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二试题: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3含解析

发布时间:2020-05-02 12:10:31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后篇巩固提升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完成第1~3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  )

                

A. 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2.如果用a表示2016年中国的人口数量,b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 B.c C.b D.a

3.下列我国不同省区与其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新疆水资源

1,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由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的要素决定的。第2,我国的环境承载力应为供养我国人口的极限值,显然我国的人口数量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值。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环境承载力为16亿,我国的现有人口为13亿多,介于二者之间。第3,四川水力资源丰富,山东气候资源优越,黑龙江矿产资源丰富,均为有利因素;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D 2.C 3.D

(2018·山西太原五中检测)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四大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山西 D.河南

5.西藏自治区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

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人口数量少 自然灾害少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区域面积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②④⑤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南省产业技术发达,能耗较低,生态良好

B.山西省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均生态足迹大,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D.多数省份资源储量大,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强

4,读图可知,西藏自治区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其余三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故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故选B项。第5,结合上题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西藏自治区的区域面积大,但人口数量少,②⑤正确;西藏自治区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温低,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弱,错误;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修复能力弱,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③④错误。故选C项。第6,结合所学知识由图可知,河南省为农业大省,产业技术较好,能耗较高,生态环境较差,A项错误;山西省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小,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B项正确,C项错误;多数省份资源储量不均衡,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弱,D项错误。故选B项。

4.B 5.C 6.B

(人地协调观)地处横断山区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全州面积4 703千米2,人口约53,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下表为2017年怒江州建设用地规模与比重统计。据此,完成第7~8题。

7.制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类型是 (  )

A.水资源 B.水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耕地资源

8.若长期处于2017年怒江州建设用地的使用状况,则该区域最有可能导致(  )

A.洪涝灾害多发 B.生物灾害加剧

C.地质灾害多发 D.森林火灾增多

7,读材料可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8%以上,平地十分稀少,耕地资源十分紧缺,故制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类型是耕地资源,故选D项。第8,该地区实际建设用地比重超过了适宜建设用地比重。由于该地地形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最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多发。故选C项。

7.D 8.C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上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 B. C. D.

10.关于上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9,综合等值线的判读规律,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即可判断出答案。第10,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大;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较小。

9.C 10.C

适度人口论(或称最优人口论),是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最适宜人口规模的学说。下表为2015年朝鲜和韩国数据对比表。读表,完成第11~12题。

11.韩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

A.980万人 B.1 150万人

C.2 516万人 D.5 062万人

12.与韩国相比,朝鲜的适度人口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匮乏

B.国土面积大

C.经济落后

D.消费水平高

11,根据表格,韩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适度人口数,1 150万人。第12,与韩国相比,朝鲜的经济较为落后,GDP、人均GDP均远远落后于韩国,故其人口容量小于韩国,适度人口较低。

11.B 12.C

导学号85454014(改编创新题)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口学家提出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根据广州有关规划,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1 500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联系相关知识完成第13~15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环境人口容量

B.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14.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  )

A.指导农业生产

B.引导消费方向

C.制定人口战略和政策

D.指导帮助扶贫

15.下列国家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措施符合国情的是 (  )

A.巴西适度消费

B.英国发展科技

C.美国对外开放

D.印度计划生育

13,环境人口容量是维持基本生活条件时的最大人口容量,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人口合理容量。对外开放程度越大,区域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所以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第14,估计人口合理容量,有利于制定人口战略和政策,避免人口数量超出环境的承载力,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农业生产,引导消费方向,指导扶贫意义不大。第15,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应发展科技、计划生育;英国、美国是发达国家,消费水平高,应提倡适度消费;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3.B 14.C 15.D

16.下图为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对世界未来趋势的预测。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未注明曲线为人口、资源、污染曲线,其中    曲线,    曲线,    曲线。 

(2)20世纪以来,世界资源的变化趋势是      。 

(3)世界人口增长约在    年达到最大值,此时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是       。 

(4)该图反映的问题是 

 。 

由图可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资源消耗量同步增加,粮食产量先增加后趋于下降,环境质量明显降低。今后人口数量将会因环境变化、资源短缺、粮食不足而受到限制,出现下降趋势。

(1)资源 人口 污染

(2)逐年减少

(3)2050 呈下降趋势

(4)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发展必须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7.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 未来某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低消费量

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材料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 000万的人口高峰期。同时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湖而使现有耕地面积减少8 000平方千米,新造林面积1万平方千米。

(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          。 

(2)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大的限制因素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小的限制因素是    ,利用这种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是  

 。 

(1),可通过计算得出。第(2)(3)题则应在第(1)题的基础上回答,结合人口增长可知,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大的限制因素是耕地;而水资源则相对宽松,但也应注意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0.001 3平方千米/人 0.001 2平方千米/

8 234立方米/

(2)耕地 在城市工程和交通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加大开放程度,互通有无,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3)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中图版必修二试题: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3含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