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然 文明做人

发布时间:2015-03-16 11:09:59

善待自然 文明做人

河北省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江海 054100

文明不是野蛮,不是戕害,不是尔虞我诈,不是口是心非。文明是一种综合“美”:和谐是文明,环保是文明,物资充溢是文明,行为规范是文明。文明可以持续发展,文明可以邦国兴旺。对资源猎取可以导致人类灭亡,与人不睦必然是分崩离析。复活节岛作为失败文明的例子,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也时时警示后人要文明处事,严格自律。于是,我们呼唤:人类啊,为了你、为了他、为了大家共同的乐园,请你向文明再迈进一步,善待地球,善待资源,善待他人,其实都是在善待自己。

为什么有些文明崩溃而有些幸存下来

郭久亦

著名的生物和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最近研究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历史上有些文明(如复活节岛、玛雅帝国和格陵兰岛北欧)崩溃,而有些文明(如冰岛和日本)却延续至今?回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令我们现存的社会避免重蹈覆辙。

戴蒙德举了复活节岛作为失败文明的例子。40年前,探险家Thor Heyerd ahl曾在他的著作《远征KonTiki》提到复活节岛,他从南美洲乘筏到达该岛,以此来证明波利尼西亚的岛民来自于南美洲。复活节岛约66平方英里,大约在公元1500年有人居住,居民大约在6000人左右,最高时达到30000人左右。复活节岛于172245日被荷兰探险家雅各布(Roggeveen)发现。所有的欧洲探险者都对散落在岛上沿海的400座石像感到震惊和困惑。这些人类石像都是长耳无腿的男性躯干,大多1520英尺高,最大的有70英尺高,“体重”从10吨到220吨不等。这些石像看起来是先在岛屿顶部的火山口雕刻出来,然后装在大型的木轮上,再由绳索拖曳到海边竖立起来——这简直是人类能力和组织的奇迹!

复活节岛基本上遵循了上述的自我毁灭之路。最突出的特点是森林彻底毁灭,鸟类物种也跟着灭绝,直接后果就是原材料消失、树种灭绝和作物产量的减少。饥饿导致了贫民与拥有长耳雕像和大厦的富人之间的战争。很多证据表明,岛上发生过人吃人的事件。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富人可能会建立起类似洞穴的庇护所而免于被吃掉。

最终,衡量文明的进展和最终命运的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这些社会是否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关照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答案是不可持续的,那么文明必将重蹈复活节岛的覆辙。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复活节岛远离其他土地或岛屿。这意味着当地居民无处逃生、没有移民涌入、没有食物输入,也不会有来自外面的帮助。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星球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就像复活节岛一样。换句话说,全球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没有其他星球可以逃生。既然已经知道了复活节岛的命运,那我们为什么不采取一种更为可持续的方式来善待森林和其他资源呢?

20081201 《光明日报》有删改

赏读:

能否持久生存,能否可持续发展,是权衡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复活节岛由于移民涌入、食物输入,导致森林被筏、鸟类灭绝、原材料消失、树种灭绝、作物产量减少、饥饿导致战争,最终发展为人吃人的悲剧,人类文明化为乌有。可悲!可叹!发人深思:我们生活的星球就像复活节岛一样,资源有限,且不可重蹈复活节岛的命运。

莫把文明当面具

梅桑榆

现实生活中,不惮以丑恶言行公然示人者,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会在与人交往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过,有些人的文明表现,是内在道德素养的自然流露,而有些人的所谓“文明”,却是一张面具,需戴时则戴上,不需戴时则把面具一摘,露出本相。

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的故事:一小伙提着价值不菲的礼物,第一次去拜见女友的父母。恰好女友之父外出,该小伙在女友之母面前彬彬有礼,殷勤备至,显得很有教养,很快赢得未来岳母的好感,不料女友之父归来,一见小伙,竟怒形于色,原来该小伙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人行道上疾驰,把他撞倒,不但不道歉,而且骂他“瞎眼”,说他撞坏了自己的车,给他留下恶劣的印象。接下来,便是父亲坚决反对女儿与该小伙交往,两人的恋情于是出现了危机。该小伙判若两人的表现,很有代表性。有些人在亲朋、同事、熟人面前,和气谦让,礼貌周到,言行谨慎,一副正人君子状,但一到了陌生环境,就变成另一个人:挤公交车奋勇争先,办事需排队时从不排队,与人一言不合,便口吐秽语,有点力气,会两下拳脚的,甚至当场叫你领教他的武功。总之,他们见了亲友、熟人是一套,见了陌生人又是一套。

这些人何以把文明当作面具,看客下菜,忽而戴上,忽而摘下?原因有二:一是其本身缺乏道德素养,其文明的表现,不是自然的流露,而是迫于环境和社交需要的表演,在他们觉得别人不知自己姓甚名谁,不用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时,那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真实的自我,便会毫无顾忌地探出头来,尽情地享受一下匿名的自由;二是这些人认为陌生人与他们的工作、生活无关,得罪就得罪了,伤害就伤害了,只要不被警察请进派出所,就啥事没有,在那来无影去无踪的网络上,更是可以躲在无人能知的角落里大过骂人瘾,而不必负任何责任。

《大学》有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意思是,人内在的实际德行,必然会有外在的表现,是掩盖不了的,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即使在独处之时,也必须谨慎自己的言行。曾子说,别以为你干的事没人知道,实际上有多少双眼睛在注视着你,多少只手在指点着你呢,这难道还不够严厉吗?“慎独”,是一种自律,有助于使人变得表里如一,不因独处时放纵自己,能在言行上“慎其独”,才不会把文明当做面具。曾子之言,并非吓唬人,当你认为没谁认识自己而对陌生人耍横动粗之时,当你认为没人知道你是谁而在网上留下污言秽语之时,其实正有多少双眼睛看着你。而当你的言行伤害了别人之后,你就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因此,不把文明当面具,无论何时都能注意自己的形象,以文明的言行待人,于己于人,都是有益的事情。

20090112 《人民日报》有删改

赏读:

文明做人,坦诚做事,心口如一,表里无二,于己于人,当十分有益。文明不是面具,它是一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一个人修养高低的见证。那些当面一套,背后有鬼;亲朋弯腰,生人咬牙的所谓正人君子,确与文明的社会环境背道而驰。于是,我们疾呼:做人要诚于中,形于外,慎其独。

善待自然 文明做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