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精神品质述略

发布时间:2010-09-17

廖仲恺精神品质述略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馆长 蔡瑞燕

一个人的精神品质是指个人所具有的道德风尚、革命情怀和精神风貌,是个人在人格、品性、学识和道德等方面发展的总和,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廖仲恺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真挚朋友。从20世纪初就追随孙中山先生共同战斗,在协助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与建设黄埔军校、巩固广东政权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仅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而且也留下了爱国、奉献、勤奋、实干、廉洁奉公、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可贵精神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爱国精神是廖仲恺精神品质的核心和主线。他在美国旧金山出生长大,侨居美国时,父亲就经常教育他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并接受了中国文字和文化的教育,他牢记父亲的教导并且一生都坚信:祖国是每个人的灵魂和生命所寄托的地方,灵魂没有寄托的人,生命没有寄托的人,就像树叶离开树枝一样,失去了营养的供给,就会焦枯而死的。所以,爱自己的祖国,就像爱护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生命一样。”步入青年,他回到祖国,面对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他产生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强烈愿望。他与志趣相投的何香凝结为伉俪后,为了学习外国的长处以图救国,
先后东渡日本求学。1905年加入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直至1925820日被国民党右派、帝国主义收买的凶手杀害。虽然二十多年经历坎坷,但他的爱国精神始终没有变,他为民族的独立、祖国的富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以至宝贵的生命。热爱祖国是他终生矢志不移的精神品质。 第二、乐于奉献、不怕牺牲、廉洁奉公是廖仲恺的高尚道德品质。他一生以公事为主、以事业的要求为依归,献身革命事业,绝不掺杂私心杂念,廉洁自律、公而忘私,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民国元年以后,他屡掌财政,二十几年如一日,每次卸任移交时,没有一条帐目不清;牺牲时,家无余财,两袖清风。这种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也表现在他对于个人的进退任用上,国民党改组后(1924年初),他因为担任党务方面的职务较多,政务方面的事情无暇顾及,就把广东省长职务辞掉;民国十四年国民政府改组,很多同志都要求他出来掌管财政,他又毫不推诿,担负起来。即使在他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仍然坚持:“余无负于国,无负于党,个人更不营私,不牟利,要暗杀便暗杀,余复何恤!正是由于他这种甘于奉献、不怕牺牲、廉洁自律的操守,使他成为革命者学习的楷模。
第三、勤奋、实干是廖仲恺的优秀个性品质。青年时代,他勤奋好学,平时经常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知识,他学识渊博,除了政治经济学科外,文学、历史的涵养也很深,外语也很好。在工作上,他也以勤政著称,特别是民国十三年后,他每天办公少则十三小时,多则十六、七小时。他是一个行更胜于言的革命家,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埋头于革命实际的工作中。他对孙中山先生的决策,往往在决定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形成决策后,绝不会因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就在心理上有丝毫的隔阂、在行动上有丝毫的犹豫,他总是努力克
服各种困难,创造性的地执行孙中山先生的决策。周恩来对他的评价是:“热心作事者,最能负责、最能工作而又勇于革命运动、工农运动及反帝国主义运动的积极领袖。
第四、勇往直前、顺革命潮流而动是廖仲恺可贵的思想品质。在革命不断失败后,他不断地反思革命的出路。“五四”爱国运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他不断探索新问题,抛弃陈腐观念和接受新鲜事物,思想逐步出现了新的萌芽,开始探讨中国革命的发展前途。在国民党改组时,国民党右派试图反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廖仲恺就旗帜鲜明地反驳:只要是为革命加入国民党的人,“对于我们的主义能服膺,革命能彻底”“诚意来革命”“则一切皆不成问题”并且留下了“中国如果不联俄、联共,就没有出路”的真理。勇往直前、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是他作为一个革命家的可贵思想品质,使他能够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创造新辉煌。
第五、坚韧不拔、迎难而上是廖仲恺坚强的意志品质。每当他遇到在旁人看起来几乎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时,他总是坚定目标,始终向前,不为任何反动势力所屈服。特别是在革命形势和革命集团内部出现困难情况下,廖仲恺的革命坚定性更尤为可贵,这是一个优秀革命家的基本品质。他投身革命后,就抱定了牺牲的决心,平时做事,一经决定,就毫不犹豫,绝不退缩,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一定要达到目的。1924年国民党在“一大”上进行彻底改组,包含着他作为孙中山先生的代表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苏俄代表越飞多次会谈的艰苦努力,也是他在会议期间同国民党右派旗帜鲜明、坚决斗争的结果,使得会议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宣言》中写进了联俄、联共的内容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使他成为国民党“一大”取得巨大成功的中流砥柱。连蒋介石都认为:“当时如果没有廖
先生,如果没有他那样的决心和热情来辅助总理,恐怕十三年本党的改组,难得有那样彻底精神和伟大的结果”
廖先生的精神品质是我校全体师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品质内容丰富,笔者在此只是把个人的学习体会作一简述。
日本早稻田大学原校长西原春夫教授来访
缅怀著名校友廖仲恺、廖承志
本报讯(廖何纪念馆 蔡瑞燕)日本早稻田大学(以下简称“早大”)第十二任校长(1982-1990年)、日本著名法学家西原春夫教授于428日上午造访我校。
西原春夫一行五人参观了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仔细观看了馆藏的廖仲恺在早稻田大学的学习成绩单和学籍表,以及早稻田大学授予廖承志名誉博士学位的博士服。随后,他们还到越秀南路廖仲恺牺牲处、以及校内廖仲恺铜像前参观、留影。
校党委书记王安利和副院长向梅梅会见了西原春夫校长一行并进行了简短交流。
重视校友工作是早稻田大学的优良传统之一,此次早大原校长寻访著名校友廖仲恺、廖承志目的也就在于缅怀早大的两位著名校友廖仲恺和廖承志。
相关链接:廖仲恺于19043-190510月在早大政治预科学习,李大钊、彭湃等社会革命家都是当时著名的校友;廖承志则是于19276月赴日,随即考入了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鉴于廖承志为中日友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1982年早稻田大学建校100年之际,该校决定授予廖承志名誉博士学位,博士证书上写道:“您以高尚的精神和卓越的见识,多年来为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两国的友好交流史上留下了巨大的足迹。490



抓住机遇,积极探索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本报讯(特约记者 关伟422日,我校关工委学习工作会议会在议室409召开。会议主要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讨,并修订关工委今年的工作计划。校党委书记王安利和副书记高岳仑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良荣主任主持。
会上,王安利书记充分肯定我校关工委多年来取得的成绩,赞扬关工委老同志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文”他指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是学校一项长期的任务,同时强调关心下一代工作越来越重要,党委要加强领导,把关工委的工作纳入党委的工作计划,帮助和协调关工委开展各项活动,深入细致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工委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最后,刘良荣主任说:“党委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关工委的工作,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支持,在党委领导下主动当好配角,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为培育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多作贡献。

学校召开总务后勤工作会议
全面部署新生入住准备工作
本站讯(总务校产处 黄桂颖 429日下午,学校召开总务后勤工作会议。学校党委书记王安利、院长崔英德出席会议并讲话,彭洁开副院长主持会议。
彭洁开副院长首先传达了当天上午学校召开的党政联席会议的有关精神,明确提出了近期学校总务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具体安排。她说,开学以来,按学校领导“在老校区安排3000新生”的指示精神下,总务后勤部门的同志努力挖潜,多方探讨,对今年新生住宿安排提出了多个方案供学校领导决策。经过研究,学校领导班子决定在南区东侧空地上兴建两幢两层的学生宿舍以解决床位欠缺的问题,希望总务后勤部门的同志进一步认真研究,细化方案,尽快做好各项基建的有关工作。同时,彭副院长对有关新生住宿方案、经费安排的决定及日程、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工作向与会同志作了详细的部署。
崔英德院长就如何看待学校兴建新宿舍,如何做好建设前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他说,目前学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下定决心把这项工作做了,才符合学校的长远利益。考虑到工作任务重,因此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将各项工作分工到人,做到既分工又协作,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最后,学校党委书记王安利作了讲话,他说,这次会议可
以看作是今年海珠校区各项建设任务的一个总动员,希望大家发扬拼搏精神,切实认真地把责任负起来,急学校所急,为学校长期的宏观的发展而努力。
总务校产处和后勤服务总公司的与会同志表示,一定将本次动员会的精神吃透,坚定不移地执行学校的决定,按各自分工做好工作,团结合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新生入住的准备工作。


廖仲恺精神品质述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