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规则并行 - 关于胡适之言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30 20:06:59

道德与规则并行——关于胡适之言的思考

胡适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胡适这句话讨论的是道德与规则,并且是分别拎出来讨论——前一部分阐述规则的作用,后一部分阐述缺乏规则只谈道德的后果。句话的表述颇为合理然而窃以为其中细节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先看前半句话。关于这句话,我有几点粗浅的理解。其一,在这前半句话中,胡适将规则,而不是道德,定为处理社会事务的第一法则。其二,胡适在此句话中将道德与规则分割开来,承认了规则存在与道德相左的可能。人人讲规则的社会是如何转变为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的呢?我认为这一点需要两个保证:一是规则本身与道德大抵相符;二是规则允许进行适当的改变。

“人人讲规则”这一条件只有在规则具有强制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强制性之下,规则作为行为规范的权威性得以保证。假想当今有一国度,其规则具有强制性,确保了规则的实施,但规则的制定与道德规范并不符合,但差距之大不是不能忍受。一般情况下规则应当被改写,但倘若存在“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的情况,其国民必先依照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途径行事,即遵守规则。这样一来国民的行为规范得到了改变,国民出于为自身开脱的心理,会改变自身关于道德的看法,或者干脆不去考虑道德层面的对错。道德实在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这一点毋庸置疑。且道德只有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之类发挥作用,如此一来,“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也就看似遥遥无期了,即使是回归了,回归的道德是怎样的道德也并不可知

以上是“规则本身与道德大抵相符”这一条件的必要性。事实上,对规则的遵守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成为一条道德准则,且规则本身对国民亦具有引导作用。规则与道德的相符实在再重要不过。

继续假想,现在此国的规则与道德大抵相符,有少许不尽合理之处。依照论述,“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回归之后的道德自然也会与规则的一部分发生冲突。与之俱来的,就是规则改变的需求了。如此一来,不允许规则改变自然不可能。因此,欲“最终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只有在规则与道德大抵相符,且规则允许适当的改变这两个条件下才能实现。胡适先生的言论,应当也是以这为前提的。

至于下半段话,我的看法则有所不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而大谈道德,谈高尚,果真最终会沦为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吗?注意到句中的叙述是“最终”,我认为这一“肮脏国家”会是过程中的一步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不讲规则而大谈道德的后果必然是有的。失去了规则的强制性约束,许多人自私、只为自身利益着想的趋势就将得不到抑制,这一类人自然会做出伪君子所为之事。此外,这类事情也极易迅速传播开来,人群中从不缺乏缺少道德与自律感之人,也不缺乏虽有道德感然而道德感不强之人。一旦有人开了先例,潘多拉的魔盒也随之打开,作恶之人愈多,跟风之人亦愈多。“别人都这么做了,我为什么不能?”,社会的混乱可谓“指日可待”。与此同时,本应起约束作用的道德,由于其自身具有的非强制性的特点,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但这一状况本身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状况。在此种情况下,既然有获益者,自然也有受害者,且获益者不知什么时候也会成为受害者,一切只在于力量的强弱而已,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已存在,缺乏安全感的人们必将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前半段话中提到“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这是将希望寄于人们心中自有的道德观念、行事标准,让道德自然衍生出现。但同样的,人类历史中,规则也是秉承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了社会的稳定而自然衍生而来的。纵观历史,人类的选择大多可以以“最大利益原则”概括。那么我们怎么能肯定一个“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的社会不会自然发展出规则呢?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样的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但不是“最终”,最终符合道德标准的规则会出现

于是可以回归到我的标题:道德与规则并行。无道德的规则决不可取,无规则的道德不过是空中浮云。依我对前半句话的讨论,规则的制定与施行,应当以道德作为基准,如此才能实践规则本身一词蕴含的初衷。当然,道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时期自然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谁会在史前朗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另一方面,规则的制定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进行检验、修订。由此,规则是需要不断补充,修订的。当规则切合道德标准时,规则本身也成为了道德的理想保卫者。道德与规则的和谐统一才是社会发展的保证。

道德与规则并行 - 关于胡适之言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