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借代)

发布时间:2013-05-25 07:56:38

1、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干戈代指战争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代指音乐

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管弦代音乐

5、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韩非子难一》

社稷代国家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庙堂借指朝廷

7、布衣之怒。――《唐睢不辱使命》

布衣代平民

8、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贺铸《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粉香指梅花

9、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吟》

红袖代指美女

10、如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李商隐《马嵬》

红粉代指美女。

11、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红颜代指美女

12、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高适《塞下曲》

蛾眉借为美人的代称

1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粉黛代指美女

15、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须眉借指男子

16、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

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桃李指学生

1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桑麻指农事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19、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康代酒

20、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日本 西乡隆盛。

桑梓地借代故乡。青山借代坟墓

借代或称"换名".根据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按照语言形象化的要求,在谈到某一事物的时候,不直接称呼本体事物的名字,而采用借体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或者另换借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例子(1)
巾帼不让须眉。
(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
例子(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例子(3) 过尽千帆皆不是。 《梦江南》.其二 温庭筠
(以「帆」借代帆船。)
例子(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潜
(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例子(5) 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以「白衣天使」借代护士。)一种说法,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借喻的本质是,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借喻因为是,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例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代替船。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具体代抽象

  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体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1中的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以结果代原因

  例如:令人捧腹

  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编辑本段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编辑本段借代的种类

  1.喻借,即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是相似。

  2.旁借,即非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不是相似,而是其它关系。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例如: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
  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
  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徐怀中《西线轶事》)
  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借代的类型
  特征、标志代本体: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这里是用薛凯华的籍贯北京代指薛凯华。
  专名代范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钱钟书《围城》)
  这里是用叔本华代指他的作品。
  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中国往何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
  具体的血泊代指抽象的战争。
  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巴金《能言树》)
  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指穷人。
  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
  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


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方法所以容易混淆,是因为这两种修辞方法的本体都没有出现,而只出现了喻体或借体。例如: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两个句子中的一针一线的本体分别是乌云群众的东西句中的句中的一针一线,从形式上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况且又没有本体,所以,很难一下子就搞清楚它们是借喻中的喻体还是借代中的代体了。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借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喻是靠相似点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借代却是靠相关性把借体和本体联结在一起。如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这句话中的毒蛇猛兽说的是剥削阶级,毒蛇猛兽剥削阶级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事物,但毒蛇猛兽吃人的特点与剥削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特点是相似的,作者就是抓住了它们的这一相似点构成了一个比喻,使人们形象地了解了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这里的花白胡子与长着花白胡子的人紧密相关,所以构成了借代。

  其次,借喻和借代的作用不同。借喻是靠使语言生动形象的,借代则是靠将事物的某一相关部分的特征拿来代替本体使形象突出、语言生 动的。例中的毒蛇猛兽吃人的情况是人们所熟悉的,用它来比喻剥削阶级吃人的本质,人们就容易理解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了。例中的花白胡子是长着 花白胡子的那个人的突出特征,用花白胡子来代替那个人,就更能使那个人形象突出,语言也显得生动活泼。

  借喻和借代有区别也有联系。请看下面一段话: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在这里,作者说杨二嫂的形象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一个十分形象传神的比喻,比喻的结果也为构成下文的借代创造了条件,下文便直接称杨二嫂为圆规了。就其关系讲,比喻为借代创造了条件,借代是借助比喻而进行的。

  上文的圆规可以说是借喻,也可以说是借代,因为它具备了借喻特点的同时,也具备了借代的特点,杨二嫂的形象与圆规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相关性,融二者于一身,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只有在用特征代本体的借代中才有可能出现。

一、定义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的修辞方式。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二、借代的主要方式

  1.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大胡子是以人的特征代本体长着大胡子的那个人

  2.专名代本体

  指的是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后一个李公朴指代那些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3.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小米加步枪代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武器装备。

  4.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最佳答案:5分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志》)

  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例如:

  (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代替船。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2.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1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例2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具体代抽象

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体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1中的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借代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是: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借代可分为三类:旁代、对代、其它。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例子(1)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

例子(2)

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风筝》鲁迅

(「寒威」和「冷气」指的是天气,也指保守的社会。)

内容: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志》)
  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例如:
  (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比喻借代修辞方法练习2

(2009-03-25 11:04:27)

转载

 1、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2  下列使用比喻修辞方法恰当的一项是( 
 A.篇议论文结构严谨,犹如铜墙铁壁样。 
 B.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C.爷爷的胡子似钢针,显眼得很,看上去俨然是条硬汉子。 
D.被炮弹炸翻的阵地,就像草地里长满了蘑菇。
 3.给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选出一项最佳比喻句( 
 核桃林散发出苹果般的清香,油润的叶子上,反射出点点灯光。警戒的战士游动着,刺刀尖上一明一暗的亮光___________ 
 A.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B.就像一只追绕他的萤火虫 
 C.正是他那双明亮的眼睛 
 D.仿佛是天上闪烁的星星
2.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的为(   )。

A.抬头望去,晴朗的夜空中,挂着一个巨大的银盘。

B.天上到处是乌云如墨的云彩。

C.他很想马上就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就像上次那样。

D.心里的那片乌云怎么也去不掉。

4.下列句子中,(    )使用了借代。

A.群山举手献宝,黄河摇尾唱歌。

B.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C.一块块梯田平坦如镜子一般,一排排绿树迎着春风飘扬。

D.北京坚持认为,华盛顿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诚意。

5、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角都是新的。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

C、女人不是泥,男人不是筐,命运不是那辘轳……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B、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一份推荐书,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

C、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D、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

“借代”,从字面儿上讲就是借来,代替。具体地讲,“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一个和他(它)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或名称)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国陈毅元帅在少年时代就酷爱读书。一次,他看书入了迷,家里人把糖和蒸好的糍粑端来放在他的书桌上。他头也没抬,伸手捏起糍粑放到砚台里蘸了一下,便送进 了嘴里。家里人进来,见他满嘴是墨水,大吃一惊。陈毅这才醒悟,诙谐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党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墨水是书写用的,显然,在这句话中,陈毅是借“墨水”来代指文化知识,多么生动啊!

可见,借代是人们交谈用语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当然,它更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去。

在作文中正确运用借代方法,可以使语句简洁含蓄、富于变化、丰富多彩,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可以使语言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如:“这时,一位红领巾走过来,把果皮捡起,扔进了垃圾筒。”红领巾怎么会“走”、“捡”、“扔”呢?显然,句中的“红领巾”代指的是一位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又如:“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小英雄雨来》)刺刀怎么能走“进来”呢?很显然,这里的“刺刀”代指的是手执刺刀的日本鬼子。

2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如:“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多么令我神往啊!”显然,句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代替的是祖国的一切。又如:“自从当上了班长,我觉得每天都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很显然,这里的“几十双眼睛”代指的是几十个人。

3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如:“他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谋利益,因此大家再次把乌纱帽戴在了他的头上。”显然,这里的“乌纱帽”代指的是“官职”。

4借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去代替人或事物的通名。如:“无论是三月还是平时,我们这些小雷锋们照顾张奶奶的行动,从没有停止过。”显然,这里用雷锋的名称代指广大的少年儿童。

的来说,借代没有固定的模式。在特定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会更加生动。运用借代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用来借代的名称或事物,必须是有代表性的、人人皆知的代号 或特征,必须和要表达的人或事物密切相关;否则,不但失去了借代的作用,还会使语句含混不清、令人费解。另外,用形体特征代指人或事物时,还要注意褒贬色 彩和使用的场合。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借代?借代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运用借代手法需要注意什么?

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看看哪些句子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有什么问题,想想还有哪些语句可以运用借代的手法来写,然后动笔改一改。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例如: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鲁迅《有的人》)   例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代替船。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1中的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很多,如比喻、象征、借代、互文、列锦、倒装、拟人、通感等等,这里不一一介绍,仅就借代手法,谈一些个人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道。

    大家读过杜甫的《春望》吗?请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看看第七句,白头搔更短。我们知道,头是会的,而决不会。如果头短了,就不能说话,更不能写诗了。会短的只有头上的。所以,这里的白头要理解为白发白头搔更短也就是白发搔更短

    但杜甫为什么要说白头,而不说白发呢?原因很简单:按照平仄要求,这一句的平仄应该是“()平平仄仄,除了第一个字可平可仄以外,其它字的平仄都是雷 打不动的(这种句式如果出现拗句,连拗救的办法都没有。)。当然,在律句中有这样的格式:仄仄平仄仄,甚至是仄仄仄仄仄,可以通过隔句的办 法,解决这一句的问题。但它是由“()仄平平仄的句式变化而来的,不是由“()平平仄仄变化的。“()平平仄仄句式除第一字随意外,没 有任何变化可言。杜甫《春望》的第七句白头搔更短恰好就是这种句式,所以如果在第二、第三字的位置遇到仄声字,就只能换成一个平声字,没有其它办法可 想。而字在古代就是入声字,属于仄声,所以杜甫只能将之改成。当然,在现代汉语中入声已经消失,这个字现在读平声了,如果杜甫是当代诗 人,也许他会写成白发搔更短的,不过也难说。

    上面说了,为了平仄的需要,杜甫在这里只能写成白头,而不可能写成白发。那么,将白头写成白发是不是杜甫为了要合平仄而随心所欲所作的更 改呢?当然不是。它符合汉语规范。在汉语修辞中,这种方法叫做借代白头是整体,白发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所以这里是以整体代部分。借代也可 以是部分代整体、部分代部分。如拙作《冬雪》中白雪雪地,就是部分代整体。

    其实,在现代散文中也常常使用借代这种修辞方法,只不过不是因为平仄,而是修辞需要。同样,在诗词中有时使用借代也不一定是因为平仄限制,它也具有一定的修辞目的,或者是起到一定的音效作用,甚至有可能是照顾到文字的视觉效果—— 竟,单凭文字的读音,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听懂诗词的全部内容,往往需要借助文字才能完整、准确地完成欣赏过程。所以,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对一首诗 或词而言,它书写成文字的概率是很高的,因而文字的视觉效果有时同样很重要。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白雪雪地这两个词,你会觉得白雪更显眼。一般 来说,在汉语中,带有鲜明色彩效果和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词,都会比一般的字、词更为抢眼。不过,白雪雪地,主要还是着重于它的修辞作用(你们可 以自己理解)。因为 “白雪雪地在平水韵中没有平仄上的区别(在现代汉语中当然不同),所以这里采用借代不是照顾平仄要求,而是考虑修辞和视觉效果。

    我们刚才说过,如果杜甫是当代诗人,也许他会写成白发搔更短,但也难说。我们不能断定杜甫在这里就没有修辞的意思。因为白头是全部头发都白了,而 “白发则不一定,可以只是一部分头发白了。所以这两个词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别。杜甫为了表示自己衰老的程度(依据他当时的实际年龄来说,其实是未老先 衰),即便处在当代,也很有可能会用白头这个词的,也就不能不用借代手法了。因为白头这个词不但已经包含了白发的意思(没有白发,哪来的 “白头?),而且比白发的含金量更高,词汇的营养更丰富。

    现在,再来看看拙作《冬雪》中的优劣。

    正如白头已经包含了白发的意思一样,欲把也已经包含了欲写。因为如果没有也就失去了对象。既要,就必须得先 其实一开始,我确实写成了欲赋清词朝玉阙在这里可以说意思一样。与字具有同等意义的词还有。比如熟读唐诗三百 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意思是,如果将《唐诗三百首》读得烂熟了,那么,不会写诗的人也会写了。既然开始写成了或是,为什么又要改成呢?应该说,意义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这里没有平仄的问题,也没有修辞作用。但是,与后面的字有关系。结句用了吟笺吟笺也就是写诗的稿纸, “吟就是。如果前面再用字,就有些重复了。当然,这里的字是与后面的字结构在一起的,构成了一个名词——写诗的稿纸,不是单独使用的动词,所以与前面单独使用的动词,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重复,所以只是很小的问题。但小问题如果能够避免还是避免一下的好。

    以上只是随便说了几种诗词采用借代手法的原因或者目的,但不可能范围全部,因为情况有时候很复杂。比如因为避讳,而用前朝或某朝暗指当代。白居易《长恨 歌》的汉皇重色思倾国中的汉皇,实际指的是唐皇,也即当朝的唐玄宗李隆基,因为他不便明言。这里是部分代部分,以

    在古代诗词中我们还经常会见到秦汉等字眼,但一般不仅仅是指秦、汉,往往是泛指历朝历代。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不 能理解为只有秦汉两朝的宫阙在战乱、战火中变成了烟土,而应理解为所有朝代的宫阙在历朝历代的战乱中最终都变成了废墟,使千千万万百姓的血汗化为乌有。同 样,接下来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不仅仅指秦汉两朝。而是指历朝历代的百姓,在国家破败时,要遭受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痛苦;而在国家兴旺时, 则要为统治者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贪污腐化买单。一句话,不论是国家兴、亡,老百姓都照样遭殃,永远只能承受经济萧条带来的痛苦,而享受不到生产力发展的 成果,真正能够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只有统治者和既得利益者。这样理解就全面了,深刻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完整地实现了。所以,从修辞手法上来说,它使用 了借代手法,以部分代整体,以秦汉代指历朝历代。而从结构上来说,它运用了逻辑推理的结构形式,读者需要运用归纳推理的知识,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原 意。

    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首先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果将省略的部分补写完整,应该是秦汉时候的明月,秦汉时候的关隘。与此同时也使用了借代手法,道理同上,不多说了。

    可以看出,诗词中借代手法的运用,有时候往往与其它的修辞方法或是结构手法等结合在一起,以最大限度地表现诗词的主旨,尽可能地展现诗词的艺术魅力。

    最后,在诗词中对有些字、词的理解,不管它是否采用了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一定要联系它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不能一成不变。如果胶柱鼓瑟,不知 灵便,那就没办法读诗了,再好的诗都会读不出味来。我不是反对对诗词中用得不到位、不稳当的字词进行修改,而是反对过于拘泥于对不关痛痒的字词的求疵。这 样不但无益,反而分散了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对一些重要的字和词展开分析。如诗眼、有借代意义的词等。不懂得这个道理,就没法读诗。就象杜甫的《春 望》,即便它是古代名作,你也会觉得不怎么样,甚至狗屁不通。再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不能不说绿字用得好吧?不能不承认这是千古名句吧?但 如果要钻牛角尖,或许有人会说:春风怎么绿了江岸?绿了江岸的明明是草木啊。因为草木绿了,所以江岸才绿了。但草木、江岸绿了与春天的风有什么关系?即便 有关系吧,但难道春天的温度、春天的雨露阳光不是比春风作用更大吗?你说春风绿了江岸,那不是置阳光、温度、雨露于不顾吗?不是本末倒置吗?不是只见芝麻 不见西瓜吗?这种牛角尖是钻不得的,一旦钻进去,你就出不来;只要钻进去,你就把自己关在了诗词殿堂的门槛之外。(摘自拙作《逍遥楼诗词论稿》,有删改)

修辞(借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