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购受骗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3 22:08:10

大学生网购受骗案例分析
作者: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8年第03

        大一学生小同在网上购物后,收到QQ消息的加好友提示,便同意将其加为好友。对方自称是店家,声称货物有瑕疵,需核实信息以便退款,小同不假思索地配合店家。首先收到验证是否为本人操作的验证码(其本质是淘宝账号的修改密码验证码),得到验证码后的店家首先修改了小同的账号密码(导致小同不能登录淘宝账号),同时掌握了其用户信息,并通过所得到的信息,取得小同的信任;然后小同在店家的循循引诱下输入了银行账号,并在支付宝的备注里输入了银行密码,当店家询问其卡上余额时,小同微有纳闷,但仍未怀疑;当收到银行的验证信息尾号为xx的卡将支出xx时,小同略有迟疑,在反问对方未成功和压力式逼问下,小同一烦躁便将验证码脱口而出。最后,小同银行卡被扣除800元,仅剩20多块零头。

        同月,该校另外一名大一学生在网上购物后,也被不法分子利用类似的手段骗走900多元。除了这两名同学外,同期其他学员的大一新生中也有部分同学成为网络诈骗的受骗者。

        大学生为何容易成为网购诈骗对象

        网购作为新型的购物方式,以独特的购物理念和便捷的特点而颇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然而不法分子却利用网购这一平台,发布大量的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大学生因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单纯,鉴别能力有限和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把握得不够完整,往往成为网络中的受害者。

        本案中小同网络受骗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当代大学生当中:虚幻的网络爱情,网站发布的虚假中奖消息,高薪的网上招聘兼职信息……无不昭示着大学生是网络杀手的主要攻击对象。看似偶然的网络上当受骗事件,背后也蕴藏了一些大学生网络受骗的共同原因。

        网络诈骗多发 监管难度大

        在当今社会的宏观背景下,网络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系统已经成为网络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为网络交易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自身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不自觉地充当了钓鱼的工具,至今仍未有一个有效的机制能够防范和处置网络诈骗。对不法分子而言,网络诈骗的成本低,有关部门监管的难度较大,其体制仍待健全,虽然一些网络购物平台提供了消费者申诉维权平台,但目前并未有一个具有较强实际意义的举报平台。受骗以后,大多数网友选择忍气吞声,并未进行举报,致使诈骗行为日益猖獗。

大学生网购受骗案例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