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简史—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4-10-07 00:07:19

丙寅洋扰是指公元1866年(按干支纪年丙寅年法兰西帝国武装侵入朝鲜王朝的历史事件。这次战争的原因是朝鲜发生“丙寅邪狱”,杀死了9名法国天主教神父,引发了法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于是决定出兵“膺惩”朝鲜。战争主要在当年10月进行,法军虽然成功登陆朝鲜江华岛,但遭遇了朝鲜的顽强反抗后撤退。法国在撤退时掠夺了无数金银书籍而去,这些战利品的归还问题长期是韩法外交的一个争论点。

辛未洋扰是指1871年(按干支纪年辛未年美利坚合众国武装侵入朝鲜王朝的历史事件。继法国入侵朝鲜的“丙寅洋扰”之后,美国为了追究1866年“舍门将军号事件”的责任及打开朝鲜国门,于1871年5月派军队开赴朝鲜,6月10日开始与朝鲜军队发生冲突。美军后来在朝鲜的抵抗下撤退到海上,并与朝鲜政府通信要求其打开国门。在发觉朝鲜政府的严拒态度之后,美国不得已撤兵。辛未洋扰之后,朝鲜各地到处竖立“斥和碑”,排外情绪达到顶峰。

朝日《通商章程》又称《贸易规则》,是《江华条约》(即《日朝修好条规》)的一部分。它是日本朝鲜根据《江华条约》第十一款关于“订立通商章程”的内容而于1876年8月24日在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签订的。《通商章程》由日本单方面提出,签订时并无修改,与并且《江华条约附录》同时签订(签订背景及过程参见词条江华条约附录),也是一个不利于朝鲜的不平等条约。其中关于无关税的规定,是日本对朝鲜赤裸裸地欺侮,严重破坏了朝鲜主权

《济物浦条约》1882年8月30日朝鲜日本在朝鲜济物浦(今韩国仁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日本以朝鲜“壬午兵变”为契机,借口日本人在朝鲜被杀,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济物浦条约》,同时附录《修好条规续约》。该条约不仅使日本获得了朝鲜的巨额赔款,更规定了日本在朝鲜的驻军权,进一步扩大了日本的侵略势力,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危机。

《朝美修好通商条约》是1882年朝鲜王朝美利坚合众国签订的条约。这个条约是在当时朝鲜的宗主国清朝的斡旋下签订的,它是朝鲜与外国缔结的第二个通商条约,也是朝鲜与欧美国家缔结的第一个条约。条约规定美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因此对朝鲜来说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订有着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朝鲜的门户向世界全面敞开,也意味着朝鲜半岛进一步走上世界大国竞争的前台,变成资本主义列强的角逐场所。

《汉城条约》是1885年1月9日日本朝鲜在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为了处理“甲申政变”的善后事宜而缔结的。日本原本介入甲申政变,但被中国军队打败。事后日本反而以受到损失为由要求朝鲜方面谢罪、惩凶、赔款,并允许日本增加驻朝兵力,强迫朝鲜签订了《汉城条约》。该条约不仅使日本挽回了在甲申政变中的损失,更将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朝鲜,加剧了与朝鲜的宗主国中国清朝的对立。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甲午农民战争是指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由于这次起义是打着东学道的旗号,并以东学道徒为核心,而统治阶级多称呼其为“东学党”,因而历史上又称之为东学党起义。甲午农民战争是朝鲜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同时,它直接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因而也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农民战争持续了10个月,最终在朝鲜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以失败告终。

甲午更张又称甲午改革是指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甲午年朝鲜王朝进行的一系列近代化改革,广义上也包括1894年7月到1896年2月期间日本控制下的朝鲜进行的所有改革措施(1895年间的改革又称“乙未改革”)。其主导势力是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开化派。

甲午更张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朝鲜初具近代国家的形式,推动了朝鲜社会的进步。但由于甲午更张是在日本人的影响和干涉下进行的,因而许多措施有利于强化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整个改革也得不到朝鲜百姓的支持。最终发生俄馆播迁事件,金弘集政权倒台,甲午更张以失败收场。

乙未事变王城事变闵妃弑害事件,是指1895年10月8日(农历乙未年八月二十日)朝鲜王后闵氏(明成皇后)在汉城(今首尔景福宫日本浪人谋杀的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由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策划,并有部分朝鲜人协同参与。乙未事变的缘起是日本人谋求重振在朝鲜的优势地位,因此暗杀了亲俄排日倾向的明成皇后。事后日本虽在朝鲜重建亲日政权,但由于掩盖工作不力,使事变真相披露,引起国际舆论的谴责和朝鲜人民的反抗。俄国亦趁虚而入,激化了日俄矛盾。乙未事变历来争议很大,至今众说纷纭。

全州和议是指1894年朝鲜甲午农民战争期间朝鲜政府与东学军达成的一项停火协议。1894年2月15日,东学道全罗道古阜郡接主(首领)全琫准等人率领农民起义,反抗朝鲜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外国侵略者的压全州和议迫。东学军先后在黄土岘、长城郡等地大破官军,连战连捷,于6月1日攻占全罗道首府、朝鲜王朝“龙兴之地”——全州城。朝鲜国王高宗李熙一面连忙派遣严世永等人前往全州与东学军谈判,一面于6月6日,朝鲜政府请来清朝援军,清军在牙山登录,准备镇压起义,6月10日,大批日本军也借口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和保护使馆和侨民从仁川登陆。全琫准鉴于继续对抗会引发外国武装干涉,便同意和朝鲜政府议和,并提出12项停火协议。朝鲜政府被迫同意。6月12日达成和解,史称“全州和议”。东学军撤出全州,并在控制区内设置53个执纲所以贯彻执行全州和议(详见词条甲午农民战争)。甲午农民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内容:一、消除道人(东学道徒)和朝廷之间的宿怨,合力维持庶政;

二、查明贪官污吏的各种罪行,严加惩处;

三、严惩贪暴的富豪;

四、惩罚不良的儒林学者和两班贵族;

五、烧毁奴婢文书;

六、改善七班贱人(指卖艺人、屠户、编筐人、巫师、妓女、鞋匠、皮匠等7种朝鲜政府规 定的“贱民”)的待遇,不得强制白丁(屠户)戴平壤笠;

七、允许年轻寡妇改嫁;

八、废除一切无名杂税;

九、任用官吏打破门第之见,登用人才;

十、严惩私通倭人者;

十一、取消一切公私债务;

十二、平分土地

评价:上述12项停火条件,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朝鲜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这实际上是农民阶级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基础。东学军在不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向朝鲜政府提出“合力维持庶政”的要求,试图按照农民阶级的意愿逐步改造朝鲜社会,这是东学军的很大进步。关于平分土地的条款,虽然并不意味着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否定,但它反映了“耕者有其田”的进步思想。当然,在不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农民阶级的这种朴素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

东学军还在停火条件中提出要破除当时朝鲜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封建束缚和陈规陋习,这对朝鲜按照近代方式变革社会习俗具有非凡意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东学军作为停火条件之一,明确提出了“严惩私通倭人者”,充分反映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反侵略性质。总之,东学军提出的12项停火条件,反映了当时朝鲜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切身要求,是一个革命的纲领。

影响:全州和议达成后,甲午农民战争告一段落。出兵朝鲜的清朝军队没有和东学军接触,起义就平息了。朝鲜政府和清政府建议中日双方同时撤兵,但日本不但大量增兵朝鲜,还强迫朝鲜政府接受所谓“内政改革案”,企图趁机控制朝鲜。朝鲜政府不允,日军遂于1894年7月23日偷袭汉城王宫,扶植了以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为首、金弘集掌握实权的亲日傀儡政府。7月25日日本未经宣战就突袭了朝鲜丰岛海面的清军运兵船,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面对日本人粗暴干涉朝鲜内政,全琫准于1894年10月再次起义,号召“逐灭倭洋”、“辅国安民”。全州和议遂失效。

青山里大捷是在1920年10月21—26日,大韩独立军在中国延边地区的青山里白云坪、卧龙完流沟、鸭鸡沟等地与日本占领军进行的一场战役。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大韩独立军以少胜多,以3000多人的兵力击溃日军3万余人,歼灭日军1000余人。此战粉碎了“日军无敌”的神话,极大的鼓舞了大韩人民的抗日斗争。

癸亥条约(日本称为嘉吉条约)是1443年,己亥东征后朝鲜王朝与日本对马岛岛主签订的防止海盗活动,合法进行贸易的协议。按照协议,对马岛岛主承认朝鲜王朝的宗主权对朝鲜王朝朝贡。朝鲜方面则给与对马岛在对马海峡的贸易优先权。

甲子士祸朝鲜王朝时期,勋旧派与士林派矛盾尖锐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第十代国王燕山君为其生母报仇的事件,发生于燕山君十年(公元1504年)四月。当年是农历甲子年,因此称燕山君屠杀士林派的事件为“甲子士祸”。

戊午士祸又称戌午史祸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因士林派名臣金宗直的一名学生在编写《成宗实录》时将金宗直的文稿《吊义帝文》收入,曾被金宗直得罪的勋旧派有名人物柳子光、李克墩指责该文影射朝鲜世祖篡位。勋旧派大臣利用国王的愤怒,怂恿燕山君把士林派全部驱逐出政府,并诛杀相关者三十多人,酿成戊午士祸。

己卯士祸1519年朝鲜王朝发生的士祸。朝鲜朝燕山君儒学衰退纪纲紊乱,中宗反正,起用赵光祖等少壮道学者,奖励朱子性理学。赵光祖以儒教为政治教化基础,欲实现三代王道政治,大事改革,终与保守派功臣郑光弼等互相对立,因此赵光祖剥夺四分之三功臣的勋位,是为士祸原因。

中宗反正朝鲜王朝的一场宫廷政变,发生于燕山君十二年九月初二(即公元1506年9月18日)。这次政变使得燕山君被废,晋城大君李怿被拥立为王,是为朝鲜中宗

丙寅士祸1506年,燕山君再度掀起丙寅士祸,试图将戊午士祸甲子士祸中遗漏的士林再度查找处理,掀起了全国的恐怖气氛。燕山君的种种悖离传统的做法让朝臣们感到恐慌,终于在1506年九月决定举事。

闲山岛大捷又称闲山岛海战,是1592年8月14日朝鲜与日军在闲山岛附近的一场重要海战。朝鲜名将李舜臣的海军在此次海战中击沉47艘日船。此次海战成为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中的转折点。

大君外交体制德川幕府所建立的一种日本独特的国际秩序,因当时把外交代表人物——将军称作“大君”而得名。建立大君外交体制的德川幕府,其对外政策通常被称作“锁国”。其主要的外交通信对象是朝鲜琉球,因此就以日本为中心,以与朝鲜和琉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而结成一种封闭的外交体制,这种体制的中心就是德川幕府的将军。而中国(明清时期)和荷兰则只是通商之国,并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汉城旬报》朝鲜半岛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报刊,创刊于1883年10月31日,由隶属于朝鲜王朝统理衙门的博文局负责。该报是朝鲜政府接受开化党朴泳孝的建议创办的。其性质与中国清末官报类似,它是由王朝官方出版的现代性质的新闻报纸,有5名编辑(包括一名日本人井上角五郎),全部采用汉文,主要翻译来自外国报纸的消息,编辑谨慎,言论缓和,是一份官员必订、供知识分子阅读的报纸。1884年12月6日甲申政变后,《汉城旬报》由于牵涉开化党而被暴民烧毁了设施。一年后以《汉城周报》的名义改版续刊。

薛聪是朝鲜新罗时期散文家、学者,约生活于7世纪末8世纪初。字聪智。高僧元晓大师之子。曾入沙门,后又还俗,自号小性居士。当时汉文还不很普及,他曾用方言(朝鲜语)解读九经,并整理了比较混乱的吏读文字(借用汉字标记朝鲜语的一种文字),使之系统化,对朝鲜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作品大部分已散失。有寓言散文《花王戒》一篇载于《三国史记》中,《东文选》也有收录,题名《讽王书》。作品以花王、丈夫白头翁、佳人蔷薇之间的对话形式,讽喻一国的君主应当亲贤人、远邪佞和道理。《花王戒》受到朝鲜历代文人学者的推崇。高丽朝显宗曾追封薛聪为弘儒侯。后世李朝林悌的小说《花史》,直接受《花玉戒》的影响。

崔冲(985~1068)朝鲜 高丽时期学者、诗人。字浩然,号惺斋。1005年擢甲科第一。时称“海东孔子”。一生经历高丽成宗高丽穆宗高丽显宗高丽德宗高丽靖宗高丽文宗六朝。历任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右散常侍尚书仆射参知政事、判西北路兵马事、门下侍中等职。高丽初期的文坛,还比较寂寥,只有崔冲和崔承老等少数人在进行创作。他们都擅长汉诗,大多写宣扬儒家思想的作品,内容贫乏,艺术技巧不高。他的《绝句》一首,写月夜景物,造意新颖,表现一种自得其乐的闲适心境。在朝鲜,崔冲首创私学,设九斋学堂,学徒纷集,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为11世纪以后高丽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有《崔文宪公遗稿》传世。

李穑(1328~1396),颖叔牧隐,谥号文靖。本贯韩山李氏。出身名儒家庭。师承大儒家李齐贤。1349年作为使臣来中国元朝,应科举及格后,在元国子监学习朱熹的学说,3年后回国。曾任成均馆大司成宰相等要职。他大部分时间研究性理学。李穑是在高丽后期(13~14世纪)开始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任大司成期间,讲授朱子学,培养了许多著名儒学者,如郑梦周权近等。李穑是高丽末年“丽末三隐”之一,另两隐是他的学生圃隐郑梦周、冶隐吉再。著有《牧隐集》55卷。

郑道传(1337年/1342年—1398年),朝鲜古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儒学家、改革家,在朝鲜王朝开国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宗之三峰,本贯奉化,生于高丽荣州。自幼博览群书,入仕高丽王朝以后力主改革,作为新兴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而与守旧的世家大族对立。后投靠大将李成桂(后来的朝鲜太祖),并辅佐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封奉化伯。郑道传主张实行科田法,加强中央集权,大力崇儒排佛,对明朝采取事大政策,并主导规划新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晚年卷入王位之争,终于在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戊寅靖社)中被李成桂五子李芳远(后来的朝鲜太宗)所杀。遗著《三峰集》。后世韩国史家称其为“王朝的设计者”。

李睟光朝鲜语이수광1563年-1628年)是韩国朝鲜的文臣及外教官,性理学者,实学者和作家。字润卿(윤경),号芝峰(지봉),谥号文简(문간韩国性理学实学及过渡期的人物。

柳馨远(1622~1673),朝鲜李朝哲学家,实学派的创始人。字德夫,号磻溪。朝鲜汉城人。出身两班即士族地主阶级,曾中进士,拒不任官,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和社会改革活动。著作涉及哲学 政治 经济天文地理数学音乐农学医学军事语言等各方面,主要著作有《理气总论》、《论学》、《正音指南》、《经说问答》、《物理》、《磻溪随录》等,但大部失传,现仅存《磻溪随录》26卷。

柳馨远主张:柳馨远反对儒学者“空理空谈”,提倡联系实际研究有用之学,主张学问必须有益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他从实学立场出发,为了实现其“富国强兵”之目的,在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土地制度到贡物(纳贡)、还上(赈贷)、军布(征收军布)制度,从废除内需司到确立国王的俸录制和王室预算,保障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改革科举制和兵役制等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成为实学派的创始了。

柳馨远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属于唯物主义。他认为“天地之理,著于万物,非物,理无所著。圣人之道,行于万事,非物,道无所行”。又认为“凡物之理,体用相因,方圆相函”,并证明事物的相互依存和联系、运动和变化有其客观性。他反对佛教、巫术、算命等各种宗教迷信,揭露和批判它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莫大毒害。在认识论上,柳馨远承认认识是人们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的,强调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在他看来,要达到认识的深化,即对事物有规律性的认识,就必须经过人们的直接经验或依靠明析的研究才有可能。他认为必须经过 “学、问、思、辨” 四者, 才能达到“穷理”,即达到规律性的认识。他从实学立场出发,不相信不为事实和经验所证实的任何东西。他虽然提出“笃行之事”即实践,但是,把实践仅归结为“自修”,即归结为修身这种道德实践。柳馨远把伦理道德问题同社会改革联系起来,以德治作为改革的辅助手段。

对社会改革,他认为土地私有制是道德腐败的主要原因,指出“以私田而陷人伦于禽兽也”。但他肯定儒家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辅助准则,即“乡约”。“乡约”虽然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信义”、 “诚实”、“正直”、“恭谨”、“清廉”、“患难救济”等优秀品质,但把它作为“德业相助”、“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行为准则和地方自治的社会组织,却在某种意义上起着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作用。这是柳馨远伦理道德观的阶级实质。

李瀷,字子新,号星湖。朝鲜京畿道骊州人。朝鲜李朝哲学家,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两班即士族地主阶级。他对当权者统治不满,终生不仕,从事学问研究。著作涉及天文、地理、经济、军事和文艺等各方面,著有《星湖僿说》、《星湖文集》、《藿忧录》等,其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后人编纂的《星湖僿说类选》中。

正文:朝鲜李朝哲学家,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子新,号星湖。朝鲜京畿道骊州人。出身两班即士族地主阶级。他对当权者统治不满,终生不仕,从事学问研究。著作涉及天文、地理、经济、军事和文艺等各方面,著有<星湖僿说>、<星湖文集>、<藿忧录>等,其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后人编纂的<星湖僿说类选>中。

李瀷反对儒学者绝对信奉儒教经典、空理空谈,主张对儒教经典持实学的态度,不要盲从,而要有创造性的理解和发挥。他博览儒学经典,注重研究自己祖国的历史、地理、制度和风俗,同时对经中国传入的西方自然科学和天主教书籍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批判,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成为实学发展兴盛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李瀷的世界观是建立在当时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他以“气”为“宇宙”的起源,认为“凡盈天地间者,莫非气也,然其融结为物即气之精英”。他认为人也是气的产物,精神依赖于肉体器官,指出:“人物之所以为形者,气血而气血之英华,谓之精神,精属血,神属气,非血则气无所寓,非气则精无所发。”

李瀷认为“气”不断进行凝聚和扩散运动,但“气”是永恒不灭的。他把“气”分为“大气”和“小气”,认为“大气”不灭,而“小气”随事物的“胚胎”、盛壮,“终于衰灭”。他认为天下万物,日久则变,其动因盖系“阴气”和“阳气”的相互作用所致。他还认为人的生死则是气之聚散,并据此批判佛教生死“轮回说”。但是,他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他力图用“气”解释鬼神,却承认鬼的存在。在他看来,具体物质的“气”是渐灭的,而与之相联的“魂魄”之气也是渐灭的,所以,“人死而有魄气未散者,种种显灵”。

在认识论上,李瀷基本上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不彻底的。他一方面认为精神、知觉依靠于肉体器官,通过五官和心认识外界,主张“格多则知进”;另一方面又认为“性”即理性认识是不经过感觉器官,是人所具有的先天的道德概念,主张“上智下愚不移”。

在社会伦理道德观上,李瀷从天赋的性善论出发,认为人具有先天的道德概念,但由于“人欲”的作用,才变恶的。主张节制人欲,无条件地服从封建道德和法,公开提倡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代表国王“忘己”、“服勤至死”。在李瀷的社会观中有积极的方面,他将当时风靡社会的奴婢制度、科举制度、门阀等级制度、巫术、僧侣、寄生的花花公子等斥之为危害社会的“六蠹”,认为这些流弊如不清除,社会就无法前进。他还认为人无尊卑贵贱,主张“士农合一”。

宋时烈1607年(宣祖40年), 出生于沃川郡伊院面九龙村外公家郭氏门中, 是朝鲜中期的大学者。 八岁时, 在亲戚宋浚吉家一起学习。 1625年(仁祖 3)在金长生门下学习性理学和礼学。 1631年金长生死后, 在其子金集门下完成学业。 27岁时中状元, 其学问名声远播。 两年后任命为凤林大君的老师, 丙子胡乱起, 王受到凌辱, 昭显世子和凤林大君被捉为人质, 落乡十年间, 辞推一切的官职, 全投入学问之中。 1649年孝宗即位, 大举起用学者, 他虽被选用, 但被人密告, 不得不辞官。 1655年母丧, 在家乡过了近十年的隐遁生活。1657年服完丧,辞世子侍讲。 1658年由于孝宗苦苦哀求, 又接受官职。 9月任命为吏曹判事, 但于1659年9月由于赵太后的问题, 又对宣宗极度失望, 于12月辞官返乡。他虽隐居, 但宣王的宠信, 人们的崇仰, 他可行使政治的影响力。 但于1674年孝宗的妃出丧, 被罢职。 1678年正月被流配到德源、巨济等地。1680年又重返回中央政府, 1683年又与弟子不合, 引起老少分党。1689年又因淑仪张氏, 生子被封为元子, 因反对而被流配至济州道。 同年6月在押送回汉城的路上, 被王赐死。 1694年被证明是无罪, 恢复官职来祭祀他。 同年, 水原、井邑、忠州等地设焚香所。 1744年(英祖 20)大家认证他, 学问的权威与政治的正当性, 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更为坚固, 更为确立, 受到人们的敬重。

尹镌朝鲜李朝哲学家,汉学派的代表。字希仲,号白湖。朝鲜南原人。曾任功曹判书、右赞成等职。因反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朱子学而被流放,后被杀害。著作有《中庸大学解说》、《论语注解》、《孟子源安针砭》、《周易诗传尚书洪范说》、《礼记家语孝经注解》、《尊尧录》等,收录在《白湖先生遗集》中。尹镌公开否定朱子学的绝对权威,创立了古证学派或汉学派。即17世纪后半期朝鲜两班(士宦阶层)中的进步学者,为反对正统的朱子经传注解,提倡中国汉朝古注,而以托古的方式在朱子学外探求真理的学派。尹镌主张世界起源于物质的气,认为“气之始”生 “太极”。“太极”又生“阴阳”、“两仪”,“阴阳”、“两仪”形成天地万物。他明确指出“太极为气”。这是在朝鲜哲学史上第一次用“气”来解释“太极”的尝试。在认识论上,尹镌以“气”解释“心”、“性”、“情”,认为“心者,气之构形也”,“心性者,亦气之交于形也”,“情者,心交于物者也”。他认为人的意识或心理感情发生于气,只有人接触客观世界的事物时才能形成。他的思想接近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在伦理道德上,尹镌反对朱子学所谓“四端”是天赋道德的观点,认为“仁、义、礼、智”虽受肉体欲望的障碍,但任何人经过理性的修养,都可以具备这种道德品质。尹镌用气的聚散来说明“人心”、“道心”、“四端”、“七情”,这对揭露朱子学的“人心道心说”和“四端七情论”(见四端七情理气之争)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有重要的意义,并为唯物主义解释“四端”、“七情”开辟了道路。但他认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绝对的,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不得违反,借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尹镌反对朱子学的绝对权威,企图从朱子学外探求真理。这种学风,在当时起了启蒙的作用,对后来进步的实学思想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

朝鲜简史—名词解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