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5 07:00:00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22卷第5期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V01.22.No.5 2006年1)月 ourna of Guizhou Educaon nstute(Social Science) 0ct.2oo6 苗族芦笙文化三论 李庆生 ,陈志永 (1.贵州红枫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贵州贵阳551400;2.贵州教育学院 旅游系,贵州贵阳550003) 摘要:芦笙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芦笙伴随着苗族迁徙,芦笙是苗族信仰活动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芦笙是苗族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关键词:芦笙;苗族;迁徙;宗教;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83(2006)05—0030一o4 On the Lusheng Culture of the Miao Nationalty Li Qingsheng ,Chen Zhiyong (1.Guihou Hongfeng Lake Natonal Famous Scenery Adminiatve Ofce,Gmyag,Guihou,55 400; 2.Guizhou Educaon Insute,Guiyang,Guihou,550003) Abstact:Lusheng(a reed—pipe wind instument)i close lnked wih the work and e of he Miao people. They took the instrument with them in their migration.P1aying the Lusheng is aJ1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ir religious activities.Lusheng is a symbol of cultura spiris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Key words:Lusheng;The Miao Nationay;Relgion;Spirit of the Nationality 芦笙作为苗族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千 令男女青年绕“花杆”吹芦笙、跳苗舞,芦笙似号 百年来,它一直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 角招来了四方苗族民众,于是蚩尤率众重整旗鼓,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 继续与黄帝战斗,沿袭下来,便形成了苗族的传统 彩的芦笙文化内涵。 节日即“跳月”或“踩花山”。 川南地区苗族传说: 芦笙文化与苗族迁徙 古代苗族首领蚩尤被轩辕黄帝打败杀死,蚩 苗族的足迹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 尤手下大将夸佛带领着苗族民众由北向南转移, 从:云贵高原到海南岛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乃至 途中他却不幸被轩辕黄帝的大兵暗箭射死,为歌 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少量分布,迁徙成为了苗族历 颂蚩尤、夸佛这两位苗族先祖的功绩,夸佛身边的 史的重要内容,无论走到哪里苗族的芦笙就吹到 壮士被选为超度亡灵的“路师”,在埋葬蚩尤、夸 哪里,同时,芦笙也反映了苗族迁徙这一重大历史 佛的地方吹芦笙、祭颂词、敲战鼓、吹牛角以示祭 主题。 奠。 云南马关、定武等地的民间传说: 流行于贵州省黔西北一带的苗族芦笙《迁徙 远古的时候,蚩尤率苗族等部落民众抵抗黄 舞》则是芦笙与迁徙的最佳表现。《迁徙舞》共有 帝东进,失败后退入深山密林,为集聚四方的苗族 O多节段的舞蹈动作,以单人和多人组合两种形 民众,蚩尤就在山坡上立一棵树杆,系上红腰带, 式进行表演,随舞者人数多少不限,表演时用芦笙 收稿日期:2006—01—23 作者简介:1.李庆生(1969一),男,贵州凯里人,贵州红枫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2.陈志永(1976一),男,云南曲靖人,贵州教育学院旅游系讲师。 3O一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吹词谱叙事,用肢体舞蹈动作叙述历史,词谱内容 贯通曲折相扣,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舞姿惊险而优 美,其中“上梯倒转”、“倒爬杆”、“过天桥”、“滚 山珠”、“三角倒立”、“蚯蚓滚沙”等高难舞蹈动 作,淋漓尽致地用词谱和肢体语言叙述了苗族人 民在数千年前由于部落矛盾导致战争失利后,从 黄河中下游南向淮河、长江、西南山地迁徙过程中 的血雨腥风史实。芦笙曲词雄浑悲壮沉郁,并带 有较强的说唱特色,它分为“垒营盘”、“打鼓宣 兵”、“探路”、“开辟道路”、“蚯蚓滚沙”、“上梯倒 三转”、“搭桥过江”、“鸽子翻身”、“倒立”、“旋风 吹”、“往南走”、“吹笙号”、“天亮调”、“点兵”、 “送鬼神”、“打嘎祭祖”、“花场庆”等共17节,每 节都是通过芦笙的吹奏叙述和肢体舞蹈动作来表 现苗族人民在部落战争中失败后又冲出合围,突 破艰难险阻逐渐向南迁徙的过程,反映了苗族人 民英勇奋战顽强抵抗不屈不挠的精神,如最后一 节“花场庆”完美地表达苗族群众在经历各种磨 难来到西南山区得到自由后,聚集在一起载歌载 舞喜庆胜利的一种激动场景,而今已演变为苗族 的传统节日“跳花场”习俗。 像这样具备歌舞基本特征而恢弘博大的史诗 式芦笙舞蹈,在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中都是十分 罕见的,让人惊异的是这组史诗式芦笙舞蹈的内 容竟然与歌手伴舞独唱的“迁徙史歌”内容十分 吻合,歌者在“涿鹿之战”中描述到:他们每一次 的南迁,都是在经历一次大的失败之后进行,而每 次战争他们都派出了成千上万的骑兵和步兵英 勇奋战勇猛抗击,战败后则弃城南迁,每到一个新 的地方他们就修筑城池建造高楼,敌人再来侵犯, 他们又率成千上万的骑兵和数不尽的步兵与之作 战,活生生的构筑了一个“千万匹战马,千万个战 士,一齐向敌阵冲杀,人人快马加鞭,个个显神 威”…的激烈场景。战败则率众南迁,重建家园 就这样,他们穿过一个个大平原横渡一条条 大江大河,最后来到云贵高原生息繁衍。 总的看来,苗族芦笙文化的产生从蚩尤时代 延绵不断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它与苗族生死 共存,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发 展现象。 二、芦笙文化与苗族信仰活动 在苗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芦笙在人们的观 念中它的身份是很特殊的。在祭祀活动中,它既 是乐器也是法师;在社会教育中,它既是具有语义 性的教育工具,也是具有某种记事含义的文物;在 文化生活中,它则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乐器。芦笙 在苗族社会活动中已逐渐演化成为一种内涵极为 丰富的符号,它以历史赋予的特殊身份和多种功 能作用于苗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苗族人民世代传递着一个古老的观念:“木 鼓是祖先栖:之所……芦笙是‘母亲’的化身”, 这一种观念的形成与苗族先民于“枫木”和“葫 芦”的图腾崇拜有着内在的联系。《山海经・大 荒南经》中说:“枫木、蚩尤所弃桎梏,是谓枫木”; 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 械,化而为树也”;蚩尤所弃桎梏化为枫木,枫木 化为“祖灵”,再用它制鼓,于是木鼓就成了“祖 灵”栖身之所。又如洪水滔天神话说:一对苗族 兄妹在洪水时代,乘“葫芦”得以幸免,并繁衍后 代。这就直接表明了视芦笙为“母亲”化身的观 念,它表现于苗族先民对葫芦的图腾崇拜,而芦笙 脱胎于葫芦。 观念是社会的产物,认定芦笙为“母亲”化身 的图腾观念是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孕育而成的, “母亲”是氏族的头人、领袖,芦笙是‘母亲’在掌 管祭祀、劳动、作战等重大事项中的一件重要工 具,久而久:之它的声音和形象与母亲形象权威融 为一体,成为了群体意志统一行动的表征。当人 们告别氏族社会,作为族群领袖的“母亲”不存在 了,而芦笙则流传下来继续发挥着凝聚群体的作 用,并在传统的社会观念延续发展中逐渐演化为 苗族社会的精神领袖——“母亲”的化身。芦笙 之声被认定为族人应遵从母亲的声音,如《苗族 理辞》中唱道:“妈死不埋织布机,爹死不葬长砍 刀;母死留下的话语,爹死留下的遗言,妈留下的 雨伞就扛,爹留下的长刀就背,跟妈的足迹下悬 崖,跟爹的手迹爬山岩……” J,所以说芦笙是继 承传统,团结族人、鼓励族人去拼搏去奋斗的一种 “武器”。 在各民族的祭祀活动中,乐器通常是营造庄 重肃穆气氛建构“祭”的文化产物,芦笙在苗族各 个支系的祭祀活动中,它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乐 器而且是具有“通灵”功能的“法器”和拟人化的 “神器”,它不仅“通灵”而且“通人”。祭祀通过 以芦笙为媒介,让生灵与亡灵“直接对话”,它把 某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意念行为演化为直白的教化 活动,这是其他民族没有乃至在世界上也是极为 31—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罕见的。如在贵州黔西等地苗族举行的“打鼓芦 笙”祭祀中,芦笙代表生者诉说苦情;鼓,则代表 亡灵“作答”,让阴阳两界“直接对话”完成祭祀活 动;各地各支系还有很多类似的变异形式,如织金 苗族的“祭母”、紫云苗族的芦笙“祭祖”、安顺苗 族芦笙曲“颂母亲”等等。祭祀是在低沉的木鼓、 雄浑的芒筒、苍凉的“扫鞭”和摇曳的火把的烘托 下进行,祭祀者手捧芦笙踏着沉重的舞步,吹奏哀 怨的芦笙曲“诉说苦情”。这里的芦笙是生者的 化:身,它反映了苗族古老的传统观念,亡灵听不懂 的语言,唯有唱或用芦笙吹出来亡灵才听得懂。 如 笙黔西境内苗语称作“打冷嘎”的一种用芦笙 “接魂”的法事中,芦笙却是以一种“非乐”的形式 来完成,祭祀者手持用腊封闭使发音管不能张扬 声音的“闭管芦笙”跪拜面对着先辈的坟墓,乞求 先辈原谅儿辈们的不孝,祈求先辈“回家”接受供 奉,仪式一直要进行到墓地中有一只被认为是亡 灵“化身”的蜘蛛出现,将其带回家中才算了结。 之后,还要把亡灵的“化身”送回墓地,整个祭祀 过程芦笙一直都在默默的“讲诉”一种不被生者 所用,但能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话语”。芦笙是一 件能讲“冥界语言”的被高度神话了的乐器。 芦笙在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可以说它是具有 “灵通”的法器和拟人化的“神器”,如贵州黔西北 地区苗族的祭祀仪式,它分为“请灵”、“迎客”、“上 祭”、“交牛”、“打老牛”、“送亡灵”六个部分,整个 仪式过程都是以芦笙为“法器”,“请灵”时祭祀者 手持芦笙奏开头曲,在祭祀堂上对着灵牌位平舞三 圈、作揖三次、转头舞三圈,请“祖灵”上坐,请亡灵 喝酒吃饭,用芦笙吹奏道:“活着的人泥土养,死了 的人泥土埋”,然后跳到f边,向来客转三圈,上祭 酒三杯,并用芦笙吹奏道:“留儿遗女在fJ ̄t",丢儿 弃女在门边……”最后吹奏“送亡灵”曲:“送你去 啊!回到你来的地方……”。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 每隔13年都要举行一次以芦笙吊唁杀牛祭祖的 “吃鼓藏”祭祀活动,过程大体分为“请祖灵”、“杀 牛祭祖”、“送灵隐路”。“请祖灵”芦笙吹奏道:“好 鬼来,恶鬼走,祖先啊!请来欢乐……”;“送灵引 路”芦笙则吹奏道:“欢欢喜喜地去啊,回老家去,那 是个极乐的地方……”,吹起芦笙为亡灵指路,指引 先辈的灵魂和祖宗在一起。 上述祭祀活动,无论是发丧送灵,还是驱鬼祭 祖,芦笙吹奏的不仅是一种朴素而明确的芦笙词 语,而且是一种神秘的符咒话语。 2一 三、芦笙文化与苗族民族精神的 传承 芦笙是苗族最古老的乐器,是苗族的象征,它 具有强烈的战斗气氛、欢快的生活情趣、浓郁的劳 动气息、深厚的民族感情、团结的民族号角、肃穆 的宗教色彩、独特的民族象征等艺术特色,它不仅 深受本族人民的喜爱,也是本族人民用于联络国 内外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友谊团结合作象征的管簧 乐器,是于歌、乐、舞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形态。这 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可概括为:调生于歌,乐成于 器,形乐必舞。《乐记》说:“诗,言其志也;歌,咏 其言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器从 之”。诗乐舞表现心中的情,而比较起来,诗可以 有确切的意旨,有理性的内涵,所以说苗族芦笙词 是部口传心授的诗歌体,是苗族社会的“百科全 书”。史学家们说:“苗族不仅用诗来写历史,而 且宗教、哲学、约法规章和风俗礼仪等,无不是用 诗形式来记述”。 在苗族地区,要求孩童学吹芦 笙实际上是让他们进芦笙学校去“读书”接受教 育,一个民族在无文字的特殊社会环境中,为自身 传统的延续发展,确保民族独立生存而赋予了芦 笙以音代言的功能。诗歌给舞蹈和音乐提供了题 材和内容,才使舞蹈保持文学的原始形态,并且舞 蹈情感的喜怒哀乐要限制于诗歌内容的传达指 向,正如闻一多先生在论述诗的格律时所说:诗人 在既定的格律内创作诗歌,犹如戴着脚镣跳舞,而 这对真正的诗人是必须的,苗族人民在一定的形 式一芦笙的制约中能跳出充分表现自己感情内容 丰富的舞蹈,与真正的诗人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芦笙舞蹈一般都有固定的传统曲谱,而曲谱则沿 袭词谱而成,每首词谱都有专指的语义内容,只有 懂得词谱才能通曲,只有通曲才能舞得起来。由 于苗族文化文字特殊,习舞就成了一个从幼年到 成年的动态过程,习舞者先拜师背词谱,而背词谱 实为背芦笙词,一旦吹奏起来,芦笙吐出的都是经 过排列组合的音符,而含义清楚的歌词与音符旋 律的跳动,不得不使你心旷神怡地融人其中,民间 常说“芦笙一响,脚板发痒”,就是说听到芦笙发 出有节奏的声响就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脚板痒 痒的,非要翩翩起舞不可。如今卣族地区的芦笙 会更是规模空前,方圆几里、几十里外的各族群众 每逢民族重大节日只要听到嗡嗡悠扬的芦笙吹奏 (下转第70页)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分化出来。一般以为唐以前喻三归匣母,之后喻三逐渐从匣母分出。释音出现匣母反切695条,喻三反 切185条,且界限分明,我们的看法是匣母和喻三是分开的。此种情况的出现,我们疑为是韵类的等出 现的合并。 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新唐书释音》共有4O个声母,其主要特征是:轻唇与重唇、舌头与舌 上两分,泥、娘合一,精、庄、章分立,船、禅有别,喻母三,四两分。 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参:弩文献: [1: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王力.经典释文反切考[J].音韵学研究,1984(1). [3]王力.玄应一切经音义反切考[J].武汉书院学报,1980(3). 疑 微 来 禅 日 澄 喻三喻四 [4]陆华.资治通鉴释文音切反映的宋代音系[J].柳州师专学报,2004(3). [5]邵荣芬.五经文字的直音和反切[J].中国语文,1964(3). [6]苗昱、陶家骏.华严音义声类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5(2). [7]周祖谟.唐五代的北方语音[J].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1988. [8]周祖谟.魏晋音与齐梁音.文字音韵训诂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本文是作者硕士论文的一部分,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贵州大学中文系杨军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感谢! [责任编辑:林(上接第32页) 静] 化正从文化性向艺术性、从实用性向审美性、从社 会性向专业性转化发展。作为一种古老而原始的 曲的声音都会蜂涌而至,融人其中,少则几千人, 多则上万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提高, 芦笙形态和演奏技巧除保持原有的风格外也有了 历史积淀和文化行为模式,传统的芦笙观念中所 包括的社会观念和审美观念,仍稳固存留在苗族 社会生活之中,这对芦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演 变和走向,不能不说是一种顽固的社会制约。 参考文献: [1]苗青.中国苗族文学丛书.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z].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新的改进,如今的芦笙由原来的六管发展成十管、 十二二管、十六管、十八管、二十几管,其长度有一 尺、二尺、五尺乃至一丈多,芦笙词曲从保持原来 的古朴典雅发展为节奏明快多变,特别是深沉雄 浑的芒筒的伴奏使得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 外委婉动人。其跳和舞姿的变化更大,不但跳步 踢腿刚健有力,而且舞姿潇洒自如,动作优美,它 已演变为中国和世界各民族喜闻乐见的乐器,随 [2]吴德坤,吴德杰 苗族理辞[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 社,2002. [3]田兵.苗族文学史[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981 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我相信传统的苗族 芦笙文化发展,将在国际地位上进人一个崭新的 阶段。 总之,芦笙作为一种乐器,其艺术审美价值越 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传 统的文化积淀,至今仍是苗族人民传统生活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影响推动下,芦笙文 参考书目: [1]杨方刚.贵州苗族芦笙研究[J].中国音乐季刊,1997 (增刊). [2]杨鹪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 社,1990 [3]石潮红.中国苗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996 [4]伍新福,龙伯亚 苗族史 内刊本1997. [责任编辑:梧] 70一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