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

发布时间:2019-03-02 22:55:57

数学公式必须在数学模式下使用,即数学公式必须放在数学环境下,数学模式可以有很多种表示形式,不同的数学模式的显示效果是不同的,ams(美国数学学会)还特别定义了一组数学模式宏包,可在导言区调用该宏包,然后在正文中使用该宏包的命令,关于数学模式和ams的讨论放在后面进行,这里主要说明Latex的基本数学公式命令。一些常见的数学环境包括\[数学公式\]$数学公式$$$数学公式$$\begin{equation}数学公式\end{equation}等等。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命令。

 

A.角标(上下标)

     上标命令:^{}

     下标命令:_{}

上下标命令放在需要插入上下标的地方,花括弧内为上下标内容,当角标为单个字符时,可以不用花括号;如果角标为多字符或多层次,必须用花括号.

举例:

       x^2,   x_1^2,   x^{(n)}_{22},   ^{16}O^{2-}_{32},   x^{y^{z^a}},   x^{y_z}

分别显示为:

           

如果使用文字作为角标,首先要把文字放在\mbox{}文字模式中,另外要加上改变文字大小的命令,例如:

       \partial f_{\mbox{\tiny 极大值}}        (显示为: )

如果不加改变大小的命令,则输出为:

当角标位置看起来不明显时,可以强制改变角标大小或层次,举例如下:

        y_N,   y_{_N},    y_{_{\scriptstyle N}}       (分别显示为:)

第一种为正常输出,但输出效果不明显;第二种将一级角标改为二级角标,字体也自动变为二级角标字体;

第三种将一级角标改为二级角标,但强制将字体改为一级角标字体。

 

B.分式

分式命令:\frac{分子}{分母}

对于行内短分式,可用斜线/输入,例如:(x+y)/2

举例:

       行内分式 \(\frac{x+y}{y+z} \)     (显示为:)

       行间分式

                      \[\frac{x+y}{y+z}\]       (显示为:)

上面的例子表明行内分式字体比行间分式字体小,因为行内分式使用的是角标字体。可以人工改变行内分式的字体大小,

例如这个行内公式$\displaystyle\frac{x+y}{y+z}$ (显示为:)的大小和行间公式是一样的。

连分式:

    \begin{displaymath}

        x_0+\frac{1}{x_1+\frac{1}{x_2+\frac{1}{x_3+\frac{1}{x_4}}}}

    \end{displaymath}

    (显示为: )

可以通过强制改变字体大小使得分子分母字体大小一致,例如:

    \newcommand{\FS}[2]{\displaystyle\frac{#1}{#2}}

    \begin{displaymath}

          x_0+\FS{1}{x_1+\FS{1}{x_2+\FS{1}{x_3+\FS{1}{x_4}}}}

    \end{displaymath}

上述代码显示为:

       

其中第一行命令定义了一个新的分式命令,规定每个调用该命令的分式都按\displaystyle的格式显示分式;分式放在displaymath环境中。

分数线长度值是预设为分子分母的最大长度,如果想要使分数线再长一点,可以在分子或分母两端添加一些间隔,例如:$\frac{1}{2},  \frac{\;1\;}{\;2\;}$(显示为:,第一个分式是正常的分式,第二个分式在分子(分母)前后都加入个一个间隔命令\;)

 

C.根式

二次根式命令:\sqrt{表达式} .如果表达式是单个字符,则不需要花括号,但需要在字符和sqrt间加入一个空格。

n次根式命令:\sqrt[n]{表达式}

被开方表达式字符高度不一致时,根号上面的横线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了使横线在同一直线上,可以在被开方表达式中插入一个只有高度没有宽度的数学支柱(\mathstrut),例如:

       \[ \sqrt{a}+\sqrt{b}+\sqrt{c},     \qquad       \sqrt{\mathstrut a}+\sqrt{\mathstrut b}+\sqrt{\mathstrut c} \]

(分别显示为: ;注意比较两个公式;上述命令中\[  \]为简单的数学环境)

当被开方表达式较高时,开方次数的位置显得略低,解决办法为:将开方次数改为上标,并拉近与根式的水平距离,即将命令中的[n]改为[^n\!](^表示上标,间隔命令\!表示缩小间隔),例如:

       \begin{eqnarray}

            \sqrt{1+\sqrt[p]{1+\sqrt[q]{1+a}}}\\

            \sqrt{1+\sqrt[^p\!]{1+\sqrt[^q\!]{1+a}}}

       \end{eqnarray}

显示为

               (注意比较两个根式的开方次数的显示位置)

 命令\surd生成根号上没有横线的根式,例如:\surd{x+y+z}显示为 

 

.求和与积分

    求和命令:\sum_{k=1\}^n     (求和项紧随其后,下同)

    积分命令:\int_a^b

例如:无穷级数$\sum_{k=1}^\infty \frac{x^n}{n!}$ (显示为: )可化为积分$\int_0^\inftye^x$ (显示为: ), 也即

          \[\sum_{k=1}^\infty \frac{x^n}{n!} =\int_0 ^\inftye^x\]    (显示为: )

 

改变上下限位置的命令:\limits(强制上下限在上、下侧) \nolimits(强制上下限在右侧)

行内公式上下限在积分、求和符号上侧:\sum\limits_{k=1}^n \int\limits_a^b,例如$\sum\limits_{n=0}^\inftyx^n$ $\int\limits_a^b$  (分别显示为:)

行间公式上下限在积分、求和符号右侧:\[ \sum\nolimits_{k=1}^n \],例如:

       \[\sum\nolimits_{k=1}^\inftyx^n=\frac{1}{1+x}\]          (显示为:)

 

 E.下划线、上划线等

上划线命令:\overline{公式}

下划线命令:\underline{公式}

例如:$\overline{\overline{a^2}+\underline{ab}+\bar{a}^3}$       (显示为:)

上花括弧命令:\overbrace{公式}^{说明}

下花括弧命令:\underbrace{公式}_{说明}

例如:

    \[ \underbrace{a+\overbrace{b+\dots+b}^{m\mbox{\scriptsize}}+c}_{20\mbox{\scriptsize}} \]     (显示为:)

 

F  数学重音符号

a 为例,;如果字母ij带有重音,字母ij应替换为\imath\jmath     

                     

 

G 堆积符号

符号堆积命令:\stacrel{上位符号}{基位符号}                        说明:基位符号大,上位符号小

                        {上位公式 \atop 下位公式}                            说明:上下符号一样大

                        {上位公式 \choose 下位公式\}                       说明:上下符号一样大;上下符号被包括在圆括弧内

例如:

           \begin{eqnarray*}

                \vec{x}\stackrel{\mathrm{def}}{=}{x_1,\dots,x_n}\\

                {n+1 \choose k}={n \choose k}+{n \choose k-1}\\

                \sum_{k_0,k_1,\ldots>0 \atop k_0+k_1+\cdots=n}A_{k_0}A_{k_1}\cdots

           \end{eqnarray*}

上述代码显示为:

                      

 

H 定界符

       \[

       ()

       \big(\big)

       \Big(\Big)

       \bigg(\bigg)

       \Bigg(\Bigg)

       \]

以上代码显示为:

                    

自适应放大命令:\left \right;本命令分别放在左、右定界符前,自动随着公式内容大小调整符号大小

 

源文件:

\documentclass[12pt]{article}

\usepackage{CJK}

\setlength{\parskip}{5mm}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kai}

\P\quad 1 角标(上下标)

上标命令:\^{}\{ \}

下标命令:\_{}\{ \}

当角标为单个字符时,可以不用花括号;如果角标为多字符或多层次,必须用花括号.

举例:

$x^2,\ x_1^2,\ x^{(n)}_{22},\ ^{16}O^{2-}_{32}, x^{y^{z^a}}, x^{y_z}$

如果使用文字作为角标,首先要把文字放在$\backslash$mbox\{\}文字模式中,另外要加上改变文字大小的命令,例如:

\qquad $\partial f_{\mbox{\tiny 极大值}}$

如果不加改变大小的命令,则输出为:$\partial f_{\mbox{极大值}}$

当角标位置看起来不明显时,可以强制改变角标大小或层次,举例如下:

$y_N, \quad y_{_N}, \quad y_{_{\scriptstyle N}}$

第一种为正常输出,但输出效果不明显;第二种将一级角标改为二级角标,字体也自动变为二级角标字体;

第三种将一级角标改为二级角标,但强制将字体改为一级角标字体。

\P\quad 2 分式

行内短分式可用斜线/输入,例如:$(x+y)/2$

分式命令:$\backslash$frac\{分子\}\{分母\}

举例:

行内分式 \(\frac{x+y}{y+z} \)

行间分式

\[\frac{x+y}{y+z}\]

上面的例子表明行内分式字体比行间分式字体小,因为行内分式使用的是角标字体。可以人工改变行内分式的字体大小,

例如这个行内公式 $\displaystyle\frac{x+y}{y+z}$ 的大小和行间公式是一样的。

连分式:

\begin{displaymath}

x_0+\frac{1}{x_1+\frac{1}{x_2+\frac{1}{x_3+\frac{1}{x_4}}}}

\end{displaymath}

可以通过强制改变字体大小使得分子分母字体大小一致,例如:

\newcommand{\FS}[2]{\displaystyle\frac{#1}{#2}}

\begin{displaymath}

x_0+\FS{1}{x_1+\FS{1}{x_2+\FS{1}{x_3+\FS{1}{x_4}}}}

\end{displaymath}

分数线长度值是预设为分子分母的最大长度,如果想要使分数线再长一点,可以在分子或分母两端添加一些间隔,例如:$\frac{1}{2},  \frac{\;1\;}{\;2\;}$

\P\quad 3 根式

二次根式命令:$\backslash$sqrt\{表达式\} %%如果表达式是单个字符,则不需要花括号,但需要在字符和sqrt间加入一个空格

n次根式命令:$\backslash$sqrt[n]\{表达式\}

被开方表达式字符高度不一致时,根号上面的横线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了使横线在同一直线上,可以在被开方表达式中插入一个

只有高度没有宽度的数学支柱($\backslash$mathstrut),例如:

\[ \sqrt{a}+\sqrt{b}+\sqrt{c},\qquad \sqrt{\mathstrut a}+\sqrt{\mathstrut b}+\sqrt{\mathstrut c} \]

当被开方表达式较高时,开方次数的位置显得略低,解决办法为:将开方次数改为上标,并拉近与根式的水平距离,即将命令中的$[n]$

改为$[^n\!]$,例如:

\begin{eqnarray}

\sqrt{1+\sqrt[p]{1+\sqrt[q]{1+a}}}\\

\sqrt{1+\sqrt[^p\!]{1+\sqrt[^q\!]{1+a}}}

\end{eqnarray}

命令$\backslash$surd生成根号上没有横线的根式,例如:$\surd{x+y+z}$

\P\quad 4 求和与积分

行内公式求和命令:$\backslash$ sum\_{}\{k=1\}\^{}n

行内公式积分命令:$\backslash$ int\_{}a\^{}b

行间公式求和命令:$\backslash$ [$\backslash$ sum\_{}\{k=1\}\^{}n ]

行间公式积分命令:$\backslash$ [$\backslash$ int\_{}a\^{}b ]

例如:无穷级数$\sum_{k=1}^\infty \frac{x^n}{n!}$可化为积分$\int_0^\inftye^x$, 也即

\[\sum_{k=1}^\infty \frac{x^n}{n!} =\int_0 ^\inftye^x\]

改变上下限位置的命令:$\backslash$limits(强制上下限在上、下侧) $\backslash$nolimits(强制上下限在右侧)

行内公式上下限在积分、求和符号上侧:$\backslash$ sum$\backslash$limits\_{}\{k=1\}\^{}n $\backslash$ int$\backslash$limits\_{}a\^{}b,例如$\sum\limits_{n=0}^\inftyx^n$ $\int\limits_a^b$

行间公式上下限在积分、求和符号右侧:$\backslash$[$\backslash$sum$\backslash$nolimits\_{}\{k=1\}\^{}n$\backslash$],例如:

\[\sum\nolimits_{k=1}^\inftyx^n=\frac{1}{1+x}\]

 

\P\quad 5 下划线、上划线等

上划线命令:$\backslash$overline\{公式\}

下划线命令:$\backslash$underline\{公式\}

例如:$\overline{\overline{a^2}+\underline{ab}+\bar{a}^3}$

上花括弧命令:$\backslash$overbrace\{公式\}\^{}\{说明\}

下花括弧命令:$\backslash$underbrace\{公式\}\_{}\{说明\}

例如:

\[ \underbrace{a+\overbrace{b+\dots+b}^{m\mbox{\scriptsize}}+c}_{20\mbox{\scriptsize}} \]

\P\quad 6 数学重音符号

%% a 为例;如果字母ij带有重音,字母ij应替换为\imath\jmath

\begin{tabbing}

符号\hspace*{5bp} \= 命令\kill

\(\hat{a}\) \>  $\backslash$hat\{a\} \\

\(\check{a}\) \> $\backslash$check\{a\}\\

\(\breve{a}\) \> $\backslash$breve\{a\}\\

\(\tilde{a}\) \> $\backslash$tilde\{a\}\\

\(\bar{a}\) \> $\backslash$bar\{a\}\\

\(\vec{a}\) \> $\backslash$vec\{a\}\\

\(\acute{a}\) \> $\backslash$acute\{a\}\\

\(\grave{a}\) \> $\backslash$grave\{a\}\\

\(\mathring{a}\) \> $\backslash$mathring\{a\}\\

\(\dot{a}\) \> $\backslash$dot\{a\}\\

\(\ddot{a}\) \> $\backslash$ddot\{a\}\\

 \\

\(\widehat{abc}\) \> $\backslash$widehat\{abc\}\\

\(\widetilde{xyz}\) \> $\backslash$widetilde\{xyz\}

\end{tabbing}



\P\quad 7 堆积符号

符号堆积命令:$\backslash$stacrel\{上位符号\}\{基位符号\} %%基位符号大,上位符号小

\qquad\qquad\qquad\quad \{上位公式 $\backslash$atop下位公式\} %%上下符号一样大

\qquad\qquad\qquad\quad \{上位公式 $\backslash$choose下位公式\} %%上下符号一样大;上下符号被包括在圆括弧内

例如:

\begin{eqnarray*}

\vec{x}\stackrel{\mathrm{def}}{=}{x_1,\dots,x_n}\\

{n+1 \choose k}={n \choose k}+{n \choose k-1}\\

\sum_{k_0,k_1,\ldots>0 \atop k_0+k_1+\cdots=n}A_{k_0}A_{k_1}\cdots

\end{eqnarray*}



\P\quad 8 定界符

\[

()

\big(\big)

\Big(\Big)

\bigg(\bigg)

\Bigg(\Bigg)

\]

自适应放大命令,自动随着公式内容大小调整符号大小:$\backslash$left $\backslash$right

\end{CJK}

\end{document}

 

(LaTex)CTex的初次使用心得及入门教程

标签: CTexlatex文档编辑

2015-11-30 11:52 258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分类:

 

论文编写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摘要

最近要发论文了,被知乎里人推荐使用论文编译软件(CTexLaTexOverleaf之类),瞬间感觉自己用Word简直Out了(书读少)。

学校里也听说过LaTex,不过因为当时没怎么写过论文,所以对这么麻烦的软件(什么文字还可以编译!写文章就像编程一样!)要一直谨谢不敏,但是最近使用Word进行格式编辑时,实在是烦晕了,特别是表格设置,还有什么分栏跨栏之类,整得头都大了,于是便决定尝试下LaTexLaTex贴吧里有下载,不过实在太大了,安装也挺麻烦的,而刚好同学那里有个CTex(功能一样,国内高校好像都是用的这个),就直接拷了过来安装,安装很简单。(CTexLaTex这类离线版本都挺大的,安装包差不多2个多G,还有一个离线版本Overleaf,也很不错,可是我的网速太慢,就放弃了)

安装之后,可以看到CTex下面有这么多东东:

我们直接点开WinEdt,就可以愉快的编译论文了。

不过之前,我们需要做如下准备:

1  工作目录新建文件夹,用于存放写论文的图表之类

2  将要投期刊会议的论文LaTex模板放在新建文件夹中。这里模板都可以到期刊所在网站上下到,如IEEETran.clsIEEE通过期刊LaTex模板)

3  如果你是新手,你最好还需要一个例子模板*.tex(上面LaTex模板只是相当于一个库,所以你不需要在上面编辑,而这个例子模板就是可以让你在上面根据你的内容进行修改)。你的论文就是在*.tex下编辑的,有点类似于html语言。因为CTex新建后是空白文件,而Overleaf可以直接根据你选择的模板生成一全套,所以我就从上面下了一个。

4  将例子模板和论文里的图片都手拷到新建文件夹了

5  打开WinEdt,在工作文件夹里新建项目

6  最后我们就可以打开例子模板*.tex进行编译了

一、编写*.tex文件

也许打开*.tex文件后,你也许就会年花眼了,不过把其想像为Html语言,就非常好编写了。

*.tex的开头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documentclass主要指的是文件类型并指示样式模板为ieeeconf

\usepackage包库,如graphics库是导入图片需要的,而cite库是引用需要的

\title 里面包含题名,直接把里面文字修改下就可以了

\author 里面包含作者名字

\begin{document} 文档开始

\begin{abstract}

         里面编写摘要

\end{abstract} 每个begin后面都接了end

\begin{keywords}

            里面写关键词

\end{keywords}

\section{INTRODUCTION} 第一部分 {}里面包含的都是这部分的题名

           内容 \section没有结束标志,里面的段落要有两个回车,那两段中心隔了一行,不隔行会把两段合并在一起

\subsection{小标题名}

子段,  可以有多个段

。。。

。。。

。。。

\section{CONCLUSIONS}总结

\end{document}

通过上面可以看出原来的文字编辑工作只需要在固定位置写入文字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考虑布局了。

二、导入图片

导入图片首先要确保已经导入相关库:

\usepackage{graphics} % for pdf, bitmapped graphics files

然后引用时应用如下格式:

\begin{figure}[thpb]  图片导入开始

  \centering 图片居中

  \includegraphics[scale=0.3]{导入图片文件名} 里面的scale是指图像尺度大小

  \caption{例图名}

  \label{例图标号} 可以在正文位置用???来引用例图标号(12,,)

\end{figure} 图片结束

三、导入公式

公式主要可以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文章内部的如下,其在段落中间,需要用$把公式内容包括在一起:$公式$

另一种是在段落中间,一般会有公式标号

其格式如下:

\begin{equation}

公式

\end{equation}

注意:在书写公式时,除了=-+之类的符号可以直接输入,其它都有专门的字符表示,如下

不过在CTex里面有一个非常好的公式编辑器,还可以通过手写来获得公式哦

四、导入表格

表格模板如下所示

\begin{table}[h] 表格开始,如果在双栏情况下需要跨栏表格,可以将table改为table*

\label{表格标示}

\caption{表格名}

\begin{center}居中

\begin{tabular}{|c|c|c|c|c|c|}正式开始:这里的|就表格分成多列,共六列,|cc|也指两列,不过两列中间没有竖线,这里的c指列间是居中放置的

        \hline指一条长横线,贯穿整个表格,这里是指表格的上框

1 &2&3 & 4 &5\\ \cline{2-5} (这里1 2 3 4是表格第一行的内容,而\cline是指此行下面的横线,并不贯穿整个表格,而是从第二个到第五个。而\\指两行的分割)

 &2 &3 & 4 &5\\ \hline(这里1 2 3 4 5是表格第二行的内容,\hline指一条长横线,贯穿整个表格,这里是指表格的下框)

\end{tabular}此表结束

\end{tabular}

\end{center}

\end{table}

以上画的表格是这个形状(上下边框由\hline画出,中间线由\cline,竖线由|确定

1

2

3

4

5

2

3

4

5

五、导入引用

导入引用两种方式

一种需要一条一条引用

另一种则是通过*.bib引用文件直接导入就可以了,这个*.bib文件可以通过EndnoteMendeley获得,而可以直接在下载文件时导入,如在IEEE的网站上搜索时,选择bibTex下载。

下载之后可以得到如上文档,将其保存为*.bib文件就可以了

然后将*.bib引用文档放到工作文件夹中,就可以使用了

只需要文档结束位置添加如下格式就可以了

\bibliographystyle{IEEEtran}引用样式

\bibliography{My_Collection}My_CollectionMy_Collection.bib的文件名

\end{document} 整个文档结束的标志,不用管

如果不引用时,他不会显示*.bib里的引用。

只有在正文里引用里,才会按引用顺序例出引用文档,这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在*.bib文档内放置所有可以用到的文档信息,而在正文引用只需要调用\cite{引用别名},那么其就会给我们自动例出。

这里的引用别名,可以自己在*.bib文件里设置如:

 

六、文档编译

如上图,主要有三个需要注意。首先是那个L的标示,选择Xelatex,然后直接点击,如果导入了引用文件*.bib而还需要点击B标志,然后就可以点击查看PDF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引用编译的时候有问题,还有可能是引用文件没有导入的原因,可以尝试下面的操作:

1  重启软件

2  反复来回点XeLaTex和引用编译

3  引用文件里*.bib里的&%等字符,需要变成\&之类。

七、总结

CTex虽说看起来复杂,但实际上上手并不难,本人不过刚接触CTex才三天,就已经差不多完成了自己的论文。当然CTex远不至这些,上面只是本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了下,如果想系统地入门,可以看下《一份不太简短的 LATEX 2ε 介绍》。当然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看,而是要自己去实际操作。最后因为本人只不过是个新手,如果上面有什么问题,希望大家能指导指导>o<

late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