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 教案

发布时间:2023-03-15 02:26:32

《曹刿论战》教案
教学目的:
1、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3、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曹刿论战》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
学生讨论后明确: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 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