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斯大林模式

发布时间:2014-06-05 18:11:23

浅析斯大林模式

摘要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对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体制政策等的总称。这种发展模式为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并延续70余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的模式,它的存在必然有其历史合理性以及时代局限性。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 

斯大林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斯大林模式虽然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但是斯大林模式却不是斯大林个人社会活动的产物,而是以斯大林为领袖的苏联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任何重要的历史事物的出现都有着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深刻的思想根源,斯大林模式也如此。

(一)斯大林模式的初步形成

1924年,斯大林开始执政,此时苏联仍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1928年,国家开始开始面临缺粮危机等,进而导致工业生产建设跟不上发展的步伐,经过政治局成员的一致同意后,斯大林开始执行在农村强行征粮等“非常措施”来缓解经济压力,对农业经济进行大力度的管理。在工商业和农业都实行计划管理之后,私人工商业皆被驱逐,市场商品流通被排斥。苏联对全国的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进行了严格的部门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在政治体制方面,反对派全线溃败,使斯大林在党内的权利得到了空前加强。原来托洛茨基,加密涅夫等人分别占据的党军的高级职位,都由斯大林的得力亲信所执掌,一个权利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开始出现。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拥有极大的权利,斯大林个人在党内树立起了无比崇高的威望。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权威,否则无论是政党还是领袖都不能行施有效的统治和管理。由其是在斯大林时期特殊的社会形势下,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权模式更具其现实合理性。

为了配合政治和经济路线的转轨,苏联对文化意识形态体制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教育人民委员部和学术文化团体进行了全面改组,开始缔造起一个完全服从于心的中央权力机构的文化,意识形态宣传机构和学术阵地。随着党内文化体制的转换,教育机构进一步实现专业化,学术文化团体逐渐政化,一个高度集中的文化模式逐渐矗立了起来。

20年代和30年代初,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已初步形成。

(二)斯大林模式的全面确立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全面确认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新宪法以法律新式承认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合法性,也确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以部门为主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正确性。新宪法还明确规定了人民的选举权利,以宪法的形式认可了人民选举制度。至此,斯大林模式基本上得到了全面确立。

1938年,斯大林进一步提出了分期纲要,并亲自撰写部分章节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的出版。该书既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同意了全党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又全面的阐述了当时苏联的意识形态准则,它用理论的形式把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基本特征界定下来。由此,苏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开始走向成熟,它不仅有着有力的权力约束机制,而且还有了评判是非的理论标准。

(三)斯大林模式在战后的延续

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耗尽了苏联两个半五年计划的物质成就,战争给苏联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但是又反过来加强了苏联的国家机器,使斯大林模式不但未弱化,反而还得到了强化。为了抚平战争留下的严重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同时应付新一轮的世界战争,苏联重新启动了高度集中的无产阶级专政机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体制又按战前的那一套程序加速运作。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不仅使工农业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并大大超过了第四个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在斯大林模式的推动下,苏联人民无所畏惧的重建工作和新的战备行动很快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到五年时间,国家不仅很快医治了千仓百孔的战争创伤,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超越额战前的发展水平。到50年代初,斯大林的逝世,苏联的经济实力已向美国逼近。在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弊端也在日益显露,经济高速增长的速度有多减弱,国内经济矛盾不断恶化等开始成为阻碍苏联未来多年经济发展的巨大因素。凭借其创造了伟大成就的光辉形象和苏联对世界产生的广泛影响,斯大林模式开始迈出苏联国境,并且被“移植”到新成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历史上,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的缔造和实行及其在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移植”,谱写了人类历史上一曲激昂而悲壮的无产阶级工农群众解放运动的协奏曲。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集经济、政治、文化等一切社会领域高度一体化的“总体主义”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权利的高度集中,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活动。

在斯大林模式统治下的社会是一个由少数特权领导阶层高居社会之上,代替工人阶级去实行管理的社会,也就是特卡乔夫所主张的那种“少数革命家”统治的社会,而不是先前马克思所预言的由工人阶级自己去实行管理的社会;它是“为”而不是“由”人民自己去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与其把斯大林模式说成是“教条主义”,不如说它是从根本上就脱离了马克思学说的“教条”。 斯大林模式渊源于十月革命后苏俄曾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而与列宁总结的“战时共产主义”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国情提出的“新经济政策”背道而驰。它的思想基础是左倾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或历史定位问题上,不顾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搞“超阶段论”。斯大林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片面地把改变生产关系,把实现生产资料由私人所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这就决定了他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必然是不顾社会生产力,主观主义地追求改变生产关系的超越客观阶段的战略。

在经济思想上否定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机制,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它的经济体制是以产品经济观为基础的、以党所代表的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在经济结构上,在工农业之间以工业为主导,在轻重工业之间以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为优先。从经济类型上看,这种模式的经济势必是超重型、低效益、高消耗和准军事型的经济。 在政治思想上无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时期的重大区别,夸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在和平建设时期的作用,提出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在斯大林体制下,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变成了党的专政。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出现了大量破坏法制、滥用专政的违法现象,留下严重的社会创伤。而且使得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以垄断、粗暴和高压的方式干预文化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混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压制学术自由,实际上就是搞文化专制主义,窒息学术思想,造成思想的长期教条化和僵化。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根源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一是俄国的历史状况,二是列宁时期的影响,三是列宁逝世后苏联的社会状况,四是国际局势,五是斯大林的个人原因。在这五个原因的综合作用下,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正式形成。

(一)沙皇俄国的历史传统

苏联建立以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沙皇俄国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制度,它的经济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这样的政治和经济形态统治之下的俄国人民,本来就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仍然有很深厚的尊君意识。在当时的沙皇俄国,个人崇拜与马克思主义是格格不入的,然而党的高级干部却在党代会上竟先发言称颂斯大林为“永不犯错误的人”,建议“将斯大林同志讲话中的一切建议和考虑作为法律”等等,这反映出党的高级领导脑中马克思主义意识的薄弱以及封建的尊君思想的浓厚。苏联的专制主义传统和封建意识成为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温壤。

(二)列宁时期的影响

在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之时,列宁面临着反对国内反革命政权的叛乱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的任务,如果不采取非常措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很可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面对当时国内的经济十分的衰落和内乱外侵不断的情况下,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高度的集权、公有制、对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排斥市场经济等。可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实际上为以后高度集中的的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借鉴和一定的制度基础。

在战争结束后,为了发展经济列宁及时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可以说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成为了建立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的一种手段,更何况新经济政策本来就被认为是一种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政策。所以当人们认为斯大林模式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时,它的建立就不可阻挡了,此时,斯大林模式在列宁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了。

(三)列宁逝世后苏联的社会状况

列宁逝世后,苏联面临着几个重大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是领导人的问题,二是政策的转向也就是如何以何种形式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其结果就是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五年计划开始时,新经济政策并没有被废除。然而新经济政策给经济发展留有许多的自由,如果不改变或废除新经济政策,五年计划就无法高投资高积累,斯大林提出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也就无法实施。所以,新经济政策的存废问题就摆在了苏联领导人面前。 十五大后,苏联就开始对农村实行集体经济,并加以计划。但是这个方针与当时农民的小农思想和当时的经济情况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引起了反抗。斯大林决定放弃新经济政策,支持工业和农业全部实行中央集权制。这不仅意味着政府对工厂的继续经营管理——像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情况一样,而且意味着政府通过农民土地集体化对农业的控制。

(四)国际局势的影响

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不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就进行武装干涉,干涉失败后就对苏俄实行孤立。20世纪二十年代虽然苏联与资本主义强国的关系比较稳定,但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毕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三十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尤其是德日法西斯在东西两方面威胁着苏联的安全,此时的苏联不断的谋求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改善来遏制法西斯的势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大力加强国防,大力发展与军事工业相关的重工业。除了国际上的紧张局势外,还有一个原因使得苏联实行并坚持斯大林模式的意向更加坚决,那就是1929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苏联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烈对比,这种表面上相对于西方的优越性也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一个根本中心就是斯大林,尽管以上所论述的几种因素对斯大林体制的形成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斯大林本人的因素,此模式的形成过程也成为不会我们所看到的历史。 就像列宁说的,斯大林是一个十分自负且非常粗暴的人。他是个为达目的不惜牺牲的人,也是个固执、残暴的人,很难听进去不同的意见,具有很强的权力欲。在一个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了如此之久的国家,斯大林本人也受到了专制思想的很大影响,他本人对于民主的了解也不深刻,追求的是大权集中。斯大林的这种性格在他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不可否认,斯大林本人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一个深刻的内在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

斯大林模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等积极作用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历史事实。同时,斯大林模式内在的包涵了很多的弊端,这些弊端在其执行的时期日渐显露出来,并成为后来严重阻碍苏联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首先,斯大林模式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苏联社会的全面发展,使苏联在斯大林逝世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成为世界与美国匹敌的强大国家。 其次,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成功的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在很大程度上为二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坚定了人心,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它不仅增强了军事经济潜力,形成了稳定的国内政治局势,消除国内阶级敌人,树立了斯大林至高无上的权威。同时,有效的调动全国一切力量组织起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将备战优势全面转化为战时的组织优势,有效地发起规模宏大的战时动员,为苏联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二)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

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它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

(三)斯大林模式对世界的影响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斯大林模式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发起了有力的挑战,各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纷纷进行不同程度的社会改革。二战后,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斯大林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

1.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发生的影响主要表象在东欧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两个方面。首先在社会制度的选择上,东欧国家基本上建立并实行了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次,在经济体制的构建和运行上,东欧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施了农业集体化战略,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都采取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措施。东欧国家模仿斯大林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不仅医治了千仓百孔的国民经济创伤,而且一些部门很快大大的超过了战前的水平,工业总产值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伴随着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问题,轻工业发展缓慢,生活物资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等现象也阻碍着东欧各国的发展,乃至于后期未能得到及时的变革,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出现了经济萧条的局面。

2.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除了在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制度受到了斯大林模式的较大影响,革命胜利之后,在社会支付选择和经济体制的建构和实行上,中国也深受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建立和实行过程中都有着明星的变化。经济上建立起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政治上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以及共产党对国家的全面领导等方面,思想文化体制上表现为建立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的一元化意识形态模式。如同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践一样,社会主义中国在模仿的进程中既创造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成就,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国民经济在经过一定时期迅速发展后,大批的国营企业也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弊端,这迫使中国不得不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变革,真正迈出了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步伐。

3.斯大林模式对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的出现,苏联的崛起并不断地发展壮大,使得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牢牢的站住了脚跟,并开始对资本主义国家主宰世界的局面发起挑战,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的相互冲突的新格局。如果没有斯大林模式的创建与实行,就没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全球相互抗衡的世界政治格局。如今,即便是社会主义阵营已经消失,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已经灰飞烟灭,但是斯大林模式给人类历史打下来的烙印却是如此的深刻,乃至于无法抹去!

参考文献

[1]陈国新.东方民族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陈之骅.苏联史纲(1917—1937) [M].人民出版社,1991

[3]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兴衰[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4]姜长斌,陆南泉.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江流,徐崇温.20-21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李宗禹.斯大林模式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7]李会滨.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和前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刘克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卢之超.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在认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10]马洪主.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过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11]马龙闪.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2]沈志华.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3]宋则行.世界经济视(第二卷)[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14]王正泉.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5]周尚文.苏联兴亡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浅析斯大林模式

相关推荐