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的要求

发布时间:2020-10-24 08:18:48

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边的内容后),

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

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1: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

  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

 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 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如:

  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

 1)人物是:“老红军”

 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了

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老红军讲了故事。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

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

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

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

 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

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D: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海棠树开花。 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学校里。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谓语动词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

 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

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C:柳树上挂冰条儿。 D:柳树挂冰条儿。  E:树挂冰条。

 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

 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D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

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A句不妥,B句正确。

 

   

缩句的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