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秭归千古风俗 珍重三峡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5-05-06 10:25:35

传承秭归千古风俗 珍重三峡文化遗产

——写在《三峡秭归风俗》出版之际

刘不朽

秭归如诗:九畹芝兰,是诗的雅韵;峡江桔树,是诗的品格;悠悠香溪河,是诗的浪漫情思;巍巍崆舲峡,是诗的铮铮风骨;中国之诗祖辞宗屈原,从这片诗的沃土走出,将诗与爱洒遍华夏神州。

秭归如史:考有史以来,西周夔子国,先国的第一部史书《史记》;溯远古文明起源,玉虚洞之原始人类遗址,朝天嘴之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东门头出土之“太阳人”石雕像,柳林溪遗址陶器上神秘的刻划符号……皆真实而生动地述说着秭归的一部上下7000年文明史!

郭沫若有诗云:“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三峡先民在西陵峡秭归地区聚居和活动之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代人类在同自然的斗争和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独具三峡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三峡地区文明演进之历史见证。几经沧海桑田,许多有形的物质文化遗存,在三峡考古大发掘中从地下出土而重见天日;而表现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则通过人民的口头以及民族民间的习惯性流传而世代沿袭传承至今。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最丰厚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千百倍地珍重。

日月相辉、阴阳相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三峡文物遗产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三峡古人类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的产物,是折射三峡古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同样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2003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人大常委会亦随之批准了该公约,相关法律法规不久也将陆续出台。这是现代文明社会之福音。《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亦称无形文化遗产)分作四大类,其中C类为“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三峡秭归风俗》的作者可谓心有灵犀,敏锐地捕捉到目前世界正热情关注的课题,向《公约》奉献上三峡人的一份心礼。

风俗之涵义,古人早有解读。元代学者李果读东汉应劭著《风俗通》后题辞曰:“上行下效谓之风,众心安定谓之俗。”现代民俗学家认为:风俗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乃至宗教信仰、巫卜禁忌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行动规范。风俗产生于民间基层人民大众之中,但约定成俗、蔚然成风之后,则影响到上层社会。中国古称“礼仪之邦”,也是多民族、多地域风俗习尚丰富多彩之国度。《诗序》曰:“美教化,移风俗”;《荀子》曰:“入境,观其风俗。”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经济水平、科学文化、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皆综合反映于风俗之中,可见其价值含金量之高。

社会风俗具有传承性、变异性和地域性。其传承不借助文字为载体而于无形中世代相袭;变异源于社会、历史之变迁;地域常常是其流传范围和界限。民谚云:“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即此之谓也。《三峡秭归风俗》所载,乃是三峡库区西陵峡两岸屈原故里秭归千古传承至今的民间风俗习尚,具有鲜明的三峡地域特色,独特的巴、楚文化内涵。作者用21世纪现代人之眼力、笔力,为我们追忆描绘出一幅峡江风俗画卷。透过秭归这个狭窄的窗口,近可窥三峡地区民俗民貌之大全景;远可观中华民族社会风俗演进之历史缩影。

考查古籍中有关三峡地区民俗之记载,多点缀于地记、方志之中,多则千言,少则寥寥数语,难得窥风俗之全貌。这部《三峡秭归风俗》虽地限秭归,但作者采史料记载、民间传说、乡里见闻溶汇为一体,所涉风俗广泛,内容翔实鲜活,举凡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婚葬习俗、礼仪习俗、年节习俗,乃至体育竞技、歌舞游戏等,皆分类列项详细载述。且文字多采用方言俚语,犹闻归州乡土芳香;叙述常夹有奇闻趣事,让人感受三峡民间情趣,实属难得一见的三峡地方风俗全书。为三峡地区风俗著书,前无古人,后有来者。郑邦清、郑承志父子编著的《三峡秭归风俗》的问世,不仅填补了三峡风俗研究无有专著的空白,更为我们传承、保护珍贵的三峡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了样板!

文人多缘。我与郑君邦清20年前因其创作的建东花鼓戏《糊涂县官》而相识相交。作为乡村教师,他长期扎根民间,一生致力于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少有名利而多有成果。民间文化贵在传承。在世风日下之时,郑君承志敏而好学,不慕虚名、不逐浮利,子承父志,于三余潜心传承民间文化,访民间艺人于山野之间,求历史考证于书海之中。实属难得!可嘉可贺!

家乡与民间,是中国民俗学家的起点和支点。郑氏父子起步于家乡,收获于民间,依仗着家乡三峡丰厚民间文化积淀之支撑,他们必将一步步走向自己钟爱的民俗研究之高点。

传承秭归千古风俗 珍重三峡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