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鼓艺术探研

发布时间:2014-06-13 03:56:12

湘西苗鼓艺术探研

作者:张辉

来源:《艺术教育》2012年第12

        【内容摘要】苗鼓作为湘西苗族常见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发展过程中与本民族习俗相结合,凝聚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形成特有的艺术形式与无穷的魅力,体现了湘西苗族原始文明的深厚内涵与演变。文章以苗鼓为基点,对其功能性以及节奏特点进行研究,深入展现民族艺术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苗鼓 功能性 节奏

        一、湘西苗鼓

        湘西苗鼓历史悠久,据记载,苗族是古代三苗的后裔,由于祖先蚩尤的战败,苗族从黄河到西南群山进行大迁徙,最后定居在湘西的崇山峻岭之间。因时常受到山中野兽的攻击,人们便用简单的工具予以驱赶恐吓,先是用敲打竹木的方式,后将树木砍到,中间挖空,蒙上牛皮,形成了早期的苗鼓。在早期原始农耕时期,人们在劳动之余,为了解除劳累,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以击鼓作为自娱自乐的方式,逐渐形成苗鼓艺术。

        湘西苗鼓在形制上近似于原始的木鼓,取材大多来自崇山峻岭间的树木,体积较大,基本直径达到一米,杉木干制成鼓槌,并在手握处绑上彩色绸缎,以展现洒脱、飘逸之感。湘西苗鼓击打时多是将鼓横置或倾斜45度置于鼓架之上,打鼓主要是击打鼓面,而打边则是击打鼓的两侧没有鼓皮的位置,使鼓点和鼓边所产生的不同节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音响效果,演奏时两人相互配合,打鼓打边同时进行,鼓点为主要节奏进行,鼓边主要起到伴奏作用。

        二、苗鼓的功能性

        真正体现苗鼓功能性的则是与苗族民间舞蹈的结合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喜爱、最能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苗族人民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掘自创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人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姿态、劳动场景以及动物的形态和神态编排成舞蹈动作,与击鼓动作相协调形成。但从内容与表演方式来看总是有着以鼓伴舞的共性,苗鼓在其中起到重要的声效作用。苗族鼓舞的表演通常是将苗鼓横置或斜置于鼓架之上,一人为伴奏,立于鼓侧,击打鼓边;一人为表演,立于鼓前,双手持鼓槌,在伴奏节奏的配合下,左右手互换,一手击鼓,一手舞动,相互交替。苗族鼓舞的动作丰富多彩,主要是因为舞蹈姿态来源于人民日常生活与劳动之中,如纺纱织布、砍树锯料等,同时还模仿山间丛林中鸟兽形态,如猫儿洗脸、猴儿打鼓等。苗鼓作为鼓舞中最为重要的载体,以主奏与伴奏鼓点所形成的节奏感为舞者提供了华丽多彩的舞台。苗族鼓舞分为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与多人鼓舞,始终以苗鼓的击打动作为重心,变化出许多别具一格的苗鼓击打方式与动作,除了常见的手持鼓槌正面敲击鼓外,还有徒手击鼓起舞或握拳、半握拳击鼓,也有根据舞蹈动作的需要背对鼓面反手击鼓,以肘击鼓、后跟踢鼓等。

湘西苗鼓艺术探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