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积累

发布时间:2020-11-09 20:56:07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积累

《烛之武退秦师》

古今异义

  1)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2)夫人: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 

  3)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4)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5)去:  古义:离开,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      矣  

  2)共其乏困       供 

  3)秦伯说      

  4)失其所与,不知     智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军,名作动,驻扎 

  2)既东封郑     东,名作状,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疆 

  3)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把…作为边境 

  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5)退秦师  退,动词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6)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7)越国以鄙远    远,形作名,偏远的地方

  8)若不阙秦    阙,动词使动用法,使…亏缺 

  9)肆其西封     肆,形作动词,扩张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作动词,损害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一词多义

  1.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

  肉食者鄙    见识浅薄

  夫犹鄙我    瞧不起

  越国以鄙远   把……作为边境

  2.敝

  敝帚自珍    破的

  敝人    对自己的谦称

  远来疲敝    疲惫,困乏

  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3.

  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不译,连接两个动作  

  焉用亡郑以陪邻? 来 

虚词

  焉

  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何 

重点语句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

  《荆轲刺秦王》

古今异义

  1)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币:   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3)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4)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6)提:   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

  2)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

  4)图穷而匕首见     见

  5)卒起不意      卒

  6)秦王还柱而走     还环 

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北:名作状,向北 

  2)乃前曰/左右既前   前:名作动,上前

  3)函封之      函:名作状,用盒子

  4)太子迟之     迟:意动,以……为迟,认为……迟缓

  5)又前而为歌曰    前:名作动 上前

  6)发尽上指     上:名作状 向上

  7)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8)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闻,禀告

  9)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0)群臣怪之  怪:意动,以……为怪,感到奇怪 

一词多义

  1.得:

  臣愿得谒之/非有诏不得上   能够

  诚能得樊将军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得到

  2.

  诚能得樊将军首   果真,如果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3.

  顾计不知所出耳   过、只是

  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看

  4.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靠近,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5.

  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显现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词,被      

  虚词

  1.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结构助词,“的”/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  连词,表并列

  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连词,表修饰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连词,表承接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连词,表递进

  3.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介词,因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介词,用

  以次进  介词,按照

  日以尽矣  已经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箕踞以骂曰  连词,表修饰

  4.

  乃为装遣荆轲  动词,做,整治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介词,被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介词,替

重点语句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 (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

  欲与 ( ) (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使 (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而 (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鸿门宴》

古今异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   古:敬酒。今:长寿。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    

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    要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令将军与臣有郤   

  7)置之坐上      坐座  

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军:名作动,驻军

  2)沛公左司马使人言   言:名作动,告诉

  3)沛公欲王关中     王:名作动,为王、称王

  4)不可不语      语:名作动,告诉

  5)吾得兄事之     事:名作动,做事、侍奉

  6)籍吏民       籍:名作动,登记

  7)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作动,使眼色

  8)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作动,施加肉刑

  9)道芷阳       道:名作动,取道

  10)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作动,友善、交好

  1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意动,以之为王

  12)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动词使动,救了他的命

  13)沛公旦日从     从:动词使动,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

  14)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动词使动,使之止,制止,使动

  15)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用对侍兄长的礼节

  16)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   

一词多义

  1.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     辞谢、告别

  2.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推辞

  今者出,未辞也    告别

  3.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旧、交情

  故听之      因此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4.

  且为之奈何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况且

  5.幸 

  妇女无所幸      宠幸、亲近

  故幸来告良      幸亏、幸而

  6.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为之奈何      代词,这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今者有小人之言    结构助词,的

  珍宝尽有之      助词,衬字,无义

  7.去 

  相去四十里      距离

  脱身独去      离去,离开

    8.于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向,对

  长于臣      

  复得见将军于此   

  9.

  不如因善遇之     就此

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  就、于是

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势、趁机

  10.为 

  使子婴为相      任,做

  为击破沛公军     替,给

  若属皆且为所虏   

  军中无以为乐     作为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

重点语句

  1)判断句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兰亭集序》

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些文章。    今义: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胸前; 心里存着; 打算。   

  4.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  修短,寿命长 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      大,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齐,……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带,绕。

            一觞一咏       觞,喝酒。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等同,看作一样。

  5.动词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游,使……纵展,骋,使……奔驰。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视听,耳目。

一词多义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1.若合一契             一起。

  2.其致一也             一样。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

  4.一觞一咏             一边……一边……。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                                  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虚词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  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以之兴怀             代词 回指上文中的事。

  暮春之初            音节助词 衬足四个音节

赤壁赋

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

古今异义

  1.徘徊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词语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飞(向南)/ 西望夏口,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江陵(攻占)/ 顺流而(向东进军)

  3.名词的意动用法。

  鱼虾而麋鹿(以……为侣,以……为友)

  4.动词的使动用法。

  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襟危坐(整理)/ 不知东方之既(显出白色)

一词多义

  

  1.纵一苇之所如          (往)

  2.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好像)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比得上)

  4.如期完成            (按照)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3.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隶属)

  4.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亲属) 

   

  1.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虚词

  而 

  1.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1.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5.音节助词   扣舷而歌之 

  6.动词,去,往   纵一苇之所如 

  

  1.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呢。 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5.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

  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重点语句

  1.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

  3.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4.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积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