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8-07-17 20:09:59

道德的起源

人们对道德的探讨从很早就开始了,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亚里士多德写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伦理学著作《尼可马克伦理学》,在这本书里不仅探讨了诸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德性等一般伦理学问题,而且还讨论了许多具体的行为规范,也正是在此亚里士多德奠定了道德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石,从此伦理学这门学科的事业不断拓展,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伦理学史来看,关于道德的起源,思想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观点:

首先,我们看几种关于道德起源的错误观点:

第一、客观唯心主义或宗教神学的"神启论"

这种思想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即所谓"""上帝"启示,或是某种外在的绝对观念的产物。比如在中国思想史上,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认为违背纲常就是触犯天意;基督教《旧约》中的摩西十诫,被说成上帝耶和华对摩西的启示,并通过摩西向教民宣讲教规和道德禁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道德说成是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的产物,而"绝对精神"不过是用哲学装扮过的上帝而已。

第二、主观唯心主义的"天赋论"

这种观点认为美德是人类的天赋,与生俱来,道德起源和规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良知良能""善良意志"。在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之心"侧隐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而且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明代王守仁强调"致良知",认为道德意识起源于心,只要致吾心之良知,即可得到圆满的知识。康德认为道德源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理性发端于人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一种"绝对命令"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第三、 旧唯物主义者的"感觉欲望论"

17-18世纪的西欧,这种从人的心理过程和生理需要分析道德的起源的"感觉欲望论"广泛流行,从英国的洛克,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到德国的费尔巴哈都主张感觉欲望论。洛克认为,事物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就其与苦、乐的关系而言。所谓善就是能增加我们快乐或减少我们痛苦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增加我们痛苦或减少我们快乐的东西。费尔巴哈认为善就是合理的利己主义,是满足个人的需要,是使人们感到快乐的东西。他说,道德就是人的健康的完满的本性。爱尔维修强调生命原则是"肉体感受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以人的感觉所产生的"自利心""自爱心"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以快乐程度来确定道德价值,凡使人快乐则为善,反之为恶。他们都认为,人的一切善恶部来源于感官上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 庸俗进化论的道德起源论。

这种观点把人看成是生物学或生理学意义上的人,把人混同于动物,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是动物的某些本能(如合群感母爱等)的直接延续。这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证明人类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都来自动物界,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或动物的合群性。

上述各种道德起源论都是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特定环节,甚至可以说是阶段性的成果,其中不乏正确的因素,体现了在道德起源论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例如,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尽管把人的主观方面夸大到极端,从整体上看是不科学的,但它毕竟认识到了人的主观方面在道德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道德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视人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选择,有其积极意义。较之宗教神学的道德起源论而言,确是认识上的深化和进步。但是,从根本上说,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论,由于阶级的偏见和历史的局限,总是从唯心史观出发,割断道德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联系,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实践之外去探讨和说明道德的起源。他们都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道德起源于动物的本能;道德起源于人类的欲;道德起源是不可知的。因而它们对于道德起源问题的解释,不符合道德发展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伦理学思想体系也往往强调道德的至高无上、永恒不变,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具体而言,上述观点的理论误区:

1.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2.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

3.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

同一切非科学的道德起源论相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筑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坚持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只有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才能科学地说明道德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需要这么几个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类的道德生活本质上是对人们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反映,道德的产生必须以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为前提。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体现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的自觉认识和行为选择。只有当人类祖先脱离了动物界,由共同的劳动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因为劳动和相互交往的需要,产生了意识和语言,这就为道德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动物只能依靠自身的器官活动消极地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它们之间不可能形成关系,也无道德可言。只有人类才能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需要道德规范来调节这种关系。如果一个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荒郊野岭或孤岛上的人,不与他人交往,对他来说,他的行为也就不存在道德与否的问题,也就不能表现出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人类自我意识是人类自身同动物、他人、世界区别开来的一种根本性机制。如果说人的思维还达不到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与他人、社会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他还处在物我不分、人我不分状态中,那么人的协调利益关系、协调利益矛盾就不会成为一种内在需要。所以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如果说人的思维始终处于像一个婴儿阶段,它不能正确把自己在世界上定位,那么他的思想和观念当中就不会产生一种迫切的需要,迫切需要调节与他人利益矛盾、协调与他人关系。

正是自我意识的产生,是标志着人把自身同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的一步。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

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而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又是从哪来的呢?不管是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归根结底都来自实践、来自生产活动、来自劳动。所以我们说: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统一于人的生产实践。

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劳动创造道德需要;劳动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着人们道德伦理上的交往,形成有关善与恶、祸与福、利与害等道德观念。)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道德的起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