助学贷: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它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

然而,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进入首批还贷高峰至今。贷款学生的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6月末,助学贷款的违约率高达28.4%,致使商业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面临困境。20077,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债务催收公告的形式将1200余名拖欠助学贷款的违约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公布于众,致使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原本定位在高信用的国家助学贷款陷入了尴尬的十字路口。一方面,高违约率严重挫伤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势必导致银行通过提高贷款门槛、减少贷款发放等措施来降低风险,然而这些措施将严重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上述情况将导致相当数量的优秀学生由于贫困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陷入贫困——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失去机会——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影响社会公平,有违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降低违约率已经成为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瓶颈、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途径之

一、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原因分析
1、认知上的偏差和助学贷款的模糊定位,促使违约现象出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统包统分政策,即由国家负担大学生的教育费用,毕业后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这种统包统分的旧政策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