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美术欣赏) 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8-09-18 07:37:48

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 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美术欣赏)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和民族风格,并介绍中国绘画的门类划分以及传统技法的简单知识,在对名作的分析、欣赏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教师事先熟习我国古代绘画发展史及各时期的突出成就,对课本中所列名作的作者生平、故事,和他对绘画艺术发展所作的贡献(结合中国绘画史)也要有所了解,此外,还要掌握有关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技法知识。

准备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独特形式——卷轴画作品(轴幅、长卷)供介绍用。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中国古代绘画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中国画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强烈的民族风格,在世界上自成体系。这节课就是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

二、指导学生根据中国画的特点欣赏:

1.中国画工具、材料、画幅的特点。

教师简单演示中国画的画法,然后作扼要介绍。

2.各个时期绘画的特点,按编年顺序欣赏。

抓住悠久、成就、画科、作者等方面指导学生欣赏,作品内容介绍参考教材分析,注意板书安排,便于归纳总结。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楚墓出土,距今2000多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国古代帛787)作,距今约1200多年,被称为“稀世名笔”。

《省花仕女图》(唐)周访(公元740一804)作,距今约1200年,他创造“侬丽丰腴”的唐代仕女典型形象,被誉为“周家样”。

《珍禽图》(五代)黄签(公元903~965)作,距今约 1000多年。其富丽工巧的画风成为当时的规范,由于写生功力深厚,流传有“六鹤殿”的故事。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公元907一970)作,距今约1000多年。这幅作品是广为人知的稀世珍品。

《早春图》(北宋)郭熙于公元 1072年所作,距今922年。他是有独创的山水画家、卓越的理论家,他著的《林泉高致集》对后来山水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作,他的生平,人们所知不多,只知他是徽宗时的翰林画史,距今约900年。《清明上河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技巧精湛,是古代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稀世珍品。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作,画史没有他的记载,其活动约在12世纪初,距今800多年。据传在他18岁画完《千里江山图》后不久便死去。他发展并丰富了青绿山水技法。

《溪山渔艇图》(明)吴伟(公元 1459一1508)作,距今500年,他的笔墨奔放,富有变化,明孝宗赐他“画状元”。

《兰竹图》(清)郑辔(又名郑板桥)(公元1693-1765)作,距今200多年,X前以人物画为主,到唐代达到高峰;花鸟画在宋元获得大发展,成绩辉煌。

三、归纳:我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上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楚墓帛画,直至明清不断发展,对亚洲各国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作业:以后多欣赏多学习传统绘画方面的知识,有兴趣的可多作临摹练习。

教学后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中国画,对中国画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 台  灯 (写生画)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台灯理解它的造型结构、比例,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线描写台灯。

教学重点:

把握台灯的造型结构、比例。

教学难点:

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线描写台灯。

作业要求:

用线描画一支台灯,画出台灯的外形特征和合理的比例。

教具准备:

造型美观的台灯、幻灯。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台灯,引起学生绘画兴趣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台灯,师生共同分析台灯的结构。认识台灯因发光器具不同,分为灯泡和莹光管两种,灯泡或光管放在灯罩内,灯柱把灯罩和灯座连接起来。

2、理解透视现象: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圆柱状灯罩的罩口成为宽窄不等的椭圆形:长方形的灯罩呈立方体,仰起时看见灯管,它和灯座都有近大远小的现象。

3、绘画步骤:

1)、绘画并记住台灯特点。

2)、用辅助线勾出灯罩、灯柱和灯座各部分。

3)、从灯罩开始逐一刻画(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连接及其大致的比例。)

4)、对照实物修改。

三、分组写生,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绘画。

四、小结:

1、表扬细心观察,画出特征的同学。

2、指出绘画时必须表现台灯特点,画出大体比例,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相互连接。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画出台灯的基本造型,把握形体结构、比例,但对透视关系把握不好。 

第三课 人 的 五 官 (写生画)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人的脸部、了解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认识五官运动与人物表情的关系,学会画五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学会画五官。

教学难点:

如何确认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

课前准备:

1、儿童头部五官位置图一幅。

2、五官形象图一幅(正面、半侧面和3/4侧面。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儿童头像,从欣赏中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请一位同学到教坛前,师生共同分析五官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发际到眉等于眉到鼻尖,又等于鼻尖到下额;两眼距离等于一只眼,眉到鼻尖长度等于耳朵长度)。

2、观察五官形象图,认识五官的造形和结构。

3、通过幻灯片观察,认识五官变化所 引起的变化的人物表情的变化。

4、绘画步骤:(教师示范)

A、观察五官并把它安排在画面中。

B、对照五官琢个进行刻画。

C、欣赏课本图例并作小结。布置作业:画人的五官。

三、分组:同学间相互对着绘画,或用镜子对着自已的脸部画出五官。构图要饱满,若画头像,画纸竖放;单画五官的,画纸竖放或横放都可以。教师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胆绘画。

四、小结:1、张贴作业,师生共同评议。2、小结本课所学习的知识。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学生对同学的观察,了解了五官的特点,学会了画五官。


第四课 各种表情的人物形象(写生画)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各种表情的人物形象,体会环境能影响情感,美好的情感能促进学习和健康,从而感受到社会的美。通过观察人的五官,认识脸部不同的情绪是通过眉、眼、嘴、鼻的运动的规律,作适当夸张,画出人的表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人的五官,认识脸部不同的情绪是通过眉、眼、嘴、鼻的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眉、眼、嘴、鼻的运动的规律,把握人物表情。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人的五官》作业评述导入新课。说明人五官的运动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表情。

二、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人物的各种表情,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人物表情的变化主要依靠哪些五官。

三、拿出小镜子对着自己,做出平静、欢乐、愤怒、悲衰的表情,请同学讲出它特点:

平静——眉、眼、嘴都平常,没有什么运动。

欢喜——眉、眼略弯,嘴角上翘(眼、嘴器官有所运动)。

愤怒——眉头紧锁低拢,眉梢上提(竖眉),眼睁大鼻孔撑开,两唇咬紧嘴角向下,口形下弯成新月形。

悲哀——眉梢下拉,成倒眉状,外眼角下垂,嘴角下弯微微张开。

四、运用各种表情简图要进行小结。

五、绘画步骤:1、观察表情,记住特点。

2、画出头部。

3、根据观察和记忆画出五官表情。

教师边示范讲解:由于外界事物的影响及个性各异,因此人物表情经常发生变化。绘画前应认真观察,抓住特点,适当夸张,使之典型化并画下来。

六、布置作业:观察同学或自己,抓某一表情画出来。(时间允许,可多作几中不同表情的描绘)

七、小结:举办展览共同评议,加深认识。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学生的表演,使学生比较具像地了解到五官运动和人物表情的关系,画出了不同表情的人物头像。

第五课  我的同学 (写生画)

教学目标:

认识儿童身高比例,运用各种线条,抓住特征,为同学画一张全身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育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认识儿童身高比例,学会运用各种线条,为同学画一张全身像。

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特征,为同学画全身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时计划:1课时

课前准备: 

1、动员2—4名同学做模特。

2、儿童身高比例图。

3、收集儿童全身的人速写或图片,供学生欣赏和观察分析。

作业要求:

抓住同学的特征,注意全身各部分比例,为同学画一幅全身像。

教学过程: 

一、出示儿童的人特速写供学生欣赏,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从人物速写画的分析中,指出画好人物画不仅要刻画五官,还要注意表现人物的外形特征以及画准人体比例。

2、请一个同学站出来,师生共同分析:人有不同的体形特征(高、矮、胖、瘦),人体可分头,躯干、上肢、下肢、四部分,画好人物还应注意身高及各部分的比例。儿童身高比例是以头长为标准的,五年级学生身高约五个到六个头长(以五个头长为准,则躯干、下肢、上肢均约为两个头长),绘画全身像,要根据头长定出全身高度,然后绘画。

三、绘画步骤:

1、从观察中找出特征(性别、高、矮、胖、瘦,衣饰和站、从姿势。)

2、以头长为标准画出全身高度和动态。

3、画出头、躯干和四肢。

4、根据特征进行细致刻画。教师结合线条的表现力进行绘画示范。

四、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张贴学生作业,共同评议,表扬出特征、比例恰当、构图饱满的同学。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儿童身高比例,运用各种线条,抓住特征,为同学画出一张全身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第六课   鼓 手 (写生画)

教学目标:

通过写生,让学生初步学习描绘人特动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教育学生热爱队组织。

教学重点:

掌握描绘人物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手部动作的刻划。

课前准备:

选出2—4名同学做模特,备好鼓、鼓梆。收集小先队出队仪式的图画及鼓手的范画供学生欣赏。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少先队鼓乐队的录音,出示出旗议式的图片,阐述鼓手有节秦的鼓声,鼓舞同学们奋勇前进,鼓手的形象令人尊敬,指出本课目的是绘画鼓手。

二、讲授新课:

1、请鼓手站出来,师生共同分析鼓手形象、动态的特点:

1)、打鼓时站立或踏步前进。

2)、鼓是个圆柱体。鼓面与水平成一定角度。

3)、鼓在人的前面,佩带在腰腹之间。

4)、上肢的动势与鼓的关系:上臂与躯干构成的角度,两肘联线与鼓面比较(这是动态的重点)。

5)、打鼓的两只手的姿势:

A、大拇指与合拢的四指夹着鼓棒。

B、右手手心向下,左手手心向右。

6)、复习儿童身高比例。

7)、绘画步骤:

A、用直线定出人体高度、肩宽和鼓的宽度。

B、分出头、胸、腹、上肢和足部的位置。

C、用基本形画出各部分,然后从头开始画。

D、用线刻画细部,注意手部帮手部动作的刻画。

三、分组写生,教师指导并强调从整体到局部

出发去绘画。

四、作业展览并作小结。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写生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描绘人物动态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并增加了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

第七课   插  图 (创作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插图特点和文学作品的关系,并学习为文学作品画一插图。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认识插图特点和文学作品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画面主体符合内容要求。

课时计划:2课时

课前准备:

1、欣赏用的插图作品及步骤图。

2、让学生收集熟悉的神话、寓言、童话等故事供学习创作插图之用。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分析插图作品的关系:

插图是用形象表现作品主要情节及形象,目的是使读者加课对原作的理解。创作插图时,即要尊重文学作品原意,又要发挥视觉艺术的功能,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

2、绘画步骤:

A、熟悉故事,选出主要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身份、服饰、所处环境和时代特征。

B、用铅笔定场景位置。画出开空与地平线,用基本形画出主要的景物。

C、定出人物的位置,按人物的大小,前后系定在画面上。

D、详细画出各部分。

3、作业要求:本课要求用铅笔完成画稿。

4、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5、小结作业情况,要求学生下节课带颜色。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讲述上次草稿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一些与创作插图有关的形象资料(中外人物服饰及建筑图),讲述插图作品的主体要符合内容要求,人物的身份、服饰及配置景物应有时代特点。

2、分析插图颜色的运用。

运用色彩,一般是根据作品内容决定的,例如课文左上图,色调是黄色,表现了在炎热阳光下小熊和小朋友开心吃西瓜的情景;右图用版画形式画的插图,两旁深蓝色突出了红色的中央及其人物,象征了英雄人物的性格。从上述分析:

A、 色彩与作品内容有密切关系,色彩为表达主题而设。

B、 用颜色衬托主体形象,使其突出,可以运用重色衬托淡色或淡色托出重色。

3、着色步骤:(阅读课文及出示步骤图说明)。

三、学生着色,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对主题突出,画面主体符合内容要求,配景有时代特征,色彩鲜明的插图给予表扬。

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学习中,因为是学生自选喜欢的故事题材画插图,兴趣较高,画出了一些有趣的插图。


第八课 对称式纹样(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用对称的法则设计对称式纹样,学会用一种颜色(加白或加黑)深浅画成。

教学重点:

通过作业的制作,掌握对称式纹样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单色制作纹样。

教具准备:

用对称式纹样装饰的民间工艺品。彩色单独纹样供学生观察分析,出示色相明推移图,分析着色方法。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出示民间工艺品,认识对称纹样及其用途并板书。

二、 讲授新课。

1、 分析对称纹样的特点:(解释对称纹样)骨式:

A、 上下、左右或交叉对称图。

B、 纹样内容:动物、植物等。

C、 纹样要适形、变形、夸张和适度添加。

D、 给人以规律、整齐和稳定的美感。

2、 绘画方法:

A、 设计外形:几何形 自然形。

B、 在对称轴一侧设计纹样:

1)、概括、(2)、变形、夸张(3)、添加。

C、复印纹样并作修改。

三、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四、 小结:表扬优秀作业,指出存在问题。

第二节

一、 检查草稿、讲评导入新课。

二、 讲授新课:

1、出示彩色单独纹样供学生观察分析,出示色相明度推移图,分析着色方法。

A、 在一种颜色中加入不同的同类色。

B、 色彩的搭配不要太接近。

C、 底色课,花纹要浅色;花纹色深,底色要浅,一般先上底色, 后着花纹。

2、绘画步骤:

A、 整理纹样底稿。

B、 找出一种喜爱的颜色,加白或黑调出深浅不同的色彩,确定花纹与底色的深与浅。

C、 先着底色,后上花纹。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强调每个颜色分量要调足,绘画要细心。

四、举办作业展览,师生共同评议,最后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知识。

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学习中,因为准备了较多的范画,学生能掌握用对称的法则设计对称式纹样,但存在少创作多临摹的现象。


第九课  贺 年 卡 (设计)

教学目标:

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贺年卡。

教学重点:

掌握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贺年卡。

教学难点: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具:

多款各式各样的贺卡。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出示贺年卡,讲解其意义,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贺年卡,认识贺年卡的内容;包括贺词、年份及装饰图案。

2、分析不同形式贺年卡的特点。

A、单页卡两面使用。

B、双页卡双页卡有四面,通常使用三个面。

C、多面卡,正反折后呈六页,可使用多面

3、制作方法:

A、镂空法在多页卡的封面上开出多种多样的小洞,使底页的图案显露出来。

B、剪贴法用各种彩色纸,挂历纸剪贴图案、文字。

C、拼贴法用多种材料,如羽毛、布、花卉、蝴蝶等物制作图案。

4、设计方法:

A、确定单页或双页,横式事竖式。

B、确定图案和文字。

C、选择适当的制作方法。

三、学生实践,设计贺年卡草稿。

四、小结作业情况,要求下节带水粉色色纸及有关材料。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设计稿,表扬构思新颖,形式内容好的草稿。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用各种手法制作的贺年卡,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

2、欣赏课文中的贺年卡,分析涂色方法:应有主要颜色,节日一般多用热色(红、橙、黄),并适当用些蓝绿等冷色配合,做到对比中有调和,其次是底色深,图案文字浅色,或底色浅,图案文字深色。

3、运用粘贴方法制作,要保持作品清洁,贴好后压平。用水粉色可适量加白色,使之涂得均匀。

4、制作步骤:

A、根据设计图考虑色彩的配置及制作方法。

B、选择合适的材料,小心着色和粘贴要求精工细致。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小结:展览贺年卡,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兴趣高涨,能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精美贺年卡。


第十课  立方体、圆柱体 (写生画)

教学目标:

立方体与圆柱体的结构和透视规律。

教学重点:

观察感知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

掌握立方体与圆柱体的结构和透视规律。

具:

石膏立方体与圆柱体教具及其透视图。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出示石膏立方体,分析它的特点,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画出立方体,引出它的透视现象。

A、由于距离不同而产生近大远小的现象。

B、绘画物体的立体艺术需要把物象的厚度在平面上表现出来。

2、从观察中理解立方体的透视现象。

A、立方体有6个面,有三组方向不同的棱线。

B、若立方体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就产生了平行透视。讲解平行透视的特点并演示画法。

C、立方体的边棱与画面构成两种关系;垂直边、成角边。成角边向两个方向消息,便产生了成角透视。演示成角和透视的画法。

3、出示圆柱体,分析它的透视现象。

三、学生作业:观察纸盒和饮料罐,分别在纸上作平衡,成角透视的立方体和立置、平置的圆柱体的单个练习,加深对透视现象的理解。

四、讲评:看作业情况,小结表现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结构和透视现象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展示立方体与圆柱体的透视图,小结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知识,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实物,确定立方体是哪种透视,圆柱体是怎样放置的,注意两件物体位置的前后及高低大小的比例关系。

2、绘画方法:边讲边示范。

A、确定大体位置(构图)。

B、分出立方体和圆柱体的位置。

C、画出物体结构特点,透视现象。

D、根据光线的来源,用铅笔略涂明暗。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用量比的方法定出物体的比例,注意近大远小和椭圆最窄两端的画法。

四、讲评:作业展览,小结有关透视知识,表扬优秀作业。

教学后记:

  由于上课的条件限制,学生对透视知识的理解还不到位,作业完成的效果不是很好,课后应要求学生利用纸盒和饮料罐多作观察与绘画练习。


  第十一课  桌面上的物品 (写生画)

教学目标:

通过桌面上的物品,写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表现出物体的形状比例,位置的相互关系。教育学生养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一些写生基本的美术知识。

教学难点:

表现出物体的形状比例,位置的相互关系。

具:

写生的物体,绘画步骤图,范作。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写生物品“茶杯与方茶叶罐”,启发学生理解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想一想前课是怎样画立体与圆柱体,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桌面上的东西,“茶杯与方茶叶罐”是生活用品,低中有高,大中有小,位置有前后,给人以节奏的美感,使人感到生活中的乐趣。在你自己的位置上看,它们谁高谁大,谁前谁后?茶叶罐是什么透视?

2、桌面上的物品,总有引人注意的地方,例如茶叶罐是什么颜色的,表面有什么装饰图案?绘画时要仔细刻画对茶杯的结构和外形特征,并引导学生分析。

3、绘画方法:出示步骤图,边讲边示范。

A、找好位置,确定构图,直线定位置。

B、先从前面主要的物体开始画,画出各物体相互间的比例,位置及透视关系。

C、根据美的原则进行深入刻画。

D、注意立方体和圆柱体透视变化,检查整体效果。

三、学生练习,用线条描表现对象,教师指导,特别要求学生构图饱满,大胆用线,画出各物体特征比例和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

四、小结:展览学生作品;表扬优秀作业,指出存在的问题。

教学后记:

通过写生桌面上的物品,学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能表现出物体的形状比例,位置的相互关系。


第十二课  风  景 (速写)

教学目标:

选择校园一角,以较短的时间,用线条把美丽的风景画出来。

教学重点:

建筑物、树木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建筑物的透视变化与主次的表现方法。

具:

风景图片,风景速写范画。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风景图片和风景速写给学生欣赏,引起学生绘画兴趣。

二、讲授新课:

1、对风景速写进行分析:

A、用线条表现景物现象。

B、把主要景物放在画面视觉中心,突出主体。

C、运用疏密相间的线条丰富画面层次。

2、绘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A、观察景物,找出最美的角度,分析对象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B、用铅笔将主要物象的位置安排好。

C、从主体景物开始,画出物象的外形特征,直至把画面画好。

1)、先画对画面起决定作用的景物。

2)、根据物象的色彩,形状结构的特点有意识地组织疏密相间的线条丰富画面,主要景物应详细刻画;远景要简明、概括,使画面层次分明。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表扬构图好,层次分明,形象准确,线条流畅的作业。

教学后记:

  因为本课是风景速写课,学生是在室外完成的,学生能用儿童画的方式表现校园的一角。

  


第十三课  风 景 写 生 (钢笔淡彩)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学会取景,并运用钢笔淡彩的表现方法画一幅风景写生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用钢笔勾出风景画稿。

教学难点:

把握景物的空间感。

具:

钢笔淡彩风景作品和示范用品。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出示钢笔淡彩作品,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钢笔淡彩作品分析。指导学生作品的选材、构图、表现方法等去认识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激发学生绘画兴趣;认识钢笔也是绘画工具,知道本课是要求用钢笔淡彩作风景画练习。

2、分析钢笔淡彩的特点:“钢笔淡彩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线为主,色彩辅之。

3、绘画方法:

A、取景。

B、用铅笔定位置。

C、用钢笔线条进行刻画。

D、着色。用固有色薄涂。

三、学生集队到中班前写生,教师指导取风景。提醒学生注意透视现象。本节课完成钢笔描绘风景的大体效果。

四、讲评对构图好,层次分明,形象较准确的作业给予表扬。布置学生下节课带水彩用品。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讲评上次作业,导入新课。

二、讲授钢笔淡彩的绘画方法:

1、用钢笔画好景物,对主要景物作细致刻画,远景处理宜简。

2、待钢笔画稿干后,观察景物的色彩,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淡淡地涂上色彩,使钢笔线条显露,如发现颜色分量不够,待颜色干后再涂一次,切不可来回涂抹,以免将线条洗掉或弄脏画面。着色可从远到近(边讲边示范)。

三、带队到中班教室前面,进行风景写生。学生着色,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张贴学生作业,共同评议。对主体突出、色彩明快、钢笔淡彩特点强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同学课余多作练习。

教学后记:

  由于条件限制,本课由写生画改为临摹画,学生通过临摹作品,体会钢笔速写的特点。


第十四课 路与街的风景 (写生画)

教学目标:

通过路与街景的写生,复习风景写生和透视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在练习中运用透视原理,进一步训练其描绘能力。

教学重点:

景物的选取和表现。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和在练习中运用透视原理。

具:

写生示范过程及范作。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出示路与街风景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导入新课。

二、讲新课:分析霍贝玛《树间村道》。画中地平线在画面1/3处,天空占大部分;通过画面中心位置的“路与树”强调平行透视,表现了无比深远,广阔的乡村风景。是风景成功运用透视的杰作。

1)、地面——近宽远窄。

2)、建筑物——近高远低。

3)、天空——近(高)远(低)。

物体近大远小,越远越小,并消失在视平线上。

三、阅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绘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1、通过观察找出景物的特点,远景、确定构图,理解透视现象。

2、以概括的线条勾出地面的建筑物,树木和天空的轮廓,要区分景物的近大远小。

3、从前面的主体景物开始深入绘画,直至完成。

4、整理。

5、带学生到选定的景点写生。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本节只要求学生起稿。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评讲,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整理画稿。看草稿是否主次分明,中心突出,有无透视错误,省略不必要的细部。

2、着色:(示范)

A、颜色排放应有规律,可按柠檬黄、土黄、朱红、大红、赭石到浅蓝、深蓝、紫色排列,便于分清色的冷暖及明度的区别。

B、着色先涂天空,接着涂地面,然后从远景画到近景,远景要概括地画,为要突出主体楼房和街道的特色,应该认真细致刻划。

C、如果是线描作业,则要求线条流畅,注意疏密对比,丰富层次,根据景物特征;运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

三、继续带队到选定的地点绘画,教师辅导。

四、约余下12分钟时,带学生回教室凭记忆进行整理。

五、张贴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表扬优秀作品。指出风景写生,一要选好景,搞好构图,二要有主次,注意画准透视。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复习了风景写生和透视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在练习中运用透视原理,进一步训练其描绘能力。


第十五课 有趣的纸人(制作)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纸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设计意识,使手、脑、眼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设计意识。

教学难点:

纸工制作的程序。

具:

纸人范作。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民间人物玩具和纸人给学生欣赏,激发制作兴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分析人的特点:在圆锥体上绘画或粘贴人物五官和衣服而制成。

2、制作方法:(演示全过程)

A、制作纸锥。

在厚纸或旧挂历纸上画一个圆形,裁去30度至180度不等的扇形粘牢切口,可行大小不同的纸锥。

造型加工,制作有趣的纸人。

B、粘上脸型,画上五官。

C、分出衫和裤或裙。

D、加上小帽、衣服装饰。

可运用不同材料组合粘贴,使纸人更加有趣。

三、 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 评讲作业。

教学后记:

本课是一节手工课,形式简单而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做出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有趣的纸人。


第十六课 漂亮的小台灯(制作)

教学目标:

通过小台灯制作,培养学生工艺设计的兴趣,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

小台灯灯罩的设计。

教学难点:

灯罩与灯座的连接。

具:

小台灯范作及制作材料。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出示款式不同的台灯供学生观察,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台灯用于照明,也是装饰品(即实用又美观)。制作前必须先设计,本课学习要求是制作小台灯。

2、通过观察,认识台灯的结构:灯罩、支架和灯座、电源线。灯罩分为圆柱体、圆锥体、角锥型等。

3、灯罩制作:

A、制作圆锥形灯罩,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圆锥越小。

B、讲演圆柱形灯罩的制作。

C、讲演角锥形灯罩的制作。

D、支架制作:用铁丝的一端在废口绕几圈并捆好,另一端斜面上约7—8CM处扎一小圈即可。

E、设计灯罩图案。

三、小结制作步骤。学生制作灯罩,教师指导,鼓励创新,不要仿制。

四、表扬设计有新意的同学,要求下节课带色纸、水粉颜色、剪刀和浆糊。

第二节

一、安定情绪,要求学生把用品整齐放好。继续进行新课。

二、讲新课:观察示范台灯和教材中范图,认识灯罩与灯座的装饰色彩要相配呼应,如课本右上彩图的小台灯。黄色灯罩画有大量蓝色的鱼,配上深蓝间白的灯座,白色,近似波浪,鱼水相配,使感到台灯座,白色,近似波浪,鱼水相配,使感到台灯灯座与灯罩是一个整体;中间是红白灯罩配上红白相同的灯座,使人感到台灯灯座、灯罩的红色上下呼应,浑然一体。在设计台灯要从总体出发,要考虑台灯的造型装饰纹样、色调三个方面如何协调统一,设色时把自己的构想充分表现出来,新颖美观的台灯,便呈现眼前了。

三、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1、运用绘画、剪纸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均可。

2、把灯罩装饰好了再粘合起来,待平了固定在灯座上。

四、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教坛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鼓励。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废物利用,做出具有实用性的台灯,锻炼了到动手能力,也养成了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十七课 新颖的组合柜(制作)

教学目标:

根据实用美观的原则,教学学习组合柜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组合柜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组合柜的排列次序。

具:

图片、制作材料及组合柜范作。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组合柜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观看认识组合柜的特点与功能。

A、组合柜由不同大小的方格组合而成。

组合柜可放置物品,陈列工艺品等。

2、让学生讲述家里或在商店见到的组合柜的特点。(教师归纳;子合柜的设计,以居室的空间面积、多种用途,造型美观为依据,有大小、高低,弯曲的不同造型,它不受任何程式限制。)

3、阅读课文,认识组合柜的形式美在于有秩序和变异的组合,制作时先设计平面图。

4、制作方法:

A、根据居室场地和使用功能(盛物还是陈列为主)设计平面图,注意实用、美观。

B、设计图制作各种大小不等的组合单位。

C、根据平面图拼装成组合柜。

三、学生制作,教师指导。组合柜由于需要多个大小立方体才能组成,因此作业由24人组成小组合作为好。本课绘出设计图,完成基本单位的制作。

四、小结:表扬富于合作精神和创新的小组。

第二节

一、检查上节课制作的半成品,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组合柜既要实用又要美观,组装前再检查平面图是否符合要求。基本单位是否制作完毕。

2、组装方法:

A、按平面设计图,先检查是否做好底部的大柜,然后再装中部和上部的组合柜。

B、组装要求整齐美观,接合平整,粘贴后牢固。

C、装饰:

1)、要有基本的色调(明亮的、深厚的、沉实的)装饰要大方,不要太花。

2)、可用涂色的方法或粘贴石纹纸,木纹纸等方法装饰。

三、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在装饰配色及选用材料上给学生提供参考意见。

四、展览,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业。

教学后记:

本课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均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利用实用美观的原则,用废泡沫板设计出各种新颖别致的组合柜。


第十八课 我家的客厅(制作)

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我家的客厅”摆设的总计划和各种小家具的制作,获得美化生活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我家的客厅”摆设的总计划和各种小家具的制作。

具:

客厅的摆设的范例图片。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出示几款客厅陈设范例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客厅是年接待客人的地方,要求摆设整齐、美观、舒适大方。

2、客厅常见的家具:洒柜、组合柜、长短沙发、桌子、椅子、茶几或中式的红木家具等。用什么样的家具,求什么样的情调,先要作摆设的总设计。

3、设计家具要注意各种家具之间的高、矮、大、小、长短的配套。组合柜、桌子、茶几、椅子、沙发均要按设计总意图制作。

4、制作方法(分组制作,四至六人一组)

A、集体讨论:先设计客厅摆设图以及柜、桌子、椅子、茶几等家具造型的平面设计图。

B、分工制作各种家具。

三、学生制作:各小组按设计图,分工合作每人必须在本课内完成本人承担制作任务。装饰美化,组装在后一节课进行。

第二节

一、检查各组制作小家具的情况,提出本课任务:

1、继续制作末完成的小家具。

2、按设计图摆设一个美观而舒适的小客厅。

二、复述上节知识,家具设计要美观实用,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比例。

三、按总设计的要求,把制成的小家具涂上色彩并可加上各种材料装饰,如沙发粘贴桌子、椅子、组合柜可贴石纹纸、木纹纸。色调要统一。

四、根据总体设计摆设各种家具,组成一个舒适的小客厅。家具放置要整齐才来得美观。

五、学生作业:继续制作,把经过装饰好的家具,按设计图组成一个舒适的小客厅。

六、展览作品。各组把做好的客厅模型放在桌面上,然后互相参观,评出最美最舒适的小客厅。

小结:要使客厅美观而舒适,家具造型要美观,耐用,色调要统一,高低大小配置得当。

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能综合前面学习的知识,运用实用美观的原则,耐心细致地做出了造型漂亮的组合家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美术欣赏) 一课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