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典文献读后感-《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3-11-23 13:57:19

马克思经典文献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书名

《国家与革命》

作者

列宁

出版社

东北书店

书籍

来源

东北大学图书馆

选择原因

列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者

阅读

方式

泛读

主要

内容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全书共六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反动国家观,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印象最深的话

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感想与评价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19178—9月写的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名著,当时正值俄国十月革命的前夕,因此这篇文章对于领导俄国革命和建立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由于之前对马克思不是很了解,所以借这次机会好好看了看《国家与革命》这本书,受益匪浅。首先,我们来看看列宁在书中所提到的观点。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2、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在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前,国家并不必要;只有在出现阶级剥削和压迫之后,国家才是必要的。

3、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并将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后,也就消灭了阶级差别和无产阶级自身,国家也就会自行消亡

4、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5、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完全不需要国家。对于那时可能出现的个别人捣乱的现象,可以通过文明人劝解打架的办法解决,不必要采取镇压(即法律)的手段。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革命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对国家的态度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近百年的历史演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社会矛盾已经与列宁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同。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地重新认识有关国家的问题,将可能不利于我们正确利用国家机器,保证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此书是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最早表述。但是,很明显,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它组织成为统治阶级,它对所有权实行强制性的干涉等等,这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从发展的观点来考察,认为《共产党宣言》虽然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初思想,但是国家问题还提得非常抽象,只用了最一般的概念和说法。列宁根据事变的实际发展,作出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结论。列宁高度评价马克思在研究无产阶级国家问题中所采取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国家与革命》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解决了用什么东西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问题。马克思还根据公社的经验,解决了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问题。列宁对马克思的这一结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公社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第一次尝试和终于发现的、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代替已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政治形式 在《国家与革命》的这些章节中,列宁所阐述的远不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全部。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新的革命实践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但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认为起码有两个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一个是关于国家的功能和命运;另一个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管理模式。

一、关于国家的功能和命运:

列宁在他的文章中所谈到的关于国家的功能,主要是指国家在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时所发挥的作用。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注意研究和发挥国家的对外功能和作用。国家的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国家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的细胞,它不仅具有解决阶级矛盾的功能,而且对于调解世界各地区和民族的纷争、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关于人类社会的管理模式: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不能没有对社会的管理。即使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也需要有管理。马克思说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同样需要有一个管理机构根据可能取得的社会财富,按照人们的需求进行财富的分配。而社会财富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允许人们完全自由地、任意去索取。

国家只是一种社会形态,他可以为阶级压迫服务,也可以为维护社会公平服务。认为国家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这种观点也是偏激的,它无异于把未来共产主义与原始共产主义相混淆。理论只有被实践所验证才能具有生命力。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而邓小平不仅敢想,而且敢做。我们应当学习他的政治勇气,用鲜活的实践成果,来丰富革命理论的百果园

感想与评价700-1000字,可以加页

马克思经典文献读后感-《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