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行者”与“胡适之”

发布时间:2015-10-16 07:07:53

“孙行者”与“胡适之”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国文考试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出题,其中有一题就是对对子。出的上联是“孙行者”,结果有一半以上的考生交了白卷,其他考生的对句则五花八门,有对“唐三藏”者,有对“猪八戒”者,皆不及格。有个别考生对出“祖冲之”、“王引之”者,差强人意。只有一人对以“胡适之”(即胡适,字适之),受到陈寅恪激赏。陈大师甚至还表态说:“就凭这三个字,这个考生想上清华的哪个系都行!”这个考生就是后来的著名语言学家周祖谟。

那么,为什么周祖谟的对句能得到陈寅恪的肯定呢?周祖谟先生在回忆文章中曾专门谈及此联:“当时我想到可以作对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引之’,一个是‘胡适之’。二者自以对‘胡适之’为好。因为‘适者,往也’,‘往’跟‘行’意思相近,‘引’又是另一个意思。所以我就以‘胡适之’为好。”

而在陈寅恪先生的回忆文章中,说得就更详细了。1965年,76岁的陈寅恪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追忆昔日命题经过时自道,“其对子之题为‘孙行者’,因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又说,“寅恪所以以‘孙行者’为对子之题者,实欲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盖 “猢狲” 即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此不过一时故作狡猾耳……”(“胡孙”即“猢狲”,与“韩卢”一样,为单纯词。而对以“祖冲之”,虽然“祖孙”也成对,但终不如“胡适之”来得工巧)

原来“故作狡猾”的陈寅恪在出题时所拟答案即为“胡适之”。以“胡适之”对“孙行者”,不仅对仗工稳,平仄协调,堪与苏句媲美,而且化用典故,妙合古今。 “胡、孙”成对,本意就是想调侃同为大学者的胡适是“猢狲”,陈大师也真够幽默的。所以当周祖谟对以“胡适之”时,陈寅恪在五花八门的对句中突然看到符合自己本意的答案,自然是喜出望外,以致当场表态可以让该考生在清华任意选择专业。不过,可能是出于经济原因,周祖谟最终却选择了学费更低廉的北大。巧合的是,他竟成了胡适的门生,并且是那一届学生中为数不多的卓有成就者之一,事实证明陈寅恪的确慧眼识金。

虽然周祖谟最终与清华擦肩而过,但这段佳话却广为流传。然而当时正是白话文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有人在报上批评清华大学不应要学生对对子。尤其是交了白卷的考生,更是怨声载道。在几个大报的‘读者论坛’上便出现了许多指摘清华复古的文字。引而伸之,乃更出现许多文章指摘清华为资产阶级学校。这时,陈寅恪只好出来答辩,指出对对子最易测验学生对中文的理解程度,因为寥寥数字已包含对词性的了解,以及平仄虚实的运用。对联在各种文学形式之中字数最少,但却最富于中国文学的特色。之所以考“对对子”,实则“欲借此以发见聪明博闻的特殊人才”。陈寅恪的解释一发表,这场“风波”也就逐渐平息了。不过当时距离废科举才不到30年时间,而广大书生居然连“对对子”都不会了,可见国学一旦断层,传统之缺失会变得多么严重。

“孙行者”与“胡适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