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表演

发布时间:2020-03-30 19:49:31

表演的目的及意义:儿童为什么学习表演?

学习表演可以训练孩子的胆量、语音、情商、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这句话是著名学者余秋雨说的。


什么是表演: 表演指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再现作品的行为。

学习表演可以帮助儿童改变什么?
1.表演可帮助儿童增强团队意识。
2.表演活可使儿童逐渐懂得配合与合作的重要性,可矫正儿童“小公主”“小王子”性格。
3.表演可逐步引导出儿童的领袖气质,不怕生、不怯场,可轻松自如的完成表演活动。
4.表演可帮助儿童建立独立的性格,一切事情由己做起,自理自立。
5.表演可更广阔拓展儿童的视野,使其对生活有更多的认知
6.表演可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为其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稳固的基础
7. 加强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8. 通过表演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儿童全方面素质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表演课程的正确导入和讲解:

导入:上课之前我先告诉学生:生活是一本最好的表演教科书,也是你的老师。还有一位老师就是你们自己。表演是大胆的实践,老师的任务是启发、诱导、刺激,是解放大家,使大家能够全身心投入。我们在学习表演过程中不要太多考虑自己,要放开手脚去做,不怕出丑。大胆的释放自己。只有不怕在众人面前表演了你就成功了。

在表演课中,我们是要通过游戏的形式,让我们的身体和声音得到释放来完成我们的课程。所以我们课程会很开心快乐最重要的是你们知道表演的重要性了。你们喜欢上了表演,你们就明白我们学习表演是为了什么?我相信你们会成长很快。因为表演就在我们生活中。

表演的趣味性:在表演的课程中我们运用表演游戏来吸引孩子。首先4—12岁的孩子属于儿童,儿童相对都喜欢游戏,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我们来游戏,玩游戏?不是浪费时间,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吗?是这样么?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说一个孩子聪明,聪明是什么?就是背的东西多?做数学题快?站在表演素质的角度上来说,聪明应该是记忆力、反应力、理解力、想象力的结合。记忆力——可以通过读书和生活来积累,绝大多数孩子可以在学校掌握。反应力呢?理解力呢?想象力呢?这三个方面是需要通过“游戏”来解决,我所说的游戏不是侠义上我们想当然说认为的“玩”,是一种可以掌握能力的游戏。儿童表演才能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儿童的智力水平和接受普及的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技能可以短期内学会,但是素质确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童年的时光是在未来永远无法弥补的,时光不可以倒流,那些被大人们看似幼稚的游戏正是孩子充满乐趣的生活,没有人没有童年,谁能没有童年呢?但没有人永远童年,让孩子去享受他一辈子难忘而短暂的童年吧。

表演环节教师如何把握教学指导

1、为儿童表演游戏创设环境 

2、帮助儿童提高表演技能

3、儿童口头语言的表达技能

4、儿童的形体表演技能

5、鼓励并充分挖掘儿童的表演潜能

教学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素质能力的训练

第二部分:无实物训练

第三部分:小剧本训练

前五节课是素质能力及无实物表演

后五节课是动物模拟和台词片段及小剧本训练

第一课:表演课程

注意力素质能力

基本概念:表演要求的注意力集中就是要求演员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角色上—集中于演员找到的角色的动作上。训练注意力集中的过程就是将生活中下意识的注意力集中,变为表演的有意识的注意力集中。

在课堂上以游戏及即兴表演联系的形式完成表演的基本元素的训练:

1 介绍老师,及课程介绍

2相互熟悉的练习: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认识新朋友的练习,如:《开火车》《水果猜》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 自我介绍。

提示:游戏《三个字》团结,互相帮助。

3注意力的训练:1找不同练习

2 寻物练习

无实物练习

基本概念讲解

无实物练习作为演员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几乎包含了演员素质训练的全部要素。无实物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动作性想象的习惯,培养学生组织逻辑性行动、适应假定情境和在行动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无实物练习来组织表演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表演基本素质

无实物表演主要目的是以动作代替道具,考验演员用用自身身体反映生活实际的能力,既考察表现力,也需要想象力。

在剧情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辅助一定台词。

如果没有台词提示,表演难度将更大,因为观众接受的所有信息将全部来自演员的动作。也就要求动作更加准确、直接。

命题无实物练习

(1)下雨了(教师引导在什么环境下下雨了让学生发挥想象)

(2)放风筝(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风筝的样子及环境如何拿捏风筝的要点,图片分享)

(3)打扫卫生(教师引导学生物品的拿捏及环境设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4)蚊虫叮咬(教师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这件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逻辑的语言)

(5)缝扣子(教师引导生活中观察人物引发以后的表演课程)

第二课:表演课程

观察力及记忆力的训练

一:能力训练 1:图片认领蔬菜

让孩子辨认青菜、菠菜等蔬菜,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征,能提升孩子的自然观察智能。

2: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

让孩子照着电视中的样子画出他喜欢角色的样子。电视的画面不是固定的,因此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能训练他的记忆力。

3、说出玩具的颜色

可以让孩子先说出某件玩具的颜色,然后再说出哪些玩具颜色一样,这可以教孩子认识颜色,还能培养孩子视觉分辨力和观察能力。

4、找不同

可以分组两个人一组,观察对方的衣服颜色和特质了解清楚记住然后另一位同学通过观察以及记忆清楚的说出来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及观察力。

模仿表情训练:让学生自然放松引导孩子在不同的规定情境表演出不同的表情。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及表现能力。

紧张状态的表情:马上该考试了可是没有好好复习没有准备好一会该到自己表演了这可怎么办?

高兴状态的表情:考试结束自己放松下准备去买个水,没想到爸爸妈妈在门口等着我呢~我特别高兴。

摘 自 小 精 灵 儿 童 资 讯 站

第三课:表演课程

感受力与适应力的训练

基本概念:主要是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够在表演中此时、此地,真实地、敏锐地、细致地接受对手所给予的刺激和真挚地、准确地、鲜明地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给对手的能力。同学们具有一种在表演中也像在生活中一样能够感受与适呈应的本能。主要是通过一些游戏与练习来进行,但也可以与创作方法的训练相结合,通过同学们构思与编演的的创作练习和观察生活练习来进行。

1、击掌游戏

两人一组,一个同学手心向上托着另一个同学的手心,并设法翻过手掌来打到另一个同学的手背上。另一个同学则要尽量设法及时把手掌躲开不让对方打上。如果被击中,则必须把手心再放在对手手心上继续进行;如果没有被击中,则躲闪者就变成打击者。

2、照镜子练习:感受对面有一面镜子,你早晨起来上学在镜子面前洗漱。换衣服。自己对于在镜子面前的心态表现出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每一位同学站在镜子面前要感受真实的在镜子面前表现。(也可以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当镜子)

无实物练习:喝热汤,喝汽水,喝中药,喝酒。

打蚊子,打蟑螂,捉蝴蝶。同样都是引导的方式来教导学生。

模仿能力训练:眼神的交流,嘴巴的交流。

第四课:表演课程

想象力的训练

基本概念:在教学中通过一些优秀的儿歌,童话故事和游戏活动,我们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创编儿歌,续编故事,进入规定情境来表演等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1、图形想象:拿出一个简单的图形,如圆形,让学生想象它像什么,鼓励学生说得越多越好。如像钟、像球、像布娃娃的脸、像太阳等等。

2、一物多用:找一些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想象它有什么作用。如拿一只铅笔问孩子:“铅笔有什么作用?”学生会马上回答:“能写字、能画画。”此时大人要加以引导:“你真聪明,回答得很对。再想一想还有什么作用?”学生想得越多越好,如能敲鼓、能做蚂蚁过河的小桥、能搅拌水、能当小尺用、能支撑小物品等等。这些都是具有发散性和创造性的答案。

3、讲通话故事:童话故事比较适合儿童的想象特点。因为它人物不多,内容夸张,情节生动。经常听童话故事的孩子比起那些不听的儿童,想象力要丰富得多。讲完一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作简单的复述。

4、故事接龙法

  让学生编故事。老师说一两句,学生接一两句,老师再接下去,如此循环。不管故事编得如何,编到哪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接上,逻辑上说得过去就行。学生接得越快,说明思维越敏捷。

第五课:表演课程

动物模拟练习

基本概念: 动物模拟的最终结果是为了模拟人物,塑造人物。通过捕捉模拟动物较为简单的外部特征和内心变化逐步过渡到观察、模拟、体验、塑造不同人物的外部表现形式和复杂的内心情感变化。

视频观察:放一段关于动物的视频观察了解,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再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比如猩猩,小猫,小狗,老虎,狮子等等这些动物的外部特征来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来。

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编小动物的故事最终在舞台上展示。

讲解模仿时注意事项:

1、外形逼真,服装道具问题如何解决。

2、声音、背景配乐如果选择

3、帮助学生选定模拟对象,反复练习,

4、如何组织情节,两人或者多人表演时模仿能力。

第六课:表演课程

动物模拟的小品片段:引导孩子自己创作,自己排练组织动物特点让孩子创作出来。

1:《拜年猪》观察视频、照片引发学生自己创作。

2:《瞧着一家子》

3:《小鸭子过河》

4:《猫狗大战》

第七课:表演课程

童话剧

基本理念:是幼儿喜欢的文学样式,是以儿童为欣赏对象的童话。它那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相适应。丰富的幻想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积极的思想内容又有助于他们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法国作家法朗士说过:“教育的全部艺术,就是唤醒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得到满足”。那么,教师怎样在儿童情感世界灵活、巧妙、恰当运用童话剧,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具有积极的情感,使童话剧成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新颖、有效的重要形式?

1. 动作性语言多

a. 看的懂。就是每个动作的意思要明白。即必须让小观众通过人物动作看懂动作的含义。

b. 幅度大。细微的表情动作,往往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c. 有变化。动作要有变化,动作节奏也要有变化。

2. 音乐因素多

a. 台词的音乐性。台词要朗朗上口,以便孩子记诵。

b. 谱曲的唱词。童话剧中的小歌舞形势很受儿童欢迎,因为它的动作性强,谱了曲的唱词还能使观众加深印象。

c. 烘托气氛和人物形象的音乐

3.游戏成分多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游戏中的模拟动作和驰骋想象能给幼儿极大的快乐。因此,幼儿童话剧如果能接近于他们的游戏,他们会更感兴趣。如果剧中的游戏能让小观众一起参加,那就会使台上、台下,演员、观众打成一片。这时,小观众在看戏,也是在游戏,气氛极好。孩子们从中能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2、前表演的手段有利于指导童话剧表演的顺利进行。

所谓“前表演”就是由几位老师先担任角色进行表演。以往,我们在指导儿童表演童话剧时,发现孩子始终进入不了角色,表演起来动作、表情生硬、呆板,而老师又苦于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指导才能提高儿童的表演技能。经过研究得出我们可利用前表演的形式来指导儿童表演童话剧。首先,我们老师对剧情做到深入了解,然后分别担任角色进行表演。对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人物间的感情交流,上下场的路线,所站位置及布置场景,等等都做到细致安排,心中有数。我们发现利用“前表演”这种手段有助于指导童话剧表演的顺利进行。

《森林爷爷》剧本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孩子们自觉做到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1、时间、地点、人物分析:让每一位学生拿到剧本后分析剧本的中心思想,他的时间发生在什么时候,地点是在哪里?人物关系及人物性格特点。(写出来,在自己说出来)

2、整个表演运用“凤魔王”“雨魔王”“旱魔王”和“光头强”四个角色,形象的刻画出环境被破坏,森林被吞噬的场面,给孩子们较强的视觉冲击。

3、表演最后,老师进行了国旗下讲话“望同学们行动起来,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爱护身边的每棵草,每棵树,每一朵花。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美,空气越来越新鲜;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地球到处是鸟语花香,绿草如茵

第八课:表演课程

童话剧《守株待兔》

1、老师口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导入

2、提问形式问学生内容

3、让学生分析剧本人物特点及动作

4、自己创作。

5、最后教师总结

第九课:表演课程

小品片段:

在形式上,短小,情节不复杂,都具有“戏剧”性或“喜剧”性如果说戏剧是以剧情和脚色的台词直接感染人,使人们受到正面教育的话,小品则既不属正面教育,也不属反面教育,它是用一种“启发式”的形象思维激活人的感官,使人们从笑中受到感悟。

《小小辩论会》

1、教师分组比赛形式做游戏导入。(了解比赛形式)

2、提问剧本角色人物性格

3、分析剧本人物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语言表达出来)

4、最后教师总结排练。

第十课:表演课程

相声小品片段: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与小品的区别:

两者显著的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别。相声讲究“捧”和“逗”,一主一辅。小品在语言台词上并没过高的限制,流畅、自然即可。

《爱与不爱》

1:教师讲解分析相声来源,了解相声(视频观赏)

2:相声与小品区别

3:游戏《吹牛》学生互相吹牛引发争议有趣。

4:学生自己练习。(节奏把握)

少儿表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