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

发布时间:2015-09-23 20:50:53

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的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 。他灵活而又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动化生产、智能控制等柔式加工中,为国防和航天科技现代化,为型号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5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长二捆运载火箭研制生产中,高达80多米的全箭振动试验塔是“长二捆”研制中的关键,而塔中用于支撑火箭振动大梁的焊接是关键的关键,该材料特殊,要求一级焊缝。高凤林经过反复试验,提出了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一系列保证工艺性能的工艺方法,出色地完成了振动大梁的焊接攻关,保证了振动塔的按时竣工和长二捆火箭的如期试验,保证了澳星的成功发射,该工程获得部级项目一等奖。日前,在载人航天工程升级测试中振动大梁焊接质量依然良好,承力从360吨提高到420吨,大梁安然无恙。为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由于使用了新技术新材料给焊接加工带来诸多难题,尤其在发动机大喷管的大、小端焊接中,超厚与超薄材质在复杂结构下的对接焊,多次泄漏,高凤林经过反复分析和摸索,终于找出了以高强脉冲焊,配以打眼补焊的最佳工艺措施,攻克了难关。在首台发动机大喷管将被判死刑的关键时刻,高凤林化险为夷,将第一台大喷管推上了试车台,保证了长三甲等型号火箭的研制进度。后连续生产多台,气密试验均一次通过,作为主要完成人,该喷管的制造工艺荣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三甲、长三乙已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三号,菲律宾马部海等大型通讯卫星,并即将成为探月工程的主力火箭。在国家某重点型号任务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多次受命攻克难关,保证了我国重点型号武器的顺利研制;在国家某特种车的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充分运用焊接系统控制理论,出色的攻克了一系列部组件的生产工艺难关,保证了国防急需,其中后梁和起竖臂分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阶段成果二等奖。某型号发动机试车多次失败,头部生产试验中断,生产无法继续进行,高凤林同志应邀参加,以气保护双面成型和局部自由收缩焊接等措施终于解决了难关,将试验压力由130个压力提高到180个压力,满足了使用要求,试车得以成功。某型号发动机隔板焊接后易出现裂缝、堵塞等缺陷,有时100%返修。针对这种情况,高凤林大胆提出工艺改进措施,焊出的产品19941996三年X光透视合格率连续达到100%,该技术获厂、院科技进步奖,特别是在某型号引射筒的焊接攻关中,在公司总经理的亲自授命下大胆改进,突破难关,使有关单位近一年没有解决的难题得以解决,且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仅三天就生产出6件一次合格率100%的工艺试件,156件产品的生产也只用了一个半月,100%一次合格,保证了近一亿产值的产品交付。在国家863 攻关项目50吨大氢氧发动机系统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大胆采用新的工艺措施,突破了理论禁区,创造性的运用b值、s值在多种高低温合金混合焊接接头结构中的应用,解决了有关科技人员久攻不下的难关,多次获奖,为部、院确定的"三转一把火"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为某型号任务国家立项奠定了基础。不断地改进工艺措施,不断地创造新工艺方法,不断地攻克一个个难关,锻炼了高凤林,他练就出一手卓尔不群的焊接技艺,积累了系统解决实际焊接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他在型号攻关中的事例不胜枚举。他多次在关键时刻为型号总师、厂、院领导提供技术依据,使长三乙遥二箭(故障处理方案被刘纪原总经理亲率的总公司专家组采纳)、某产品得以顺利发射,也被传为佳话。他运用精湛技艺还修复多台长三甲大喷管,多种型号的焊接工艺改进,及长三、长三甲发动机生产工艺的革新,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共计节约或避免经济损失一千五百多万元。在公司民用产品真空炉的生产中,高凤林提出的新焊接工艺比原方法提高工效5倍多,节约原材料50%,实现系统批量化生产。仅此一项(节约原材料和提高效率),多年来就为国家节约资金400多万元(该产品也是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已销往美国、波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厂大型机车换热器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经试验换热率达75%,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我国新型节能机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钛合金自行车架焊接是国内一项技术空白,兄弟单位组织技术攻关仍未找到解决办法。临时授命的高凤林经过大量实验,按期焊出了样车,振动实验达20多万次,大大超过了设计振动2万次的要求,填补了该技术国内空白(前航天总公司副总经理夏国洪亲临视察并在航天报头版登载)。此产品多次参加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中国上海、马来西亚等自行车博览会,受到好评,该产品已全部销往欧美、东南亚各国,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协助某研究所攻克了长三甲模盒及大型超薄波纹管的焊接制造难关,使该项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在这之前只有美国等国家生产)。

两丝”钳工顾秋亮

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1公斤,是深海中1个指甲大小的面积上要承受的水压。1丝,只有0.01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10那么细;载人潜水器身上所有密封面的装配精度,必须控制到几丝,这样才能确保潜水器在深海里既不漏水,又能缓冲巨大的水压。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送走了“蛟龙号”,顾秋亮又接到一个新挑战——组装中国首个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载人球是在俄罗斯定制的,安装的难度是在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要控制在0.2丝以下。0.2丝,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50。用精密仪器来控制这么小的间隔或许不算难,可难就难在载人舱观察窗的玻璃异常娇气,不能与任何金属仪器接触。因为一旦摩擦出一个小小的划痕,在深海几百个大气压的水压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危及下潜人员的生命。因此,安装载人舱玻璃,也是组装载人潜水器里最精细的活儿。除了依靠精密仪器,更重要的是依靠顾秋亮自己的判断。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做出精密仪器干的活儿,顾秋亮并不是在吹牛。他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因此人称“顾两丝”。别看现在的顾秋亮这么牛,当初学徒时,没少挨师傅的骂。顾秋亮的师傅张桂宝笑称:“那时候进来的时候还比较调皮,经常骂,有的时候就像说什么呢,像茅坑里面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师傅们严厉的调教让顾秋亮慢慢收住了心,用最笨的办法练习基本功。顾秋亮说,10公分的一块方铁,要锉到0.5公分,就是5毫米,为了这个,他锉了1516块方铁,锉刀都用断了几十把。一遍遍地锉钢板,一遍遍地动脑筋琢磨,渐渐的顾秋亮手里的活儿有了灵性,做的工件全部免检,“两丝”的名号也渐渐被叫响了。顾秋亮说:“就像人家跑步拿着一碗水,不能让水泼在外面。现在我估计大概是0.2(丝),不相信拿头发来试试。再细的我都能压住。”2004年,“蛟龙号”开始组装,顾秋亮和他师傅级的前辈们一起被抽调到这个项目上。而且凭着“两丝”的功力,顾秋亮被任命为装配组组长。他们最大的挑战就是确保潜水器的密封性。“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组装起来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顾秋亮他们只能一点点摸索。时间长了,顾秋亮两只手基本上没有纹路了,打卡都成问题。刚参加“蛟龙号”项目时,“顾两丝”名气大,他原来所在的实验室一直希望他回去,收入能多一半,这对于他这个单职工、女儿上学急需用钱的家庭来说,能起不少作用。收入的增加让顾秋亮也有小小的动心,但最让他动摇的还是“蛟龙号”的第一次海上试验。对于极度晕船的顾师傅来说,出海就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托付生命的信任,让顾秋亮留下来。300050007000,随着“蛟龙号”不断升级的技术攻关,顾秋亮更是没有什么时间能照顾到家里。尤其是7000海上试验,船刚刚启航,他就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当时妻子被查出怀疑恶性肿瘤,领导都来安慰他,后来查到不是恶性肿瘤,回来后他和妻子哭着抱成一团。工作43年来,顾秋亮感觉最亏欠的就是家人。今年10月份,顾秋亮就要退休了。最近,已经60岁的他正抽空学开车,打算退休后的时间全部用来陪家人。目前在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有两个,组装工作都是由顾师傅牵头。4500载人潜水器或许是他组装的最后一台潜水器,载人舱的玻璃装好了,他还是那么精细,那么专注,反复确认它的安全性。让人信任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容易,要一辈子信任很难。顾秋亮43年来,用他做人的信念,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国产大飞机的首席钳工---胡双钱

他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令人称道的是,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C919的首架飞机正在为早日首飞作准备,在这架有着数百万个零件的大飞机上,有80%是我国第一次设计生产,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钳工胡双钱正在打磨大飞机上的一个精密零件,在这间现代化数控车床的厂房里,所有工作都由手工来完成的胡双钱,像一个有些过时的老古董,他的抽屉里装满了和他同一个年代的老式工具。在这个3000平米的厂房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但是打磨、钻孔、抛光,对重要零件的细微调整,这些大飞机需要的精细活都只能手工完成。胡双钱说:“有种是角度很小的,直角的零件,它刀子伸不进去,还要靠手工来修锉什么的。就说有一个零件,你如果说很急,数控机床做的话要编程,但是靠我们机加工来做,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个零件给做出来了。” 航空工业要的就是精细活,大飞机的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级,对此胡双钱这么描述:“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三分之一,这个概念的公差。”胡双钱已经在这个车间里工作了35年,经他手完成的零件,没有出过一个次品。在中国民用航空生产一线,很少有人能比老胡更有发言权。 1980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胡双钱刚刚进厂,就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10首飞,他说:“一下子腾空上去啊,那个试飞情景,一直在我现在的脑海里,一直记忆犹新。”然而喜悦还没有散去,运-10因为多种原因最终下马。原本聚集了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上海飞机制造厂突然冷了下来。当时,厂门口停满了上海各种工业技术企业招聘员工的专车,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为他开出了三倍工资的高薪,但是胡双钱拒绝了。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终于立项,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大飞机的制造让胡双钱又忙了起来,不仅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胡双钱回忆:“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在当时却只能依靠老胡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连图纸都没有。打完这36个孔,胡双钱用了一个多小时。当这场金属雕花结束之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送去安装。 胡双钱的同事钳工曹俊杰表示:“有难件、特急件,总会想到老胡,半夜三更把他叫进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相反的话他就是家里面肯定照顾的少一点。” 现在,胡双钱一天有六周要泡在车间里,这张仅有的全家福还是2006年照的。一年多前,老胡一家从住了十几年的30平米老房子搬了出来,贷款买了上海宝山区的70平米新家。作为一个一线工人,老胡没有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却带回了有一摞摞的奖状证书。 胡双钱的妻子李菊兰说:“01年得的是第一个奖,大奖这是第一个。”记者看到,这是质量优秀员工。 李菊兰还向记者展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示她把这个保护的挺好的,不摆外面就自己欣赏一下吧。今年,国产C919大飞机将迎来立项后的第九个年头,胡双钱也将迎来人生的第55个生日。距离退休还有5年,但是老胡却觉得这个时间太短了。他表示:“我回想我的人生,我的一生过来,从工作,进来工作,我是708(运-10)进来的,到我退休的话正好在这参加C919,年龄允许的话,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wo飞机多做一点贡献,这是最好的,也是我的理想。”

LNG船上“缝”钢板---张冬伟

LNG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要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下,漂洋过海,运送液化天然气。在世界民用造船领域,建造一艘LNG船的难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目前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建造LNG船。2005年,我国才有了第一批16个掌握这项焊接技术的工人,张冬伟就是其中之一。LNG船的内胆是整个船最核心的部分,需要焊接工人将一块块薄如纸的殷瓦钢板,像做衣服一样,一块一块连接起来。3.5,走路可能只需要4秒钟,而张冬伟焊完一条这样长度的焊缝却需要整整五个小时。(殷瓦钢板)最薄的地方只有0.7毫米,跟一张牛皮纸一样薄,后面就是一个木箱子。规范如果用得不好的话,很有可能里面的木箱子就着火了,烧这个焊缝就是像在木头上玩火一样。一条LNG船,殷瓦钢焊接长度总长达130公里,虽然90%是自动焊,但还有13公里特殊位置的焊缝,需要焊工手工完成,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有人说LNG船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原子弹。为了避免焊缝出现漏点,张冬伟要求自己在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一丝停顿。殷瓦焊接超强的电弧光对眼睛的刺激很大,并且焊接时产生的飞沫对身体也有一定伤害,刚开始学徒时,不少同伴看师傅焊接一两个小时就走了,唯独只有张冬伟寸步不离,最终他是那批学徒中第一个考出证书的。殷瓦手工焊接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焊接技术,张冬伟的师父秦毅,是我国第一位掌握殷瓦焊接技术的焊工。最初外国人并不看好中国人能掌握这项技术。能够在超级LNG船上进行全位置殷瓦手工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国际专利公司GTT的严格考核,取得合格证书之后,每个月都要重新考核一次,考核合格才能继续上岗工作。结果张冬伟给师傅争了这口气。殷瓦钢是一种耐超低温的钢材,薄如纸张,极易生锈,最薄的地方用手摸一下,24小时后就会锈穿。所以在焊接中,不能有一颗汗珠,一个手印,这就要求工人在焊接时,不仅手上准,更要心里稳,焊工们的任何情绪的波动,都有可能直接影响焊接的质量。为了磨练自己的心理状态,张冬伟闲暇时间就去钓鱼,练性子。由于工期紧张,张冬伟常常是一周才能回家一次,但是爸爸做的大船,已经成了两个女儿最喜欢的东西。张冬伟:每当试航的时候,(LNG船)缓缓驶向这个大海的时候,感觉挺自豪的。手艺这个活,不是像电脑打字一样白纸黑字你放在这儿永远会有。手艺这个东西是掌握在手里的,是要脑筋和手并用的,你热爱它了,你喜欢它了你才会用心去学它,你才会追求它这个内在的东西。

捞纸大师——周东红

著名国画家李可染曾说过,没有好的宣纸,就作不出传世的好国画。而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一百多道工序。而决定宣纸成败的就是捞纸这道工序,周东红就是一名捞纸工,国内不少著名的书画家都点名要他做的宣纸。所谓捞纸,两个人抬着纸帘在水槽中左右晃动,一张湿润的宣纸便有了雏形,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但是宣纸的好与坏、厚与薄、纹理和丝络就全在这一上。周东红说,这叫一帘水靠身,二帘水破心。双手要摆到水面上,不要动,像绳子一样吊着,然后整个手抬起来45度角,抬得齐肩那么高。要从正中间下水,用双手舀水往前走大概十五公分左右深度。这上下一两,指的是做成的每刀宣纸的重量不能超过上下一两的误差,也就是说做成的每张宣纸的重量的误差不能超过1。周东红说,这三十年来,我捞的每一刀纸误差都不超过一两,这就是我的手艺。周东红和他的搭档每天要重复这样的捞纸动作一千多次。周东红现在是当地出了名的捞纸大师,每年经他手捞出的纸就超过30万张,没有一张不合格。看着周东红捞纸如行云流水,其实在他刚进厂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这个行业。当时他和另外一个人起早摸黑干了一个月,竟然没完成任务,于是就打了退堂鼓。但是老周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他一想,自己好不容易从一个农民变成了国有企业的技工,在亲戚朋友眼里也算是个有出息的人,如果辞掉工作怎么有脸回去见人。从此以后,他静下心来拜师学艺,勤学苦练。周东红说,那时候每天早起一点,冬天把手伸到冰冷刺骨的水里,即便是长了冻疮也要下水捞纸,勤学苦练,就为了找到那种感觉。妻子张晓霞说他,凌晨两点起床就去捞纸了,捞到下午五、六点才下班。老周说,最初从事捞纸行业,是为了生计,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慢慢地爱上了这一张张宣纸。老周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样能把这门手艺给好好传下去。赵志刚,是老周的徒弟,和他同一批拜老周为师的有十个人,因为工作单调枯燥,还要起早摸黑,现在徒弟们已经走了一半。老周说,宣纸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已经有1500多年了,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经历三百多天,一十八个环节,一百多道工序。但是现在他和他身边做宣纸的人都已经是越来越老,愿意学这行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周东红说,如果自己换一种工作,不一定能干到现在这个成绩。中国有句古话说行行出状元,我能坚持到现在,我心里不也是一种荣誉感吗?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捞了一辈子纸的老周,几天前,刚刚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虽然在造宣纸这个行当,周东红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无论酷暑严寒,他依然坚持每天都要长时间下水捞纸,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让手的感觉一直在。周东红说,他不知道什么叫工匠精神,但他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勤学苦练。也正是带着这个念头,30多年来,经周东红捞的近千万张纸,没有一张不合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周东红在传统技艺上的精益求精和极致追求,让他不仅体会着劳动的快乐,也增添了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

高铁研磨师——宁允展

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它是李克强总理向全世界推销中国高铁携带的唯一车模,可以说是中国高铁的一张国际名片。打造这张名片的,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486.1公里,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而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每片转向架的体重有1.1吨,定位臂落在四个车轮的节点上,每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当列车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有二三十吨。缝隙大了,车轮可能会松脱;如果完全焊死,转向架就无法再打开,影响列车检修。宁允展负责的这道工序,不只在中国,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上,都要靠手工研磨。按照国际标准,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过去的十多年,宁允展就在这细如发丝的空间里施展着自己的绝技。磨小了,转向架落不下去,磨大了,价值10几万元的主板就报废了。宁允展的同事说,宁允展的绝活也正在这里,他可以像绣花一样,把切口表面这些隐约的竖线,织成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0.1毫米的时候,国内大概有十几个人能干。到了0.05毫米,别人都干不了了,目前就只有他能干。宁允展这双魔术师般的手,传承了父亲的基因。他的父亲是村里的铁匠,宁允展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帮乡亲们打磨家具,也因此从小就喜欢上了学手艺。初中毕业后,宁允展考上了铁路技校。没有想到的是,2006年,他会被万里挑一,成为第一位学习380A型列车转向架研磨技术的中国人,宁允展对技术的掌控和精准把握,让日本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宁允展成了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很快还当上了班长。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找到领导说不想当班长,还是让我干活吧。他说,自己对管理不感兴趣,感觉还是自己擅长的东西比较拿手。宁允展的家,距离工厂有近半个小时的车程,他和妻子的交流基本都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因为一到家,他又开始忙了。在这个三十多平米的小院里,大部分地盘都是宁允展的,这些磨具,是他自费在网上买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练手艺。一开始,妻子并不理解。因为宁允展一干就干到晚上八九点钟,她不理解丈夫为什么下了班还要忙这些。宁允展的女儿面对记者也直言不讳,表示长大后不想干爸爸干的活。六岁的孩子有着自己的世界,宁允展说,他理解女儿的想法,就像当初,正是因为父亲尊重自己的选择,他才如愿考进了铁路技校。父亲希望宁允展做一个能独挡一面、单位离不开的技术能手,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做到了。2010年,是380A准备冲高速的关键时刻,这一年,身患白血病七年的父亲第三次入院,宁允展虽然意识到,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可是他不能天天陪在身边。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是在下班的路上,当时他难受极了。随着380A冲刺高速成功,宁允展投入到了更高速度列车的生产,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研发新项目,新工艺,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技术专利。宁允展说,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实事求是,想办法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本分。他说,要把这份手艺继续干下去,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宁允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宁允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够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耀眼的光芒.

深海钳工:管延安

正在建设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澳门和香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工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茫茫大海中央修建一条5.6公里的海底隧道,长度、规模、施工工艺都是我国首次尝试,因此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技师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钳工管延安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要避让空中航线和海面货轮,大桥两头是桥面,中间用一条5.6公里的海底隧道连接。考虑到地质条件和生态保护,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挖掘作业,而是用33节水泥沉管在海底一一对接而成。一节沉管长180,宽38,高11.4,重量近八万吨,相当于八万辆小轿车的重量,这么重的东西下沉到四五十米的深海中与另一根对接,误差要以毫米计算,可以说是海底绣花。海底隧道完全封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对接时只能依赖事先安装好的各种操作设备。管延安所安装的设备中有一种叫截止阀,沉管对接时,它的作用是控制入水量,调节下沉速度,从而让两节隧道在深海中精准对接。同样是安装阀门,拧螺丝,如果是普通设备,只需要牢固稳定就行了,但在深海中操作,要做到设备不渗水不漏水,安装接缝处的间隙必须小于一毫米。这样的间隙无法用肉眼判断,管延安只能凭借手感来操作。凭着手上的感觉,就能判断一毫米的间隙,从2013年港珠澳大桥完成第一次海底隧道对接到现在,经管延安的手安装的设备已经成功对接16节海底隧道,操作零失误。管延安的技术不仅超越了当时挑中他的师傅,连两名大学生都成了他的徒弟。别看管延安现在这么牛,刚刚到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当钳工时,满怀信心的他,就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打击。第一次安装设备,干过二十年钳工的他轻车熟路,半个小时完成,没想到,模拟调试时,设备漏水了。所幸只是测试,问题又很快解决,没有造成太大损失,但上百名工友几天的活儿白干了,一切必须从头再来。这一次失败,让管师傅认识到,港珠澳大桥的活儿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技术必须要更加精益求精。他索性把宿舍搬到设备仓库附近,从早到晚地练习。要找到最佳感觉,需要耐心,更需要时间,平时半个小时就能安好的设备,在这里需要四五个小时。为了训练自己的手感,干活的时候,管师傅很少戴手套。管师傅工作的隧道内不透风,闷热潮湿,他每天要在这里工作近十个小时。管延安:我不怕吃苦不怕累,就是这个执着,我认准的事,我需要把它完完好好地干好,必须把它圆满地干好,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我会走到底。管师傅的家,远在千里之外的青岛,这两年,他很少回家,连今年春节都没有和家人团聚,妻子对此还比较理解,但13岁的儿子怨言很多。平时儿子住校,和他联系很少,偶尔打一个电话,说出的话总让他心酸。不过,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开始理解父亲干的工作了。现在,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对接工程已经完成近半,全部工期结束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五年深海钳工的职业生涯,也让管延安成为我国从事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说,参与国家工程,是自己抛家舍业的初衷,也是甘受寂寞的精神支撑,更是他铭记终身的荣誉。管延安:我的心愿就是(将来)开着车到香港去,从咱这个海底隧道走一圈转一圈,因为这是我干了这么多年,一节管一节管对接起来的,对它也有感情,我需要去走一圈,看一下。也有可能(将来)孙子领着我再走一次。那样我就会跟孙子说,当时这是爷爷奋斗过的地方。管延安只有初中文化,却成为安装海底隧道对接设备的第一人,甚至专业院校的大学生都成为了他的徒弟。能成就这一切,是管延安对技工这个职业的尊重,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每个大工程背后,离不开这些技工人才,他们是颗闪光的螺丝钉,是中国制造不可或缺的人才。

   孟剑锋:錾刻人生

錾(zàn)刻,是我国一项有近30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它使用的工具叫錾子,上面有圆形、细纹、半月形等不同形状的花纹,工匠敲击錾子,就会在金、银、铜等金属上錾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就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古老的中国錾刻技术,给各国元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送给他们的国礼中,有一个是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巾,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而它就出自錾刻工艺师孟剑锋之手。在一个80年代的老厂房里,孟剑锋和其他技工一起,熔炼、掐丝、整形、錾刻,从细小的首饰、工艺摆件,到两弹一星和航天英雄的奖章,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就这样在他们手里诞生了。孟剑锋手里拿的叫錾子,敲击不同的錾子,就会在金属上留下不同的花纹,因此,要錾刻一个精美的图案,第一步要开好錾子,每开一个錾子都是一次创新。孟剑锋就曾为了一把錾子反反复复琢磨了一个多月。让孟剑锋失眠的是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夫人的国礼。一个像是草藤编织,有着粗糙质感的果盘,里面有一条柔软的银色丝巾,丝巾上的图案清晰自然,赏心悦目,让人不由得想去摸一下。打磨一把簪子最细处只有头发丝般粗细为了分别作出果盘的粗糙感和丝巾的光感,孟剑锋反复琢磨、试验,亲手制作了近30把錾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镜下做了5天,一把细细的簪子上一共有20多道细纹,每道细纹大约有0.07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粗细。开好錾子仅仅完成了制作国礼的第一步,最难的是,在这个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有无数条细密的经纬线相互交错,在光的折射下才形成了图案,而这需要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这不仅需要下手时要稳准狠,同时又要特别留神,不能錾透了。上百万次錾刻,只要有一次失误,就前功尽弃。工艺美术不像一些行业,有严格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有明确的标准,因此,做得怎么样,除了具备一定的技艺之外,凭的是工匠的感觉、眼力,还有良心。追求极致,这是孟剑锋给自己提的标准。用银丝手工编织中国结,所有的技师想都没敢想,准备用机械铸造出来,再焊接到果盘上,但是,铸造出来的银丝上有砂眼,尽管极其微小,孟剑锋心里却怎么也过不去这道坎。在他心目中,没有瑕疵,并且是纯手工,这才配得上做国礼。坚持不懈 终将天道酬勤孟剑锋带徒弟,先要求他们练习怎么用锉,当年,孟剑锋刚入厂时,师傅也是这样让他开始练习基本功的。就一个重复的动作,孟剑锋一练就是一年。孟剑锋当时感觉很枯燥无味,而有着执着劲儿的母亲却让他坚持了下来。母亲教育孟剑锋说,既然决定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坚持下来,不要半途而废,如果遇到困难就往回退,那就什么事情做不好。如今,孟剑锋已经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但是他对自己还是有些不满意,他觉得要干好工艺美术这行还应该懂绘画,现在有时间就和爱人一起出去写生、练素描。可是,这双做雕刻、錾刻灵巧的双手,拿起画笔就显得笨拙了。孟剑锋说,他已经拜师在学习绘画,有一天,他一定会拿出一个像样的绘画作品,就像练挫平、做錾刻那样,他就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极致。追求极致 中国制造方显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孟剑锋錾刻的工艺品,没有人要求它必须用手工打造,但是,在孟剑锋心里,只要是标注纯手工的作品,就不能有一丝虚假,即使没有人挑战过,即使双手磨得满是水泡,他依然坚守这个承诺。在孟剑锋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级工艺美术技师的诚实、守信,以及对极致的不懈追求。只有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中国制造才能经得起时代的检验。

在这些天里,央视新闻频道讲述了8位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仅新浪微博的阅读量就突破3000万,公众纷纷向劳动者、技术工人致敬!有网友评论:你们的敬业,祖国的强大,我们的安心,致敬!一位北京大学教授转发视频微博并评论:当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为什么这些工匠师傅,能引起如此多的关注和致敬,他们没有耀眼的学历,也没有过人的天赋。在生活中,他们就是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取得了今天的成就?8天的节目,这些大国工匠们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人生追求,执著、坚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如果把所有这些特质凝聚成一个词,那就是匠心。有匠心,就一定能实现心中梦想;有匠心,就一定能锻造中国品质;有匠心,中国制造就一定能飞得更高。

大国工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