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简介

发布时间:2019-05-13 15:07:42

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诗词特色】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2]《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贺的诗文

马诗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马诗二十三首

唐代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南园十三首

唐代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其一)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其二)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其三)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其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五)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其六)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其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其八)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其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其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其十一)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其十二)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其十三)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代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春归昌谷

唐代李贺

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 
天网信崇大,士常慅慅。逸目骈甘华,羁心如荼蓼。 
旱云二三月,岑岫相颠倒。谁揭赪玉盘,东方发红照。 
春热张鹤盖,兔目官槐小。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 
京国心烂漫,夜梦归家少。发轫东门外,天地皆浩浩。 
青树骊山头,花风满秦道。宫台光错落,装尽偏峰峤 
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香风下高广,鞍马正华耀。 
独乘鸡栖车,自觉少风调。心曲语形影,只身焉足乐。 
岂能脱负檐,刻鹤曾无兆。幽幽太华侧,老柏如建纛。 
龙皮相排戛,翠羽更荡掉。驱趋委憔悴,眺强容貌。 
花蔓行輈,縠烟。少健无所就,入门愧家老。 
听讲依大树,观书临曲沼。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 
韩鸟处矰缴,湘鯈在笼罩。狭行无廓落,壮士徒轻躁。

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

唐代李贺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层围烂洞曲,芳径老红醉。 
攒虫锼古柳,蝉子鸣高邃。大带委黄葛,紫蒲交狭涘 
石钱差复藉,厚叶皆蟠腻。汰沙好平白,立马印青字。 
晚鳞自遨游,瘦鹄单跱嘹嘹湿蛄声,咽源惊溅起。 
纡缓玉真路,神娥蕙花里。苔絮萦涧砾,山实垂赪紫。 
小柏俨重扇,肥松突丹髓。鸣流走响韵,垄秋拖光穟
莺唱闵女歌,瀑悬楚练帔。风露满笑眼,骈岩杂舒坠。 
乱条迸石岭,细颈。日脚扫昏翳,新云启华
谧谧厌夏光,商风道清气。高眠服玉容,烧桂祀天几。 
雾衣夜披拂,眠坛梦真粹。待驾栖鸾老,故宫椒壁圮。 
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阴藤束朱键,龙帐著魈魅 
碧锦帖花檉,香衾事残贵。歌尘蠹木在,舞彩长云似。 
珍壤割绣段,里俗祖风义。邻凶不相杵,疫病无邪祀。 
鲐皮识仁惠,丱角知靦耻。县省司刑官,户乏诟租吏。 
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溪湾转水带,芭蕉倾蜀纸。 
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 
丁丁幽钟远,矫矫单飞至。霞巘殷嵯峨,危溜听争次 
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阴悴。凉光入涧岸,廓尽山中意。 
渔童下宵网,霜禽竦烟翅。潭镜滑蛟涎,浮珠噞鱼戏。 
风桐瑶匣瑟,萤星锦城使。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 
石根缘绿藓,芦笋抽丹渍。漂旋弄天影,古桧拏云臂。 
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芒麦平百井,闲乘列千肆。 
刺促成纪人,好学鸱夷子。

自昌谷到洛后门

唐代李贺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波声,鸡叫清寒晨。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罗锦堂

罗锦堂,1929年出生,字云,甘肃陇西人。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罗锦堂先生一生旅居,结识了诸多好友,并写下了很多力作,他把这些作品合写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乡的作品,也有展现志向的作品,还不乏展现异域生活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体现罗锦堂特有的作品风格。罗锦堂晚年仍不忘弘扬国学,曾去世界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为国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教授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有研究,是元曲专家,著作有《中国散曲史》、《锦堂论曲》、《罗锦堂词曲选集》等十余种。

罗锦堂 - 个人职位

美国夏威夷大学东亚语文系名誉教授
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佛学顾问
夏威夷佛教总会副会长
香港大学讲师
台湾东海大学讲座教授
台湾大学中文系及英文系合聘客座研究。

罗锦堂 - 人物经历

1929年生于甘肃陇西的罗锦堂先生,敏而好学,游心六艺,少有诗才,名冠陇上。十三岁所作《裴将军画蝶歌》即发表于1942年的《兰州和平日报》。初二时作种树诗五律>一首,颇得乡贤少云先生嘉评,称之有诗才、有诗品、有诗味。后遭逢战乱,辗转求学于台湾大学,与郑因百、台静农、毛子水、戴君仁诸前辈切磋学问,专治元代杂剧散曲,成为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主试下台湾教育部门授国家文学博士学位第一人。

后来应聘入新亚书院为教授,后移帐港大,远渡太平洋,最后定居檀香山任夏威夷大学教授逾三十年,直至退休。退休后,罗锦堂先生立志弘扬国学,曾数往台、港及日本、东南亚各地讲学。19802004年间,数度应聘归国讲学于北京、上海、兰州等地,罗锦堂先生一生游学之足迹、山川胜境之登、人事迁移之喟叹、荣归故乡之盛事,皆发为歌诗,经先生删改审定,遂成《行吟集》321首,其中旧体诗227首、词27阙、曲23首、自度曲12首、新诗29首。

他的人生有许多莫名其妙。他本是甘肃人,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新闻系。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他说,你不能上这所大学,得转去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去了台湾。 在台湾苦读完研究生,接着考博士生,博士论文做的是元代杂剧研究。胡适是博士论文答辩的主考官,当时还有梁实秋、谭进龙、李辰东、苏雪林、郑骞,博士论文答辩通常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胡适举手说,以主考官的身份要求延长一个小时。因为题目太大,他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也就是研究戏剧的故事从哪里来的。罗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所以考试严格极了。

罗博士毕业后,由于发表的东西很多,他被请去日本,但怕他不回来,出境必须有担保人,他莫名其妙地为了这个担保人结婚。 在夏大,他是国宝,因为研究元曲的不多,他被请去德国汉堡大学讲学,指导研究明代戏剧,他的学生,著名的唐文宋念他的博士时,每周从瑞士苏黎市(瑞士银行区)坐飞机到德国,请他指导。他被奉为一代宗师。他的婚礼由中国第一草书大家于右任做主婚人,于右任老先生80多岁时送他一幅照片,还签名盖章。于老银白的长胡是世界闻名的,据说晚上睡觉要用袋子套起来,以免受损。罗家墙上挂着胡适送给他们结婚的书法,还有左宗棠的一幅对联。因为他的房子是斜的,只能挂起联。

罗锦堂 - 作品特色

罗锦堂先生少小抛家离国,游学海外,其家国之思,当为最强烈的情感,也在其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诗集中很多即是写故国之思、思亲之痛,情思深沉,尤为动人。罗锦堂先生旅居日久,渴望祖国统一强盛之情更为强烈。  《行吟集》之最打动人心者,莫过于其诗中熔铸的真挚感情。先生少小离家,垂老海外,家乡依稀如梦影,更那堪杜鹃啼血,徒增悲凉,而天边圆月更反衬诗人亲人离散之悲情。整首诗情调低回凄惋,更显乡思之痛之切。

罗锦堂先生少负鸿鹄之志,负远游,在袖诗名公的过程中结交了许许多多名士俊杰,如于右任、胡适、张学良、陈敏华等等。他们宴会游乐,诗酒唱和,留下了许多唱酬之作。这既是先生诗意人生的见证,又是他们珍贵友谊的见证。这类诗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的是,诗中并无过誉之辞,而是客观公正地对人物给予诗意评价。如将军年少气如虹,誓挽狂澜立战功。踏破滔天万里浪,凭栏高唱大江东一诗则诗意地呈现了张学良将军力挽狂澜、救国救民的胆略和英雄气概,诗境阔大、沉雄、壮美。

罗锦堂先生爱蝶、画蝶,留下了大量咏蝶之作。此类诗一扫古往今来咏蝶诗中恋花栖草的蝴蝶形象,赋予蝴蝶高洁的品性和乘风上青云的高远志向。如好餐白露性孤高,不逐落花四处飘。莫笑此君筋骨小,也能展翅上青霄。《行吟集》中有许多即兴写景绝句,意境清新优美,有唐人神韵。作为一个名满海外的学者,罗锦堂先生的诗思必然指向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究竟的追问。此外,《行吟集》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异域生活画卷。如《檀香山竹枝词》形象地描绘了檀香山地区香吻乱飞迎来送往的礼仪等颇具情趣的民俗风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友谊的颂扬。《行吟集》是罗锦堂先生人生轨迹的诗意呈现,是他悲欢离合情感的结晶。

罗锦堂(1929727-)夏威夷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1961年教育部博士,1956年台湾大学硕士,1952年台湾大学学士。著有《佛说阿弥伦经注解》,收入《佛家经论导读丛书》, 香港,密乘佛学会出版,1996年,《文心雕龙明诗篇商榷》,北京大学主办国际文心雕龙研讨会,1995年,《元人小令分类选注》,台北,联经出版社,1989年。

罗锦堂 - 考试经历

罗锦堂博士论文考试那天,他的博士论文做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这是他花费了几年功夫写成的。现存世上的元代杂剧有162部,每一部都得弄清故事来源,因为并不知道主考官会问到哪一个。

因为胡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每个考官都拿出最高的水准,他侥幸一一过关。坐在主考官席位的胡适表情严肃。两个小时答辩完毕,罗锦堂正要松一口气,突然胡适举手要求延长考试。几十年后,已成为学术权威的罗锦堂,依然还记得当年胡适的表情是那样坚毅。

罗锦堂 - 与胡适

1961年,罗锦堂正在钱穆先生所主持的香港新亚书院任教,趁寒假之便,打算返台参加博士学位的口试,当时的教育部长是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从报上看到教育部特聘请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为主考官,其他的考试委员有梁实秋、苏雪林、李辰东以及罗锦堂在台大的老师台静农、罗锦堂的指导教授郑骞先生等七人。钱先生知道罗锦堂要返台应考,就约罗锦堂在他的院长室面谈,在座的还有历史系主任牟润孙先生。

罗锦堂一踏进门,钱先生就说,你此一去,定会见到胡适先生,你务必要把我的话转告给他。由于近来港台两地不断有人传谣,说我在香港办新亚书院,是为了要与胡先生所主持的中央研究院对抗。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们一个小小的新亚书院,如何能与台湾最主要的学术机关争高下,多年来,我和胡先生因为学术上的观点不同,难免有些争辩,但我个人对胡先生并没有什么不满,你一定要把这些话告诉胡先生。到台湾,罗锦堂哪敢先去拜会主考官胡适。人家会说这学生还没考试就来套近乎了,罗锦堂不干。

五言律诗

和松花主人(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爆竹起声声,年华海上更。云深词客梦,水远故人情

候鸟传佳信,乡心念旧程。遥知松处士,白发定丛生。

喜见海儒兄来台(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显示自动注释

客梦悲寥落,秋风向晚寒。百年知己少,万里逢君难。

欢笑情如旧,离愁泪始乾。今宵海上月,应似故乡看。

锦囊集句(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显示自动注释

花兼谢草,投满一时囊。佩向雕鞍畔,携归酒肆旁。

缕心喷血思,文装。收拾琳琅句,奚奴负不妨。

七言律诗

和戴君仁教授室诗原韵(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显示自动注释

净几明窗著此身,枕山池阁远尘。阶前花影清摇月,槛外波光冷照人。

闭户渐疏俗事累,读书略见古风醇。真如静处能说,半作诗僧半隐民。

漫游十咏 其一 重过东京有赠(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显示自动注释

歌伦比亚大学教授唐德刚先生,以所作〈英伦飞美机中诗〉十首见示,情韵铿锵,时流莫及;因就余于甲辰八月,赴巴黎出席第十六届国际汉学会时,途中所经各地之纪事诗十首奉和,聊答雅意云尔。

客里相逢且自亲,无端离合岂前因。重来似觉门庭改,乍见翻惊笑语频。

万里风尘故我,半江秋水伊人。殷勤嘱托北归雁,为报乡音到渭滨。

  其二 日光湖畔小坐(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显示自动注释

古木萧疏野寺前,江村风味自悠然。鱼吹小浪来桥下,人背夕阳立水边。

笑语频传争渡客,橹声遥送晚归船。漫游未改儿时兴,踏足高歌月满天。

  其三 太平洋机中(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显示自动注释

乾坤颠倒两茫茫,似处高寒不可当。大海波平沉落日,九霄风紧散清霜。

人间纵有愁千叠,天上应持醉满觞。酒醒梦回无一事,朗吟飞过太平洋。

  其四 旧金山桥畔(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显示自动注释

平明古渡泊轻舟,千里风光一望收。澹澹云随高鸟尽,悠悠河入乱山流。

涛声震岸连宵雨,浪影遥天故国秋。直上长桥寻旧迹,断崖飞瀑冷飕飕。

  其五 纽约话旧(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显示自动注释

小饮红楼画角西,江干云树半凄迷。情无可恋欢肠少,事有难言笑语低。

好梦今宵犹纽约,征程明日已巴黎。吴头楚尾休相问,一抹青山驻马蹄。

  其六 飞渡大西洋(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显示自动注释

铁翼横空北极边,苍茫遥见往来船。重重树影摇斜岸,点点雪花飘满天。

四处阴霾沉眼底,无穷好景落窗前。巴黎到此知非远,一片沙鸥在水田。

  其七 巴黎公园(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显示自动注释

雨洒园林气象新,风光无地不宜人。花香处处通幽径,鸟语时时过别邻。

幸有余闲舒倦骨,喜无灰土杂烟尘。昂头一笑扬鞭去,谁识楼台画里身。

  其八 巴黎客馆留别(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把盏垂帘到五更,寒灯一点说归程。未能年少学张绪,岂肯穷途哭阮生。

槛外青山思故国,窗前落叶送秋声。壮游如梦今何夕,北斗低昂月半明。

  其九 早登瑞士山(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显示自动注释

耿耿银河夜未阑,车声催动晓霜寒。悬崖翠竹人千个,绕径苍波水一湾。

犬吠深山村尚远,鸦鸣古木月将残。朝阳如火穿林出,无限风光放眼看。

  其十 瑞士山中遇雨(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显示自动注释

枫林红透又深秋,衰柳寒蝉一片愁。漠漠疏烟催雁翅,萧萧落叶打人头。

云归远岫疑山动,水绕荒村惊地流。万里不辞来醉别,黄花满径笑相留

感怀,任教夏大三十年(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显示自动注释

小住蓬莱三十秋,年光老大去难留。赋诗犹有高歌兴,对酒却无少壮游。

梦里悲欢惊聚散,人间冷暖恩仇。幽怀欲寄何由寄,笑指莲华最上头。

五言绝句

题画蝶(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绝句 押皓韵  显示自动注释

含香餐白露带醉眠芳草。时傍莺燕飞,不共秋花老。

题阿弥陀经(近现代·罗锦堂)
  五言绝句   显示自动注释

生死何时了,凄凉万古情。自甘居下,白首弥陀经。

七言绝句

春日怀金陵诸友(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显示自动注释

江南江北好风光,山绕楼台水绕廊。我不归来谁是主,花开可有旧时香。

桃园道中(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显示自动注释

行行直上翠巅,绿树阴浓碧水寒。来往皆从岩下过,满山插遍青玕。

题画蝶(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为探春光草上来,等闲飞去又飞回。不是薄情不稳,只缘花好未曾开。

陇西留别(近现代·罗锦堂)
  七言绝句 阳韵

踏遍东西两大洋,依然思念旧家乡。归来忆我少年事,苦雨凄风一场

注:余自一九四八年离家远游,至一九八○年始得回乡扫墓。事毕,重返岛,临上火车时,舍侄克礼出纸请题诗以为纪念,乃匆匆促成此四句,词虽鄙俚,亦当时真情之流露也。

  罗锦堂:我上陇西中学的高中三年级时,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穿着一袭蓝色长衫,手执一柄折扇,身上还背着一个大包袱,胡须飘飘然在微风中披拂着,真有些仙风道骨似的,一看便知是外乡人。这位老先生一开口便自我介绍:“兄弟是河南来的,但根据我们的家谱,在唐代时,我们与大诗人李贺是同一族人,李贺死后,家人彼此才分散,我们一家到了河南便落业下来,一直到现在。又从家谱上知道,李贺卒后,确系埋葬在贵地陇西,所以我不辞千里而来,目的是要找李贺墓地。”一说到李贺之墓,我比谁都熟悉,我立即去家里拿了一本武人物志,其中有一篇李贺的传,他全部抄了去。第二天,我又约好陪他去李贺的墓地,因为我们乡下老家在昌谷乡,而李贺墓就在昌谷乡孙家庄回回阳山的山腰,距我们家仅箭之遥。墓上共有3统碑,全部倒塌,无人管理,但无人不知那就是李贺之墓。那位异乡人看到墓地那样荒凉,面对颓垣断碑,突然掉下泪来。我当时假装没有看见,他便毫不厌烦跪在那荒草丛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抄碑文,直到日落黄昏,乡村灯火初上时,他才肯离开,但碑文尚未抄完。他告诉我,他明天还要来,就不要我陪了。以后我就与那位老人失去了联络,一切的事就不知道了。

        石锡铭:籍贯指的是“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的地方”(《辞海》)。关于李贺的籍贯,史籍上记载不一。《辞源》、《辞海》、《中国百科大辞典》上均称李贺为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巩昌府志》、乾隆版《陇西县志》及《陇西县志疆域(陇西幅员图)》上对李贺籍贯、李贺墓、李贺南园均有记载和标记。《中华姓氏通史》载:“李贺,陇西人,字长吉,为唐宗室之后。他七岁能词章,诗句多奇境,为唐诗中奇才”。李贺在自己所作的诗歌中,也多次自称“陇西李贺”。有一点可以肯定,李贺死后葬陇西(今甘肃省陇西县昌谷乡),俗称“学士坟”。《巩昌府志》记载:“仁寿山在南一里,其山系秦岭支脉,逶迤千余里,至郡之阳而止。右有悬泉,如匹练,近无矣。其上有文昌阁、魁星楼,其背有李贺墓。”乾隆版《陇西县志》亦载:“仁寿山在城西南里许……其上有李贺墓。”七十年代兴修农田水利时坟丘被毁。“李贺墓碑”今存陇西李氏龙宫。

       总之,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李贺出生在河南宜阳昌谷,祖居是甘肃陇西,并且逝后葬在故里。李贺自称陇西人,不是有些书籍说的“是指李贺的郡望而言”,而是就他的籍贯所称。

       李贺诗集,自编为四卷本授予沈子明,收诗 223首。北宋以来流传的《李贺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而篇数不同,编次也很零乱,并非准确编年。又有5卷本的集子,是 4卷外加上《外集》1卷,诗23首,与4卷合计,共242首,篇数也和李贺自编的不同。5 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流传,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集名为《李长吉文集》,无外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后两种原书今藏北京图书馆。注本最早的是南宋吴正子注,有日本印本和通行本流传。后有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文燮各家的评或注。还有陈本礼《协律钩玄》、黎简评本和吴汝纶评注本。1977年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将王琦《汇解》、姚文燮注及方世举批注三种评注本汇编、加以校点而成。1984年出版的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是兼年谱与诗注性质的新著,解诗与旧注多有不同。

      李贺生平,有李商隐《李贺小传》、 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还有朱自清的《李贺年谱》和钱仲联的《李长吉年谱会笺》、《李贺年谱会笺》可资参考。借此机会,整理其资料,并选其诗三十余首放在首卷,以飨读者。

分享:

李贺简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