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互联网发展下的新行业

发布时间:2019-10-15 15:48:12

互联网发展下的新行业

广电总局的两道禁令,就好比是那个让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201111月,广电总局正式下令,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播出电视剧中,禁止 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限广令),这项规定于201211日起正式执行。此前的2009年广电总局颁布第61号令,明确规定每小时商业广告不超过12 钟,其中19点至21点两小时的商业广告总量不超过18分钟。

这两道禁令无疑是电视广告的杀手,却成就了互联网广告的春天。

对于秒针公司来说,限广令是个好消息,广告预算不是被堵,而是重估新视频媒体价值的最好机会。而秒针将为品牌主跨多屏媒介预算分配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作为一家第三方互联网广告效果评估机构,秒针公司成立5年多,在最近三年左右的时间里找到了明确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定位。按照秒针公司CEO祝伟的定义,他们是一家为广告主提供数据分析的技术公司,我们用我们的数据管理能力挣钱,这是我们自己的商业模式。

不过,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来赚钱,秒针和很多同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保证自己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与代表性。

祝伟一直强调秒针的第三方身份,但他同样不希望秒针被各大网站视为对立面。在导致数据泡沫的原因上,祝伟更倾向于认为是因为方法论不同而非利益关系。

他坚信建立互联网广告行业统一的标准IP全库,也就是他眼里的货币度量衡,比其他的事情都更有意义。他深深知道,只有互联网广告这个行业健康,大家才都能有肉吃、有酒喝。

事实上,做数据生意并不新鲜,例如比秒针早五六年成立的好耶,2009年才诞生的百分点等等。

所不同的是,一些先进入者选择坐在网站的一边,和网站一起赚互联网广告投放主的钱;也有一些后来者选择电商作为切入口,通过数据统计与分 析,帮助电商公司挖掘数据中的奥秘,如何让来网上商城闲逛的网民变成顾客、在他们身上做更多的生意等;而秒针选择以广告主为客户,重点是帮助广告主分析从 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跨媒体广告投放效果。

这样的商业模式,并不是秒针在成立之初就确立的。

2006年底,北京大学毕业的吴明辉创立秒针系统公司,当时主要是做搜索引擎技术,正在开发一个海量数据的分析和优化平台,他当时的梦想是做比谷歌和百度更牛的搜索引擎。

当时的祝伟还在麦肯光明广告公司,经过投行朋友介绍认识了吴明辉。我了解广告行业,广告里面有海量的数据,这个行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所以我就把公司的方向往这个方面调整。”20088月份祝伟加入秒针,此时秒针已经搭建了海量数据管理平台,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收集数据、收集 什么数据往里装。

在广告行业的产业链中,从广告主、代理公司到媒体,惟一掏钱的是广告主,尤其是品牌广告主。基于有钱人才需要理财顾问的想法,秒针将自 己的商业模式确定为,为广告主做互联网广告投放,甚至是跨媒体广告投放的监测和优化管理。媒体和媒介代理潜意识中会将广告价格炒高,而广告主其实是希望节 省预算或者让投放的价值最大化,两者之间某种程度上是有矛盾的,而这正是像秒针这类数据公司的生存空间。

不过,即便这样逻辑上完美的商业模式如果早三五年做,也不一定能让秒针存活下来。

2000年的时候,一个广告主如果有10万块钱的互联网广告预算,大家会打破头去争这个客户,现在一个500万的客户只能算很小的预算 了。互联网广告行业的增长量是非常明显的。正因为广告主手里的互联网广告预算额度大幅增加了,大家才觉得理财顾问是必须的。

像秒针这样的数据公司,一定是寄生在互联网这棵大树上的。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网民总数是2200万,现在涨了25倍左右,这是秒针这类 数据公司的生存基础。如果整个盘子很小的话,你没有必要用大炮去打这个蚊子,现在不一样了,它确实非常有必要。祝伟说,这是顺势而为。

把电视广告和互联网广告投放效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种跨媒体的横向比较营销分析,秒针无疑是抢先一步的。即便是尼尔森这种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2011年初在美国才刚刚推出这样的产品。

企业培训-互联网发展下的新行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