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

发布时间:2014-09-18 10:22:47

     《血泪国耻》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   

活动过程:

第二课时 火烧圆明园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

1. 教师引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其中有一样让世界都为之震惊。对此,法国大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描述——课件出示雨果诗句。

学生默读,自己体会诗句的含义。

师:雨果的诗句里说的是什么事件?它说明了什么?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

学生试着叙述,不足的学生可起立直接补充,适当的时候教师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雨果的诗句,初步体验美丽的圆明园,让学生感悟这座美丽与神秘的东方建筑是如何的让人为之赞叹和震撼的!】

二、观看视频、交流图片

1、教师播放《火烧圆明园》中圆明园被焚烧场景视频资料。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必要时可做些记录!

学生就观看情况谈看法、想法

预设:

1:这些侵略者太没有人性了!

2:简直是禽兽不如!

3:他们根本不是人,损人利己!

4:不论黑白,只为自己的私欲……

2、小组论坛

分析小组,各自交流、体验所收集的圆明园今昔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谈感受

预设:

1:如果圆明园遗留下来,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2:他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

3: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美丽宫殿竟然被无耻的强盗付之一炬!既可恨又可气!

4: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

教师:圆明园不仅是我们国家的艺术文化瑰宝,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被英法联军细节一番后一把火烧尽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劫掠和破坏的文物价值几何呢?我们可以从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中知道一二。

课件展示兽首拍卖事件。

教师介绍:20081022日,圆明园鼠首和兔首在法国巴黎拍卖,价值达2亿元;2008116日鼠首与兔首现身纽约佳士得拍卖预展。2009226日,这两个兽首以2800万欧元卖出,买家却一直未现身。当天,国家文物局发出通知,严查佳士得拍卖行进出境文物。这两个文物只是圆明园中极小一部分文物。可见英法联军从圆明园中劫走了多少财富,毁坏了多少瑰宝。英法联军这一恶行真是令人发指,其丑恶嘴脸受到了世界上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谴责。

师: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又将对中国社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设计意图: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到新知的学习之中。】

三、合作探究,感悟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资料。

重点交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教师出示“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185610月,广州水师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缉捕了海盗和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无端干涉,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方释放被捕的人并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怕失态扩大,释放了水手,但是拒绝道歉。这就是“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违法进入我国内地胡作非为,于18562月在广西西林县被处死。英国挑起战争后,向法国提出联合出兵,于是法国借着这一事件向中国开战,并与英国联合起来。

读后学生谈感受。

预设:

1:英国人蛮横无理,不分黑白!

2:颠倒是非曲直,简直是强盗!

3:清政府软弱无能,任人宰割!

……

教师:当然,不论是“亚罗号”事件还是“马神甫”事件都只是借口。那么,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

学生1: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国家落后。

学生2:英国和法国想要更多的利益。

学生3:英国和法国厚颜无耻。

教师小结: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

2 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

观察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分析清政府腐败无能。

讨论鸦片战争的走向,研究英国人的动机。

学生根据资料探讨交流,集体总结。

教师小结: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侵略者先后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课件展示签订《天津条约》情境图并介绍条约内容。

找学生读:《天津条约》:公使常驻北京;增开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湾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籍传教士可自由出入;对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对法国赔偿白银二百万两。

4、课件展示签订课件展示签订《天津条约》情境图并介绍条约内容。

情境图并介绍条约内容。

找学生读:《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准许英法招募华工;赔偿英法银两增加到八百万两》。

5、分析《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想象中国社会的变化。

详细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当时清政府的社会现状及中国的社会变化!

6、班内交流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交流探讨情况,教师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知、探究,让学生深刻领会颠倒是非地、罪恶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强国意识。】

4. 深化认识、展望明天

根据两课时的学习,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及今后如何付诸于实际行动,以自己的学业成绩和渊博学识来建设美丽而强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结合两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感想,提高学生的民族气节,树立学生的远大理想。】

课堂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圆明园的残恒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板书设计: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点明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与难点,通过内外对比突出了火烧圆明园的血泪国耻,教学目标清晰明了,使学生既不忘国耻,又立志奋发向上,效果突出。】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组织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亮点:

1尊重学生个体,呈现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把自主、自信还给每一个学生。本节课通过组织“情境引入——互动交流——感悟表达——深化认识”一系列活动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使本节课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根据本课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及认知水平设计合适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

2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留有弹性空间

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学生多个角度开展研究,这种开放式的设计师教材的信息量加大,确保有效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课前收集,班内展示汇报,最后知识深化、提升,把学生品德教育与社会知识有机结合,德育渗透自然。

通过本节课的,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达的欲望都是非常强的,根据课程的特点,我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课堂也变得精彩生动。

不足:

通过本课教学我感到不足的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教学时应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

重点解决的问题:

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南京条约》签订的原因、内容、影响等,了解中国在近代是任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

使用建议:

本课我引导学生按照鸦片战争起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老师在教学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历史书籍等途径,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中日钓鱼岛争端引入,实行倒叙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火烧圆明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