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鸟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1-04-02 10:16:04

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鸟有多大

第一个出场的是象鸟又称隆鸟aepyornis maximus

象鸟被广泛的认为是世界上所存在过最大的鸟类,曾经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身高超过三米,体重可达半吨。象鸟不会飞,但是有强壮的双腿,生活在森林中,以水果为食,它的蛋足足有一个成年人的脸那么大,今年4月24日,在佳士得拍卖行,一枚保存完好的象鸟蛋以10万美元拍出,蛋里有保存完好的小象鸟骨骼。

象鸟基本上已经灭绝,灭绝的原因和许多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一样——人类对其无节制的猎杀和栖息地的破坏。

16世纪之前,马来亚半岛新移民仍然过着当耕火种的半原始生活,随着当地人口的暴增,他们需要砍伐大片的森林用来耕种,象鸟的栖息地也在此时遭到严重破坏,它们被迫到处寻食,有时候会跑到人们的田地里偷吃农作物,如果被当地人看到多半是逃不了的,当地人还喜欢用象鸟的骨骼和羽毛做饰品,这个物种本来就不多,最后彻底消失殆尽。

人类最后一次看到活着的象鸟是1649年,但是没过多久它便死在了当地人手上,自此之后,人类再也没有看到过象鸟的任何足迹。

象鸟蛋和普通鸡蛋的大小对比

第二个出场的是恐鸟Diornis maximus

恐鸟的这张照片和象鸟的非常相似,我一直怀疑维基百科是不是弄错了。懂的同学清帮忙鉴定一下。

顾名思义,“恐鸟”就是说跟恐龙很像的鸟,进一步说明它很大,恐鸟曾经是新西兰最大的鸟,平均3米高,根据研究,最大的恐鸟身高约3.6米,体重250公斤。

恐鸟和鸵鸟一样翅膀已经退化,下肢粗壮,但是身体过于肥大,奔跑速度不及鸵鸟。恐鸟有三个脚趾,鸵鸟只有两个。更为有趣的是,恐鸟幼年时期的羽毛类型和骨骼构造到了成年依然存在,所以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类“持久性幼雏”的鸟。

恐鸟主要吃植物的叶子和果实。和鸡一样它们胃里也有沙子,但是这些沙子有3公斤重!

跟象鸟一样,恐鸟的灭绝也和人类息息相关,18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来到新西兰岛上。恐鸟在此之前并未见过太多人类,所以基本也不躲藏,所以欧洲移民很容易捉到它们,因为象鸟的肉非常美味,以至于象鸟肉成为当时欧洲移民的主要肉食来源。恐鸟的命运跟象鸟的极其相似——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新西兰岛上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垦荒,并且需要获取更多恐鸟肉,也害怕恐鸟毁坏庄家,所以只要见到恐鸟出没,一定会杀死。

1800年,最后一只恐鸟被人类捕杀,这个物种宣告在地球上消失。

恐鸟和象鸟的命运如此相似,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鸟几乎同时毁灭在人类手上。希望现在的人类已经醒悟,地球上的物种越来越少,这些美好的生灵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十万年,人类只用了几百年便让它们消失了,如果持续这样,最后一个消失的注定就是人类。

恐鸟和鸵鸟,人,鸡的比例

第三个出场的是鸵鸟

鸵鸟大家很熟悉,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鸟,它们生活在非洲。需要注意的是鸵鸟只有两个脚指。自然志在这里不用多说,请直接百度百科——鸵鸟。

第四个出场的是鸸鹋[ér miáo]Dromaius novaehollandia

鸸鹋擅长奔跑,是澳洲的特产,澳大利亚国徽上一个是鸸鹋,一个是袋鼠,它们是澳大利亚的象征。鸸鹋身高1.5米-1.8米,体重30-45公斤,可以说是一个巨人,寿命可达10年,奔跑速度可以打到50千米/小时另一种说法是70千米/小时。如果被惹急了,会用三个指头的大脚踢人,攻击力超强!

由移民者造成灭绝的巨鸟象鸟和恐鸟中只有鸸鹋幸存,所以我们现在还能看到,鸸鹋只需要野草、果实、昆虫和蜥蜴等动植物中获取极少水分就可以长途飞奔上百公里。令科学家疑惑的是,鸸鹋一直保持着史前时代的形状,没有丝毫进化的迹象,这个谜团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合理的解释。

鸸鹋易于饲养,现在在世界很多地方的动物园都可以看到,中国也有不少,在澳大利亚,如果鸸鹋遇到有车在公路边停下来时,会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争抢着把头伸进车窗,一是对你表示亲近,二是希望你能给点好东西吃。它们的亲戚象鸟和恐鸟也不怕人,但是却遭到了灭顶之灾,鸸鹋是幸运的。

跑得最快的鸟:鸵鸟,它平均72千米/小时。

游水最快的鸟:巴布亚企鹅,它平均27.4千米/小时。

最小的鸟和最小的鸟卵:许多人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有315种左右,分布于 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其间的众多岛屿上。它们的体形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鸟体长达21.5厘米,当然不能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了。而产于非洲的麦粒鸟的体长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约占一半,体重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等昆虫差不多,这样的蜂鸟才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鸟类,它的 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卵,比一个句号大不了多少。蜂鸟的羽毛大多十分鲜艳,并且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它们的飞行本领高超,可以倒退飞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所以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中国近几年有很多地方都声称发现了蜂鸟,其实都是误传。

鸵鸟

体形最大的鸟: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现生鸟类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非洲鸵鸟,它的身高达2~3米,体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达75千克。但它不能飞翔。它的卵重约1.5千克,长17.8厘米,大约等于30~40个鸡蛋的总重量,是现今最大的鸟卵。

翼展最宽的鸟: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飞鸟: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的柯利鸟,翅长2.56米,体重达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飞行的鸟中体重最大者。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罗洲隼,体长15厘米,体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鸟:天鹅,超过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鸟:蜂鸟,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长的鸟:天堂大丽鹃,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

寿命最长的鸟:鸟类中的长寿者不少,如大型海鸟信天翁的平均寿命为50~60年,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年左右。在英国利物浦有一只名叫"詹米"的亚马逊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卒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岁,不愧为鸟中的“老寿星”。

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王信天翁,60余年。

寿命最长的笼养鸟:葵花凤头鹦鹉,80余年。

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平均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冲刺速度最快的鸟:游隼,在俯冲抓猎物时能达到180千米/小时。

飞得最慢的鸟:小丘鹬,8千米/小时。

振翅频率最高的鸟:角蜂鸟,90次/秒。

振翅频率最慢的鸟:大秃鹫,滑翔数小时不拍翅。

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鸟:北美金鸻,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35小时,越过2000多公里的海面。

飞行最高的鸟类:大天鹅和高山兀鹫是飞得最高的鸟类,都能飞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米以上,否则就可能会撞在陡峭的冰崖上丧生。

飞行最远的鸟类:北极燕鸥是飞得最远的鸟类。它是体形中等的鸟类,习惯于过白昼生活,所以被人们称为"白昼鸟"。当南极 黑夜降临的时候,便飞往遥远的北极,由于南北极的白昼和黑夜正好相反,这时北极正好是白昼。每年6月在北极地区"生儿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领"儿女"向 南方迁徙,飞行路线纵贯地球,于12月到达南极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于两极之间,飞行距离达4万多公里。因为它总是 生活在太阳不落的地方,人们又称它“白昼鸟”。

最凶猛的鸟: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悬崖绝壁之间的安第斯兀鹰,体长可达1.2米,两翅展开达3米。它有一个坚强而钩曲的“铁嘴”和尖锐的利爪,专吃活的动物,不仅吃鹿、羊、兔等中小型动物,甚至还捕食美洲狮等大型兽类,因此又有“吃狮之鸟”和“百鸟之王”的称呼。

尾羽最长的鸟类:日本用人工杂交培育成的长尾鸡,尾羽的长度十分惊人,一般长达6~7米长,最长的记录为1974年培育出的一只,为12.5米。如果让它站在四层楼房的阳台上,它的尾羽则可以一直拖到底楼的地面上,因此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鸟类羽毛。

雄鸟和雌鸟体重相差最大的鸟类: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鸨在鸟类中雄鸟和雌鸟体重差别最大,雄鸟体重为11~12千克,而雌鸟只有5~6千克。

嘴峰最长的鸟类: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嘴鸟是嘴峰最长的鸟类,它的嘴峰的长度为1米左右,十分奇特。

最长鸟喙:澳洲鹈鹕,长47厘米。

最宽鸟喙:鲸头鹳,宽12厘米。

学话最多的鸟:非洲灰鹦鹉,学会800多个单词。

最擅长效鸣的鸟:湿地苇莺,模仿60多种鸟鸣。

最复杂的鸟巢:非洲织布鸟的巢,它同时也是最大的公共巢,有300多个巢室。

最大的鸟巢:白头海雕的巢,长6米,宽2.9米。

最小的巢:吸蜜蜂鸟的巢,只有顶针大小。

产卵最少的鸟类:信天翁每年只产一枚卵,是产卵最少的鸟。

窝卵数最多的鸟:灰山鹑一种鸡类,每窝15~19枚。

孵化期最长的鸟类:信天翁也是孵化期最长的鸟类,一般需要75~82天。

最晚性成熟的鸟类:信天翁雏鸟达到性成熟的过程也是鸟类中最长的,需要9~12年。

最大的鸟卵化石:17世纪中叶以前,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生活着一种象鸟,现在已经绝迹。象鸟的卵化石的长径为35.6厘米,相当于148个鸡蛋的大小,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鸟卵化石。

最大的鸟类化石:最大的鸟类化石是隆鸟的化石,估计它的身高达5.5米左右,原来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在公元17世纪时灭绝。

企鹅虽然不会飞,但它在很久以前是会飞的,所以企鹅属于鸟类。

蜂鸟不仅是体积最小的,还可以倒飞,或停在空中。

鸟类起源的研究,经过了主要这样的一些阶段。

1868年,赫胥黎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 赫胥黎是英国著名的一个生物学家,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他也是首先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的一位学者。

到了1927年, 丹麦古生物学家 海尔曼在他1927年发表了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鸟类的起源》书中提出,鸟和恐龙虽然十分相似,但恐龙因为已经十分特化,所以鸟类可能不会从恐龙直接起源,而是和恐龙有一种共同的祖先,这就是槽齿类。所谓 槽齿类,就是说比恐龙更加原始的一种 化石类群,这个类群被认为是产生了恐龙、鸟类、 鳄鱼等现代一些主要的脊椎动物大的类群,它出现的时代可能会更早一点,比 侏罗纪、 白垩纪还要早的 三叠纪出现。这种学说从提出来以后,一直盛行了大概有半个世纪。

从1973~1985年,恐龙起源说再次复兴。学者在研究脊椎动物化石的时候,发现有一块被鉴定成 翼龙的化石具有羽毛,进而找到了另外一件 始祖鸟化石。这种偶然的发现,使学者将鸟类和恐龙的关系连接到了一起。1986年一直到2021年,恐龙起源学说不断盛行,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支持了这样的一种假说。

来自于中国的带毛的恐龙,如 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身上保存真正的分叉羽毛的恐龙化石。该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很大的轰动,被认为是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最重要最新的证据。

甚至有学者提出恐龙没有灭绝,我们所见到的现生的鸟类都是恐龙,生活在南美的 蜂鸟当然就自然而然成为最小的恐龙。

鸟类的起源是复杂的问题,当更多证据被发现后,或许还有其他的解读普遍认为,中华龙鸟是鸟类最早的祖先,不过中华龙鸟还不是鸟,仍然属于恐龙的一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鸟有多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