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发布时间:2019-11-23 18:44:11

党员干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党员干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为此,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在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并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是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就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四个方面,增强发展协调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第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就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66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球视野思考中国发展问题,提出开放发展理念,既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立场,也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内在共赢逻辑。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就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既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又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既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又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又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既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又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第五,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即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四是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二、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质检工作

        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对质检工作来讲,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积极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求我们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着重处理好监管和服务的关系,统筹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工作,统筹东、中、西部质检事业发展,统筹推动事业发展和自身建设,协调推进质检事业改革发展。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要求我们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健全疫病疫情防控机制,严把国门安全。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求我们积极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朝着“优进优出”的目标,提升进出口商品质量,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质检国际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求我们更加牢固树立“人民质检、质检为民”理念,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执法打假的高压态势,畅通产品质量安全诉求渠道,努力维护消费品、国门、特种设备“三大安全”,大力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总之,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的是质量和效益这根红线,追求的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是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髓和主线,对“十三五”质检事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要在转变观念中实现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质检工作原有的思维理念、管理模式、体制机制等弊端日益显现,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很多方面需要进行创新、突破和转变。比如质量管理应由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行政执法应由专业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监管方式应由重前置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把改革创新作为新动力,自觉对照“五大发展理念”来检验质检工作,对不适应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合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质检工作新的实践。

       第二,要在把握规律中实现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十二五”时期的质检事业发展,蕴涵着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抓质量就要抓标准、抓品牌;保安全必须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就要服从大局、服务中心;强质检先要强基础、重人才等等。对这些,应认真总结、完善提高,使之上升到制度层面固化下来,并长期坚持下去,进一步深化对质检工作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使“十三五”时期的质检工作真正成为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第三,要在破解难题中实现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质检事业在取得长足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思想观念滞后、信息化建设落后、改革创新不够、宏观研究不够、职能碎片化等等。这些问题如果重视不够,任其“野蛮生长”,长期不予解决,势必影响到质检工作全局和事业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政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个破解,在攻坚克难中推动质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要在以人为本中实现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质检工作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质量发展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总局领导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质量获得感”,让全社会分享到更多的“质量红利”。这就是质检工作的人本精神、人文情怀。因此,要综合运用执法打假、集中整治、缺陷产品召回、跨境电商监管等手段维护质量安全,对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质量安全需求、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事,就要毫不犹豫地干、坚持不懈地做,使质量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使质检事业发展的过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

党员干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