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以弹幕视频为例

发布时间:2023-01-19 16:34:12

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以弹幕视频为
摘要:BiliBili弹幕视频网(以下简称B站)以动漫、番剧、鬼畜为主打内容,是国内最大的青年亚文化聚集地。近年来互联网热词大多发端于B站的弹幕。作为新媒体技术的产物——弹幕,为青年群体自我表达提供了新的渠道。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在获取发送弹幕权利、编码和解码弹幕内容、共同狂欢的过程中构建文化身份认同,并呈现出接受并认同主导文化的趋势。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文化身份认同;主导文化文化身份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青年亚文化是相对于主导文化而言的一种文化类别,是指青年人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营造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圈子。B站青年亚文化圈以二次元文化为核心,把二次元文化知识作为该文化圈的准入机制,通过构建起圈内人的共同语言——弹幕来达到彼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与主导文化和其他文化相区别。弹幕视频作为B站青年亚文化圈的活动舞台和沟通桥梁,在该文化群体的身份建构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文化身份认同是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对他者身份的建构和界定来获得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B站通过严格的会员准入规则搭建起的围墙。只有成为B站的正式会员才可拥有发送弹幕的权利,而若想成为正式会员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答完100题。试题包含三大板块:社区规范题、违规发言题和自选模块题。试题内容以二次元等亚文化知识为主,在自选题模块,还包括军事、地理、历史等内容。这一百道题目是区分文化群体的关键。这种会员准入机制就像一种资格授予仪式,在区分会员和普通用户的同时,初步建构起B站青年群体的亚文化身份认同。
B站的弹幕语言,是青年群体特有的一种文化交互方式,将特定的语言进行编码,只有处于B站文化圈中的用户才能够进行解码,一些日常的词语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含义,从而绘制出一个共同的符号空间。通过弹幕,B站用户超越了年龄和时空限制,实现了彼此的互动,满足了自身的参与感,受追捧的弹幕便逐渐成为互联网热词的发源地。纵观年度弹幕热词,2017年的字突破了用于结婚的限制,让的意义泛化。2018年的真实B站青年群体用以评价自身认同的视频片段。2019年的AWSL源于啊,我死了的拼音缩写,表达看见幸福、喜爱的视频内容时的强烈感情,折射出B站青年群体对美好事物的期许和认同。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意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过程。[2]年度弹幕真实“AWSL”,无一不体现着B站青年群体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趋向。从这些备受热捧的年度弹幕中透露出处在B站文化圈中的用户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他们意在搭建起横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旨在通过发送相同的弹幕来融入到这一文化圈中,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与其他会员相接轨,从而达到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满屏相同的弹幕是个体与他人在感情上、心理上不断趋同的产物,强烈的感情共鸣成为某一弹幕能够无限复制与滚动的催化剂。
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不仅仅依靠会员准入机制和代表情感共鸣的弹幕来建构,对某些词语标签化的使用也可以使B站文化圈的成员聚合排外。如弹幕小学生,并不是指我们普通意义上就读于小学的学生,而是泛指那些在弹
幕中发表的言论令B站亚文化群体不适的用户,讽刺那些恶意攻击、引战等不良行为。又如左上角意指不喜欢看就出去,以此来警告那些攻击视频创造者的弹幕行为。认同的过程亦是与他者相区别的过程,B站亚文化群体用标签化的弹幕来控诉从而排除圈外人。对圈外人的界定使得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建构起专属B站文化圈的身份认同。
文化身份认同通常伴随着一种文化模式的形成。[1]B站青年亚文化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更趋向于形成一种模式化,而一种文化模式的形成,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身份认同。B站青年亚文化的典型文化要素包括各类弹幕视频分区、准入仪式感、弹幕语言和拜年祭。除了上文中已提及的三个要素外,拜年祭是B站举办的对于B站用户来说必不可少的节日盛典,是用户最为期待的文化事件和年末狂欢。不看春晚看B站拜年祭,这个青年人专属的节日狂欢的影响力日趋扩大,强化了该群体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这些独特的文化要素构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要素的组合,从而逐渐构成了一种有别与其他文化的模式。虽然一种文化模式的形成需要经历长期的发展,但是对于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而言,这显然体现着该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感在模式化的作用下不断加强,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能会有更多独特的文化要素产生并发展。
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不断扩张的今天,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也开始在该群体中构建文化认同。在B站最近的历次改版中,代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逐渐化作堂前燕,飞入B站用户的视野中。视频分区纪录片星海中包含大量的主导文化内容。被B站网友亲切称之为局座的张召忠教授自入驻B站以来吸引粉丝数百万。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军事类分区星海等体现主导文化的视频内容,自登台以来也大受B站青年群体的青睐。
弹幕作为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与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即主导文化的协商工具,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建构主导文化身份认同时起到了关键作用。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这一弹幕出自B站国创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花家中华家的谐音而来,经常滚动在B站的爱国视频中。诸如此类弹幕的产生和使用对象的演变体现了青年亚文化群体对于代表主导文化视频的认可。与此同时,作为主导文化表征的视频创作者也予以积极回应,如张召忠教授在B站视频中身穿由B站专门设计的恶搞服装等,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认为是对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认可,这种认可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反馈,加速了青年亚文化群体对主导文化的认同。综上,B站青年亚文化圈的壁垒正在逐渐被打破,B站会员在建构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同时开始寻求与主导文化进行协商。弹幕视频作为协商媒介,促进了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对主导文化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作者简介:许鑫,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以弹幕视频为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