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一词多义复习教案

发布时间:2012-12-07 10:10:08

文言文的一词多义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复习文言文时发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也会有不同。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做题目前首先要: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二、方法

1、自行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器具、 ——丝麻、宀——房舍、 ——毛皮、隹(zhuī ——鸟雀、冖——笼罩、 ——死亡、月——肉、 ——首、 ——鼻、 ——眼、 ——身体……

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有关;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字的意义。""的义符为"",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的意思,""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2、语境推断法  

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如: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访"字的意思:

A、咨询 B探望 C、寻求 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

3、课文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平伐其功"中的""均是"夸耀"之义。

4、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举例说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95年试题12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符合

16"或妄嗔怒"中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

5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 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被任用)

D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字)

6、语法分析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中的""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00年试题13"取樵炊灶"中的""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文言一词多义复习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