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课后答案

发布时间:2018-12-01 00:31:31

P39

1 动物的完全分裂有哪2种主要形式?简述2中分裂方式的不同。

答:①完全卵裂:分裂时,受精卵分裂为完全分离的单细胞。

②不完全卵裂:受精卵分裂不彻底,即子细胞不完全分离,这一现象只可能发生在发育的初期。

2 无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经过哪几个阶段?简述这几个阶段的发育过程。

答:发育经过以下几个时期:

⑴囊胚:卵裂的后期胚泡排列在案一个中空的求形表面形成一层,叫囊胚。后来胚胎内出现一个充满液体的腔。细胞自身重新排列,构成外上皮壁,胚胎进入囊胚期。

⑵原肠胚:继囊胚期之后,胚胎形成原肠胚,此时有了内外胚层的分化。

⑶中胚层和体腔:多数动物类型的胚胎继续发育,并形成中胚层,中胚层具有多能性,为体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⑷神经胚:脊索动物在原肠胚形成后形成神经板,后折叠形成神经管,此时的胚胎就是神经胚。

⑸胚层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动物的不同胚层最终奠定了组织和器官的基础。外胚层分化成表皮和表皮的衍生物、神经系统。中胚层分化成大部分器官。内胚层分化成消化道中肠的上皮等。

3 动物的中胚层是如何发生的?

答:中胚层的形成方式有2种:

①体腔囊法:内胚层两侧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成对的体腔囊,后和内胚层脱离,在内外胚层之间发展,形成中胚层。

②裂体腔法:植物极的一个细胞,称为中胚层的端细胞,分裂成两个原始的中胚层细胞,这两个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中胚层。

4 什么是真体腔,假体腔。

答:真体腔:有中胚层包裹的空腔,有体壁肌肉层和肠壁肌肉层。其内部有器官和系统。腔内有体腔膜。

假体腔:这种体腔中,中胚层只形成了体壁肌肉层,而无体壁肌肉层,腔内无体腔膜。

5 简述神经胚的形成过程。

答:脊索动物的原肠胚形成后,胚胎背部沿中线的外胚层细胞下陷,形成神经板。神经板两侧的外胚层细胞形成一对纵褶,后两边的纵褶逐渐靠拢,并在背面愈合,形成中空的神经管,再其形成中其逐渐进入胚胎内部,并与表面分离,形成神经胚

6.试比较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的差别。

原口动物

后口动物

真体腔的形成方式

裂腔法

肠腔法

口的形成方式

原口形成后来的口

在胚体原口的另一端重新形成口

有无肛门

有原口形成的肛门或原口封闭

原生动物们

1 原生动物的主要的生物学特征有哪些?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如何?

答:单细胞或单细胞群体,细胞内有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的细胞器出现了基本的酶系。出现了在水中行动的运动器。具有无性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某些种类还具有特有的外壳。

进化中的地位:是已经知道的最原始的真核动物,是最简单的最原始的动物类群。

2 如何区别纤毛虫纲、鞭毛虫纲、肉足虫纲3类原生动物?

纤毛虫纲

鞭毛虫纲

肉足虫纲

有无鞭毛、纤毛、伪足

某个时期有纤毛

成体有鞭毛

有伪足

营养方式

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

异养生活

生殖方式

无性,纵二分裂

裂殖

运动

纤毛的摆动

鞭毛的摆动

有伪足

有无“骨骼”

某些种类具有

6 原生动物的水分调节和排泄是如何进行的?

答:多数原生动物都有调节水分的收缩泡,每个收缩泡的周围有数条收集管。收集管与内质网相通,通过内质网收集细胞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产物,经收集管送入伸缩泡,并通过虫体的固定的开口排出体外

当多余的水分被排出体外时,排泄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和含氮的溶于水的废物同时被排出体外。或水和代谢产物借助扩散作用从细胞表面排到水中。

7 原生动物是如何获得营养的?消化过程怎样?

答:植物性营养:利用光和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

动物性营养:通过胞口吞食其他生物或有机碎片,食物由临时的膜包裹形成食物泡,在细胞质内被消化和吸收。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

腐生性营养: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摄取溶于水的有机物质。

8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哪几种?区别是什么?

答:无性生殖的方式有:

二裂生殖,分为纵二裂和横二裂。

出芽生殖

区别是:二裂生殖是分裂成两个等大的个体,而出芽生殖是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一个新个体,大的是母体,小的是芽体,有时可形成许多芽体。

腔肠动物门

1 比较腔肠动物中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异同。

答:

水螅型

水母型

生活方式

固着生活

漂浮生活

中胶层

较薄

较厚

形状

圆筒状

伞状

缘膜

口道

平衡囊

体制

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

胚层

基本构造

4 怎样区分水螅纲水母和钵水母纲水母?

答:水螅纲水母具有缘膜,而钵水母纲水母没有缘膜。

8 简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并与海绵动物进行比较。

答:①身体具有两层细胞,体壁的内层来自内胚层,体壁外层来自外胚层。

i.体壁有刺细胞

ii. 体壁围绕身体纵轴形成一个消化循环腔,消化循环腔只有一个开口。

iii. 除细胞内消化外,还具有细胞外消化。

iv. 有神经细胞和网状神经系统。

v. 身体能够自由运动。

海绵动物

腔肠动物

体壁

三层(皮层、中胶层、胃层)

三层(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

体制

不对称(次生性)或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或两辐对称

生活习性

固着生活

固着、附着、漂浮

组织分化

分化程度低,无真正组织

分化程度高,有真正组织

组织类型

有“水沟系”

皮肌组织、神经组织、消化循环腔

生殖及发育

无性生殖:出芽,产生芽球

有性生殖:异配生殖

有“逆转”现象

无性生殖:出芽,裂体

有性生殖:异配生殖

无“逆转”现象

幼体

两囊幼虫

浮浪幼虫

P91

1 为皮肌囊?皮肌囊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共同形成的体壁。既有保护功能又有运动的功能,这种结构称之为皮肌囊。

皮肌囊的结构是:表皮细胞是排列紧密柱状细胞或是合胞体,表皮以内是非细胞结构的肌膜。基膜内是肌肉层,最外层是环肌、向内依次是斜肌、纵肌,与表皮共同组成体壁。

2 什么说扁型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的进化?

进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

形状

网状

梯形

有无脑

有无神经索

中枢神经系统

较原始,可使运动定向,

对不同刺激有不同反应

3 动物分哪3个纲?如何区别它们?

答:扁形动物分为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区别是:涡虫纲:自由生活,体表有纤毛

吸虫纲:寄生,有吸盘,有刺,不分节片,消化系统趋于退化。

绦虫纲:体内寄生,有吸盘,有微绒毛,分节片,消化系统完全退化,营养靠从微绒毛从体外渗透,生殖系统重复。

4 扁形动物中的寄生种类有哪些特征是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

扁形动物的寄生种类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呼吸

表皮厌氧呼吸

神经器官

区于退化

生殖

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有交配行为,体内受精,产量大

体形

平扁形

体表

有吸盘或和小钩

生活史

大多有中间寄主和终寄主

P106

1 假体腔动物包括哪些门类?它们有何共同点?

答:有:腹毛动物门,轮形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内肛动物门。

共同特征:都有假体腔,即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体壁,而没有肠壁的形成并没有中胚层的参与,仍然是由内胚层形成。

2 解释什么是假体腔?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指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道之间的腔。

形成:由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体壁,而没有肠壁的形成并没有中胚层的参与,仍然是由内胚层形成。

P120

1 头足纲的动物与其他纲的动物的体腔、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为什么回形成这样的区别?

答:主要的区别是:

头足纲动物

其他纲动物

体腔

腔肠法形成,有后口

裂腔发形成,只有原口

循环系统

闭管式循环

开管式循环

神经系统

8”字形神经索

平行的神经索

2 如何区别软体动物的7个纲?

单板纲

多板纲

无板纲

腹足纲

双壳纲

掘足纲

头足纲

壳的特点

一扁平楯形壳

8个复板状贝壳

体表无贝壳

多具螺旋状壳

一队左右浅盘状壳

一个两端开口管状壳

壳多数被外套膜包裹或退化

P129

1 环节动物的真体腔是怎样形成的?与假体腔有什么区别?

答:环节动物的真体腔是裂腔发形成的,与假体腔的区别是:

假体腔

真体腔

发源不同

囊胚腔

原始中胚层细胞或肠体腔囊

位置

体壁与内脏之间,或为血管腔

体壁与内脏之间或为部分器官内脏

结构

只有体壁中胚层,无脏壁中胚层

既有体壁中胚层又有脏壁中胚层

外界联系

与外界无联系

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体腔膜

无体腔膜,肌肉与体壁直接接触

有体壁和脏壁体腔膜,肌肉不接触

2 什么同律分节?身体分节有何进化意义?

答:除了头部以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体节是基本相同的,这种分节方式叫同律分节。

进化意义:体节的出现使动物的身体运动更加灵活,而且不同部位的体节会出现功能上的分工,对动物的进化中头、胸、腹和有关的附肢的形成有十分必要的。

3 如何区分环节动物的不同类群?

答:

多毛纲

寡毛纲

蛭纲

具有

具有疣足和刚毛

疣足退化,体表有刚毛

无疣足,无刚毛

4 比较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结构上的异同,如何看待它们的进化地位?

答:进化地位:环节动物是进化的主干动物。结构的异同如下:

软体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进化特征

1.出现真体腔

2.出现循环系统(开管、闭管)

3.出现呼吸系统

4.出现后肾管

5.消化系统复杂化

1.出现发达的真体腔

2.出现后肾管

3.出同律分节,腹神经索,疣足

4.出现陆生种类

5.多是闭管循环系统

6.消化道分化复杂

退化

1.不分节(除少数种类部分器官)

2.多数种类神经索数目多,神经节较少。

3 多数底栖、慢速运动,多水生

没出现真正的呼吸器官

蛭类有吸盘,外寄生生活

特化

外套膜、贝壳、舌齿

节肢动物门

1 与环节动物相比,节肢动物有哪些进化上的特征?

答:身体异律分节,有带关节的附肢。具有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有几丁质外壳。

2 节肢动物的体壁结构如何?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有什么作用?

答:体壁由几丁质的外骨骼和肌肉组成,陆生的种类还有蜡质。外骨骼由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组成。横纹肌已经形成肌肉束,附着在外骨骼的内表面或内突起上,靠肌肉束的收缩牵引骨板使身体运动。几丁质的外壳可有效的阻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对陆地生活极为重要。

3 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有哪些类型?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结构够特点

与后肾管同源的腺体:绿腺、颚腺基节腺

一端是排泄孔,开口在体表与外界相通 另一端是肾口,开口于体腔内即两端开口

马氏管

单层细胞的盲管游离在血腔中,另一端开口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即一端开口

4 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有哪些类型?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结构特点

水生

是体壁向外的突起,鳃上的皮肤很薄

书鳃

是体壁表皮细胞向外的突起,或是体壁整齐的折叠

皮肤

较薄,表面有黏液,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网

陆生

书肺

是体壁内陷折叠如书页状,表面有一层水膜

气管

也是体壁的内陷,内壁有角质层成螺旋状排列

5 昆虫的口器主要有哪几种?最原始的口器的基本结构如何?

答:口器有:咀嚼式、嚼吸式、舔吸式、刺吸式、虹吸式口器等。

最原始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基本结构是:一对大颚、一对小颚、上唇、下唇和舌。

6 列表说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甲壳纲、多足纲和昆虫纲之间的区别?

蛛形纲

甲壳纲

多足纲

昆虫纲

外形

--腹或团体

--

-躯干

--

触角

2对,分节

1对,分节

1对,分节

附肢

6对(四对步足)

多对多为19

多对(19对)以上多为步足

7对(三对步足)

呼吸器

书肺或气管

鳃气管鳃体表

气管

气管气管鳃体表

排泄系统

基节腺马氏管

触角腺、颚腺

马氏管

马氏管

生存环境

陆生或水生

水生、潮湿生

陆生、潮湿生

陆生水生潮湿生

棘皮动物

1 棘皮动物的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答:主要特征是:

成体五辐射对称,幼虫成两侧对称。

神经系统没有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

幼虫游泳自由生活,成体全部海洋底栖生活。

大多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原则上利用体表进行呼吸。

2 棘皮动物分为几个纲?各有什么特征?

海百合纲

海蛇尾纲

海胆纲

海星纲

海参纲

生活习性

固着生活

底栖

底栖

底栖

底栖

体形

五辐对称

五辐对称

五辐对称

五辐对称

两侧对称

身体组成

触手部--

腕(细长)-体盘

腕间愈合

腕(粗大)-体盘

头(触手端)-躯干

口(口位)

向上

向下

向下

向下

前端

肛门

侧位

无肛门

向上

向上

后端

特殊结构

有柄

无肛门

亚氏咀嚼器棘发达

管足发达

有步带沟

具有呼吸树

脊索动物

1 试述脊索动物的起源。

答:脊索动物无疑是由无脊椎动物起源的。脊索动物的祖先可能类似尾索动物的幼体,它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经过变态成体为固着生活,另一个方向是幼体期延长并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不再变态,产生生殖腺并进行生殖,进而发展出新的一类动物,即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的自由运动的脊索动物。

2.试述脊索动物门中亚门和纲的分类及各个类群的主要特征。

P191 http://xyzliuchao.blog.163.com

1 从形态结构上说明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低等有颌脊椎动物。

答: 它出现了能咬合的上下颌及偶鳍。

脊柱代替了脊索。

体形流线型适应水生生活。

以鳔或脂肪调节身体的比重获得浮力。

鳃呼吸,血液单循环。

2 比较软骨鱼和硬骨鱼形态结构上的异同。

答:

软骨鱼

硬骨鱼

外形

流线型或纺锤形

呼吸

鳃呼吸

循环

单循环

骨骼

终身软骨

终身硬骨

口位

口腹位

口端位

鳃裂

直接开口于体表,无鳃盖保护

鳃裂外有鳃盖骨保护

鳞和鳔

盾鳞,有黏液 无鳔

硬鳞、圆鳞、栉鳞 多具鳔

生殖

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假胎生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少数卵胎生

歪形尾

正形尾

3 鱼类的鳞、鳍和尾有哪些类型?

类型

盾鳞(软骨鱼),硬鳞、圆鳞、栉鳞(硬骨鱼)

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

歪尾形(软骨鱼)、正尾形(硬骨鱼)

4 试述鲟鱼、弓鳍鱼、雀鳝、矛尾鱼,、肺鱼、鲤鱼的形态特点和分类地位。

形态特点

分类地位

鲟鱼

骨骼大部分为软骨,体被硬鳞

原始古老的硬骨鱼

弓鳍鱼

硬骨较发达,体被硬鳞或圆鳞

在中生代占优势

雀鳝

同上

同上

矛尾鱼

具鳃鳔内鼻孔体覆整列鳞

泥盆纪出现盛于古、中生代原始硬骨鱼

肺鱼

具鳃鳔内鼻孔大部为软骨,脊椎无椎体

硬骨鱼中原始形态特殊淡水鱼

鲤鱼

骨化程度高,体被圆鳞或栉鳞

最高等的鱼类新生代占优势一直至今

5.以七鳃鳗的结构特点说明它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答:因为脊索背面每个体节出现两对极小的软骨弧片,代表雏形脊椎骨,所以它是脊椎动物.

因为①无成对的附肢(偶鳍),仅有奇鳍.尾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圆尾型,即内外结构完全对称。

②无主动捕食的可咬合的上下颌。

③具有原始不分节的肌节,成W形,角顶朝前。

所以它又是最原始的,总的说明七鳃鳗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P202

1.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有哪些完善和不完善之处?

答:完善之处:

①支持和运动系统已基本具备陆生动物的模式如脊柱分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出现胸骨和典型的五趾(指)型四肢,肌肉开始分化。

②消化系统的分化较复杂,出现能动的肌肉舌,口腔出现口咽腔。

③神经系统出现原脑皮。

④感觉器官的演变有:听觉出现中耳。视觉出现晶体泪腺,下眼睑可活动。嗅觉出现内鼻孔、锄鼻器,可感知空气及其化学性质。

不完善之处:

皮肤轻微角质化但依然裸露

肺呼吸不完善,肺的内表面面积仍不大,仍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不完全的双循环,心房出现完全或不完全的房间隔,但缺氧血与多氧血在心室内混合。

排泄系统对陆生生活适应不完善。在陆上肾小管中相当于亨氏袢的一段,重吸收水的能力不强不能解决失水问题。

生殖方式离不开水环境。受精在体外和水中进行,受精卵在水中发育。

P214

1 试述爬行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答:① 羊膜卵的出现使脊椎动物完全摆脱了个体发育对“大水”的依赖,从而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成为完全的陆生动物。

肤表皮高度角质化,角质鳞片防止水分的蒸发

有典型的五指型附肢,头骨出现颞窝(为颞肌附着部位)

椎数目增加头部灵活性强,出现胸廓保护内脏增强呼吸

化道复杂化,肺呼吸进一步完善气管和支气管明显分化

泄产物为尿酸,体内受精产羊膜卵,大脑出现新脑皮

P202

2 叙述两栖类的主要类群、代表动物和主要特点。

两栖类的主要类群

主要特点

代表动物

无足目

早期无足类四肢在穴居失去,两栖类中最原始,体内受精

特化:无四肢,眼退化,眼和鼻之间有可伸缩的触角帮助捕食

版纳鱼螈

有尾目

多数仲类终生水生,具有长度大约相等的与躯干成直角的四肢、长尾和侧线,心房间隔具穿孔,皮肤呼吸占主要地位,体外受精

中国大鲵

无尾目

无尾,体形宽短,四肢发达,尤其失后肢适于跳跃后趾间有蹼体外受精,幼体为蝌蚪,鳃呼吸经明显变态为肺呼吸的成体

大蟾蜍

P214

2.试述现代爬行类的分类、分类特征及代表动物。

爬行动物的分类

分类特征

代表动物

喙头目

双颞窝,头骨中部有顶眼

喙头蜥

龟鳖目

有背甲腹甲胸廓不能活动

乌龟,海龟

有鳞目

双颞窝(常有变化)有鳞

蜥蜴,蛇

鳄目

背部鳞片下有骨质板

扬子鳄

P230

1.鸟类的皮肤、骨骼和肌肉对飞翔生活有哪些适应?在其他器官系统上有哪些适应飞翔生活的特点?试减轻体重何加强飞翔能力两个方面分析。

答:①皮肤薄,减重,有助于皮下肌肉控制羽毛的方向。

②骨骼中空、轻、坚固也有利于减轻体重。骨多处愈合,使身体结构紧凑。尾椎愈合形成尾综骨,控制羽扇作为舵。胸骨形成龙骨突为鸟类大小胸肌的发达提供了附着面。前肢变为翼为飞行器官。

③胸肌和后肢发达,尤其胸肌是鸟类最重要的飞翔肌,后肢肌肉发达,集中在股部何胫部并各以长肌腱连到脚趾,这使支配前后肢的肌肉集中于身体的中心部位,在飞翔时可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

呼吸系统:具有特殊的肺和气囊而构成高效的呼吸器官,并具有双重呼吸满足了鸟类飞翔时高的耗氧量和代谢水平。

消化系统:无牙齿减轻体重、消化道较长消化能力强、伸缩性大,食量大,胃分化伟肌胃和腺胃,消化能力强。直肠短部储存粪便减轻体重。

循环系统:心脏二心室二心房,为恒温动物,心脏比例大,输送氧的能力强。

排泄系统:肾脏大,代谢率高,无膀胱,排泄物为尿酸。

神经系统:小脑发达、体积大,协调优美的飞行动作中脑视叶发达,视觉尤为发达,具双重调节(角膜凸度和晶体凸度),多数眼肌缺失,以减轻体重和具有更大的空间以容纳大眼。

2.试举出10种常见的鸟并指出它们的生态类型?

答:

鸟的名称

生态类型

鸟的名称

生态类型

绿头鸭

游禽类

非洲鸵鸟

平胸总目

丹顶鹤

涉禽类

企鹅

企鹅总目,(游禽类)

鸽子

鸠鸽类

猫头鹰

猛禽类

家鸡

鹑鸡类

画眉

鸣禽类

鹦鹉

攀禽类

家燕

鸣禽类

3 鸟类在繁殖上有哪些复杂的行为?

答:①求偶何性选择

②占据巢区或领地

③营巢

④孵卵和育雏

P246

1.为什么上最高等脊椎动物?哪些主要的进步特征?

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血液完全双循环,肺泡试气体交换场所,具有肌肉质膈,大脑发达且机能皮层化,发展了新小脑,有学习的能力和灵活可塑的行为。所以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主要的静哺特征:

胎生和哺乳。

毛及其他皮肤衍生物:表皮和真皮加厚,皮肤衍生物(有毛,爪,少数有喙)在机体保护、体温调节、感受刺激、分泌和排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支持和运动系统:形成完整的次生腭,三块听小骨,双平型椎体,多七块颈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肌肉发达:特有的膈肌,皮肤肌发达,咀嚼肌强大

消化系统:具有异形槽生齿,唾液腺发达,出现肌肉质软腭,消化道分化完全,消化和吸收面积大。

有肌肉质的横膈与胸廓一起参与呼吸。

循环系统:有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

生殖系统:体内受精一般有胎盘。

神经系统:大脑尤为发达。有新脑皮形成。两个大脑半球间尤胼胝体,出现小脑。感觉器官极为灵敏,眼、耳、鼻器官发达,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迅速的反应。

2.试述哺乳类各个亚纲和各目分类特征及代表动物。

哺乳类各个亚纲

分类特征

代表动物

原兽亚纲

具有单一的泄殖腔

鸭嘴兽

后兽亚纲

腹部具有育儿袋

袋鼠

食虫目

最早出现最原始

刺猬

树鼩目

介于食虫目树鼩目间

树鼩

灵长目

猩猩

真兽亚纲

皮翼目

树之间长距离滑翔

鼯鼠

翼手目

在空中飞翔

蝙蝠

贫齿目

牙齿较少

大食蚁兽

鳞甲目

全身被以鳞甲

穿山甲

管齿目

掘土食蚁

土豚

啮齿目

种类多,有磨牙特点

家鼠

兔形目

上颌一对门齿善跳跃

草兔

食肉目

肉食有发达的裂齿

前肢鳍状无后肢水生

海豚

哺乳类各个亚纲

分类特征

代表动物

鳍脚目

四肢鳍状趾间有蹼

海豹

海牛目

海洋生活、有蹄

海牛、儒艮

长鼻目

陆生体型最大具长鼻

非洲象

蹄兔目

非洲蹄兔

象鼩目

奇蹄目

第三趾特别发达

野马

偶蹄目

第三、四趾发达

野猪

P360

1.简述世界动物地理分布。

动物区系

分布位置

本区动物特点

特有动物

古北界

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阿拉伯半岛大部、喜马拉雅山-秦岭以北的亚洲大陆

最大地域广阔。不适应动物生活的地区较多,与新北界的动物有共同特征

金丝猴、熊猫、

骆驼、百灵

新北界

墨西哥以北的北美大陆

脊椎动物与古北界相似

白头海雕

埃塞俄比亚界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北非大陆、阿拉伯半岛的南部、西非小岛

区系组成多样性、拥有丰富的特有类群

非洲象、鸵鸟、肺鱼、大猩猩

东洋界

我国秦岭以南、印度半岛、马来半岛、斯里兰、卡菲律宾等

气候温热潮湿,植被极其茂盛,动物种类繁多

皮翼目,眼睛猴科

新热带界

整个南美中美和西印度群岛

最具有特色,种类极丰

电鳗、电鲇

澳洲界

澳洲大陆、新西兰、塔斯尼亚

最古老,保留着中生代特

袋鼠、澳洲肺鱼

2.简述中国动物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

本区特点

特有动物

东北区

气候寒冷,多耐寒动物

雷鸟、东北虎

华北区

冬冷夏2热,田间生活种类较多

褐马鸡

蒙新区

昼夜季节温差剧烈,降水少

旱獭、黄鼠

青藏区

冬长无夏高寒

牦牛、藏羚羊

西南区

气候和植被垂直分布,相应的动物种类丰富、特有多

大熊猫、小熊猫

华中区

地形复杂,过度现象明显,特有种类不多

白鳍豚、扬子鳄

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答: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和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动物课后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