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发布时间:2019-04-04 01:33:07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65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三十号发射升空。遥感卫星三十号将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思考探究:遥感技术可用于哪些自然灾害的监测?

提示:台风、沙尘、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森林火灾、赤潮等突发性灾害的发现。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主要作用

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

3.发展状况

我国已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如气象监测网、地震监测网、水文监测网等。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技术特点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特点。从空间尺度看,具有多波段、多时相、全天候的特点;从时间尺度看,可实现同步观测。

2.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等灾害的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主要功能

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作用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与遥感技术结合

(1)灾前: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做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

(2)灾害过程中: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3)成灾后: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图示法理解RSGIS的优势结合对灾害监测的作用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201638日央视报道,32日,甘肃省迭部县达拉林场发生森林火灾,至今已燃烧7天,过火面积已超180公顷,扑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目前,已有2 807人、4架直升机参与扑救,四川森林武警610人分两批赶往驰援。在森林火灾救援中GIS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C.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分析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2.如果将GIS技术用来监测森林、草场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解析:1.A 2.D 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第2题,结合选项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可知地理信息系统能及时知道火灾发生的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2015年第13号超强台风苏迪罗88日凌晨440分在台湾花莲秀林乡登陆后,持续给台湾各地带来强风暴雨,截至当天18时,已造成5人死亡、4人失踪、185人受伤。下图是超强台风苏迪罗的影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获得此图像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电视

4.我国政府对此次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电视

解析:3.A 4.C 第3题,本题提供的图片为卫星遥感图像,获得此图像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第4题,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以进行灾情统计与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通过三北四期工程建设,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持续扩大。全省有林地面积达2 09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6.14%,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8.29亿立方米。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黑龙江省累计完成治沙造林193.5万亩,杜绝了风剥地、撸籽粒的现象。防护林体系不断完善,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区农田防护林面积达634.3万亩,农田庇护率达到75%以上。营造水保林面积达1 185万亩,治理侵蚀沟2.3万条,治理水土流失地面积6 946.5万亩,基本构建了乔灌草、带网片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思考探究:(1)我国三北防护林防御的主要是什么自然灾害?

提示: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2)我国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属于哪一种防御措施?

提示:工程措施。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一、概念

防御就是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二、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国际行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的行动: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还将减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整体之中;利用媒体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2.工程性防御措施

(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2)工程性防御措施:一是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程度;二是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三是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自然灾害防御的内涵

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与工程性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防御措施

[拓展提升]

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到防灾减灾目的的防御,即非工程性防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世纪末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故二者的区别就是工程,在于软件硬件的差别。

(2)联系: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程的是(  )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完善各种法律法规,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

解析:选D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减灾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

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将人们迁离沿海居住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 将人们迁离沿海居住不切实际,围海造陆会加剧灾害的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58日凌晨5点左右,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发生山体滑坡。滑坡冲毁当地电厂生活营地和办公楼。救援人员在现场找到两具遗体,确认为失联人员。目前,滑坡已致39人失联,2人遇难。初步调查,滑坡或与近期持续大雨有关。

材料二 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图。

(1)除此图反映的方式外,该类防御措施还有哪些方式?

(2)预防材料一中的自然灾害,你认为还可采取哪些非工程性措施?

解析:由图和材料可知,该自然灾害为滑坡,材料二中的措施为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属于工程性措施,其他的该类措施很多,如改变财物特性,提高抗灾性能等;预防滑坡发生可从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着手。

答案:(1)改变财物特性,提高抗灾性能。

(2)加强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逃生演练等。

一、选择题

我国空间技术逼近深空,资源卫星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水利、地矿、环保以及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众多领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

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进行监测

D.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

2.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3RSGIS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  )

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灾中做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 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1.B 2.D 3.C 第1题,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还起到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的作用。第2题,每隔9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优势。第3题,遥感可以快速获取资料,GIS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从而灾中能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天津高考)20094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回答45题。

4.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A.完善预警系统       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 D.建防护林

5.不能有效防御风暴潮灾害的非工程性措施是(  )

A.完善预警系统 B.进行防灾演练

C.制定防灾预案 D.加固沿海堤坝

解析:4.C 5.D 第4题,题干突出强调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A选项中完善预警系统,能提前发布警报,及时作出防范措施,减轻危害,但不能有效抵御风暴潮;围海造田可能加剧风暴潮的危害;建防护林也能抵御风暴潮,可以抵御大风,但不能抵御海水涌向陆地,并且目前还没有适合在北方海岸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植被类型(盐碱度高),亚热带或热带地区的红树林海岸可有效防御风暴潮灾害;修筑沿海堤坝可有效防御海水涌向陆地且效果直接、明显,并与题干相符,故选C项。第5题,加固沿海堤坝能有效防御风暴潮灾害,但属于工程性措施。

当地时间2016517日下午5时,斯里兰卡暴雨引发泥石流,席卷三处村庄,造成大规模掩埋。18日为止的官方死亡人数为35人,但救援人员称可能另有150多人已遭泥石流活埋。据此回答67题。

6.政府欲获取此次泥石流地区图像信息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

7.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正确做法是(  )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植树造林,减小滑坡和泥石流的频率和强度

陡坡地开山采石,可减少滑坡发生

砍伐森林,让地表水畅流,可减少泥石流发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6.A 7.A 第6题,要快速的获取该区域的图像信息,要利用遥感技术。第7题,防御地质灾害要综合采取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监测预报水平,是非工程性措施的重要内容。植树造林可以增强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陡坡开山采石,砍伐森林则会诱发滑坡、泥石流。

二、综合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4142126分,日本熊本县发生了6.4级大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20多个县都有不同程度震感。16日凌晨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导致至少有24人死亡,上千人受伤。世界遗产熊本城毁坏严重,千年古迹阿苏神社震跨。

分析此次地震破坏严重的原因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地震减灾中的作用。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浅、震级高,余震发生的次数多,加之灾区经济发达,文物古迹多,故灾情严重。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震后灾区的影像资料,以判断灾害的损失程度。可利用全球定位技术给救援车辆导航;也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定最佳救援方案和救援路线等。

答案:原因: 此次地震震级高, 震源浅, 余震多, 破坏力强; 震中地区经济发达, 文物多。

作用: 利用 RS 获取震后灾区图像, 判断灾害损失程度; 利用 GPS 给救援车定位导航; 利用 GIS 判断最佳救援方案和路线。

9.下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注意高风险区在图中的位置,空间分布要用图中信息(山脉、河流)来回答;泥石流灾害成因可从地势起伏、松散物质、降水等角度分析。防范措施包括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等方面。

答案:(1)分布特点:泥石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山区河谷地段。

自然原因:该地地质条件复杂,地表碎屑物多;地势起伏较大,沟谷发育;降水集中,多暴雨。

(2)关注当地气象及灾害预报;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高处逃离;不要在河滩和山谷中露营(大雨时不宜在沟谷停留;不宜在有大量固体堆积物的陡坡下避风、避雨)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