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剖析

发布时间:2019-12-17 10:02:50

苏洵《六国论》剖析

一、导语:发愤著书苏老泉

今天我们来谈谈苏洵的《六国论》。

先来看题目。“论”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大体上分为政论和史论两种。政论,主要发表对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多为通过评论历史来总结经验教训。

显然,《六国论》属于史论。“六国”是指战国时除秦外的六个诸侯国,即齐、楚、燕、韩、赵、魏。随着秦国逐渐强大,秦国变成了其他六国的“公敌”,“六国”这个称谓也逐渐凝定下来。

秦原本是西陲的小国,最终却鲸吞六国。这看似绝难之事,却成了真实的历史,不由引发后人的深思。他们希望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本讲的题目“前事不忘后事师”就是这个意思。

再来看看作者苏洵。苏涧号老泉。《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此书号召读书人以苏润为榜样,无论何时发奋学习,都不算晚。

苏洵的名气除了《三字经》的宣传外,还沾了他两个儿子的光。苏轼、 苏敏二兄弟的名气比老爸的还要大。后人所谓“门父子三词客”,说的就是这爷儿。

苏询的文章有战国纵横家之气。有《嘉祜集》传世。

二.析读:前事不忘后事师

《六国论》是一篇思路清晰、论证严谨的论说文,初读便能抓住作者行文的脉络。所以,今天我们讲课的重点将放在字句的解读上。

(一)总纲: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便之熄灭。后来加上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路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日: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日:不赂者以路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弊在赂秦也。

破:被攻破。灭:被消灭。繁体“灭”字指用戈来拍人表示用水来灭火。

兵 甲骨文

兵:兵器。甲骨文“兵”字,两只手损一利刃,兵器的意思。后多引申为与兵器有关的义项:持兵器的人一士兵,上兵的集合一军队, 士兵的活动一战争、军事,等等。

善金文

善:好。金文“善”字中间是“羊” 两边是“言”,表示连连称羊肉好吃的意思。中国人喜欢美食,《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就反映了这种民族心理,造宇大概也受其影响。

或:有人。率:大都,一一概。

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就在于一味向秦国割地求和,不思进取之道。在抛出这个观点之前,苏洵已经明确排除了“非兵不利, 战不善”的因素。六国的军事实力不是不强,亡在屈膝求和。

接下来,作者简要解释了持此观点的原因。

第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赂秦”,国力就会损耗。如果国力损耗,武器再好军队再善于打仗,也无强大的后勤保麻来拒敌,绝难取胜。苏询认为,赂秦使六国国力剧减,这是败亡最重要的原因。

苏洵心里很清楚,割地求和只是与秦接壤的诸侯国所为,并非六国皆是如此。为了确保自己观点的严密性,他接着进行了补充说明------

第二,“不路者以好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六国联合抗秦是一个整体,未割地求和的失去了强大的同盟,绝难苟活下去。

短短几行,苏洵文章的气势与严密便展露无疑。本段最后一句用“故曰”领起,简明扼要又势有千钓地重申观点:六国破灭,全因赂秦。

(二)分论点之一:赂秦而力亏

第二段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作者直接写“赂秦而力亏”的字样,只有这样-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其实,“弱”就是“力亏”的另一种表达,弱的结果就是“负”,就是“颠覆”。苏润虽然没有直接说谁强谁弱,谁胜谁败,但读者瞬间就能做出判断:秦强六国弱,秦胜六国败。

为了详细论证,苏洵做了一系列对比。第组对比,攻取与割地: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荻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邑甲骨文

邑:甲骨文“邑”字,上面的“口”字表示范围,下面是一个跪坐的人。 整字表示人居住的地方。-般来讲,“邑”指小城镇。

城金文

城:金文“城”字,左边象城楼形,右面有代表武器的“戈”字,整字表示士兵成守的有城墙的地方,即城市。比起“邑”来,城占地更大,地位更重要。所以苏洵说“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所亡:失去的土地。

秦国侵占别国土地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不是攻占,而是割占。

六国败亡,-直有两种观点: 一是战败而亡,军事实力不济;一是不战自败,策略不对。在苏洵看来,策略不对是根本原因,六国败于割地求和。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土地对任何战争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土地最重要的功能有三个:

第一,土地提供粮食等物资。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是钱粮!土地广阔与否,钱粮等后勤物资充足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

第二,土地提供兵源。古代地广人物,兵源难得。拥有广豪的土地,使会拥有充足的兵源。

第三,土地提供战略纵深。两国开战胜负乃兵家常事,失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但若想卷土重来,必须有成略纵深。仗下来, 整个国家全论陷了,谈何翻身?海湾战争中,科威特瞬间亡国,就是因为太小。抗日战争中,中国因为战略纵深大,最终熬到了胜利。土地如此重要,但六国却“视之不甚惜”,拱手予人。 秦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获得大片土地,六国之国力岂能不亏?岂能不自取灭亡?

第二组对比: 艰辛先祖与败家子孙。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厥:相当于“其”,他们的。号◎先甲骨文

先:甲骨文

先字,上面是表示脚趾的“止”字,下面是“人”字。脚趾在人前,表示先于人的意思。

暴 篆体

暴:小篆“暴”字,表示太阳当空时双手捧着米出来晾晒的意思。后引申为暴露的意思。

苏洵说,六国人的祖先筚路蓝缕开创基业,可却生了一一群不肖子孙: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夸张的写法。子孙难道真的不珍惜祖宗的基业?当然不是,迫不得已罢了。再有,六国割地也没有苏询描写的那样迅速,割地求和的效果也不是只能获得一夜安眠那样微弱。 苏泊如此写,目的在于用夸张的手法来谴贵六国的割地政策。因为,作者越是气愤填膺,读者的认同感也就越强烈。

第三组对比:赂秦效果。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奉 篆体

小篆“奉”字,双手捧禾谷献祭上天的意思。本文引申为拱手相送。统天下的步伐。 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壑却永远无法填满。这出去的好处越多,秦国就越瞪鼻子上脸,侵略得越厅害。通过以上三组强烈的对比,苏香浓得出了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接下来,苏润引用古语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古人云:“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割地求和就如包着柴禾去救火,火非但不能扑灭,反而越烧越旺。六国割地不停,便衰亡不止。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句话和上文“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正相对应。

(三)分论点之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本分论点中,作者通过事实和假设两个层而来展开论证。先看事实:

1.齐国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与:动词,依附。赢:秦王的姓氏,代指秦国。

既甲骨文

既:甲骨文“既”字,右边的人嘴与左边食器成反方向,表示吃完了。引申为“完成、之后”的意思。

齐国,东方的超级大国也灭亡了,什么原因?依附秦国却不帮助五国。 齐国离秦国最远,受威胁的可能最小,所以与秦国结盟,称之为“连横”。 齐国坐山观虎斗的结果是丧失盟友。唇亡齿寒,最终被秦国吞灭。

2.燕赵

燕赵之君,始有达略,能中其土,又不赂奏。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义:坚持正义。

燕赵两国是苏洵称赞的对象,坚持对秦用兵,绝不制地求和。写到这里,苏询的论述还是很顺畅的。但是接下来,我觉得苏询有点强词夺理了。他大概有意把读者搞迷糊,认为燕国灭亡的原因是“刺秦”: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言外之意,燕太子丹不应该用刺客招惹秦王,而应该在战场上见分晓。事实上,史实并非如此。《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燕太子丹这样的-段话:

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因而刺杀之。

可以看出,燕国恰是因为已经丧失了抵挡秦军的能力,太子丹才想出刺秦的策略。此时,秦一统六国已成摧枯拉朽之势,绝非如苏洵所言。可见,苏洵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不惜歪曲了史实。

赵国又如何呢?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再:第二次。洎:等到。以:因为。

赵国和秦国打仗,胜率很高。燕赵虽亡,但是苏沟给予两国以极大的认同,因为这两国宁可站者死,不肯坐者生。势单力孤,但虽败犹荣。

正面论述之后,苏有再以退步假设的方式论证: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奏,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教,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润对六国一一做了假设:第一,韩魏楚三国不割地;而是帮助其他五国;第二,齐国不与秦国“连横”第三,燕国不派刺客;第四,李牧不被杀。

苏洵认为,如四个条件都成立六国与秦国相抗则胜负难定。可以看出,苏洵的立场明显站在六国方,他衷心地希望六国国能够“翻盘”。

我们都知道,战国七雄没有哪 一个是所谓的正义之师,故争都是为了利益。所谓的统一大业,无非是让已方集团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苏洵为什么要站在六国的立场之上?

除了同情弱者的心理外,这品然与苏洵所处的时代有关。北宋的处境和六国类似,都是面对强敌,都在割地赔款。显然,苏询写《六国论》的目的不是“替古人担忧”,而是借古讽今,希望能对宋朝的决策层起到警示作用。

文章至此,“借古”部分已经相当完整,但苏洵还有“讽今”之言要说。

(四)延伸:图存之道

鸣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设计的图存之道分成两个方面:

第一,六国苦练内功。世界上什么最值钱?人才!谋臣、奇士是国之根本。要想对付强大的秦国,六国就必须招贤纳土,给予人才发挥才能的动力与空间。

第二,六国要联合起来。苏润很清楚,六国中任何国的力量都不足与强秦相抗,只有众人划桨才能开起大船。但是,理想总是难以照进现实,六国最终还是相继而亡。苏洵悲叹地说: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為)金文

为:治理。金文“物”字,上面是手,下面是象,本义是驱使大象。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积威,即积久而成的威势。苏洵能够认识到秦强大与六国的衰亡井非一蹴而就, 这很客观。

第二,为国者。这个词汇前文从未出现过,只出现过六国或者其中的某个国家。 将警示的对象抽象化,这充分坦露了苏海的真正用意:希望宋的统治者能够引起足够的注意,接纳自己的建议,改变对契丹、西夏割地求和的政策。

文章的最后一段,苏洵不再含蓄,非常直白地把对宋朝统治者的劝诚落于纸面: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比秦弱小,如果不割地求和,尚有战胜秦国的可能。宋朝比契丹、西夏还强大,竟然割地求和,如此下去也非亡不可。当然,苏润说的比较委婉,只是说“又在六国下矣”。直说大宋必亡,话题过于敏感,但实际上苏润就是这个意思。

宋朝比契丹、西夏强大吗?不见得。但苏洵认为比他们强大,理由是什么呢?第一,六国与秦国同为诸侯,地位平等。而宋朝居华夏正统,西夏、契丹是番邦夷狄。从这个角度上,苏洵认为来朝比他们强大。

第二,六国是分裂的六个国家,而宋朝是统的王朝, 富有四海。从这个角度上说,宋朝显然比六国强大。

所以,苏洵认为宋朝坐拥天下之大,如再重蹈六国覆辙,“后人哀之”事小,遭人耻笑事大!

(五)拓展:宋朝人的心病------ 战还是和

北宋与奥丹、西夏求和,这是苏沟《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北宋为何要这样做呢?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 与契丹、西夏军队有大小六十余战,输多胜少。公元04年,更丹大学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激州城下,威胁励宋都。 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击败契丹。但北宋皇帝面对有利的形势,却与之订立“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组三十万匹。在苏润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有人会问,北宋的皇帝就甘心向契丹、西夏忍辱求和吗?

肯定不是。任何人都不会是受虐狂,尤其皇帝则更不愿受那种窝囊气。但是,有人会说,朱朝积贫积弱,没有能力对抗外敌。这话没错,但需要具体分析。所谓积贫积弱,并不是指宋朝经济实实力不行。相反,宋朝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根统计,北宋一年的财政收人是白银两千三百万两。前面说纳贡需要多少钱?契丹二十万两,西夏十万两,九牛一毛!我绝不是说纳贡求和值得提倡,但如以低成本换得和平的话,对百姓来讲,不能不算是最大的福音。

如果两国开战的话,花费就太高了。我常在想,宋朝的主战派,比如陆游、辛弃疾等人,他们的爱国之志非常可嘉,但是他们忘记了战争是一笔经济账。 一旦开战,天下百姓都要深受其害。更重要的是,即便开战,宋朝的军队打也打不赢。所以,两宋的朝廷主和派一直占据 上风。那么,宋朝的军队为何战斗力如此之差?

我不懂历史,仅发表皮毛之见:除掉农业民族不善骑射等因素之外,宋朝的军队败于制度。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鉴于唐末五代大将夺权的历史教训,通过一次酒宴, 和平地夺取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这就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此外,他还加强中央对地方军权的控制。这些举措加强了中央集权,却也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

第一,禁军繁冗。赵国胤将兵权全都收到自己手中,整编成禁军。北宋禁军高达百万之巨,这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第二,重文轻武。北宋文官的地位明显高于武官,文官在军事领导权上远胜武官。外行指导内行,其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第三,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北宋以文官控制的枢密院牵制禁军,用中枢的调兵权来牵制将领的统兵权。事实上,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如此政策必然造成军事上的极端被动。

第四,军队频繁换岗。北宋的统军将领频繁换防,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幅下滑。

可见,北宋的国力虽然不明,但是军事实力却槽糕无比。所以,宋朝皇帝并不是不想和契丹开战,而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有人说,宋朝军队就没打过胜仗吗?确实有过,但都是昙花-现。

有人说,南宋的岳飞不是很能打仗吗?不错,但后飞被莫须有的那名处死,其原因还是宋朝皇帝的遗传病” 。皇帝认为手握重兵的岳飞是潜在的最大敌人,所以岳飞必须死。

综上,宋朝皇帝在对待内优和外患的问题上,一直将前者视为心腹大患,这是他们一直屈膝求和的根本原因。

所以,苏洵用心良苦,但并不会在根本上触动宋朝皇帝的神经。以史为鉴,借古讽今,也仅是苏洵的一厢情愿而已。

三、结语

苏洵劝谕宋朝统治者不要向西夏、契丹求和,认为求和必然重蹈六国破灭的覆辙。他苦口婆心也好,危言耸听也罢,可惜这只是土大夫的一厢情愿。

宋朝统治者在军事上早已把自己设计成了一个天生的软骨病患者,大脑再怎么发出指令,四肢也不会听其支配,索性就瘫在那里服软。自然,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被欺辱致死。

苏洵《六国论》剖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