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非语言沟通

发布时间:2016-08-03 11:48:32

第四章 非语言沟通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概述

一、 非语言沟通的概念

非语言沟通是指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而是以人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空间距离、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作为沟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递。它能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科表达这个人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情绪及感觉。

二、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1遍性 非语言沟通的运用是极为广泛的,即使在语言差异很大的情境中,人们也通过非语言信息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觉,实现有效的沟通

2、续性 非语言沟通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沟通开始,双方的仪表、举止就传递出行为者的有关信息,双方的距离、表情、身体动作就显示各种特定的关系。

3、真实性 非语言行为比语言行为更能够传递信息的真实含义。一个人的非语言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往往是无意识,不像语言沟通中词语的选择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则他会用指尖说话。

4、情境性 非语言沟通展开于特定的情境中,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的含义。同样是拍桌子,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怒不可遏:也可能是“拍案叫绝”,表示赞赏至极。

5、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决定了特有的非语言沟通符号。例如,人们通过握手、拥抱和亲吻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欢迎和爱抚。但中国人不太习惯,更习惯以握手的方式来表达友好的感情:同样是用拇指和食指构成“○”型手势,在中国和法国表示“零”,在讲英语的国家表示“OK”,在日本表示“钱”。

6、模糊性 非语言沟通的模糊性是由双方共同造成的。某种行为举止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非故意的,某种行为举止可能表达着多种内心体验

三、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言沟通根据有无声音分为无声沟通和有声沟通两大类。无声沟通是指人们在沟通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势和表情以及其他一些环境因素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无声沟通的具体形式有眼神、体语(包括头语、手势、身姿)、面部表情、时空环境(包括时间、空间距离、座位安排等)有声沟通指人们在沟通过程中通过发音器官或身体的某部分所发出的非语言性声音而进行的沟通方式。

四、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场合,非语言符号都起到特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感情 老朋友久别重逢,会紧握对方的双手,紧紧拥抱对方,以此表达激动、愉悦的心情。

2、显示关系 微笑的表情和柔和的语调传递的是友好和热情的关系,而生气的面孔和生硬的语调传递的则是冷漠和疏远的关系。在医学实践中,医生靠近患者坐着,这种交谈方式显示了双方比较平等的关系,如医生站着与躺着的患者说话,往往显示医生对患者的控制地位

3、调节作用 是用非语言沟通来协调和控制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状态。例如医生护士在倾听患者倾诉说病史时,若微笑着点头,便表示鼓励患者继续说下去,如频繁的看手表或向别处张望,则表示有其他急事要办,在暗示患者该停止谈话了

4、验证信息 患者及其亲属对医生、护士的非语言行为特别敏感,他们常常利用非语言行为验证或确认语言沟通中有疑问的信息。患者通过医生的非语言行为判断医生对其病情的真实想法,可通过观察医生进出手术室的面部表情获得一些线索信息。也应注意语言和非语言信号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

5、补充替代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有词不达意或词男尽意的感觉,需要同时使用非语言行为来进行辅助或弥补语言的局限,使自己的意图得到更充分更完善的表达。

第四章 非语言沟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